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PK星巴克,一點辦法也沒有?
星巴克經典營銷案例分析
星巴克一直是咖啡零售業的全球霸主,不管你是主打風格的小眾個性咖啡店,還是瘋狂砸錢佔領市場的資本公司,始終沒能撼動星巴克咖啡一哥的地位。
星巴克究竟做了什麼能保持在這個行業內一直全球領先,深受各類人群喜歡,在全球範圍內擁有一大堆忠實的擁躉?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分析,星巴克那些讓它立於不敗的經典營銷案例。
一.星巴克的礦泉水
細心的粉絲會發現在星巴克的點單臺旁邊一直擺放著一些礦泉水,而且價格不菲:二十五元一瓶。這樣的售價可比礦泉水巨頭依雲的礦泉水貴了不止一倍,豈止是水中貴族,簡直是水中鑽石了,難不成喝了還可以成仙成佛,口吐芬芳?
不用想,自然是沒有這些功能的,它就是普普通通的礦泉水,喝了也不會讓你立地成佛,最多能解下口渴或者滿足虛榮心:
老娘今天喝了25塊錢一瓶的礦泉水,真好!
更多的人看到了星巴克推出25塊錢一瓶的礦泉水的第一反應還是:「星巴克瘋了吧,25塊錢的礦泉水賣給誰啊?」或者「星巴克吃相也太難看了吧,二十五塊錢的礦泉水,簡直把大家當傻子了吧。」
解析
其實不然,別人星巴克根本就沒想著要把這礦泉水賣出去。
我們去星巴克是為了買咖啡,對於普通人來說動輒三四十一杯的咖啡還是不便宜,但你看到礦泉水都要賣25塊錢一瓶的時候,想想三十多一杯的咖啡也不算貴,消費起來就沒有太多猶豫了。有了一次消費經驗,就很容易養成第二次,第三次的消費,自然而然地就養成了消費習慣,成為忠實的消費者。
這在營銷學中叫價格錨定,價格錨定是在1992年一個叫託奧斯基得人提出的,他認為消費者在對產品價格並不確定的時候,會採取兩種非常重要的原則:避免極端和尋求對比,以此來判斷這個產品的價格是否合適。價格錨定是產品價格的對比標杆,邏輯在於讓消費者有一個可對比的價格感知。
這個技巧操作起來也很簡單,你只需要替你的核心產品設置一個炮灰產品以此來烘託你的核心產品即可。
二.星巴克的形象
星巴克的選址永遠在交通方便的繁華商圈,而且裝修大氣高檔。星巴克的產品、服務也隨時在烘託一種高品質高逼格的感覺。
有人就要問了:把門檻設置得那麼高,不怕沒有人去嗎?這樣的位置和裝修,看起來就很貴!
看起來貴?看起來貴就對了,但你知道星巴克咖啡一杯才30-40塊,比起這個裝修,這個價格似乎看起來就親民可愛多了,雖然不至於天天喝,但偶爾買一兩杯還是沒有問題的。對於普通人來說,在星巴克消費一杯咖啡,瞬間就讓你有了一種仿佛自己生活品質提高了,也是成功人士、有錢人了,或者仿佛喝了一個高檔品牌的飲品,自己也高級起來的的快感或者優越感。
解析
這就是星巴克為什麼極力拔高品牌形象的原因,它應用了一個心理學邏輯,當心理學邏輯用在所謂的弱者身上的時候,效果更佳,因為每一個弱者心裏面都試圖證明:我真的不弱!
加之星巴克有意將品牌定位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這樣一來,既能吸收一批成功人士、商務人士、小資人士,又能吸收大量渴望藉助星巴克品牌提高自己形象和價值的人。
星巴克的完美品牌形象,正是要歸功於這一套商業營銷邏輯!
這套營銷邏輯也狠狠地抓住了很多不懂營銷的人的痛腳。
三.星巴克的星享卡
星巴克的星享卡設計好看,很多人都很喜歡,當然好看不足以讓人購買,畢竟需要花一百塊錢。但為什麼讓那麼多人趨之若鶩地購買星享卡呢?
解析
秘密就在於每次你在結帳的時候,收銀員都會主動問您,需要幫您的會員卡積分嗎?
如果沒有的話,就推薦辦卡,一張一百元的星享卡,裡面有三張買一贈一,一張早餐邀請券,還有一張升杯邀請券。對於買一杯咖啡的人,也就多幾十塊錢,對於買兩杯以上的人就更划算。而且店員也不會強制推銷,或者甩臉色翻白眼。根據調查發現,有70%的人會同意購買。
這樣對於星巴克來說,每100個用戶,如果消費36元,每杯咖啡的成本大概4元,這樣就能盈利3200元。推薦辦卡之後,根據調查比例,那就是70個人購買,那除了制卡費用2元,四杯咖啡的成本價16元,利潤就有6820元。那麼在用戶數量不變得情況下,幾乎比原利潤翻了一倍。
在星巴克開放星享卡後,星巴克目前有超過一千萬的會員,其中有七百多萬活躍用戶,都是忠實的消費用戶,這背後所隱藏的商業價值你腦補一下就知道,星享卡的營銷套路有多成功。
今天的星巴克經典營銷案例我們就暫且講到這,如果你也喜歡,或者想看到更多的經典營銷案例剖析,學習更多的營銷知識,那就拜託幫我們轉發一下,當是鼓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