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高考再次證明:小學欠下的「閱讀帳」,遲早要還的!

2021-02-17 肖瑤外語

溫馨提示:由於筆者好久沒更文,今天興致來了把話「一瀉千裡」,竟沒剎住車。文章3000餘字,大家可以先收藏再慢慢看~!

2019年1月6日上海春季高考已落下帷幕,上海教育考試院給出的觀點是命題設計合理,兼俱:基礎性,綜合性,應用型,創新性。正是在這樣的四好考題下,不少上海學霸都考哭了:為什麼我會生在上海???

簡單來講,現在的考題潮流就是,越合理越難!越合理越難!越合理越難!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並且這個趨勢已經不僅僅是高考才會出現了。我們來看看前段時間剛剛發生在深圳的大事件——深外和百外的小升初考試試題。

2019年sw真題

口語題:(準備時間3分鐘,作答時間1分鐘,作答方式為:聽錄音答題)

你的夢想是什麼?你從學校能夠獲得什麼來實現你的夢想?英語題目還原如下:

What is your personal dream? What help can you get from our school to realize your dream?

2019年bw真題

Part 1 觀看名著英文片段,要求說出名著書名

a. 《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s

b. 《八十天環球地球》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 y s

 Part 2 辯論「考試時鼓勵還是壓力?」

分正反方,每方各三組(ABC組一方,DEF組一方)

環節共10min左右,每方只有四次發言機會。

Part 3 二諺語一古詩中英互譯

(1)欲速則不達

(2)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3)英文古詩

       The Snowbound River

       Over mountain and mountains no bird is on the wing;

       On thousand lines of the pathways theres no footprint.

       In a lone boat on the snowbound river, and old man,

       In palm-back cape and straw hat, drops his angle string.

縱觀以上題目,除了「看英文片段說中文書名」和「英文古詩」這兩題是不涉及到能力考察,只需混眼熟就能得分的題目以外,其他題目都是在考實際英文水平。(隨著英文教學的進步,未來考法也可能不僅僅要求能出說名著出處,還要能分析作品特點,作家生平等等,可能會成為一個人文修養及英文修養的考察)

倒退到十年前,如果我們在看這些英文原著或者在研究中英文的差異,顯得是那麼格格不入,那麼的「不務正業」。學語法啊,背單詞啊,看原著看嘛?原著就是小說,浪費時間!跟分數無關的東西為何要去了解,但是抱歉,現在出題人考的對象是「學得正確的人」,而不是考「學得多的人」。從小學到大學皆是如此。

孩子們一看到詩歌翻譯題,瞬覺覺得頭大。紛紛抱怨怎麼考的這麼難吶?如果我們細細看來,其實,這不是難度問題,是你英文的學習思路問題。舉個例子:欲速則不達。如果你沒有背過「More haste, less speed」 這樣的標準譯文,那我們要做的就是先把英文理解透徹。為什麼要做這一步呢?我們常常覺得奇怪,英文我也學過很多年,也說過不少英文。為什麼一到我想把內心的話用英文表達出來的時候我就不知道怎麼說了呢?因為這個過程本身就是漢譯英的過程。你把握不準白話文的漢語結構,自然也就把握不準古文的機構,就更別談你要把中文結構替換成英文結構了。這些內容並非多少高深莫測,而是我們學習語法的「核」。「欲速則不達」,中文理解就是「性急圖快,反而達不到目的。」我們要知道,中文和英文本來就不是字字對應的翻譯出來的。比如,你不能把「你看你一天天的」翻譯成「you see you one day day的」。在翻譯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翻譯。「性急圖快」其實就是英文一個詞代替「haste」,「達到目的」理解為「成功」。那麼這句話簡單來講就是「性急圖快 不等於 成功」,知識面寬一點的同學可以翻譯成「 Haste doesnt bring success」,而「保守治療」的同學翻譯成「Haste doesnt mean success」不也可行。這些語法是何等簡單,不是我們不知道,只是咱們學語法的時候不曾考慮這個方面。

我們再回答前面談到的高考。我們都知道北京上海的英文教育一直走在前列,深圳作為特區更不可能堅守陣地不為更先進的英文教學模式和教育理念所動。上海的高考試題選自國外原文不只是去年和今年的奇異現象。早從1985年上海高考自主命題開始就一直選用英美報刊語篇,它們來自《紐約時報》/《衛報》/《金融時報》/《芝加哥論壇》等英美報刊。

為什麼高考會往這個方向考呢?大概也有不少家長會感到困惑。

其實不難理解。這不就是為了順應和逼近雅思託福的閱讀考法和測試標準嗎?你作為一個中國人,閱讀好不好要拿出去檢測才知道,自己人說了不算。所以,閱讀,當然要往「土味」讀,而且越「土」越好。

這樣,就衍生了另一個觀點。體制內和國際學校學生的閱讀標準已經越來越接近。或許不僅僅是閱讀,聽力口語也如此。

       

高考中最為基礎的就是詞彙。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高考的詞彙總量是4000-5000,並不僅僅是考綱要求的詞彙量3500。那其他的詞彙量從哪裡來呢——閱讀。單從應試角度來考慮的話,需要我們的學生不僅僅要低頭看書,還要有廣博的見識,在英語考試上,要求我們的學生平時要多多關注國外的各大報刊/媒體/新聞。如果是泛讀的話,先不說到底能多大程度的提高閱讀水平,但是對學生拓寬視野,增長見識也是極有好處的。但是,願望都是美好的。對於時間如此緊張的中學生來講,沒有精讀底子的泛讀如同抓瞎,沒有目標感,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通過這個行為得到進步。

都說學習要有策略感,要有未來感。無論未來是否出國,是否參加高考,但凡是需要學好英語,閱讀就不能不被重視。如果想學語法更輕鬆,精讀是必備的;如果想提高詞彙量,泛讀是必須的。一項牽扯多方能力的技能,大家也必須從小就備起來!

最後,我用《上海市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徵求意見稿)》中明確規定的聽說讀寫的六級水平標準結束今天的原創分享——

聽:

1,能聽懂外籍人士所作的報告大意;

2,能從廣播/電視電影等有聲媒體中獲取信息;

3,課外視聽量不少於100小時(累計)

說:

1,能就一般話題進行比較順暢的交談;

2,能參加辯論,表明自己的觀點;

3,能承擔一般性內容的演講和報告等現場的口譯任務;

4,能參與英語小品和戲劇的演出/表演

讀:

1,能較為流利地朗讀多種體裁的話語材料;

2,能藉助工具書讀懂報刊,雜誌,網絡等媒體上的語言材料;

3,閱讀一般的科普讀物;

4,能閱讀通俗的文學原著;

5,課外閱讀量不少於50萬詞(累計)

寫:

1,能作會議摘要,採訪簡錄的文字記錄;

2,能製作圖表,能撰寫簡單的報告;

3,能製作體現英語文化體徵的廣告和海報;

End

原創文章推薦:


英語應試和國際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做不偏不倚的英文教育

聽力和口語都有問題,怎麼做才能出國旅遊自如交流?

我該如何擺脫你,英文學習中的中文母語思維?

英語原著精讀,到底該怎麼讀?

擁有閱讀意識的家長,都是了不起的父母

相關焦點

  • 童憶園-高考再次證明:小學欠下的「閱讀帳」,遲早是要還的
    今年高考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一次高考,7000餘個考點,40萬個考場嚴陣以待,為1071萬考生保駕護航。許多考生紛紛表示,要想寫好這些作文,平時的閱讀積累是絕對少不了的。閱讀要從小學抓起,從啟蒙時期抓起,而中高考也再次證明,如果不閱讀,遲早是要吃虧的!藏書多,讀書少?你家有這種情況嗎?
  • 2020年高考再次證明:小學欠下的「閱讀帳」,遲早是要還的!
    {梅學堂{今年高考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一次高考,7000餘個考點,40萬個考場嚴陣以待,為1071萬考生保駕護航。高考第一天,語文作文題就上了熱搜。近年以來全國各地的作文題都呈現出了越來越強的「文學性」和「哲理性」,對學生日常閱讀能力的考察逐漸成為了重中之重。
  • 再次證明:小學欠下的「閱讀帳」,遲早是要還的
    讀書,還是要任性一點兒的。其實,小學成績是具有一定「欺騙性」的,而初中成績不好,很可能是因為孩子在小學時,家長忽略了閱讀能力的培養。 中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階段)是孩子的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這種看似複雜的學習能力,卻可以通過另一種能力的培養去習得,這種能力就是「閱讀能力」。
  • 小學欠下的「閱讀帳」,遲早是要還的
    2020年全國高考昨天正式拉開帷幕。今年高考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一次高考,7000餘個考點,40萬個考場嚴陣以待,為1071萬考生保駕護航。高考第一天,語文作文題就上了熱搜。近年以來全國各地的作文題都呈現出了越來越強的「文學性」和「哲理性」,對學生日常閱讀能力的考察逐漸成為了重中之重。
  • 高考再次證明:小學欠下的「閱讀帳」,遲早是要還的!(請老師轉給家長)
    許多考生紛紛表示,要想寫好這些作文,平時的閱讀積累是絕對少不了的。閱讀要從小學抓起,從啟蒙時期抓起,而中高考也再次證明,如果不閱讀,遲早是要吃虧的!現在的家長普遍重視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少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小書架,但是如果問一問孩子書架上的書都讀過嗎,那麼答案十有八九會讓父母失望,從頭到尾認真讀過的書不過少數幾本,能反覆閱讀的就更少了。
  • 2020年高考再次證明:小學欠下的「閱讀債」,將來都會還回來的
    2020年高考再次證明:小學欠下的「閱讀債」,將來都會還回來的過去,都流行一句口號: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一本書就相當於每一位老師,孩子多讀一本書,就是多與一位老師學習,增長見識,可見閱讀對於孩子有多麼重要。
  • 高考語文146分,十年難遇:小學欠下的「閱讀帳」,遲早是要還的!(附1-6年級好書清單)
    725分的總分,146分的語文,就連專業的老師都說:唐楚玥高考146分的語文成績,是幾十年都難遇到的。唐楚玥在知乎問答中明確地表示,自己的選擇題錯了一題,被扣了3分!各大媒體採訪回顧她的高中學習經歷中發現,唐楚玥愛閱讀,愛寫作,一年級時就能夠每天寫500字的日記!除此之外,她還積極地參加作文競賽、向媒體投稿,《淡之韻》《願你我的青春似星光》等作品已成為了她的成名之作。
  • 中高考語文成績差?那是因為小學欠下的「閱讀帳」
    閱讀要從小學抓起,而2020中高考也再次證明,如果不閱讀,遲早是要吃虧的!讀書,還是要任性一點兒的。其實,小學成績是具有一定「欺騙性」的,而初中成績不好,很可能是因為孩子在小學時,家長忽略了閱讀能力的培養。中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階段)是孩子的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這種看似複雜的學習能力,卻可以通過另一種能力的培養去習得,這種能力就是「閱讀能力」。
  • 2020年高考大改革,孩子欠下的閱讀債,遲早是要還的
    前天,2020年高考落下帷幕,跟往年一樣,作文題目又成了當天的熱點,很多人看了作文題目都感慨,平時若沒有大量的閱讀存儲,真是都看不懂題目是什麼意思,更何況寫了,作為N多年前已完成高考的小編,心裡真是慶幸自己出生得早啊。
  • 小時候欠下的「閱讀帳」遲早要還的(文末有書單推薦,速速收藏)
    同樣,只有大量閱讀才能刺激大腦,熟練地掌握閱讀技能,更有效率地處理信息的輸入輸出。青少年時期大量閱讀,能夠為孩子的記憶力和理解力打下堅實的基礎。越是年幼的孩子對閱讀材料的趣味性要求越高,此時如果家長一味強調要讀好書,讀名著,反而容易使孩子覺得讀書好無聊,失去對讀書的興趣,難以真正建立閱讀習慣。
  • 小學數學趣味閱讀書單(一)
    >第一是持續性和連貫性,即閱讀習慣的培養:要每天固定有閱讀時間,而不可以喜歡就讀讀,不喜歡就不讀了,這樣不會有好習慣的養成;第二是閱讀量的累計同學們,你們讀過數學課外書嗎?從中可以看出:我們對小學數學課外閱讀是十分忽視。可以這樣說:我們欠孩子真正的數學閱讀 !這不是他們自己的責任,責任在老師和家長沒有給他們這樣的機會越來越多的國際大規模學力測評已經證明:數學閱讀與數學學業成就呈正相關,也就是說會閱讀的人成績更好。
  • 小學欠下的閱讀帳,遲早是要還(附1-9年級必讀書單149本)
    不論選擇哪一種養育模式,或者說不論能給孩子哪種養育方式,在閱讀這件事上,家長絕不能吝嗇。人民日報曾刊文,提醒父母要鼓勵孩子根據興趣進行大量閱讀。事實上,對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而言,「大量閱讀」可不是一件課餘時間錦上添花的事兒,而是實打實的學習需求!
  • 小學欠下的「閱讀帳」,遲早是要還的!附1-6年紀閱讀書單
    不論選擇哪一種養育模式,或者說不論能給孩子哪種養育方式,在閱讀這件事上,家長絕不能吝嗇。《人民日報》曾刊文,提醒父母要鼓勵孩子根據興趣進行大量閱讀。事實上,對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而言,「大量閱讀」可不是一件課餘時間錦上添花的事兒,而是實打實的學習需求!《人民日報》的刊文究竟說了什麼,為什麼說「初中掉下的成績,可能都是小學欠下的閱讀帳」?
  • 人民日報:小學閱讀帳遲早是要還的!1-9年級必讀書免費領
    事實上,對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而言,「大量閱讀」可不是一件課餘時間錦上添花的事兒,而是實打實的學習需求!人民日報的刊文究竟說了什麼,為什麼說「初中掉下的成績,可能都是小學欠下的閱讀帳」?所以,父母應該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大量閱讀,而不必過於計較讀什麼。越是年幼的孩子對閱讀材料的趣味性要求越高,此時如果家長一味強調要讀好書,讀名著,反而容易使孩子以為讀書就是這麼沒意思,難以真正建立閱讀習慣。
  • 小學欠下的「閱讀帳」,遲早是要還的,附12個讓孩子愛上閱讀的遊戲.
    《人民日報》曾刊文,提醒父母要鼓勵孩子根據興趣進行大量閱讀。事實上,對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而言,「大量閱讀」可不是一件課餘時間錦上添花的事兒,而是實打實的學習需求!藏書多,讀書少?你家有這種情況嗎?因此,在青少年時期大量閱讀是極其重要的,記憶力和理解力會因此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所以,父母應該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大量閱讀,而不必過於計較讀什麼。越是年幼的孩子對閱讀材料的趣味性要求越高,此時如果家長一味強調要讀好書,讀名著,反而容易使孩子以為讀書就是這麼沒意思,難以真正建立閱讀習慣。
  • 初中掉下的成績,可能都是小學欠下的閱讀帳?
    《人民日報》刊文,提醒父母要鼓勵孩子根據興趣進行大量閱讀。事實上,對中小學尤其是小學生而言,「大量閱讀」可不是一件課餘裡錦上添花的事兒,而是實打實的學習需求!《人民日報》的刊文究竟說了什麼,為什麼說初中掉下的成績,可能都是小學欠下的閱讀帳?
  • 中高考再次證明:沒有海量閱讀支撐,只會餓死天賦,製造短命高分!
    通過這次的中高考再次證明:語文才是拉分王,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更是學霸之間拉分的利器!最拉分數的學科為什麼變成了語文?所以說得語文者得高考,一點都不過分!語文的提高需要長期積累,小學不抓,中高考就會後悔,到時候想抓也來不及。未來語文的地位急劇上升。得閱讀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天下。閱讀習慣將成為學生小學入學前後第一重要的習慣,並將一直持續下去!
  • 《人民日報》:父母一定要鼓勵孩子大量閱讀!2020寒假書單出爐!
    對於中小學生而言,大量閱讀是強烈的學習需求。在閱讀這件事上,家長和孩子都不能吝嗇。因為,初中拉下的成績,可能都是小學欠下的閱讀帳。在閱讀這件事上,重要的不是讀什麼,而是培養一種以書為友的行為習慣。閱讀需要耐心,需要專注度。
  • 培養孩子識字閱讀,這件事越早做越好
    高考剛結束,網上一波一波的議論、分析又開始此起彼伏了!特別是關於「閱讀」的話題,再次成為這個季節熱浪中的熱浪。有人感慨說:高考再次證明——小學欠下的「閱讀帳」,遲早是要還的!誠然,閱讀的重要性的確毋庸置疑,但我們想說的是:讀透經典一部,勝過萬卷雜書。
  • 疫情耽誤的時間和學習, 奇速英語夏令營7天全部給你搶回來!
    不自覺的孩子到底欠下了多少「學習帳」?深思!二、網課學習如同 「夾生飯」?網絡教學畢竟不像線下課堂教學,不懂的知識舉手就問,知識點更容易同學們及時消化吸收。老師直播要顧忌網絡有沒有卡頓也要顧忌講課效果如何同時還要顧忌學生們的發言孩子的很多知識點沒聽明白,過了也就過了,這也是為什麼說,網課質量難以保障的一大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