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賞析】唐宋詞:辛棄疾《摸魚兒》

2021-03-01 華道人文

王步高,東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清華大學外聘兼職教授,江蘇省中華詩學研究會顧問,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本欄目近期內容選自其國家級精品課程「唐宋詩詞鑑賞」中的精華部分。


辛棄疾《摸魚兒》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到,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這首詞開頭有一段小序:「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淳熙己亥」是1179年,「自湖北漕移湖南」指自湖北調任湖南轉運副使,他先是擔任湖北轉運副使。「轉運使」是管財政的官員,負責徵收錢糧,並且解運到京師。辛棄疾擔任這種柴米油鹽的官職心情並不好。當時辛棄疾已南歸不少年了,從北方來到南方,總以為自己的抗敵報國的理想能夠實現,但是卻發現,自己距離這個目標越來越遠。而且湖北離抗金前線還稍微近一點,往湖南一調就隔得更遠。「同官王正之」,王正之叫王正己,以字行,浙江四明人。時任湖北轉運判官,年紀比辛棄疾大22歲。王正之在小山亭,就是鄂州東漕衙門的乖崖堂,設宴來歡送辛棄疾。

這個時候是淳熙六年的春三月。這首詞表面上是寫春怨,表現了一個失寵女人的苦悶,實際上抒發了作者對國事的憂慮和自己屢遭排擠打擊的沉重的心情。詞的上片是傷春,痛風雨之無情;下片詠懷,哀時局之可憫,雖曰「閒愁」,而寄託遙深。

上片寫惜春、留春、怨春的複雜情感,寫憐惜春天逝去,而徒然希望留住春天的心情。詞從映入眼帘的景物寫起,由「落紅」、「芳草」、「飛絮」等構成一幅暮春的圖畫。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首先是惜春。這首詞用了三個字的領字「更能消」。「幾番風雨」,幾度風雨之後,春天就送走了。因為愛惜春天,甚至害怕春天到得太早,怕花開得太早,更何況眼前已經是落紅滿地的情況,「落紅無數」。表面上,這是由春天而發,實際上是對南宋的政治形勢而言的,南宋的政治形勢是一個形象化的寫照。同時也寄寓著作者光陰虛擲,事業無成的感嘆。

「春且住,見說到,天涯芳草無歸路。」

希望能留住春天,用的是擬人化手法。明知春天的歸去是無可挽回的,但是還想強行挽留住。表面上是寫的「惜春、留春」,實際上作者是希望恢復中原、統一祖國的那種大好局面能夠被留住。

「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前面是惜春、留春,這裡是怨春,怨春天不回答,算來只有屋邊的蜘蛛網,整天牽住紛飛的柳絮。柳絮是春天的尾巴,春末的時候柳絮飄飛,柳絮飛完了之後,春天也就結束了。「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想勉強留下一點春天的痕跡。春色難留,勢在必然,然而怨恨又有何用,還不如「畫簷蛛網」,還能留住一點飛絮。

上片四句把「惜春」、「留春」、「怨春」的複雜感情交織在一起,以「飛絮」作結,寫出了作者複雜而矛盾的心情。

詞的下片借陳阿嬌的閨怨故事,寫自己心中的鬱悶無處傾訴。以娥眉遭妒表現作者對自身遭遇的不平,和對當時一些投降派和權奸當道的痛心。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長門賦」這裡涉及到一段漢武帝的典故。傳說漢武帝失寵的皇后陳阿嬌,用千兩黃金請司馬相如寫了一個《長門賦》,使漢武帝回心轉意。《長門賦》今天果真能見到,但是學術界一致認為這是假託的,因為有這麼一個故事,所以說歷史上司馬相如曾經寫過《長門賦》,但今天的《長門賦》似乎並不是司馬相如寫的。

「脈脈此情誰訴」,古人在詩詞中經常用夫婦的關係表示君臣的關係。自稱是女子,那麼被稱為丈夫的那個人就是君主,把君臣關係比成夫婦關係。作者以陳皇后長門失寵,揭示自已雖忠而見疑,屢遭讒毀,不得重用。

「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

這裡,作者一反常態,很憤激地呵斥出,「君莫舞」,對那些打擊自己的人呵斥道,你不要太得意忘形了。他因為是以宮中女子的身份這樣說,你看不到楊玉環、趙飛燕那樣的人,如今也都化為塵土了嗎?她們不都是曾經得意過一時嗎?

「閒愁最苦」,這儘管是很隨意的一句話,人們到了老了,經常會有人重複這一句話。

「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斜陽在煙柳斷腸處,用煙柳斜陽的悽迷景象,象徵南宋王朝的昏庸腐朽,有點日薄西山的氣象,借暮春的晚景,暗示南宋的沒落的命運,寄託了對國事的無限哀傷。也沒有寫得太決絕,因為這個時候他畢竟還在官場上,他對自己的前途儘管有滿腹的牢騷,但同時也有滿腹的希望。儘管這個希望一次次地變為失望,但畢竟跟他後來閒居帶湖和鉛山二十年的那種經歷還是不一樣的。

這首詞通篇設喻,創造象徵性的形象來表現作者對政治理想和時局的關切。擬人化的手法與典故的運用也恰到好處。繼承了屈原《離騷》的優良傳統,託兒女之情寫君臣之事,借閨怨來反映政治鬥爭。整首詞寫得纏綿曲折,沉鬱頓挫,呈現出別具一格的詞風。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說這首詞:「詞意殊怨,而姿態飛動,極沉鬱頓挫之致。」《譚評詞辨》也說:「權奇倜儻,純用太白樂府的詩法。『見說道』是開,『君不見』是合。」

相關焦點

  • 【詩詞賞析】唐宋詞:辛棄疾《破陣子》
    >王步高,東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清華大學外聘兼職教授,江蘇省中華詩學研究會顧問,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 詩詞鑑賞:元好問詩詞 《摸魚兒·問世間情為何物》經典賞析
    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辭》《摸魚兒》·元代·元好問《摸魚兒》,詞牌名之一。原唐教坊曲名,本為歌詠捕魚的民歌,後用作詞牌。一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等。宋詞以晁補之《琴趣外篇》所收為最早。雙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韻,後片七仄韻。雙結倒數第三句第一字皆領格,宜用去聲。
  • 【詩詞賞析】唐宋詞:陸遊《卜算子》
  • 王步高教授《唐宋詞鑑賞》課程edX開課
    王步高教授《唐宋詞鑑賞》課程edX開課清華新聞網4月27日電 在清華大學106周歲生日來臨之際,由清華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特聘教授王步高老師主講的《唐宋詞鑑賞》課程正式登陸edX慕課平臺(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於2012年4月聯手創建的大規模開放在線課堂平臺),攜英文字幕面向全球學習者開講。
  • 讀辛棄疾的《摸魚兒》,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摸魚兒》辛棄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辛棄疾這首詞有三重含義,一是道眼前之景,二是想像中人,三是發內心之怨。眼前之景就是春歸,詞人見此而感哀傷。
  • 【文脈頌中華】詩詞裡的中秋月,別樣美
    對於象徵人月兩團圓的中秋佳節,中華民族歷來寄予了許多浪漫情懷,古人更是留下不少詩詞佳句望月抒懷,千古傳頌。一樣的中秋月,不一樣的中秋情懷,2019年中秋節來臨,讓我們在這闔家團圓的美好節日裡舉頭望月,重溫經典詩詞,感受那些穿越千年的浪漫情懷。
  • 今日詩詞賞析: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在南宋曾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偉磊落的議論和果斷幹練的作風,特別是力主抗戰恢復的政治主張,卻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統治階層的打擊。1181年,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回到上饒帶湖家居,並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過著投閒置散的退隱生活。在此期間,他雖也有過短暫的出仕經歷,但以在上饒居住為多,在此期間留下了不少詞作。這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即是其中一首,也是辛詞中難得的閒逸之作。
  • 為什麼有人說杜甫、辛棄疾的詩詞沉鬱頓挫
    前言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中評價辛棄疾《摸魚兒》:稼軒「更能消幾番風雨」一章,詞意殊怨,然姿態飛動,極沉鬱頓挫之致。起處「更能消」三字,是從千回萬轉後倒折出來,真是有力如虎.....我們閱讀古詩詞,常看到有人評價杜甫、辛棄疾等人的作品「沉鬱頓挫」。這個詞聽上去玄之又玄, 什麼是沉鬱頓挫呢?自己創作詩詞又如何做到沉鬱頓挫?我們先給沉鬱頓挫尋尋根。
  • 辛棄疾三十句經典名句
    宋代,是我國古代詩詞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宋詞,代表了宋代成就最高的文學形式,在那個時代,誕生了不勝枚舉的詞人,如歐陽修、晏殊、柳永、蘇軾、周邦彥、李清照等,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樣一位詞人,他是「豪放派」詞人,他被後人稱為「人中之龍,詞中之傑」,與蘇軾並稱「蘇辛」
  • 【解讀詩詞】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摸魚兒·雁丘詞》是金代文學家元好問的詞作。這首詠物詞是詞人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動而作的,寄託自己對殉情者的哀思。全詞緊緊圍繞「情」字,以雁擬人,譜寫了一曲悽惻動人的戀情悲歌。溫馨提示:《每日解讀詩詞》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 60.元好問《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
    大雁就是《摸魚兒雁丘詞》的靈魂意象。今天我們要品讀的是《摸魚兒·雁丘詞》的姊妹篇,《摸魚兒·雙蓮》詞。詞的主題,同樣是一個生死相許的愛情,只不過主角不再是大雁。這首摸魚兒的愛情主角又會是什麼呢?我們先一起來品讀元好問的這首《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雙花脈脈嬌相向,只是舊家兒女。天已許,甚不教、白頭生死鴛鴦浦。夕陽無語。
  • 辛棄疾筆下最惆悵的一首詩詞,語言樸實,卻耐人尋味!
    惆悵是古詩詞中很常見的一種情思,李白惆悵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杜甫惆悵時,「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蘇軾惆悵時,「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但若要論惆悵的最高境界還是要數辛棄疾筆下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全詞語言樸實,卻耐人尋味。
  • 你自己寫的最滿意的一首古體詩詞是什麼?
    前幾天回答的問題:你寫的最滿意的一首古體詩詞是什麼?前言老街雖然雖然寫過不少詩詞作品,但是還沒有寫出過最滿意的古體詩詞。每一首讀完後,總有些不滿意,但是大多懶得改。每一處毛病,都留作學習道路上的標記吧。
  • 【名家解讀】【金】元好問《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
    大雁就是《摸魚兒雁丘詞》的靈魂意象。今天我們要品讀的是《摸魚兒·雁丘詞》的姊妹篇,《摸魚兒·雙蓮》詞。詞的主題,同樣是一個生死相許的愛情,只不過主角不再是大雁。這首摸魚兒的愛情主角又會是什麼呢?我們先一起來品讀元好問的這首《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雙花脈脈嬌相向,只是舊家兒女。天已許,甚不教、白頭生死鴛鴦浦。夕陽無語。
  • 江南文脈|詩詞篇 25 辛棄疾《南鄉子·京口北固亭懷古》
    大家好,最近很多粉絲說收不到每日解讀詩詞的推送,那是因為公眾號改了推送規則,時間線被打亂了。 只要「星標」每日解讀詩詞,就能每天第一時間收到公眾號推送的優質文章啦。
  • 【詩詞賞析】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辛棄疾《破陣子》
    王步高,東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清華大學外聘兼職教授,江蘇省中華詩學研究會顧問,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辛棄疾《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辛棄疾寫下戒酒詞,不久反悔,又寫下一首破戒詞,成為千古笑談
    唐宋時期,國家處於經濟比較繁榮的時期,因此文化領域有了巨大的發展,比如詩詞文化,便是在這段歲月中發展到了歷史巔峰的,並因此而湧現出了不少的優秀人物,比如辛棄疾便是其中之一。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為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是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 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我們真懂?看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的解釋
    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我們真懂?看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的解釋《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詩詞賞析】唐宋詞:蘇軾《水龍吟》
    王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