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記 | 該不該讓孩子去開奶茶店?——關於劉瑜教授【普通人】教育的思考

2021-02-20 小瑜碎念

戳上方藍字,一鍵關注小瑜碎念


在生命的細碎裡找到詩意的光

這裡天空遼闊,雲淡風輕,山水江湖,無不可棲

-start-

這兩天,關於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劉瑜做的一場關於教育的演講——《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引發各方激烈爭論。我找到演講的全文,並做了一些的摘錄。

 

劉瑜教授以一名家長的視角,談論了當今中國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教育與成功」焦慮。

 

我在家長群裡說,我們家孩子以後就讓她開個奶茶店得了。結果其他的媽媽紛紛表示,他們的孩子也要開奶茶店。

 

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接受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這一點之後,正確的教育觀是什麼?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養成蒼天大樹,而是要把一顆小草培養成一棵美好的小草,一棵健康的小草。

 

每個人的價值排序不同,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用舒適、用從容、用輕鬆去交換成功,而追求舒適、從容、輕鬆也未必是什麼罪過。如果一個人選擇「自在」放棄「成功」,這也未必是壞事。

 

我的教育觀是什麼?其實就是兩句話:認識自我、接納自我。

 

這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們更輕鬆,我相信這種因勢利導的教育,對教育本身的產出,對社會資源的最佳配置以及千家萬戶的和平穩定來說,都利大於弊。

 

只有每個人都各美其美,一個社會才會生機勃勃。


 

劉瑜教授說得雖是玩笑話,可在我看來,真能開個追求品質獨具風格的奶茶店,自給自足,悠閒自在,享受人生,聽起來也十分美好。

 

可有獨無偶。

 

在劉瑜教授發表這番演講之後,上海某家奶茶店的女店主秦某,因付不起房租,為維持奶茶店的生計,開設色情直播間謀取不法錢財,被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檢察院起訴傳播汙穢物品牟利罪。

 

劉教授可能低估了普通人生活的艱難。閨蜜說,劉瑜的演講是新凡爾賽,她所說的「勢不可擋成為普通人」的女兒,可能是大多數人傾其一生都無法企及的夢想。

 

劉瑜,清華大學副教授,學者、作家、詩人,在美國哈佛大學讀了博士後,在英國劍橋大學擔任過講師,出版有《民主的細節》《觀念的水位》等作品。而他的丈夫周濂是北京大學哲學學士、碩士學位,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先後擔任牛津大學、哈佛燕京訪問學者。夫婦倆在知識界是名人,他們的女兒就讀的是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有著父母同為精英階層的同學們。

 

成為「普通人」是不是新凡爾賽?

 

有個生活在歐洲的女朋友評價這事,是這麼說的。中國父母最不能接受自己孩子成為一個普通的人。中國人說,教育孩子,就是希望他能成功,能出人頭地,能比別人更強。這是有強大歷史背景的,因為中國歷史上人口密度就大,競爭特別激烈。當你要生活好,你就必須去跟別人搶資源。而歐洲人的教育,並不是讓孩子學會成功。它希望每個孩子就成長為一個普通的人,這裡沒有成為人上人的價值觀,就是每個人找到自己合適的生活方式就好。國人愛攀比,活得太累。

 

哈,她的話,說出了部分現實,可難道不是另一種凡爾賽麼?為什麼她能在多年前移民歐洲,為什麼她有底氣說成為普通人,那是因為所在的國家有著完整的福利保障體系。如果我們都是開著奶茶店交不起房租的某某,我們會不會後悔當初沒好好聽媽媽的話,少看點小說多用點功,考個好大學,好讓自己多一點選擇,別那麼普通?

 

中國改革開放40年多年,中國GDP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也許正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想成為普通人的上進心和勤奮,讓我們同世界一道見證了中國的奇蹟。而反觀今天的歐洲,普通人要輕鬆的生活,度假比工作的時間多。貧富日劇的懸殊,導致的各種問題都是矛盾的顯化,最明顯的是脫實入虛的社會退步。國家以赤字度日,很難抵抗任何風浪。本次疫情,可見一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物競天擇是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漢語解釋是生物互相競爭,能適應生活者被選擇存留下來。生物必須主動去適應自然環境和生存競爭的需要,才能生存下來。在生物進化論中的意思是每種生物在繁殖下一代時,都會出現基因的變異。若這種變異是有利於這種生物更好的生活,那麼這種有利變異就會通過環境的篩選,以「適者生存」的方式保留下來。

 

國家和人民都一樣,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所以,有底氣說這套「普通人」理論的人,至少已經是社會相對成功的人士,至少是豐衣足食,才可以選擇普通和不普通。

孔子後的中國普世教育

 

中國人從小讀《論語》,其實這本書奠定了中國人幾千年的教育觀。這本書用兩條主線貫穿,第一條線是強調內外兼修的個人發展之路,第二條線是強調以德治國的國家治理之路。

 

在孔子的心目中,每個人從小就該立下一個「不普通」的普世志向。個人通過修身養性使得心境修為在一般人之上,然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族或宗族,接著才有能力治理好一個諸侯國,最後才可以安撫天下黎民,使大家都能夠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孔子政治倫理成功學的最好演繹。

 

千百年來,中國成功學教育長盛不衰,中國機場賣得最好的書是成功學排行榜Top10。李誕有個段子,馬雲說,我的成功可以複製。可我們往哪黏貼呀?!我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朋友,你覺得教育孩子成為普通人的觀點對麼?他說,生而為人,就一次,得活得沒有遺憾。人生境界就是貢獻和成就。我說,你是孔子普世教育的深度中毒人群。可這樣的中國普世志向,又有多少普通人能企及?

 

不過他對孩子的教育,我卻是深以為然。成績不是第一位,孩子的培養是把握根本。外交處世能力,積極進取心,抗挫折抗打擊力、心胸格局的包容力,中正而行的執行力,平衡矛盾的掌控力。所以,我常跟他開玩笑,你的孩子好「可憐」,沒有周末沒有假期,生來就註定要將父輩的產業發揚光大。

 

想起有本書,寫我們東亞教育。物理諾獎得主中村修二說東亞教育的特異性,經常是得到局外人的讚賞和局內人的詬病。相對於中日,韓國是最為極端的應試主義和學歷主義。想要在韓國有份體面的工作,SKY大學畢業是標準配置。SKY是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高麗大學(KoreaUniversity)和延世大學( Yonsei University)的總稱,韓國70%的大公司總裁和幾乎全部高級公務員,都是出自這三所學校。

 

東亞長期以來陷入資源稀缺的困境,導致農業上的內卷嚴重,也就是儘量在固定的土地上精耕細作以求提升一點點產量,這倒跟幾個國家的教育有異曲同工之妙。從60分提升到90分並不難,但要從90分提升到98分則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進行反覆應試。邊際效應越發低下導致的現象就是,學生苦、家長累,效果不明顯,產出極低。

 

劉瑜教授的「普通人」觀念對於孩子而言,很大部分感受是對的,但沒有考慮到很多底層群眾的現狀。現在即便你的孩子想回到縣級小城做個月薪三五千的公務員,也必須削尖了腦袋考個本一院校。畢竟靠開個奶茶店來養活一家的普通人,真的太苦了。

 

未來的知識型社會不再象過去,時代可以讓膽子大的人靠運氣就富起來,過上好日子。現如今,就業崗位和精英供給嚴重失衡,研究生到企業裡做行政後勤,本科生做外賣小哥,屢不見鮮。供給太多,需求太少,門檻就高了,這是自然規律。

該不該讓孩子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

 

作為家長,我的私心是不想讓Harry活得太辛苦。作為精英是很累的,沒有自由,沒有喜好,多數只能在奉獻中獲得幸福感。所以,我真心希望他成為一個快樂的普通人。

 

前段時間,有個姐姐跟我推薦一款保誠的終身壽險,在我身故後保障給孩子的一筆複利的財富。我沒什麼大產業可以留給孩子,我想,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我只會給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我認為優質的教育、終身商業醫療保險和基本的生活工具,其他的與他無關。至於未來他想活成什麼樣,普通人或是精英,就看他自己的選擇。但前提是,他要具備選擇的自由和底氣。

 

自由不僅僅是一個空間,它是一種習得的能力。人生的目的的確並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這樣,即便過得再普通,也是自在的人生。

 

作家、法律博士Michelle說,孩子,普通人的人生也不是貪圖安逸的後備選項,而是一場勇氣對決的刻苦戰鬥,你們要時刻做好準備。

 

面對莫測的未來,我們普通人的孩子更需要擁有抗打擊的能力,學會識別和應對逆境,培養個人復原力和韌性。學校與其教孩子如何成功,不如教他如何應對逆境、如何重塑,從而超越自我、掌控生活。

 

統計學告訴我們,大多數人都只能成為平凡的普通人。永遠有人會被時代淘汰,永遠有人只能做時代裡的小沙粒。

 

不過小沙粒有小沙粒的小確幸,很多活得普通卻有滋味和希望的朋友們,一樣也值得讓人羨慕。

 

如果,我們真的只能成為普通人,那麼就做好心理準備,勇敢,堅韌,保持生命的力量。遇到再大的風浪,也不要輕易打消再次啟航出發的勇氣。



往期閱讀,可點擊下方藍色字體:


隨記 | 餘生很長,何事慌張

富養孩子還是富養你自己

隨記 | 愛情的真相

隨記 | 茶裡人生

隨筆 | 我所知道的莆田系

隨記 | 曾經雲水畔,風吹麥浪 ——愛情和婚姻保衛戰

隨記 | 人到中年,三十而已

長按二維碼,前往圖中包含的公眾號

關注小瑜碎念

如喜歡這裡的文字,

請點擊下方「在看「,讓更多朋友讀到它

相關焦點

  • 清華教授讓女兒開奶茶店,這就是突破內卷的方法嗎?
    她說,這種無止境的教育軍備競賽是對職場媽媽的傷害,對家庭關係的傷害,對教育公平的傷害,更是對孩子本身的傷害。 劉瑜說,自己是個不戰而降的媽媽,一早認定女兒是個普通人,以後能開個奶茶店就行。如果奶茶店競爭激烈,那就換個煎餅店弄弄。
  • 狗嘴與象牙:清華教授與普通人、王健林與小目標
    假定211大學考不上,很多清華老師都是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國外大學去讀書。國外大學都是申請制,這對於大學教授來講,非常熟門熟路,念不了最頂尖的名校,念個普通名校問題都不大。所以,這是劉瑜教授女兒作為普通人的最有可能的結果。這個普通人應該是劉瑜教授按照自己的條件來說,劉瑜教授是人大的本科、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
  • 如果按照劉瑜教授的觀念教育,我的孩子長大了真的只能領救濟了!
    最近網上關於清華劉瑜教授的育兒觀念,引起了極度熱議,當然也吸引了我這位已經有兩個孩子的吃瓜父親的關注,所以在空閒的時間翻出了劉教授的演講視頻從頭到尾聽了3遍,也許是我這人理解能力比較差,說實話劉教授的演講中,隨便拿出一句話都能引爆家長圈。第一遍聽完以後,感覺就是終於找到志同道合的高級知識分子了。
  • 清華女教授劉瑜的高級凡:女兒上清華附小,還能怎麼普通?
    橘木俊詔說,政治家的孩子依然成為政治家,精英階層的孩子依然是精英。也許精英階層的孩子進入精英階層後,卻沒有父母的技能,但他們也能在這個階層,靠父母的人脈非常滋潤地生活。回到劉瑜。她說自己曾在一個家長群裡說,希望將來讓女兒開個奶茶店,過普通人的人生。
  • 劉瑜的女兒真會去賣奶茶嗎?
    我孩子將來去開奶茶店  當時看完這個新聞後,我就在媽媽群表態,我說我已經想好了:我們家孩子以後就讓她開個奶茶店得了。結果其他的媽媽紛紛表示,他們的孩子也要開奶茶店。我就意識到,看來這個奶茶店競爭也非常激烈,我們家的孩子還是開煎餅店算了。 對孩子的最大傷害 在這樣的惡性競爭裡成長,孩子很容易長成一個「空心人」。
  • 活成普通人很容易,做普通人卻很難!劉瑜演講背後的5個疑問
    而劉瑜在演講中提到,她看完一個關於「文科出身媽媽,為了輔導孩子考大學,硬是把自己鍛造成一個理工科的學霸」新聞後,她在媽媽群表態,我說我已經想好了:我們家孩子以後就讓她開個奶茶店得了。結果其他的媽媽紛紛表示,他們的孩子也要開奶茶店。我就意識到,看來這個奶茶店競爭也非常激烈,我們家的孩子還是開煎餅店算了。
  • 清華教授劉瑜:大多數孩子會淪為普通人,我贊同卻依然讓孩子去拼
    前兩天清華教授進行了一場演講《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在演講中劉瑜教授毫不遮掩地指出大多數中國家長都在進行一場「軍備競賽」。而落幕時分,大多數孩子將會淪為普通人,包括她自己的孩子。於是劉瑜教授建議家長們可以放棄「軍備競賽」,讓孩子追求本心,也許讀書不是唯一的途徑,奮鬥不是人生的唯一選擇。
  • 如何避免像劉瑜女兒一樣成為普通人,誰信劉瑜誰倒黴,倒黴兩代人
    用劉瑜的話說:「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她還說:「我作為一個家長的使命就是:沿著孩子的這種獨特性,幫他找到他所歡喜的事。」問題是他喜歡看電視、玩手機、吃零食、睡懶覺,也隨他去嗎?問題是很多孩子,要麼不知道幹什麼,要麼幹什麼都淺嘗輒止。缺乏訓練,又不能堅持,這時候要不要管?是早管,還是事已至此,隨他去吧的無可奈何?劉瑜還舉了一個例子:「我們家孩子以後就讓她開個奶茶店得了。結果其他的媽媽紛紛表示,他們的孩子也要開奶茶店。
  • 清華教授:希望女兒成為普通人;網友:我們普通人,聽聽就好了
    最近,大學教授劉瑜的演講火了。在演講中,她說:我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名普通人。在此之前,她曾在一個家長群裡說:希望女兒將來就安安心心地開個奶茶店。咋一聽,夠普通吧。但要是細細了解過劉瑜的背景,你會大吃一驚。劉瑜,清華大學副教授,學者、作家和詩人,在美國哈佛大學讀完博士後,又去了英國劍橋大學做講師,出版了《民主的細節》、《觀念的水位》等作品。而劉瑜的老公,更不普通。
  • 認識自我,接受失敗,假如俞敏洪高考前聽信了劉瑜教授的話會怎樣
    一、清華劉瑜教授的教育孩子的觀點"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劉教授講述我國基礎教育的惡性競爭,以及競爭對孩子對家庭的傷害。她呼籲中國的父母不要給孩子過高的期望,可以讓孩子做個普通人,做個開奶茶店、煎餅果子的普通人。
  • 清華教授說「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你可別當真
    撰文/ 遇言姐前陣子, 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劉瑜有個關於教育的演講在網上刷屏。這篇演講名為《不確定時代的生存法則》,裡面還有還一句話說 「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被廣泛轉發。劉瑜說, 自己是個不戰而降的媽媽,一早認定女兒是個普通人,以後能開個奶茶店就行。如果奶茶店競爭激烈,那就換個煎餅店弄弄。
  • 清華教授劉瑜:請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 前不久,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劉瑜做了一場關於教育的演講
  • 當個普通人怎麼了?清華教授劉瑜不容忍孩子平凡,看看魯迅對孩子的...
    當個普通人怎麼了? 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因為一篇《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演講刷屏,說什麼「我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的成為一個普通人」,引發不同群體的爭議。
  • 別一聽清華大學教授說孩子會成為普通人,就不忿,普通人怎麼了
    最近看到好幾篇diss清華教授關於教育的言論。起因是政治學副教授劉瑜進行了一次名為《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的演講,她在演講的時候說了一句話: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就是這句話引發了網民的集體高潮,就連自媒體作家九邊都發文說:「清華教授說自己的女兒要做個普通人,可她沒跟你說『學術可以近親繁殖』」。
  • 奶茶店女老闆開色情直播被抓後,清華教授還希望女兒成為普通人嗎?
    劉教授的發言完全正確,她的問題在於沒有考慮到內卷的因素人到中年三大焦慮:謝頂、鈔票和孩子。眼看滿頭青絲越發稀少,越來越多的支出和不見增長的收入以及不爭氣的娃,真是煩的不得了。好在,有體貼的名人,來幫你緩解焦慮。11月1日,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劉瑜進行了名為《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的演講。
  • 張桂梅校長和清華大學劉瑜教授,兩者傳遞的教育主張完全相反嗎?
    我作為一個家長的使命就是:沿著孩子的這種獨特性,幫他找到他所歡喜的事。在演講中,劉瑜教授說了一句話:我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的成為一個普通人。這也讓所有人更有所觸動。有人說:劉瑜的女兒從出生就註定是起點比別人高的,因為有父母優秀的基因。
  • 號稱「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人」的清華教授,正在勸大家佛系養娃,這...
    決不能簡單粗暴告訴我們,教育孩子要「選擇普通,放棄努力」。最近,清華大學劉瑜教授的「凡言凡語」火了。因為一句「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被網友戲稱為凡爾賽文學界的「高級凡」。你這是在鼓勵大家佛系地教育孩子站在原地,當個「懶漢」也很好???1不普通的普通人有些人可能不太知道劉瑜教授,但大家肯定都聽過: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 精英勸你看開是讓你認命?深入解讀劉瑜談中國教育軍備競賽毀孩子
    關於這個問題,從來都不是社會自己可以單獨來解決的,還需要社會上的每一位公民通過思考及自我認知等努力來幫助社會一起解決,相互成就。劉瑜教授近日演講中談的三段話特別好:自西漢到1949年,中國人均GDP基本保持不變。此時,生活沒有不確定性。未來就是對過去的不斷複製。
  • 清華教授劉瑜: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版權:來源 印象筆記(ID:yxbj100) 所有文章不作商用 原文名《【獨家】劉瑜最新演講全文:我們的社會充滿了成功學,但是卻沒有「失敗學」》11月1日,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劉瑜進行了名為《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的演講。看似高深難懂的演講,其實講的都是特別接地氣的話。
  • 清華副教授劉瑜:要堅信自己的孩子會長成一個普通人
    博雅小學堂給孩子受益終生的人文底色 文 | 劉瑜 來源 | 印象筆記(ID:yxbj100)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劉瑜最近在《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講座中說:「我的教育觀是什麼?說起來就是兩句話:認識自我、接納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