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具足這3個特徵,與佛有緣,是大善根之人,看看有你嗎?

2020-12-13 騰訊網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是什麼,古往今來,我們看這些佛門的祖師大德,有成就的人,他們把萬緣放下,一心學佛,一心念佛,其實他們並不是傻,而是聰明到了極處。如果不是絕頂的聰明,他們怎麼可能會把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全部放下。

在佛法裡面講,能把五欲六塵放下的人,都是善根深厚之人,因為他們知道這個世間所有的一切,都了不可得,就如《金剛經》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讓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一個人,從生到死有多遠,只是呼吸之間;從迷到悟有多遠,只在一念之間;從愛到恨有多遠,盡在無常之間;從古到今有多遠,轉眼笑談之間;從你到我有多遠,相互善解之間;從心到心有多遠,就在天地之間。把這些世間的事想明白,自己就能夠放下許多煩惱,善念自然生起,福德自然增長。

有的人確實,天生就具有深厚的佛緣,天生就「心慈念善」,我們往往稱這類人,具有大善根福德。一般來講,在生活具足大善根的人,都有以下3個特徵,看看有你嗎?

第一、對佛法信心堅定,對因果報應深信不疑。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有大善根福德之人,在生活中遇到佛法,就能生起堅定的信心,對於佛教所講的一切經論,都具足絕對的正信。有堅固的信心,無論他人怎樣誹謗佛法,自己都不會有絲毫疑慮。

因果報應是指,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一個原因和結果,因果並不是佛教發明的,而是釋迦摩尼佛發現的,人們知道了因果的存在,對世間萬物就有敬畏之心,有了敬畏之心,邪事就是避開。道家文化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在道教的《太上感應篇》中也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第二、歡喜布施,救濟貧苦之人。

《三世因果》裡說:「今生富貴為何因?前世施粥濟僧人。」在佛教講,布施是增長福報最快的方法之一,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是指,拿錢救濟貧苦人的衣食住行等,財布施得財富,在今生就能收穫果報。

法布施是指,別人想知道的、學習的,只要自己會、就去教導他,法布施就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是指,在他人有急難、困苦的時候,安慰他人,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總之善良之人,必有善報。行善之人,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作惡之人,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第三、在生活中沒有患得患失之心。

患得患失其實就是放不下,佛教講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離別、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世間人被人生八苦所纏繞,得失之心無法自控,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就會想盡各種辦法,去索取,當自己得到了,又擔心會失去,致使人生短短幾十年,都在得失之間虛度光陰。

有善根之人,在生活中沒有患得患失之心,對得失看很輕,而且善根之人,樂忠於行善布施,自然也會隨緣種下善因,當因緣成就,善果就會現前。願大家在生活中,廣種善因,積累福田,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真正有大善根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徵,看看你是嗎
    很多人學佛都想要為自己謀求功德福報,希望通過學佛的方法實現己願,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是否擁有善根就顯得尤其重要了。佛陀曾經就告誡過眾弟子:「如果一個人善根不足,那麼他平生的修行就會顯得尤其艱難,在學佛一事上也註定難得修成正果。」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有的是因為有某種心事,想去在佛前「嘮叨嘮叨」,也有的是想去寺院中清淨清淨,有的則是想去求佛,希望得到佛的保佑。他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做,其實這是因為他與佛有緣。當他心心念念裡都是佛的時候,這種緣分就會達到極致。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佛緣,以下是有佛緣的「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 佛教:與佛有緣的人,往往有這四個特徵,看看你中了幾個!
    佛門中有一首著名的偈語,其中說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是佛教對世間萬有之間關係的認識,譬如我們到寺院,出家師父常稱我們作「有緣」,意為我們與佛有緣。事物之間存在發生關係的可能,則被稱作有緣,與之相反,就是無緣。
  • 佛教:這四個特徵的人,與佛有緣,看看你有嗎?
    佛家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諸佛如來是出世間的大醫王,能除一切煩惱障礙,卻不能救拔慧命將盡之人。很多才接觸佛法的善信,經常提問的就是,某位「大師」說我有佛緣,你覺得是這樣嗎?「緣」是佛家認識世界的基本觀念,萬物有緣,才能發生關聯,並進一步發展,乃至產生結果。
  • 兩個特徵,證明與佛有緣,看看你有沒有?
    佛教中很注重緣分,與佛有緣常常都會有一些特徵,不經意間就會顯現出來,佛經中有句話,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一個人若是與佛無緣,佛就無法度他。佛教中講,佛法僧緣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福報,與佛無緣的人,他註定得不到佛法的增益。那麼什麼樣的人是與佛有緣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地方。
  • 怎麼才算是與佛有緣,通常有4個特徵,看看是否有你
    怎麼才算是與佛有緣,通常有4個特徵,看看是否有你,當年,悉達多太子看盡了人間的生老病死,毅然放棄王子的身份,拋棄榮華富貴。出家學道,經歷很多修行,都沒有找到心中的真理。於是才有了雪山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麥,瘦得皮包骨頭。悉達多認為這是在冒著生命危險在修行,最後悉達多也明白了這不是自己心中的道。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有一個,也要恭喜你了,你與佛有緣!
    有的人想要通過學習佛經來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發現佛經完全是教人做一個好人。有時,他也會想,想要修佛,就需要有佛緣,自己與佛有沒有緣分,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於佛經看得不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與佛有沒有緣分。關於緣分,其實不光是佛教中在講,我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中,也講一個人修道需要有道緣。如果一個人與道無緣,就無法修道。
  • 佛度有緣人,這3種人與佛有緣,看看有你嗎?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有佛緣的人,才能接受佛菩薩的教誨,解脫苦惱,不過從深一層角度上講,眾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說,每個人也都與佛有緣。經云:「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 佛教:有大善根、大福德的人,往往有這2個特徵!
    很多人學佛都想要往生淨土,但你要知道這件事才行,不要少了善根和福德。如果一個人善根不足,福德不夠,平生不修善業,經常作惡多端,他是很難往生的,因為有業力牽引著他,而他的業力會牽引他走向痛苦和黑暗的深淵。真正有大善根、大福德的人,身上往往有這2個特徵,看看你有嗎?如果暫時沒有也不用擔心,因為善根和福德是可以後天培養的。第一個特徵:保持正念。
  • 佛教:「與佛有緣」的人,身上都有這3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我們常提到一個詞,叫「佛緣」,與佛有緣的人往往善根、福報比較大。雖然佛說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但太多人易被自身的習氣煩惱障蔽而造諸惡業,不能覺悟解脫。「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不是每個人今生都能有機緣與佛結緣,善根不足、福報不夠、障深慧淺的人,他是難以認同佛法的。這樣的人,任誰也渡不了,因緣未到。那什麼樣的人與佛有緣呢?並不是那些只知道天天守在寺院、守在佛像前,天天燒香磕頭的功利化的信仰者,不是表面上與佛菩薩距離的遠近,而是心與心的距離。
  • 佛教:佛渡有緣人,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
    佛教:佛渡有緣人,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佛經有句經典語:「佛渡有緣人,不渡可憐人。」佛法中的有緣人,指的是聞佛法、修佛法、思佛法,或機緣已經成熟的人。佛法中的有緣人,並不一定只是佛家弟子。芸芸眾生,只要你願意學佛、經常聽佛法、修習佛法,有一顆慈悲善良的心,我們都是佛法中的「有緣人」。那麼,什麼又是「緣」呢?按照佛家意思理解,比如你今天到了一家寺廟,聽到了一位大師說法,那麼這就是「有緣」。緣份又對應到佛家非常重要的因果業力。佛法中人非常注重因緣果報,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先是有緣,最後才因緣和合成果。
  • 佛教:有這4大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而俗世間,亦有「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之說。關於「緣」,僧俗兩道有著共同的認知,這也印證了《壇經》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說法。但是,佛典中關於「緣」,卻有著更為深廣的闡釋。《大智度論》開示,佛法講緣起,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昔日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所悟,正是因果緣起之法。
  • 佛教:有這9大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
    許多人很想知道自己是否與佛有緣,是不是做夢夢到佛菩薩寶相或者與佛菩薩長得相像,亦或者和佛菩薩的生日一樣,就算是與佛有緣呢?這些只是一種淺顯的緣分,並不能說明什麼。佛是什麼,佛是真理,是覺者,能真正將佛的智慧與慈悲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身體力行,方是與佛陀結真正的緣。
  • 佛教:一個人是否與佛有緣,這9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是否與佛有緣分,是否夢見佛菩薩的樣子,是否長得像佛菩薩,是否與佛菩薩同一天生日,就算是與佛有緣了?這些只是一種膚淺的緣分,無法能說明什麼。什麼是佛,佛就是真理,佛就是覺悟,能真正把佛的智慧和慈悲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身體的修行,才是與佛結真正的緣。
  • 這樣的兩種人,才是真正與佛有緣,看看你是嗎?
    那麼,只要一個人憶佛念佛,就可以回到佛那裡去嗎?其實,這樣憶佛、念佛的兩種人,才是真正與佛有緣。看看你是嗎?第一種:憶佛憶佛,就是在思想中不停地想念佛所說的每一句話。佛說的話,都是讓人如何去掉自身「貪嗔痴」的辦法。一個身有貪嗔痴之人,是無法去往佛身邊。
  • 佛教:「佛渡有緣人」,這四種人,與佛有緣,是你嗎?
    佛門中有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雖然佛陀曾說,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是未來佛。然而,眾生根性業力有別,與佛結緣的因緣時機也是不一樣的,這一生福報大、善根厚的人往往有緣遇到善知識而得到渡化、離苦得樂。而福報淺薄、善根不足的人今生往往很難與佛結緣。
  • 什麼樣的人才算與佛有緣,通常有這六個特徵,看看你是否具備
    什麼樣的人才算與佛有緣,通常有這六個特徵,看看你是否具備。有句話是,「佛度有緣人」,還有句話,「佛不度無緣之人」。為什麼會有這兩種情況呢,當時釋迦牟尼佛證悟成佛時曾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 與佛有緣的人並非身在佛門,而是有這3個特點,看看你有嗎
    佛門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樣的人才算是有緣之人呢?與佛有緣的人又有什麼特徵呢?有些人認為和佛有緣就是拜佛燒香,誦讀經書,發發善心,行行善舉,其實不然。念佛誦經沒錯,但那只是修行的手段,不是最終目的。不管學什麼,首先要以做人為本,人都做不好,何以成佛呀?
  • 如果你有這些特徵,證明你與佛有緣,遲早證果!
    很多人期望自己與佛有緣。他所期待的這種緣分,就是希望自己終有一天,能在佛前修行,並證得果位,永脫苦海。那麼,佛教中講的緣分是怎麼回事呢?一般說來,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相遇,互相之間有了交往、交流。一旦兩個人之間有了這些行為,這個緣分就結下了。《華嚴經》中說:「假使千百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 佛教: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
    就像我們提及出家人,並不是誰都出得了家的,出家需要大福報,因緣不具足的人難以真正安心出家修行。「與佛有緣」,這個「緣」不是指表面上的距離,不是說我今天守在佛菩薩像前,我就離佛最近了,不是這樣。「佛在心中,莫向外求」,一切福田,不離方寸,距離在心、不在形。心中有佛、有善良、有慈悲,並能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之道的人,佛緣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