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詩詞】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2021-02-07 每日解讀詩詞

《摸魚兒·雁丘詞》是金代文學家元好問的詞作。這首詠物詞是詞人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動而作的,寄託自己對殉情者的哀思。全詞緊緊圍繞「情」字,以雁擬人,譜寫了一曲悽惻動人的戀情悲歌。

在詞中,作者馳騁豐富的想像,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對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開了深入細緻的描繪,再加以充滿悲劇氣氛的環境描寫的烘託,塑造了忠於愛情、生死相許的大雁的藝術形象,譜寫了一曲悽婉纏綿,感人至深的愛情悲歌,是為中國古代歌頌忠貞愛情的佳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大雁的生死至情深深地震撼了詩人,他將自己的震驚、同情、感動,化為有力的詰問,問自己、問世人、問蒼天,究竟「情是何物」?

大雁秋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歸,長期以來寒來暑往比翼雙飛,相依相伴,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形成了難以割捨的一往深情。但如今形影不離的情侶已逝,自己形孤影單,前路渺茫,失去一生的至愛,即使荀活下去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這汾水一帶,當年本是武帝遊幸歡樂的地方,可是現在已經一片荒涼,平林漠漠,荒煙如織。而生死相許的雙雁,死後不會和鶯兒燕子一般化為一抔塵土。而是千秋萬古後,也會有很多「鍾於情」的騷人墨客,來尋訪這小小的雁丘,來祭奠這一對愛侶的亡靈。

每一節課程都是精心挑選

每一天的努力都是

想讓你過得更好

請加微信進群:99679336

(查看合集請在公眾號中回覆:名師解讀

溫馨提示:《每日解讀詩詞》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相關焦點

  • 【金】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詩詞賞析】 今天我們要品味的,是讓無數人為之痴狂的元好問的代表作《摸魚兒·雁丘詞》。當然,它也有一個詞牌名,叫《邁陂塘·雁丘詞》。有的詞牌啊,不止一個名字,比如說『摸魚兒』,他又叫『邁陂塘』。當然我們有時候也稱這首詞叫《摸魚兒.問世間情為何物》。一聽題目你就知道為什麼我會說,這是一首讓無數人痴狂了的傑作。
  • 詩詞朗讀: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點上方綠標收聽唐詩宋詞朗讀者元好問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金元好問赴府試……累土為丘,作《雁丘詞》。無宮商:不協音律。直教:竟使。許:隨從。雙飛客:大雁雙宿雙飛,秋去春來,故云。「就中」句:這雁群中更有痴迷於愛情的。「君應」四句:萬裡長途,層雲迷漫,千山暮景,處境悽涼,形影孤單為誰奔波呢?「橫汾」三句:這葬雁的汾水,當年漢武帝橫渡時何等熱鬧,如今寂寞悽涼。
  • 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品讀
    這首詞的每一句都值得我們細細審讀,我們一句一句來看。第一句最是有名,「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叩問世間,驚天一問。16歲的元好問將自己的震驚、感動、同情,所有的深情化為這千古以來這感動人心的一問。他問的是世人,問的是蒼天,其實也問的是自己的靈魂,究竟「情為何物」。
  • 【名家解讀】【金】元好問《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
    大雁就是《摸魚兒雁丘詞》的靈魂意象。今天我們要品讀的是《摸魚兒·雁丘詞》的姊妹篇,《摸魚兒·雙蓮》詞。詞的主題,同樣是一個生死相許的愛情,只不過主角不再是大雁。這首摸魚兒的愛情主角又會是什麼呢?我們先一起來品讀元好問的這首《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雙花脈脈嬌相向,只是舊家兒女。天已許,甚不教、白頭生死鴛鴦浦。夕陽無語。
  • 元好問的《雁丘詞》寫於陵川
    近千年來,元好問膾炙人口的《摸魚兒·雁丘詞》不知感動了多少痴情男女的心。
  • 60.元好問《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
    《摸魚兒·雁丘》詞。可以說是那首詞的靈魂。而且這樣振聾發聵的問題的提出起因,是因為一對大雁生死相許的愛情。大雁就是《摸魚兒雁丘詞》的靈魂意象。今天我們要品讀的是《摸魚兒·雁丘詞》的姊妹篇,《摸魚兒·雙蓮》詞。詞的主題,同樣是一個生死相許的愛情,只不過主角不再是大雁。這首摸魚兒的愛情主角又會是什麼呢?我們先一起來品讀元好問的這首《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
  • 詩詞鑑賞:元好問詩詞 《摸魚兒·問世間情為何物》經典賞析
    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辭》《摸魚兒》·元代·元好問《摸魚兒》,詞牌名之一。原唐教坊曲名,本為歌詠捕魚的民歌,後用作詞牌。一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等。宋詞以晁補之《琴趣外篇》所收為最早。雙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韻,後片七仄韻。雙結倒數第三句第一字皆領格,宜用去聲。
  • 元好問《摸魚兒》丨(26)每天10分鐘跟徐子讀詩詞
    金國開始的時候滅掉了北宋,俘虜了宋徽宗和宋欽宗,這可以說是漢族的奇恥大辱。當然,在金國的土地上也生活著很多民族的人,這些少數民族的人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很深,甚至被完全漢化了,這其中也有不少是詩文的高手,可以成為文學家,只不過,這些人經常被咱們忽略。今天咱們讀的這首詞的作者元好問就是一個。
  • 金代最著名的一首詞,堪比宋詞,第一句流傳至今成千古絕唱
    這首詞便是享有「北方文雄」和「一代文宗」之稱的元好問所作的《摸魚兒·雁丘詞》,詞中第一句便寫到:「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1205年,年僅16歲的元好問在赴考途中,看到一名捕雁人捕殺天空中一隻大雁後,另一隻大雁就緊跟著從天空中栽了下來,死在了被捕殺的那隻大雁身邊,讓元好問十分驚奇,就問捕雁人是怎麼回事?
  • 元好問的這首詞,道出愛情的真諦:愛是相隨,死亦追隨
    元好問(1190年—1257年),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元好問是金末元初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年)進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詞科登第後,授權國史院編修,官至知制誥。金朝滅亡後,元好問被囚數年。晚年重回故鄉,隱居不仕,於家中潛心著述。
  • 古代最肉麻的一首詞,開頭便是千古名句,看哭無數少男少女
    古人更是以詩詞傳情,給後人留下數不盡的悽婉纏綿、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長恨歌》中「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長安古意》中「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鵲橋仙》中「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幕幕」,皆表達詩人自己心目中所追求的美好愛情。今天我們要說的,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也是一篇歌頌愛情的佳作。
  • 問世間情為何物,元好問完美詮釋。一切皆與金庸筆下一女有關!
    元好問在古代詩詞中,描寫愛情的作品比比皆是。下面小編來說一說元好問的《摸魚兒·雁邱詞》。《摸魚兒雁邱詞》作者是元好問,相傳此人是北魏太武帝的後代,自幼聰慧異常,在詩、文、詞、曲方面的成就極高,可與兩宋名家一爭長短。
  • 金庸小說中很經典的一首詞,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這樣一位才情卓著的小說家,他看中的詩詞一定十分了得吧。不過翻看金庸先生的小說,你會發現,老先生並不喜歡去生搬硬套古代詩詞,也很難通過金庸的作品或者訪談中了解到他的偏好。不過,細心人還是發現,在他的經典小說《神鵰俠侶》裡,引用了元好問的那首著名詞《摸魚兒·雁丘詞》。
  • 「飛花令」——雁,36句含「雁」的古詩詞名句彙編
    所以雁便成為古詩詞中的高頻詞,尤其是離思類詩詞。本文認真閱讀會有點傷感,調整好情緒。白雁上林飛,空傳一書札。——李白《蘇武》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趙嘏《長安晚秋/秋望/秋夕》腸斷江城雁,高高正北飛。
  • 詩人元好問,人生百年有幾
    生於憂患,當知憂患之苦;生於安樂,自然情義深重,元好問就是這樣一個人。元好問,鮮卑拓跋氏之後,前半生為金朝人,後半生成了蒙古國人。然而生在亂世之中的人,是幸或是不幸都是生命中難以預料的。然而,生逢亂世,人生的磨難和人世的命運都是自己無法掌控的,元好問又若奈何!21歲前,元好問過的是學生和公子哥兒的優裕生活。這20來年,他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很早顯露出文學才華,雖然四次科考均鎩羽而歸,但因多遇名人指教,學問大為長進。
  •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賞析,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
    《論詩三十首》是元好問用絕句形式闡發詩歌理論的組詩。這句「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就是出自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中的第十一首。詩歌通過臨摹《秦川圖》的比喻,來反問人們,真正去過長安的又有幾個?從而強調親自體驗,實踐的重要性。
  •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一首絕美好詞,不能只知道一句
    這句話出自金末元初文學家元好問的代表作《摸魚兒·秋雁詞》,原文是「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不難看出,元好問原作與金庸改寫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少了一個「人」字,這是因為,隱藏在背後的那個鮮為人知卻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本來就與人無關。
  • 16歲的元好問寫下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千百年來感動了無數人
    這首詞中的千古一問體現出詞人的極高情商與才華看過金庸先生的《神鵰俠侶》的人都知道,李莫愁為情所困,曾經吟誦出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從此為千萬人所引用,然而卻很少有人去認真研究這首詞的出處和背後的創作故事。其實這句話化用自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的一首詞,名為《雁丘詞》。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的著名文化代表人物,被譽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 金代最著名的一首詞,堪比宋詞,第一句就是千古絕唱
    宋人吟誦詩詞歌賦,自然也會影響到遼金,同樣誕生了不少傑作,湧現出不少頂級文人,其中最著名的是金末的元好問。他被譽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詩歌成就最高,詞作也是金代一朝之冠,甚至與宋詞相比,也不遑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