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7個特徵,看看你有嗎,關係到今生得渡

2020-12-22 佛語點悟

佛教: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7個特徵,看看你有嗎,關係到今生得渡

世間有人信佛,說明他或她的善根福德深厚。不信佛的人,往往善根淺,福德淺薄。有「佛渡有緣人」和「佛不渡無緣之人」。怎麼會有這兩種情況,就是信與不信的問題。《金剛經》講「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法是通往覺悟解脫生死成佛的寶筏,只有成佛了,寶筏才能捨棄。佛說法浩如煙海,在這麼多法門中,找到自己適合的法門不容易。個人修行要遇到善知識的指導,要有名師指點。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先斷了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的因。

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7個特徵:

一、深信因果

佛教主張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相信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如影隨形。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明白種善因得善果。深信因果的人會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他相信六道輪迴的存在,並找解脫生死六道輪迴的方法,從而會遇到佛法,會對佛法生起信心,並依教奉行。

二、喜歡聽佛號佛歌

聽到佛號感覺很親切,尤其是對本師釋迦牟尼佛很恭敬。對於佛陀所說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淨土,一生成佛,深信不已。喜歡聽佛歌《贊佛偈》「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喜歡聽《大悲咒》,不僅旋律優美,更是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喜歡聽《六字真言頌》,六字大明咒也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是觀世音菩薩的微妙本心,能閉六道輪迴之門。

三、喜歡去寺廟親近三寶

空閒的時候常常去寺廟拜佛,聽有修行的出家人講經說法。有的人到了寺廟,頓感身心清淨,常常拜佛懺悔。學佛之人也都喜歡去寺院,為什麼會喜歡去寺院,因為寺院有三寶,去親近三寶,去護持三寶。親近三寶,護持三寶,能獲無上殊勝功德利益,那麼是好還是不好呢?答案在經典之中一目了然,去寺院禮佛是好事。去寺院護持三寶、親近三寶亦是好中之好。《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四、喜歡讀經書常常懺悔

拿到佛經愛不釋手,能恭恭敬敬的讀誦經書。喜歡讀佛經,一遍遍的讀,不厭其煩。所有的佛經都具有增長智慧、消除業障和累積福報的共性。《地藏經》上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明白因果,知道無始劫以來做過很多惡業,知道懺悔可以消業障。

五、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兩句話所講的就是「孝」跟「敬」,就是講的孝道與師道,這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父母是我們培植福德的一大助緣。「奉事師長」,師長跟父母一樣,我們也要照顧老師的物質生活,不辜負老師的教誨,不辜負老師的期望。佛法從這裡開始,佛法也到這個地方圓滿。「淨業三福」之「孝養父母」是恩田,「奉事師長」是敬田,「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悲田,都是在種福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是學佛修行的根本。

六、嚴持五戒十善

五戒是做人的基本,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最好加行十善業包括: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惡口,五、不兩舌,六、不妄語,七、不綺語,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痴。對於五戒十善能夠好好的守持,就是遵循佛陀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佛涅槃後以「戒」為師,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就斷了三惡道的因。

七、喜歡護持三寶

三寶即佛法僧,恭敬供養出家人。喜歡量力而行的助印佛經和流通佛經,喜歡送人佛經,讓更多人都從佛法中受益。與人廣結善緣,勸人信佛向善。尤其是勸人念佛,因為念佛是成佛的捷徑。有一個人成佛了,就有很多眾生得渡。所以護持三寶的功德無量,福報無盡,還會得到佛菩薩的護佑。

而禪宗慧能大師說過只接上根之人,所以靠自力開悟,悟後起修是很難的。所以念佛顯得尤為重要,念佛普被三根,利鈍兼收。無論男女老幼、富貴貧賤,行住坐臥都可念佛。只要具足信願持名念佛,預知時至就是知道阿彌陀佛什麼時候來接引你,或者臨終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到西方淨土,即為不退轉菩薩,一生成佛。就可廣渡眾生,實現「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誓願。這些眾生裡面還包括我們生生世世的父母和冤親債主。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緣深厚的人,有這兩個特徵,看看你有沒有?
    每天都有分 享。佛渡有緣人,佛緣是能親近佛法的機緣,與佛無緣的人,如同無根之草,難以得到法水滋養。從外在來看,佛緣深厚的人,與佛有諸多感性上的聯繫,儘管沒有接觸佛法,但一言一行,所思所想,都暗合佛理。佛緣深厚的人,有這兩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與佛有緣的人信佛學佛,信佛除了具備正知正見外,更會深信因果。世尊從成道至圓寂,四十九年的時間住世弘法,所說也不外一切諸法的因果。所謂因果,即宇宙萬有,莫不各有其原因和結果。世間的善惡為因,苦樂為果;出世間的知苦斷集為因,橫超三界為果。
  • 佛教: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
    佛家常講: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什麼意思呢?沒有根的草,你再怎麼澆灌它也是徒勞。佛法只會渡那些願意被救度的人,不相信正法、不願意被救度的人,強求不得。即使一個人不信佛,但他有好的德行,樂善好施,這樣的人離佛最近。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一、戒殺放生之人「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不殺就是放生,戒殺就是積攢陰德。
  • 佛說:佛緣深厚的人,有這三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有這三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佛渡有緣人,佛緣是能親近佛法的機緣,與佛無緣的人,如同無根之草,難以得到法水滋養。從外在來看,佛緣深厚的人,與佛有諸多感性上的聯繫,儘管沒有接觸佛法,但一言一行,所思所想,都暗合佛理。  佛緣深厚的人,有這三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 佛緣深厚的人,往往都有這三個特徵,你有嗎?
    俗話說:「天雨雖寬,難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廣義上來講,人人本具佛性,都是與佛有緣的,只是緣深緣淺不同,有的緣分已經到了,有的緣分還未到。這裡說的「無緣之人」,是狹義上講的,就是緣分還沒到的人,不是永遠「不度」,而是暫時不度,等機緣成熟,自然會度。
  • 佛教:佛渡有緣之人,這3種人佛也渡不了,看看有你嗎?
    佛教有四大禁忌,即無緣不能渡、因果不能改、智慧不可賜、真法不可說。有些人很好奇,不是說佛菩薩慈悲,眾生平等嗎?怎麼還「無緣不渡」,區別對待呢?這並不是區別對待。雖然所有眾生都有佛性,都是未來的佛,但因為每個人的業力和根本機制不同,不是每個人在今生都會有福報和善緣與佛陀結緣的。
  • 佛緣深厚有三個特徵
    佛就是自己的心,心善即佛,心惡即魔,一念善惡,一念佛魔,學佛就是修自己的心。佛偈言:「佛在心中莫遠求,靈山頭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頭向靈山塔下修。」有這樣一則典故,兄弟二人立志求佛,但家中父母年邁,妹妹尚小,一家老小全憑二人養活,所以一直未能成行。這一日,有位遊方僧人經過,二人想拜僧人為師,並將家中實情相告。僧人聽罷,雙手合十恭敬道:「捨得捨得,不舍哪有得。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種莫名其妙的關係。在很多時候,都會因為這種「關係」,互相之間,糾纏不清。佛教中稱這種關係為「緣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任何事情,甚至只要你能遇見,就是有緣。緣分沒了,就再也不會相遇。很多人,都喜歡到寺院中燒香拜佛。
  • 佛教:具足這3個特徵,與佛有緣,是大善根之人,看看有你嗎?
    在佛法裡面講,能把五欲六塵放下的人,都是善根深厚之人,因為他們知道這個世間所有的一切,都了不可得,就如《金剛經》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讓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一個人,從生到死有多遠,只是呼吸之間;從迷到悟有多遠,只在一念之間;從愛到恨有多遠,盡在無常之間;從古到今有多遠,轉眼笑談之間;從你到我有多遠,相互善解之間;從心到心有多遠,就在天地之間。把這些世間的事想明白,自己就能夠放下許多煩惱,善念自然生起,福德自然增長。
  • 佛教:這四個特徵的人,與佛有緣,看看你有嗎?
    佛家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諸佛如來是出世間的大醫王,能除一切煩惱障礙,卻不能救拔慧命將盡之人。很多才接觸佛法的善信,經常提問的就是,某位「大師」說我有佛緣,你覺得是這樣嗎?「緣」是佛家認識世界的基本觀念,萬物有緣,才能發生關聯,並進一步發展,乃至產生結果。
  • 佛教:「佛渡有緣人」,這四種人,與佛有緣,是你嗎?
    佛門中有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雖然佛陀曾說,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是未來佛。然而,眾生根性業力有別,與佛結緣的因緣時機也是不一樣的,這一生福報大、善根厚的人往往有緣遇到善知識而得到渡化、離苦得樂。而福報淺薄、善根不足的人今生往往很難與佛結緣。
  • 佛說:這三種人,佛緣最深,一生平安順遂,享有福報,看看有你嗎
    ,我們常說的「佛緣」,也是指一個人高尚的思想品德,正如佛說:這三種人,佛緣最深,一生平安順遂,享有福報,看看有你嗎?所以,如今很多人都口口相傳:「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其實,人的一生苦難相隨實乃正常,但有了這種偏激的想法就會影響自己未來一生了。要知道,善惡到頭終有報,即使今生並不如意,也應秉承善心,多種善果,讓後世得善果。事實上,愧疚之心也是善良的一種,如若做了不善之事,應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真誠悔過。
  • 這兩種特徵,能證明一個人的佛緣是否深厚,看看你有沒有?
    密雲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其澤普洽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花果敷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選自《大乘妙法蓮華經》草藥喻品第五
  • 兩個特徵,證明與佛有緣,看看你有沒有?
    佛教中很注重緣分,與佛有緣常常都會有一些特徵,不經意間就會顯現出來,佛經中有句話,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一個人若是與佛無緣,佛就無法度他。佛教中講,佛法僧緣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福報,與佛無緣的人,他註定得不到佛法的增益。那麼什麼樣的人是與佛有緣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地方。
  • 判斷一個人佛緣的深淺,就看這7點,看看你佛緣如何
    佛緣,是佛教的專業用語,指人和佛之間某種感性上的默契或親切感。這種親切感佛家解釋為前世的輪迴轉世,或是今生與佛法有很深的默契,一見如故的感覺。佛家有一種說法:「佛是過去的眾生,眾生是未來的佛」,每個人都可能具備佛緣佛性,能否顯現佛緣,受諸天菩薩感召和關照,關鍵在自身與佛的深淺,最終的領悟程度。佛緣深淺決定修行進階速度。佛緣深厚者,學佛悟道很快,在參悟佛法時更容易覺悟;佛緣淺薄者,在修行時坎坷艱難,領悟的慢。
  • 佛度有緣人,這3種人與佛有緣,看看有你嗎?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有佛緣的人,才能接受佛菩薩的教誨,解脫苦惱,不過從深一層角度上講,眾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說,每個人也都與佛有緣。經云:「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 佛教: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雖然說佛菩薩視一切眾生平等、普度眾生,佛陀也曾說過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可作佛,但是並不是每個人今生都有足夠的善根福德與佛結緣,福報不夠、因緣不到,是暫時無法得渡的,不是佛菩薩不渡,而是眾生根機悟性且因緣有異,暫時無法與佛結緣。
  • 佛教:與佛有緣的人,往往有這四個特徵,看看你中了幾個!
    佛門中有一首著名的偈語,其中說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是佛教對世間萬有之間關係的認識,譬如我們到寺院,出家師父常稱我們作「有緣」,意為我們與佛有緣。事物之間存在發生關係的可能,則被稱作有緣,與之相反,就是無緣。
  • 佛教:有緣的人有哪些特徵?
    一個人存在什麼心就會呈現什麼樣的面貌,有一些人註定與佛無緣,不是佛不渡化你,而是佛門無緣之人難渡,真正與佛有緣的人在行為和長相上就會有所區別真正與佛有緣的人一定心地善良,長相年輕,心懷慈悲,眼中都是好人,心中都是好事,真正與佛有緣的人一定深信因果,持戒修行,眾善奉行諸惡莫作!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有一個,也要恭喜你了,你與佛有緣!
    有的人想要通過學習佛經來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發現佛經完全是教人做一個好人。有時,他也會想,想要修佛,就需要有佛緣,自己與佛有沒有緣分,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於佛經看得不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與佛有沒有緣分。關於緣分,其實不光是佛教中在講,我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中,也講一個人修道需要有道緣。如果一個人與道無緣,就無法修道。
  • 有佛緣的人長什麼樣?有哪些特徵?看了就懂
    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你看他長了一副菩薩相,想來定有一顆慈悲心的。」而面相如菩薩的人,命中更是佛緣相伴,此生災難不近,富貴常伴。其實有菩薩相的人都有佛緣,那麼有佛緣之人長什麼樣呢?對中國人而言,眼珠大瞳色黑且深邃的人,會被認為是有佛緣之人,有菩薩保佑的他們比較有慧根,雖聰明且心中有正念,所以往往能被福報。當然這裡的眼珠大不一定也要眼睛大,因為眼睛大可能眼珠小,眼睛小也可能眼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