「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2021-03-01 湖畔炊煙

尊敬的領導、專家,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

河有萬灣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這個時節,我們水鄉興化的大地上,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正釋放著她的熱情,用最豔麗的色彩迎接春天的到來。此時此刻,全市1211位小語人匯聚在一起,也用最飽滿的熱情迎接自己專業研修與發展的春天。

感謝泰州市教育局、興化市教育局對小學語文教師隊伍建設的關心和支持。今天,來自興化各個小學的你、我、他匯聚在一起,成為「我們」,組成旨在取得語文教育真經的「團隊」——興化市小學語文教師網絡研修工作坊,這必將成為「網際網路+」時代泰州教育、興化教育一道靚麗炫目的教育風景。

我們都是普通的語文教師,每天守著一間小小的教室,陪著幾十個天性活潑、稟賦各異的孩子,在語文的園地裡辛勤耕耘。我們雖然普通,但我相信,我們心中都有一團火焰在燃燒——渴望找到語文教育的真諦,期盼獲得語文教學的引領,夢想教室裡每一顆童稚的心都能得到語文的灌溉。

在這個學習共同體中,我們將十分有幸地得到專家的指導,領導的關心,同伴的幫助,得到語文教學能力的切實提升。對此,我們十萬分的期待。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我們會突破時空的限制,一起研討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們相信,這樣的網絡研修一定能汲取他人之長,完善自我,破譯自己生命最獨特的密碼。在這裡,我們會遇到一個更好的自己,讓孩子在語文課堂裡因遭遇自己而終生受益,並為自己的教育生涯找到恆久的意義。

我是一名平凡的小學語文老師,是網絡研修工作坊的坊主,我代表坊主們表態:我們一定竭盡全力做好份內之事——在專家指導下,制定研修目標,確立研修內容,實施研修方案,評價研修成效……

我將和坊內語文老師一起研讀語文教學的書籍,在一次次的讀書交流中回歸教育常識,不忘語文教育的初心,不忘教育的初心;我們聚焦文本,實現教材內容從「原生價值」向「教學價值」轉化,圍繞語文的本體性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我們通過教育寫作,獲得審視生活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學思想;我們締造完美教室,建設語文課程,和孩子們過完整而幸福的語文生活……

教育是什麼?傅國湧先生說,教育就是與美相遇。生命與生命的相遇是美的,學生與老師的相遇是美的,學生與學生的相遇是美的,學生與自我的相遇是美的。今天,我們的相遇也是美的,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一定會創造出一個更寬廣、更優美的世界,一定會結出加倍的果實。這是我們坊主工作的願景,也是各位語文同仁的期望。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胡適先生的這句話我一直非常喜歡,與大家共勉。讓我們攜手同行,在網絡研修這塊園地裡栽下努力、栽下希望!

2019年3月30日星期六

相關焦點

  •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原創書評:頌雅風 讀書天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作者:胡適館藏索書號:I266/4732O
  • 天熹周政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壹、把「國」權栽種在「人」心上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6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新疆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白皮書。人權話語的背後,存在一種「以文明底線規訓文化多元」的考量。【本部分執筆:金卯刀(CAG)】 叄、尋鵝啟事:心疼中央黨校的小天鵝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不種而收,不勞而獲,那叫 偷!
  • 名師論壇記事 | 劉春平: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參加
  • ☞【創客·專訪】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雖然一直都在做生意,但要想經營好貝克漢堡店也絕非易事。郝興國坦言:「管理、品質、衛生、口味,這些跟開超市對比差的不是一點半點。每一項都需要投入全部的精力,還不一定能做好。」◆.現實並非電影,而成功之路也絕不會像劇情演繹般順利。夢想的開始總是充滿激情與熱度,然而如何使其茁壯的生長,才是對一位經營者最大的考驗。沒有餐飲經驗,郝興國著實手忙腳亂了一陣子。
  •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很多。路上,可能有朗朗的笑聲;路上,可能有委屈的淚水;路上,有成功的自信;路上,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歷註定珍貴。你期望被人關心,就要先去關心別人; 你要想別人對你好,就要先對別人好。
  •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2020小結
    從3月2日的第一篇推送算起,本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工作態度,居然也有43篇之多,真是要感謝惠賜文字的朋友們。這些文字中有隨筆,有手稿整理,有譯文,時常為一個字一個詞的定案付出許多共同的努力,的確可以算作友誼的紀念。
  • 胡適: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這封信使我很感動,我覺得這個青年學生訴說他的苦悶不僅是他一個人感受的苦悶,他要解答的問題也不僅是他一個人要問的問題。今日無數青年都感覺大同小異的苦痛與煩悶,我們必須幫助青年人解答他們渴望解答的問題。這個北大一年級學生來信裡有這一段話:自小學畢業到中學,過了八年淪陷生活,苦悶萬分,夜中偷聽後方消息,日夜企盼祖國勝利,在深夜時暗自流淚,自恨不能為祖國做事。
  • 要那麼收穫,先那麼栽——寫給開學兩周的我們
    上學期跟你說要注意高效,其實我是隨大流畝量著說的。(手動遮臉)現在我認真想想,做事情目標要明確,方向準往往動力足。做決定前先要辨別,老好人常常沒出息。無論多忙,都要有自己的一點時間,可以讀書,可以記錄,哪怕發呆也好,在自己的時間裡最容易找到你自己。梓,大家公認你很有天分,我也知道你做了很多卷子,所以你的成績這麼棒啊!
  • 胡適書法 |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胡適體」的風格不由讓人想到鄭海藏,比起鄭,胡適先生的書法,讓人舒服,他的字有種內在的力量,我們要知道,點畫較輕的字,又把撇捺畫放開,這種寫法極容易讓整體氣弱,說來奇怪,胡適之先生得字,沒有嬋娟氣,似乎不多著墨,而穿著長衫拿起了變革時代的武器。文人字,最迷人的在前兩個字「文人」。周知堂的字,我也是極其喜愛的。乾淨,空靈,靈魂感讓人的內心有種強烈的共鳴。或許這也是文人字的特點。
  • 從今後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 天天說月季,地栽跟盆栽,搞懂怎麼栽沒?
    月季,很多人種,盆栽的花友會羨慕地栽的月季開花之強大與震撼;地栽的花友會覺得,能把盆栽養爆盆,那也是相當的厲害。那麼,對於愛月季的你,地栽跟盆栽,你真的搞懂怎麼栽了嗎?1、月季地栽(1)栽培準備想要地栽的花友,要知道月季喜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生長環境。
  • 不是先要有什麼收穫,而是先要行動
    而成功者卻是積極樂觀的態度:「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做了再說。」結果往往就是,失敗者為自己首鼠兩端而痛心疾首,後悔自己的某些行為;成功者已經為自己的接下來一步行動做準備了,他們很少思考自己無法掌控的問題。沒有結果,你哪來的收穫?我們都知道美國的Facebook非常成功,但是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他和他的團隊推出Facebook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這個行動力就非常強了。其實當初很多人都想到了這個創意,包括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Facebook的創意歸屬是別人家的。但這真的重要嗎?
  • 種植紅薯時,紅薯苗是淺栽好,還是深栽好?看完漲知識!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早有農諺說「淺栽結個金元寶,深栽到頭一把草」,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栽種薯苗的時候要淺栽,結的紅薯大,產量高,如果栽的過深結紅薯少,甚至不結紅薯,等到收穫的時候紅薯秧只能像草一樣,沒有產量。
  • 安徽:造綠色長廊 樹該怎麼栽?
    一位楊姓村民反映說:「昨天村幹部帶人到我們田裡來挖樹洞,我問村幹部,用地的問題還沒解決好,怎麼能擅自在我們的地上挖洞栽樹呢?村幹部說有協議,但那所謂的協議我們還沒同意籤字呢! 」一位吳姓村民更是氣憤,他說:「村幹部到家,拿出協議就叫我籤字,也不宣傳政策。我根本不知道情況,比如地怎麼流轉,樹誰來栽、樹長大了歸誰,我們自己栽行不行等等,我們最起碼有知情權、選擇權吧!
  • 關天瑜: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成功是奮鬥出來的演講稿
    談到「努力」大家也不陌生,每天喊著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你真的落實在行動上嗎?成績見分曉,有時,你努力了卻沒有收穫到好的結果是正常的,但如果你根本就沒有努力,那麼你就不可能成功。比如,我們班的一些學習好的同學,從來都是在見縫插針地在學習,下課時不休息,課堂上把作業完成大部分,這能節省出多少時間吶!課下更是不用說,不僅大量刷題還七科全部背誦,在考試時就輕而易舉了。
  • 大理南澗:種下「搖錢樹」收穫「金果果」
    種下「搖錢樹」收穫「金果果」 左先勳 程麗 供圖「當時栽桃子不能馬上見效,多次纏著我們要砍桃樹。」站在一旁的楊政達講述了種植業的故事,以前種烤菸半年見效,栽果樹3年才見效,村民怨言多怨氣多。收穫的「金果果」 左先勳 程麗 供圖「種棗收入是種莊稼收入的一倍多,還不辛苦。」
  • 讓你在領導面前栽跟頭的五個原因,個個都扎心
    在領導面前栽跟頭,有多種原因,今天跟大家分享五個,看看會不會讓你有扎心的感覺吧。這種情況在職場上時有發生一點都不奇怪,但突然被別人取代,在領導面前栽了跟頭,多少會讓人有些意外,心裡過意不去的吧,怎麼可能不扎心呢?二、得罪了領導---給你小鞋穿你得罪了領導,領導為了找回平衡,就會對你可以做出一些行為,讓你不好受。
  • 人說出名要趁早,其實只說對了一半,重要的是栽跟頭更要趁早
    因此他說:栽跟頭要趁早啊,來得太晚的話,日後的成就也不會那麼高!有付出,必定會有收穫。萬曆十七年(1589年),34歲的董其昌終於一舉成名,以二甲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中進士,並且因為文章、書法俱佳而被選為庶吉士。他的書法不僅得到了明朝皇室的認可,在清朝更是被推崇備至。
  • 地栽臘梅花冬天怎麼養?
    很多花友喜歡盆栽臘梅,也有很多有庭院的花友,喜歡地栽臘梅花,盆栽臘梅花可以搬到室內養護,然後通過控制溫度,掌握臘梅花開花的時間。而地栽臘梅花,冬天需要怎樣養呢?下面容姐就來說說我的觀點,希望能夠幫到你。
  • 科目三為何有那麼多人掛科?主要是死在這個項目,一不小心栽跟頭
    科目三為何有那麼多人掛科?主要是死在這個項目,一不小心栽跟頭駕考一直以來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無數英雄好漢在這裡栽了跟頭。駕考有兩個難度特別高的科目,因為是實操科目,所以通過率並不高。數據顯示科目二、科目三的通過率為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