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多半是因為過度相信別人的話

2020-12-11 家有三寶育兒經

下午休息,便和表姐去附近的景區玩耍一番。在亭子裡乘涼時,女兒表示口渴,我便給她二十塊去買冷飲。看著表外甥在身邊玩著手機,我便說:「和妹妹一起去吧,挑你喜歡喝的。」他卻不停搖頭,不願意一同前往。

脾氣略微暴躁的表姐收起手機,對兒子訓斥道:「你怎麼如此膽小啊!買個東西都不敢說話!今後去做啞巴算了!」表外甥起身拿過女兒手中的錢,鼓起勇氣前往。然而三分鐘後,他跑回來說:「媽媽我做不到!」

學生時期,老師為了提高我們學習的自信和積極性,都會讓所有學生大喊「我能行,我一定能行」。當時覺得這樣毫無效果,畢竟自信是主觀意識行為,怎麼能夠被幾句客觀口號改變呢?然而升級為父母之後,我也時常會用這樣的方式鼓勵女兒。

但有些孩子對於自己能力的評價,始終都是負面消極的「我不行,我做不到」。無論父母如何鼓勵,甚至激將法,他們的自信心始終無法被喚醒。很多家長也感到疑惑,他們沒有經受過各種打擊,為何會缺乏自信心呢?

孩子缺乏自信的原因。

其實年幼的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除了經歷過心理打擊之外,還有這兩個原因。主觀原因是他們沒有正確地認識到自己,以致於過度相信別人的評價。他們不清楚自己優點和缺點,面對各種問題時都處於不知所措的迷茫狀態。

倘若別人評價他們「比較內向,不善言語」,他們便會相信這樣的評價。和別人相處時也不敢也主動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

客觀原因是父母的長期貶低,使得他們潛意識中認同了負面評價。有些家長會根據某件事情對孩子做出主觀評價,甚至會加以貶低。比如孩子有次考試失利,父母為了激勵他們,便會說:「你怎麼這麼笨呀!這麼簡單的題都能做錯!」

頻繁如此,孩子的自信心會嚴重下降,他們會不斷懷疑自己的能力。今後遇到相似的問題,他們也不敢嘗試解決。如果缺乏父母的鼓勵和安慰,孩子很容易形成自卑軟弱的性格。

對於缺乏自信的孩子,家長要如何引導呢?可以試試這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適當鼓勵孩子的優點。

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一個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兩個條件。

無論成功和失敗,每個孩子都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鼓勵和安慰,避免自信心的下降。當孩子面對各種問題和挫折,表現出不自信時,家長要適當予以鼓勵。先鼓勵他們努力的過程,再引導他們正確面對失敗。

孩子的內心受到了鼓舞,自信心顯著提高,遇到各種問題也能夠勇敢解決。當他們表現優秀時,家長也要予以誇讚和鼓勵,培養他們堅強自信的內心。

第二個方法:讓他們客觀地評價自己。

詩人但丁曾說:能夠使我飄浮於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汙的,是我的信心。

不了解自己,便無法根據自己的能力解決各種問題,自信心也會顯得「漫無目的」。我們不妨讓孩子客觀地評價自己,可以通過語言表達或是文字,列舉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孩子評價自己時,難免會有些主觀片面。家長在身邊適當給出自己的建議,使得評價更加客觀全面。

清楚了自己的能力,以及所擅長的事項,今後遇到問題時,孩子也能夠根據自身實力選擇進退。對於他們的缺點,家長也要予以鼓勵,給其改善缺點的信心。

寄語:自信就像吸引孩子不斷前行的「強力磁鐵」,並為其引導正確的方向。缺乏自信的孩子,就好似在海面上隨意漂浮的小舟。家長要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孩子有明確的前進方向。你家寶貝知道自己的優缺點嗎?你又會如何引導呢?

相關焦點

  • 有頭腦的人,不會輕易相信別人的話
    知乎上,有這麼一個熱門問題,為何有些很明顯的謠言也會傳播的非常快?其中高贊回答中,一句話一針見血揭露了答案,那就是:「太多人,會輕易相信別人的話。」誠然,因為輕信所以才會跟著傳播,最終一傳十,十傳百,不是真的也被說成真的!
  • 別害怕:相信自己,相信別人
    因為到班級比較早,就和別人一起裝飾班級了,當大家開始裝飾班級的時候,我手中正好拿著氫氣球,一個沒注意,一個不小心,手中的氣球被扎破了,雖然沒有什麼聲音,但是卻也沒辦法補救了。我的內心很害怕,覺得自己掃了別人的興。我對著手裡正在慢慢變小的氣球沒辦法,只是內心覺得很愧疚。就在這個時候,不遠處的眼光,目睹了這一切。是我平時討厭的那個同學,我們的班長。
  • 「媽媽相信外人也不相信我!」被父母信任的孩子,抗挫能力更強!
    很多家長自以為自己對孩子了如指掌,所以常常對孩子的某些行為妄下定論;很多時候甚至寧願相信一個外人的說法,也不願意去信任自己最愛的孩子,這樣的情況讓曦曦媽覺得特別可悲!女兒一直堅稱自己是出於好心扶起了那個阿姨,而那個阿姨是自己跌倒的不是自己撞的,可是李鶴媽媽並不相信自己女兒話,反而還把李鶴打了一頓。後來交警調取監控視頻發現,的確不是李鶴撞的。我想做了好事反而被訛詐的李鶴本來就特別鬱悶了,再加上媽媽還寧願相信一個外人而不相信她,還原真相之前的李鶴一定委屈至極。
  • 寧願相信外人也不相信孩子的家長,他怎麼就欺負你不欺負別人?
    為什麼很多家長,寧願相信外人,也不相信自己孩子?他們總是聽信他人的片面之言,然後用最壞的想法來估量自己的孩子,遇到了事情,就胳膊肘向外拐。這麼喜歡別人家,到別人家裡去看人家養不養你。更有的人喜歡在背後編排別人,這時候,被他聽到了,真的就覺得自己的孩子是那樣的人了,從來不問問孩子。
  • 英語美文 | 相信你自己,即使在別人不相信你時
    "同時我也清楚你們對這篇材料的理解程度,我相信你們都能通過這次考試,所以我準備給不願意參加考試的學生B分。"The relief was audible as a number of students jumped up to thank the professor and departed from class.
  • 相信別人,放棄自己,是很多人失敗的開始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不由自主地去相信別人,結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後悔都來不及。所以,太過相信別人的話,就是在放棄自己的主見,將自己置於困境當中,這是很多人失敗的開始。一對父子趕著驢去集市買東西,走著走著就聽到一旁的人小聲議論道:「快看那兩個傻瓜,他們本可以舒舒服服地騎驢,卻自己走路。」
  • 職場必讀:成功源於自信,只有你相信自己,別人才會相信你!
    因為這個推銷員在一個比較小的推銷區幹得不錯,公司就派他到一個更大、更理想的地區。可是第二年他獲得的佣金數同在小區域幹的時候完全一樣-5000美元。第三年,公司提高了所有推銷員的佣金比例,但這位推銷員還是只掙了5000美元。公司又派他到一個最不理想的地方,他照樣拿到5000美元。惠勒跟這個推銷員談過話後發現,問題的癥結不在於推銷區域,而在於他的自我評價。他認為自己是個「每年賺5000美元」的人。
  • 自我實現的預言相信的力量
    我們在商場經常能發現和自己同碼的鞋子和衣服,如果在做一件事情,那在生活中很容易發現對這件事有幫助的東西。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因為心裡有了,才會看的到,心裡沒有,近在咫尺也發現不了。一個人如果對世界抱有正面期待的話,那世界多半會給他以美好。一個人如果對世界抱有偏見的話,那世界多半也會如他所願。
  • 不要相信自己,因為你看不到後背!
    現在很多人常常說的,就是不要去相信任何行業做的失敗人的建議,雖然他們可能說的都是親身經歷,但是那些必定也是失敗的理由,他們不會跟你說失敗的真正原因,或者是說出失敗的背後一些東西,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失敗,如果知道了,那麼至少結果會是完全不一樣的了。
  • 如何讓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改變
    比如青少年失戀了,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得到愛情;孩子認為自己對數學沒興趣;孩子覺得自己英語沒有天分;孩子認為自己沒辦法;孩子覺得自己難與人溝通:孩子覺得自己無法對抗電腦遊戲的誘惑。這些不理性的負面信息,其實只是幾次的經驗所造成的認知,並非真正的美國著名的領導力專家約翰·馬克斯韋爾( John C。
  • 小學生送給自己的勵志語錄:先相信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
    勵志的語錄對小學生有激勵向上的作用,寫下一句話送給自己吧,給自己一些動力,下面是關於小學生可以拿來送給自己的勵志語錄,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送給自己的勵志語錄1、沒有風浪,便沒有勇敢的弄潮兒;沒有荊棘,也沒有不屈的開拓者。2、沒有比腳更遠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3、做個堅強的人,即使流血也絕不會再流淚。
  • 孩子為什麼不被父親相信
    近日有則新聞感覺比較有意思,一個孩子被冤枉劃了別人的車,父親不分青紅皂白,敢作敢當,賠了車主3500元,結果3天之後,民警調查表明車不是孩子劃的,孩子是被冤枉的。這件事情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首先孩子被認定劃了別人的車,但是孩子堅決不承認,為什麼這個時候父親不選擇相信自己的孩子,讓警察再去進行調查取證,或者作為父親通過其他的辦法,尋找新的證據來證明孩子的清白,而是輕易的認定了所謂的證據。
  • 相信自己,方得始終
    小小的一隻鳥,都不害怕樹枝突然折斷,因為它可以相信自己的「能力」,所謂的能力就是自己折不斷的翅膀。小鳥尚且如此,然而我們呢?很多時候我們選擇相信別人,依賴別人;而不是相信自己,改變自己;事事都想著依靠別人,別人如果倒下了,我們就去抱怨,而不是反省自己,如何把自已變強大,只有自己變強大了,有「能力」了,一切的美好才會如約而至。
  • 只有自己真的相信,才能讓別人相信你
    1.你得學著放手,得往前走,得重新振作,得坦然面對所有的結果,因為你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場非凡的旅程!2.後來熬夜成癮,終於習慣了沒有人關心。3.做女人就要活得精彩,不要弄什麼傷感,幹嘛讓自己那麼難過。4.只有自己真的相信,才能讓別人相信你。
  • 心理學:你之所以能,是因為相信能
    這是為何?今天我們要探討的就是一個人要想做成一件事,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我們必須學會牢記這句話,人之所以能,乃是相信自己能。他說:「自動退學」是他最棒的決定,因為後來他轉學了,學有興趣的學科;「被蘋果公司開除」也是他最棒的遭遇,因為他後來重新創業,推出《玩具總動員》;「患胰腺癌」是他最棒的提醒,因為手術成功後,他了解了生命的真諦。不難看出賈伯斯對於生活總保持這種自信的心態,無論生命給予他什麼,即便幾經坎坷,他依然笑對生活。
  • 育兒早教:相信孩子已經具備必要的能力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主題是《相信孩子已經具備必要的能力》。其實,孩子具備很多與生俱來的能力。父母只需要好好地加以引導,並且從內心深處相信孩子就好。這其實是孩子天生具備學習能力的體現,正是通過做這些調皮搗蛋的事,孩子認知了新的事物,也讓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成長。此外,孩子也天生擁有獨立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很多時候,當孩子為某件事而煩惱,他是在為做不到而懊惱、焦急。明明知道這樣做是可以做好的,但就是做不好。
  • 為什麼很多父母,寧願相信外人,也不信自己的孩子?
    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自己的父母對於別人的話都比較相信,包括公眾號、中介、銷售、鄰居等等,而對於自己孩子的分析,往往會置若罔聞。比如,你告訴父母,那些讓你免費領東西的會議,都是騙人的。而且,你還會批判一些年輕人,思想過於迂腐,別人隨便講個道理都會信。但是,你和領導吃完飯,回到家裡看到自己的父親在抽菸,轉頭就說:快別抽菸了,我們領導抽菸都檢查出肺癌了!你覺得父親會相信你嗎?這說明,人只願意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那部分。
  • 2004年山西高考作文: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
    走你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丁)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波蘭諺語)應當耐心地聽取他人的意見,認真考慮指責你的人是否有理。(達·文西)相信一切人和懷疑一切人,其錯誤是一樣的。(塞納克)面對各種說法,有人想:我該相信誰的話呢?也有人想:還是相信自己最重要。
  • 「我不相信愛情,因為我的父母沒讓我相信愛情」
    她說她不相信愛情,也不憧憬婚姻。她認為愛情不會發生在她身上,悲觀地認為自己會孤獨終老。以蘇梅第一人稱口述01.父母每天的爭吵讓我不相信愛情父親是一個好面子,吹毛求疵,大男子主義的人,母親有點嘮叨、有點固執己見。不知道是不是他們性格不合,總能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吵起來。父親說要吃大米,而母親做了麵條,沒有如他的意。
  • 孩子過度關注別人的評價,並不是件好事,父母要做好早期教育
    只要別人說幾句不好的話,她立馬就會選擇改正。殊不知,這是自己的選擇和別人的評價沒什麼關係。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因為自己穿了一件紫色衣服被別的小朋友嘲笑,回來就一直哭怎麼哄都哄不好,後來從小到大再也不要穿紫色的衣服。上小學之後,每天回來會給我講述在學校發生的事情。但是後來我發現,她所講述的大部分東西都是從自己的角度來思考別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