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的相關責任由誰來負?法律這樣規定

2020-12-16 普法小猴子

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講,最擔心的莫非孩子在學校被欺凌,擔心孩子受傷。以往被爆出來的校園欺凌的事件也並不少,甚至有的造成了孩子死亡的嚴重後果,但有時候可能因為施暴者是未成年人,無法進行刑事處罰。那麼,校園欺凌的相關責任由誰來承擔?

首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範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因此,無論校園欺凌發生在學校裡、學校周圍、還是放學回家的路上,如果學校沒盡到相應的義務(如,叮囑孩子不要欺負同學,發現校園欺凌行為後的處理是否得當),學校需要承擔一定比例的責任,對受害者進行一定的賠償。

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已滿18周歲的人,應當負完全刑事責任。如果施暴學生已滿14歲,對其他學生施暴造成他人重傷或死亡,是要負刑事責任的,但應當從輕或減輕刑事處罰。

如果已滿18歲,則要承擔完全刑事責任。以尋釁滋事罪(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故意傷害罪(輕傷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傷處三到十年,殘疾或死亡處十年以上,甚至死刑)、侮辱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等進行處罰

如果施暴者不滿14歲,屬於免除刑事責任年齡怎麼辦?可以由學校給予批評教育,根據具體情節和危害程度給予紀律處分,嚴重違法犯罪的,可以由政府收容管教!雖然不可以對不滿14歲的未成年人進行刑事處罰,但監護人應當給予受害人必要的賠償。

相關焦點

  • 女生遭欺凌68秒被打超40次,校園霸凌行為應當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一、校園霸凌行為多發生在中小學,行為人會承擔何種法律責任?1.承擔刑事責任很多學生覺得自己是未成年人,即使犯罪也不用擔負刑事責任,因此肆無忌憚,根據當前刑法的有關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 【熱點探討】面對「校園霸凌」法律怎麼規定?
    對該事件的深入調查是對一個年輕生命最起碼的尊重,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反思在校園霸凌現象中,社會、教育機關、學校、家長佔據著怎樣的角色,是否承擔了該負的責任。校園霸凌事件中的一方當事人---欺凌者:是誰給了他們欺辱他人的底氣,是誰助長了他們肆意妄為的威風...網路遊戲中暴力場景的爭鬥、影視劇情中打砸搶的渲染、小說漫畫裡的大哥馬仔的兄弟義氣,這些,在心智還尚未成熟的學生心裡都會烙下印記,如果沒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及時指引,就極易誤入歧途,尋找欺辱他人的快感。
  • 校園欺凌,政協委員這樣建議
    近年來,一系列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遏制校園欺凌成為全社會的強烈呼聲。如何有效遏制校園欺凌和暴力,從而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免遭傷害,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民革中央分別提交題為《懲防並舉,呼籲防治「校園欺凌」專項立法》的書面發言和《關於防治「校園欺凌」專項立法的提案》,呼籲儘快制定反校園欺凌法。
  • 制定反校園欺凌專項法律
    修改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細化預防懲治校園暴力行為的法律規制標準,針對未成年人的特點進行特殊保護和教育,通過法律手段對校園暴力行為進行幹預和懲罰。   因受到校園欺凌,高一學生橫山不惜用自殺的方式嫁禍給施暴者。
  • 校園欺凌案背後的困惑:學校迴避責任不及時報案
    「無錫宏源技師學院涉事的3名學生均是中考分流生,出事後學校簡單地將打人學生開除了事,學校沒有有效應對機制來面對欺凌行為,所以也就無法從根源上解決欺凌行為的再次發生。」無錫市錫山區檢察院未檢科科長華美芳說。  缺失 學校家長法律忽視的漏洞  校園欺凌案件緣何會頻頻發生?
  • 【法律常識—開學季】校園暴力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法律常識—開學季】校園暴力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8-31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向校園暴力Say No!遇到校園欺凌,家長、學生請這樣做……
    今天我們將關注未成年人校園安全,尤其是校園欺凌相關的法律問題。小齊從小體弱多病,身高體重都比不上同齡人,加上臉蛋兒也很小,已經就讀初二的他,常為誤認為是小學生。案例中,年滿14周歲但不滿16周歲的小威追打將小齊並導致其脾臟受傷進而摘除,根據《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規定,小威無需承擔刑事責任。
  • 法制日報:治理校園欺凌還要靠法律
    原標題:治理校園欺凌還要靠法律   面對學生欺凌事件,學校教育是必須的,但不是萬能的。法律的鞭子高高舉起,卻輕輕放下,真正受處罰的是家長,賠償1000元。   當前,欺凌事件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事實證明,法律監管乏力,教育功能缺位,實施欺凌者遊走在教育不到與法律不罰的灰色邊緣,是其深層次的主因。因此,人們不禁要問:面對校園欺凌事件,學校應該怎麼做?   要對欺凌事件堅決說「不」。
  • 校園欺凌何時休?法律法規的健全,將會有效制止校園欺凌事件發生
    不知自什麼時候開始校園欺凌這個詞走入了大家的視野,而且總是時不時就會通過各類平臺知曉一些關於校園欺凌的事件。一些少男少女,不知受到什麼影響,竟然會對曾經熟悉的人伸出惡毒的雙手,並且極盡侮辱之能。而在近日又一次傳出了校園欺凌事件!
  • 圖解校園欺凌地方性政策:已在31省份頒布,但內容仍有不足
    雖然各地的相關規定在不斷完善,但總體來說,這些多是部門規章和文件規定,缺乏強制力,國家及地方層面針對校園欺凌的立法仍十分稀缺。因此,作為全國首部校園欺凌相關的地方性法規,去年11月21日出臺的《天津市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若干規定》或許能起到一定的帶頭作用。
  • 圖解|校園欺凌地方性政策已在31省份頒布,但內容仍有不足
    最高人民法院的《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至少發生了近800起校園欺凌事件。面對校園欺凌,受害者該如何保護自己、學校該如何處理、其他相關部門該如何應對事件,都是相關政策制定者需要思考的問題。2016年,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等部門接連印發了《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
  • 讓每個學生都安全:校園欺凌相關問題及對策研究
    (1)校園欺凌防治是全社會的責任校園欺凌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對它的預防和應對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對於校園欺凌防治的相關立法,一定要明確各個政府部門、相關組織單位在校園欺凌防治中的責任,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推給教育部門和學校。例如:公安、城管、文化、司法、社區等不同單位都應明確其相應的職貴和任務。
  • 飽受「校園霸凌」跳樓身亡,未成年施暴者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那麼,作為校園霸凌的施害者,魏萊等施暴學生是否需要為胡小蝶的死承擔法律責任嗎?我們邀請到到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許浩律師一起為大家講解電影裡的法律問題。魏萊等施暴學生是否需要為胡小蝶的死承擔法律責任?魏萊等人的行為涉嫌構成侮辱罪,是否承擔法律責任需要根據他們的實際年齡判斷。
  • 陳律說法 | 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向校園暴力、校園欺凌說不
    、校園欺凌案件。在現實生活中,全國小學、中學裡校園暴力、校園欺凌屢見不鮮,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居高不下,其中不乏手段殘忍、後果嚴重的案例。以下就相關問題做(一)涉及的責任主體(1)學生:張某瑩等5施害人,聚眾故意毆打、辱罵同學吳某燕,致受害人吳某燕受傷,已嚴重影響了吳某燕的正常學習、生活,依法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 孩子遭遇校園欺凌應及時報警(圖)
    法律即秩序,良好的法律就是良好的秩序。    首先,大家要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要依法自律,不貪圖便宜;要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要勇於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其次,要懂得自我保護,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    遇校園欺凌應沉著冷靜    「在學校裡,如果有高年級的同學欺負你,叫你拿出錢財怎麼辦?」
  • 連帶責任保證期限,無限連帶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
    連帶責任——無限連帶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無限連帶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1)連帶責任是一種多數主體責任,即與債權人相對應的債務人在數量上為兩個以上當負有債務的責任人存在幾個以上,每個債務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責任,各個責任人之間存在連帶關係。2、連帶責任的分類根據連帶責任產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將連帶責任劃分為法定連帶責任和約定連帶責任。法定連帶責任是指由相關法律法規所明確規定,責任人應對承擔的連帶責任。
  • 孩子,遇到校園欺凌你要這樣做
    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 許琴攝     「遇到校園欺凌,該怎麼辦?」「犯罪低齡化問題,法律層面如何應對?」    遇到校園欺凌,該怎麼辦    近年來,校園欺凌案件高發頻發,成為公眾關注焦點。校園欺凌已成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黑手」。    「遇到校園欺凌,該怎麼辦?」網談中,一名正在收看網絡直播的中學生向檢察員留言諮詢。     「校園欺凌不是孩子之間的玩笑,是一種暴力行為!」
  • 針對校園欺凌,這部新法從預防到處置都作出規定
    針對校園欺凌,這部新法從預防到處置都作出規定 2020-10-19 1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寧夏明確界定「校園欺凌」
    日常管理根據實際成立由校長總體負責,分管校長具體負責,相關部門和教職工、少先隊輔導員以及社區工作者、家長代表、法律顧問、校外專家等人員組成的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高中階段學校還應吸納學生代表)。駐地公安機關委派1名法制副校長每學期定期駐學校辦公,普及宣傳防學生欺凌相關法律知識,指導、參與學校日常管理防控和學生欺凌事件調查處理,並將該校學生欺凌防控情況納入對法制副校長的考核內容。
  • 阿榮旗人民法院:拒絕校園欺凌 保護「少年的你」
    2019年,一部電影《少年的你》引發了社會對校園欺凌的廣泛關注與討論,面對校園裡的這個隱秘角落,如何幫助孩子們免受欺凌,如何教育孩子們不去欺凌他人,如何給未成年人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這些都是家長、學校乃至全社會應肩負的重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