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2020年高考落下帷幕,跟往年一樣,作文題目又成了當天的熱點,很多人看了作文題目都感慨,平時若沒有大量的閱讀存儲,真是都看不懂題目是什麼意思,更何況寫了,作為N多年前已完成高考的小編,心裡真是慶幸自己出生得早啊。
7月8日教育部發布的高考改革政策更是穩固了閱讀的重要性!
改革後,數學難度降低,英語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就高考的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
只有語文,是可以做廣度難度提升的,真的很考驗學生的閱讀量,如果閱讀量跟不上去,很多題目暗含的深義都看不懂,更不用說能寫出多好的作文,而在語文裡面,作文所佔的比分之高,得作文高分者,語文就高分,高考成績自然就勝別人一籌。
中高考已經證明:語文才是拉分王,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更是學霸之間拉分的利器!
學習能力
從理論上講,0-6歲是兒童的良好習慣(包括心理習慣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也是兒童各項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而學習能力,卻是可以通過閱讀能力的培養而開發90%甚至更多。
是開發孩子天賦的保證
小學階段是培養良好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黃金塑造期,這六年,可以說什麼都沒有提高閱讀能力重要。有海量閱讀支撐的孩子們成績上升力量強大、後發制人、潛力無窮。
閱讀能力決定未來高度
很多中學老師都知道一種奇怪現象:
學階段只顧著花精力去提高考試成績的孩子,升入初中後成績下降極快, 以致於後面越學越累、越學越不會學了;恰恰是那些小學階段即使成績平平、但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的孩子們成績上升力量強大、後發制人、潛力無窮。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學階段過於看重孩子的成績,甚至被老師每天都在強調的分數所迷惑,不捨得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去讀書和玩,認為是浪費時間。
小學階段一定要讓孩子從容一些,不要過於追求分數,要更看重孩子的長久發展。把目標放在孩子的基礎發展和各方面能力、習慣培養上,才真正事半功倍,讓孩子受益終生。
讓好書伴隨孩子一生,助力孩子不斷成長、成人、成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