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口溪中學 周婷婷
時節如流,山河已秋。恍惚之間,在龍口溪中學任教已經兩年。還記得初次站上講臺的緊張,第一次公開課時的忐忑。農村的教學條件很苦,但是學生的笑臉很甜。
一隻飛蟲打開想像的翅膀
作文是學生最頭疼的內容之一,有些學生倚馬千言,一揮而就,但大部分學生搜腸刮肚、絞盡腦汁也寫不出幾句完整的話來。在一次作文課上剖析優秀範文的時候,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隻大飛蟲從窗戶闖進了教室,盤旋了兩圈便不偏不倚地落在了我的頭上。在一陣驚慌失措的驅趕之後,飛蟲依然不動。這時候全班都開始出謀劃策,在多次嘗試之下,終於趕走了飛蟲。此時的教室已經是一片沸騰,我強作鎮定地控制了場面,並且把這次的經過布置成了作業。令人驚訝的是,這次作文取得了超預期的效果,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描述,並且能夠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金句疊出。
一次突發的事件,一隻誤入課堂的飛蟲卻能打開學生想像的翅膀,其實每個學生都有潛力,只是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去表達。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把課講好,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夠學會應用,外化於形,內化於心。
一句鼓勵開啟自信的大門
推行「語文一對一」期間,班上有一個內向男生由於搭檔請假而「落單」,於是怯怯地走到講臺把課文背給我聽。經過三次的嘗試之後流利地完成了背誦任務,在得到表揚之後開心了很久。從那之後,他變得自信起來,敢於表達自己,上課也更加專注,隨之而來的是成績的躍升。
良言一句三冬暖。老師的一句關切或是鼓勵的話看似平靜,卻能在學生的心中激起波瀾。每個人都喜歡被鼓勵而不是被批評,我們要修煉出一雙善於尋找美的眼睛,去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多一句鼓勵,多一分認同,也許能夠改變他們的人生。
一張表格明晰各自的責任
搞好勞動是教學的一部分,能引導學生從課本中走出來,提高動手能力和擔當精神。當班主任之後,與學生接觸更多,要關注他們的全面發展。和常規的做法一樣,一開始,衛生是分組進行的,沒有具體的安排。這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人多勞,一些人偷懶的情況。後來通過設立表格,把責任進行細分,具體到每個窗臺、每扇門、每個牆角都有對應的責任人。從那之後,班級的衛生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學生也更加積極。
其實每個人都有責任意識,只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大鍋飯」制度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造成一些人出工不出力,甚至推脫逃避、袖手旁觀。而一張小小的表格把責任進行了劃分、人人手頭有任務,只管細心種好自己的「責任田」。
三尺講臺,傳道、授業、解惑也。在平凡的教學歲月中,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我既是老師,也是學生,在學習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教師,讓這群農村的學子走出大山,走向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