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識字閱讀,這件事越早做越好

2020-08-28 無師字通

高考剛結束,網上一波一波的議論、分析又開始此起彼伏了!特別是關於「閱讀」的話題,再次成為這個季節熱浪中的熱浪。

有人感慨說:高考再次證明——小學欠下的「閱讀帳」,遲早是要還的!

誠然,閱讀的重要性的確毋庸置疑,但我們想說的是:讀透經典一部,勝過萬卷雜書。

特別是親子共同讀一本一輩子都用得上的經典,親子之間就不會容易產生代溝,因為會有共同語言。

今天,讓我們一起再聊聊閱讀中的「親子共讀」那些事兒~

以下內容整理自愛和樂邱德輝老師的家庭教育講座:《早識字、早閱讀》


01

親子共讀經典的作用

建立共同語言,消除代溝


真正的共同語言一定不是相互的討好,相互的順從,或者用你的人生經驗去教孩子,這是不夠的。要有什麼?要有標杆,建立起共同的價值觀,這就是親子共讀經典的作用。

當你開始想在家陪孩子讀經典,孩子不跟你一起讀的時候,請記住:千萬別生氣!

孩子不跟你讀,你先自己讀,有模有樣地讀下去,你讀一遍你自己受用一遍。孩子對經典的受用可能要到二十年以後,你的受用可能就在明天

所以,沒有讀過經典的家庭,建議你們和孩子讀一讀,而且你即使是裝模作樣讀兩三個月,兩三個月後孩子一定會到你身邊來,他就知道讀書一定可以用手指指著字,讀書一定可以大聲讀,讀書也一定像媽媽一樣原來可以讀的很開心。

當他覺得讀書是件很開心的事,一定會是願意投入的孩子很多時候根本不是對書裡的內容有多感興趣,他是從大人身上體驗那種感覺——讀書是件快樂的事情!就像你的孩子為什麼不喜歡某一個人,往往是你不喜歡的人他往往就不喜歡。

02

識字的真正目的是讓孩子

有閱讀的興趣、習慣、能力、品位

怎麼讀書是方法、戰術的問題,讀什麼是戰略的問題。戰略比戰術更為關鍵。

讀什麼書才能解決人生一輩子的問題?小時候如果起初就讀的各種低俗故事書、繪畫書,看的就是動畫片,長大以後他即使認字了,頂多也就對電視連續劇感興趣,對社交軟體、黃色網站感興趣,這樣的孩子不如不教他認字。

讀書一定是要習慣、興趣、能力、品味全方位培養,不可分割,這才是識字的真正目的——讓孩子有閱讀的興趣、習慣、能力、品位。最後的「品位」最重要,沒有品位,前面三個都是假的。

現在青少年犯罪問題那麼難解決,實在也是因為孩子們每天看進去的東西太沒品位了,不是暴力就是色情。中國大肆流行的「奧特曼」在日本人那邊卻是這樣的情況——在日本,有教養的家庭是絕對不看這個東西(奧特曼)的。

教孩子讀書最好的方法,我的建議是:讀書聲讀出來就是最好的方法,千萬不要默讀,你默讀是影響不了孩子的

03

讀書最好的品位:親子共讀經典

很多孩子三歲四歲玩的是奧特曼,到了十三四歲,玩的可不是一般的奧特曼。人會不會犯罪,會不會做出出格的事情,絕對不是靠理性的思維在影響的,而是潛意識的

從小薰陶暴力氣氛,沒有品位的閱讀物的孩子,他比較難以控制自己。道理就這麼簡單!所以讀書讀書,一定要有品位的選擇!

孩子上小學一年級以前,每天陪他讀半個小時的書(經典),堅持幾年下來,等到一上一年級,你的孩子會少流很多眼淚!所以親子共讀經典,越早越好

讀書的最高境界就是讀經典,這就叫品位

認字也好,讀書也好,陪孩子學習也好,家庭教育中,我建議家長一定不要做考試院的院長。君子重因,小人重果。重視過程,只要每天有陪孩子用心讀半個小時就可以了!

不要考試,讓孩子享受跟你一起讀書一起學習的樂趣,享受這份濃濃的親情和深深的愛意,比什麼都重要!

相關焦點

  • 識字踩坑效果更差,這幾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這個問題問的最多,有些孩子2-3歲就識不少字了,有些直到幼小銜接對識字都不感冒,導致很多家長會陷入焦慮。關於這點並沒有一個官方說法,我們分情況看,如果是平時生活中「非正式識字」,那無所謂,孩子問到了家長回答就好。
  • 親子閱讀越早越好,掌握這些方法和技巧,剩下的事交給「堅持」
    01為什麼親子閱讀越早越好養過娃的人都知道,孩子越大越有自己的想法,讓幾個月大的寶寶讀書是件容易的事,而讓一個從來沒有閱讀習慣的6歲孩子讀書就需要多方面引導下功夫。心中只牢記三件事,親子閱讀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其他的的方法和技巧先放一放。這三件事是堅持(約等於每天)、家中藏書、以身作則。牢記三件「大事」,其他的技巧先不管這是對新手父母講的,還對親子閱讀感到陌生,不太了解,看了幾篇文章,學了很多技巧,還是一頭霧水,這時最好的辦法是做減法,把重要的三件事做好,其他的技巧放一放。
  • 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從「不識字閱讀」開始,閱讀能贏在起跑線
    單在閱讀這一方面來說,也是越早重視培養越好,但是很多家長提出疑問:年齡小的孩子,還不識字,有必要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麼?又要怎樣進行培養?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從不識字閱讀開始,閱讀能贏在起跑線!
  • 人生這三件事,沒人替你做,越早做越好
    感恩你的閱讀、點讚、分享和評論,我的每一個努力都源自你的鼓勵。人生漫漫,我們總以為有的是時間;道路長長,我們總以為我們一定能到達終點;想做的事,總是一天天拖下去,我們總以為有一天會做完。然而,人生這三件事,沒人替你做,越早做越好。
  • 這4件事上父母要做的狠一點,對孩子成長有幫助,越早做越好
    基本上父母有了孩子後,都會將孩子視若珍寶,特別疼愛,總想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最優越的環境裡,不過這麼做真的好嗎?愛孩子沒有錯,但愛孩子不能溺愛,教育孩子這項任務非常艱巨,家長們要做好,在這4件事上父母要做的狠一點,對孩子成長有幫助,越早做越好!不然孩子小的時候沒有教育好,將來會出大問題,耽誤孩子一生,別弄錯了。
  •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要趁早,但這幾個「坑」千萬別跳
    導語:讀書是一件美好的事,孩子的閱讀習慣,越早培養越好,在孩子最美的,最心無旁騖的年華,大量的閱讀,會在無意識中成就孩子一生的思維底子和文化底蘊。給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是我們給孩子最大的寶藏,甚至可以成為孩子一生的財富。
  • 閱讀這件事,不能都交給語文老師,從識字到閱讀,家長輔導很關鍵
    作為語文老師,經常會收到家長的諮詢:我家孩子不愛看書怎麼辦?我家孩子閱讀理解差怎麼辦?給小學生都看哪些書?一條條的問題透露著不少家長的焦慮,我們重視閱讀,強調閱讀,並不是需要把所有孩子都培養成「小書呆子」,而是從閱讀這件事中,建立語文思維,學會思考,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通過閱讀,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綜合素養,但是閱讀這件事,不能光交給語文老師。
  • 小孩子不識字,要怎麼培養閱讀習慣呢?
    古往今來,人們認為的讀書就是文字閱讀——這個也好理解,畢竟過去的圖書品種有限,文字類書籍居多,印刷水平受限制,圖畫類書籍又不怎麼盛行;於是許多人對於閱讀用書還停留在過去的認識階段,那麼就會發出疑問:小孩子不識字,怎麼培養閱讀習慣呢?
  • 這件事家長越早知道越好,沒做對可能耽誤孩子一生
    0~3歲是孩子發展變化最大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儘早讓孩子接觸書、熟悉書,激發閱讀興趣,在閱讀中形成對世界的基本認知、培養好的品性和生活習慣。 長大後很多不良的閱讀習慣,比如看書就犯困、閱讀理解能力差、閱讀速度慢等毛病都是幼兒時期留下來的癥結,大人身上很多難以改正的劣習也和家長從小缺乏正面引導相關。
  • 讓孩子愛上閱讀是有方法的,從這幾個角度給孩子做榜樣,事半功倍
    下面就具體給大家分析到以下幾點:首先,通過這樣的過程,對於親子之間的感情可以得到培養。在親子關係中,和孩子的陪伴就尤為重要了,如果能和孩子一起分享故事裡面的場景,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關鍵是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更好的強化孩子對父母的親近感和依賴感。
  • 孩子越早識字越聰明,錯了!太早教識字反而影響孩子智商
    導讀:孩子越早識字越聰明,錯了!太早教識字反而影響孩子智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越早識字越聰明,錯了!太早教識字反而影響孩子智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識字」敏感期來了,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做的
    關於孩子識字,家長們經常問到這幾個問題。 而另一種觀點認為,孩子啟蒙越早越好,識字也一樣,一旦錯過最佳時期就晚了,後面就得花上之前十倍的努力才行。 其實,我對上面兩種觀點都不是很贊成。 另外,任何啟蒙都不是越早越好的,識字也一樣,抓住孩子的興趣和敏感期才是關鍵。
  • 孩子的閱讀敏感期,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不只是讓他識字
    ,識字死記硬背就好了,而閱讀不僅要會識字,還要會讀懂書本中的知識,更要讀出自己對這本書的不同理解,通過這種閱讀,才能夠提升自我。,這點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大忌。因為如果去強迫孩子,這不僅培養不了他的閱讀能力,很有可能讓他產生討厭讀書的心理,得不償失。
  • 「識字」這件事,最適合隨風潛入夜
    如果家長把識字當成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只要遇到字就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或者孩子的興趣點明明在別處、但是家長一定要把人家拉回來去識字,那麼這種過程雖然也發生在生活中,卻已經違背了「生活中識字」的初衷。生活中識字的目的在於培養孩子對文字的興趣和好奇心,不需要過早地用文字為難孩子。
  • 關於語文學習能力,這3個能力越早培養越好,等上學後培養就晚了
    這個階段的小學生,只是應該培養閱讀的興趣,處在一個識字的啟蒙階段,他們對閱讀的行為除了模仿就是去習慣和體驗,保持對書本的興趣和好奇,這是培養閱讀能力的前提。而且越小越好培養,我們把孩子當成是一張白紙,讓他們自由發揮即可。家長如果有耐心和時間,可以引導孩子去多看書。繪本、簡單文字的故事書,都可以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
  • 孩子幼兒園還不識字,如何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三、老師想強調一件事,先識字後閱讀這種【模式化】的觀念是十分錯誤的!1.家長有沒有發現會識字的孩子真的就會自主閱讀嗎?2.家長有沒有發現會識字的孩子真的就會思考型閱讀嗎?單純識字就是死記硬背,效率很低,今天記住,明天就忘了!為什麼在閱讀中識字,孩子記得牢呢?因為這是理解性記憶,閱讀故事就是理解字詞意思,理解了自然就記住了!
  • 孩子的3種能力培養,一定越早越好,比什麼都關鍵
    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孩子一出生就被全家人當成寶貝一樣供著。但是,想要把孩子培養得更加出色必須要從娃娃抓起。孩子的3種能力培養,一定越早越好,比什麼都關鍵!因為幾乎所有的信息都要通過閱讀來獲取。原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希望孩子學有所成,就需要讓閱讀學習成為習慣,讓孩子會讀書,愛上讀書,進而掌握良好的閱讀能力。
  • 讀書不棄分與秒——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孩子不愛讀書,看書少,一讀書就犯愁。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不妨看看這幾點,讓孩子愛上讀書。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說道:「一個人讀書的興趣應該是從童年開始的,童年中你沒見過好書,你一生很難培養好真正的讀書興趣。」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真的是越早越好。
  • 孩子不愛閱讀成績差?白巖松培養兒子閱讀興趣的方法,值得你借鑑
    孩子剛對歷史故事有點興趣,父母卻偏偏認為文學名著是他的「短板」,強迫他看自己不喜歡看的書,結果孩子不僅不看文學名著,連歷史故事也不願意看了,久而久之,影響的不僅是孩子的閱讀興趣還有專注力。所以在培養孩子閱讀能力這件事上,我們要學習白巖松: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愛看書,不是你讓他看什麼書!
  • 幼兒園的孩子輕鬆高效地識字,我做對了這幾件事,方法很實用
    之後我專門請教了這位小朋友的媽媽,跟她打聽培養孩子識字的方法。聽了她傾心傳授的經驗之後,我才意識到幼兒園之前教孩子識字是多麼重要!這位寶媽告訴我,她並沒有刻意地教過孩子識字,比如把生字寫在黑板上讓孩子讀。當然了,在上幼兒園之前也沒有給孩子報過早教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