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這首寫景詞,借著春天的明媚陽光,描述自己的處境

2020-12-11 美麗的文化說

《摸魚兒-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宋孝宗淳熙六年春天,辛棄疾由湖北轉運副使調任湖南轉運副使,他的好友王正之設宴為他餞行。面對朋友的勸慰,看到明媚的春光,作者不由得想到自己的處境,想到自己長期被朝廷閒置,頻繁地調來調去,自己光復河山的雄心壯志無法實現,因而萬分感慨地寫下了這首詞,表達了自己對於國事的憂慮和不得志的沉重而煩悶心情。

四季之中,春秋最易撩動人的情思,所以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多有傷春懷秋之作。辛棄疾的這首詞,時值暮春之際,朋友置酒相送,看到風雨陣陣,落紅滿地,想到國事飄搖,自己前途渺茫,不由感懷萬端,於是由春景觸動春情,有感而發,把詞人的憂憤、傷感、哀愁、焦慮、苦悶等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詞之上片,以「春景」入筆,表達了詩人惜春、留春、怨春的動態心理變化,委婉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惆悵傷感和哀愁失落的心緒。開篇一句「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以簡潔的語言繪出一副哀景。風雨催春歸,春景不勝風雨,而接連的風雨就更讓春不堪承受,所以春便早早地歸去了。這一句表面上是寫春景的破敗,實際上則是對風雨飄搖的南宋政權的形象寫照,表達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擔心。

「匆匆」二字,表面上是寫春的腳步匆匆,更是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歲月流逝,年齡徒長而功業無成的憤懣之情,一語雙關,表意深刻,為後文的進一步抒情打下了基礎。「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如果說前面的惜春之情的表達還是含蓄的,那麼這一句就是直抒胸臆了。表達惜春之情更上層樓,那麼作者為什麼惜春呢?春夏秋冬,自然規律,顯然作者不是惜的季節的春,而是借惜春來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懷。

「一年之計在於春」,於人而言,人生的春天是人生的青壯年,一個人要成就功名、建功立業,也必須在自己人生的春天設法達成。否則,年華老去,就只會留下遺憾和傷感了。作者的惜春之情是作者希望在自己的青春年華的歲月裡大有作為,建功立業。可是現實呢,「何況落紅無數」。自己虛度了光陰,理想抱負都成了泡影,所以作者只有悵惘和傷心了。「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

寫留春,作者用「天涯芳草」阻住歸路的想像,來表達留春的感情。作者是希望上蒼能多給自己一些時間,能賦予自己更大的能力,好讓自己去完成夙願。但是春是不可留的,春終究要歸去,所以作者不免要怨春了:「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春天你怎麼不回答我的請求呢!看來只有屋簷下蜘蛛網能粘住紛飛的柳絮,殷勤地挽留住春天。「畫簷蛛網」在這裡是暗指議和派秦檜之流,「惹飛絮」指的是他們對金的妥協獻媚的無恥行為。這幾句委婉地表達了作者對南宋君臣的怨恨以及對國事危急的憂慮。上片,構思巧妙,託物寄興,寫景言情抒懷,渾然一體。惜春、留春、怨春的情感表達逐層深入,環環相扣,合乎邏輯。

詞之下片,通過幾個典故的運用,表現了作者被壓抑的苦悶,和對統治者消極抗金的不滿。「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長門事」是用漢代陳阿嬌的典故。陳阿嬌是漢武帝劉徹的皇后,最初夫妻的感情很好,後來漢武帝不喜歡她,遷她別居於長門宮。陳阿嬌聽說司馬相如善於寫賦,就送他百兩黃金,請他作賦。司馬相如為她寫了篇《長門賦》。漢武帝讀了這篇賦後,非常感動,便和陳皇后和好如初。

「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離騷》中有「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這句是說自己無望再被朝廷重用,而不被重用的原因是因為有人嫉妒自己。「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即使我用千金買到司馬相如的文章也不起什麼作用的,我的滿懷愁苦又向誰去傾訴呢?抒發了作者對不被理解和重用的抱怨。「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

一句「君莫舞」在此處一頓,「君」的所指比較豐富,主要是指以獻媚取寵、擅權朝廷、投降賣國的秦檜之流,又暗指被架空、不了解實情、懦弱無能的宋孝宗,和那些不問國事苟且偷生的平庸之輩,還指霸佔了南宋國土,氣焰甚囂塵上的金軍將士。你們不要囂張,你們不要得意忘形,你們不要竊喜,像歷史上的紅極一時,炙手可熱的趙飛燕、楊玉環也早已化為塵埃了,你們有什麼可張狂的呢。

你們也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浪花,是匆忙世界中的過客,最終也會化為塵土,煙消雲散的。作者對宵小的警告和蔑視,對國事糜爛的心痛之情溢於言表。「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這幾句寫出了作者無可奈何的憂國之情。以斜陽煙柳,一片慘澹迷離,暗示國家前途的危險,但仍以勸慰之語作結,既是對朋友的贈語,又是對自己的暗示和提醒,同時,也照應了送別的場景。

和辛棄疾同時代的另一個詞人王觀也寫過一首著名的惜春詞,《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這首詞也寫得情致綿綿,讀者朋友不妨把這兩首詞對比著來欣賞,對古人惜春戀春之情懷的認識可能會更深一層。

相關焦點

  • 【心理健康服務】希望我們每一次的相見都是陽光明媚的春天
    【心理健康服務】希望我們每一次的相見都是陽光明媚的春天 2020-02-21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辛棄疾《驀山溪》:野花啼鳥,不肯入詩來
    辛棄疾隱居上饒,後移居瓢泉,他在瓢泉建築了一座「停雲亭」,在這裡欣賞山水,聽鳥語花香。「停雲亭」建成之初,辛棄疾有感而發,寫了這首《驀山溪》。圖片來源於網絡這是一首寫景詞,通過描寫停雲竹徑的幽靜,來表達自己恬靜隱逸之樂趣。
  • 陸遊最經典的寫景詞,全篇無一梅字,卻句句描寫梅花
    如果說唐朝是詩歌輝煌的朝代,那麼宋朝就是詞人的天堂,繁榮的文化,開明的思想,湧現出一大批詞人,豪邁不羈的蘇軾,婉約傷感的李清照,以及文武雙全的辛棄疾,無一不是名留青史的頂級詞人。寫詞似乎是宋代文人與生俱來的天賦,畢竟從小就受到身邊人的薰陶,而詩歌不再像唐代那樣流行。
  • 英國氣象局:英國經歷了自有記錄以來最陽光明媚的春天
    當地時間5月29日,英國氣象局稱,英國經歷了自1929年開始有記錄以來最陽光明媚的春天。同時,英國部分地區也是有記錄以來最乾旱的五月,比如英格蘭就是124年來最乾旱的五月。他進一步解釋了英國今年春天這麼長時間的晴朗天氣,稱由於噴氣流——致使英國天氣多變的強風——在春季固定在英國北部,因而帶來了高壓天氣,而導致雨水的低壓系統卻不在大西洋中。
  • 古代詩詞名句鑑賞——春天
    [賞析]「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動寫靜,一「驚」一「鳴」,看似打破了夜的靜謐,實則用聲音的描述襯託山裡的幽靜與閒適:月亮從雲層中鑽了出來,靜靜的月光流瀉下來,幾隻鳥兒從睡夢中醒來,不時地呢哺幾聲,和著春天山澗小溪細細的水流聲,更是將這座寂靜山林的整體意境烘託在讀者眼前。
  • 春天生機盎然,24歲的辛棄疾卻無動於衷,為什麼?
    這一首詞作於1163年2月4日,這一天剛好是立春,春天從此開始,古人對於立春這類的節日很注重,有相應的禮節、儀式等。記得小時候的立春那一天奶奶會插三炷香、燒點紙錢在水井旁邊,以祈求風調雨順,莊家豐收。勝利後辛棄疾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隻身南下順利完成任務且被朝廷授予官銜後,再返回途中義軍傳來消息,起義軍首領被叛徒張國安出賣並殺害的消息,十分悲痛,在暫居江陰的時候寫下了這首《漢宮春.立春日》。備註:張國安是金人的臥底,1161年參加耿京義軍後背叛了耿京並將其殺害,隨後被辛棄疾、王世隆等擒獲,押送南宋政府處斬。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一開頭便令世人叫絕,驚豔了千年!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著名詞人。其詞以豪放為主,與蘇軾並稱「蘇辛」,同為豪放派代表。辛棄疾的詞,主要以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以及對自己壯志難酬的傾訴為主。當然,辛棄疾也有不少歌詠祖國河山的詞作,如他的一首經典詞作《生查子·遊雨巖》。
  • 辛棄疾這首詩借殘春景色抒發國破家亡之哀愁,寄意深遠耐人尋味
    《粉蝶兒和趙晉臣敷文賦落梅》這是一首詠物抒情詞,作者描寫的對象是春天的落花,通過對暮春殘花形象的刻畫描寫,表達了作者惜春、傷春的情感以及留春不住所引發的愁緒。而今春似,輕薄蕩子難這一句和上片的「昨日春如」句形成對照,「蕩子」以吃喝玩樂為能事,是朝三暮四靠不住的人。《古詩十九首》上有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房難獨守詩。作者把臨去的春光比做輕薄的浪子,寫春光的短暫難留。這個形象的比喻中流露出作者的深沉的失望和強烈的悲憤情緒。很顯然,僅是自然的春光作者絕不至於如此的悲憤傷感,那麼被作者喻為「蕩子」的「春光」究竟指代什麼呢?
  • 辛棄疾寫的很著名的一首《滿江紅》,句句哀傷,卻道出了愛國情懷
    辛棄疾寫的很著名的一首《滿江紅》,句句哀傷,卻道出了愛國情懷文|常聞君言說到愛國詞人,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南宋時期的一些像辛棄疾,蘇軾,陸遊,嶽飛。這些人中很多的名篇都是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作,比如《破陣子》,《永遇樂》,《青玉案》。
  • 今天是個陽光明媚的一天
    今天是個陽光明媚的一天,而且中午時分的陽光還很辣,感覺就像到了夏天一樣。春天就是這樣,氣溫變化很快,前幾天還凍得像冬天一樣呢,這兩天又熱得像夏天一樣。不論溫度怎樣變化,我們都要穿得暖暖和和的,不能受涼。
  • 將自己打扮成少女的樣子,才不辜負這明媚的陽光!
    少女系的色調不就正是春天的色彩嗎?淺藍色的天空,天空中飄浮著的乳白色雲朵,還有那河邊盛開的粉紅色的花朵,剛剛冒出來的嫩綠色的小草。這些色彩告訴這人們春天來了,讓世界都變得活潑起來。 少女感是最讓人歡喜的一種感覺,就像剛經過嚴寒就突然盛開的花,一眼就讓心情變得歡喜。
  • 辛棄疾的這首《破陣子》描寫的是什麼內容,詞中的關鍵字是什麼?
    今天重讀這首詞作,一下子將我的思緒引入了詞作中所營造出的意境,我忽然想到一個問題,這首詞的中的關鍵字是什麼呢?思慮再三,所以我想將自己對這首詞的看法寫出來。「醉裡挑燈看劍」詞意圖《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解讀這首《破陣子》,全詞以兩個對偶句開篇,通過具體的描述,表達了多層的詞境
  • 孩子,願你的世界陽光明媚
    孩子,願你的世界陽光明媚原創/孟小英孩子,願你的世界多一些陽光明媚下課了,老師要求孩子們給家長展示自己的畫作。小女孩趕忙用一個紙杯把三隻小鳥蓋住了,無論老師怎麼要求都不拿開紙杯,還說她一定要保護好這三隻小鳥。在女孩爸爸的誘導下,孩子才說出了原因,原來是女孩媽媽常常家暴孩子,孩子爸爸在外地工作,對這一切渾然不知,因為這幅畫才了解了孩子的處境。
  • 辛棄疾晚年像一個老農夫,寫下的這首詞很接地氣,同時也很唯美
    辛棄疾在這首《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一詞中,便是用一種很平緩的口吻描寫當時的生活,整首詞意境唯美,而且是一首純寫景之作,由於看清楚了現實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對於詞人來說生活中所有的苦難,還有骨子裡的感傷之懷
  • 辛棄疾的這一首詞,豪壯悲涼,義重情深,抒發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
    英雄,是辛棄疾詞中頻繁出現的字眼。以英雄自許的辛棄疾,從不掩飾對英雄功業的崇拜與渴望。在辛棄疾筆下的歷史英雄中,三國時期的孫權顯得格外突出。公允來說,辛棄疾對孫權的推崇,固然出於英雄對英雄的仰慕,然而更深層的原因,還是因為東吳政權與南宋朝廷在處境上的某種相似之處。
  • 這首描寫春天的詩,為何讓詩人名揚天下,魅力何在?
    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有哪些特別之處,能讓詩人一舉成名而名揚天下呢?這首詩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清朝詩人高鼎的《村居》。高鼎的詩作較少,當時他也沒有什麼名氣,而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也好少,人們知道他就是因為這首《村居》。我們來看看這首詩。
  • 辛棄疾這首借抒寫別情閨怨以訴心志詞,表達了人生坎坷,世路艱難
    (《閒情偶記》)然而景和情二者又不是並重的,而是如李漁所說:「情為主,景是客,說景即是說情,非借物遣懷,即將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實句句是情,字字關情者。」(《窺詞管見》)在詞人筆下,無論寫景抑或敘事、寫人,其目的都是為了抒發自己的主觀感情。為什麼詞人抒情常常要藉助於景物的描繪呢?這是因為「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
  • 【詩詞賞析】唐宋詞:辛棄疾《摸魚兒》
    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這首詞開頭有一段小序:「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 詩歌|春天的味道(外二首)
    春天的味道(外二首)文/翊寒春天的味道生命的韻律旋轉舞步敲打春的門窗-一株株幼苗喃喃低語迎著春天的方向在雨滴裡張望-時光 挽著駿馬乘風數著腳印在愛的海洋裡馳騁飛翔-暖 緩緩滴落打開陽光的甜把歲月烘暖-綠焰把歲月的美妙浸染春天慢慢舒展綠了我們的眸眼-
  • 冬天陽光明媚的說說
    一、 你要逼自己優秀,然後驕傲的生活,以後的你,會為自己所做的努力,而感到慶幸,別在最好的年紀選擇了安逸。二、 走在明媚的陽光中,處處都是微笑的芬芳,那燦爛的微笑呀,綻放在每個人的心上,整個世界都是鮮花的芳香。那舒心的日子,甜蜜的笑顏,在燦爛的陽光下,讓我們的每個日子都充滿了新的希望。有陽光的日子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