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度有緣人,這3種人與佛有緣,看看有你嗎?

2020-12-20 妙音聞聲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有佛緣的人,才能接受佛菩薩的教誨,解脫苦惱,不過從深一層角度上講,眾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說,每個人也都與佛有緣。經云:「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既然眾生皆有佛性,那為什麼又說,佛不度無緣之人呢?這與眾生的緣有關係,比如說,一個人和地藏菩薩有緣,觀音菩薩度他,他就沒有感應。如果這一生沒有遇見地藏法門,那今生就與佛無緣,無法得度。佛菩薩是慈悲的,但不是萬能的。

從一般意義上來說,只要心中有佛,就會對佛法感興趣,就很容易遇到自己適合的修行法門。當接觸到佛教,對佛菩薩生起恭敬心,禮拜佛菩薩的時候,就會有感應,得到佛菩薩的加持,開啟自己本性的智慧。

雖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有佛緣,但是很多人,卻難以得知自己佛緣深淺的問題,有些人因業障太重,迷得太深,佛也無法度化他。有的人善根很深,就容易得度。一般來講,生活中有3種人,佛緣深厚,看看有你嗎?

第一種、相信因果的人。

因果是佛教的基本教義,教導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因果不是任何人創立的,而是自然就存在世間的,通俗講,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相信因果的人,就很容易走上學佛之路。

很多人不信因果,肆意妄為,生活中遇到不幸不順,總會埋天怨地,自己身上的原因從來不去想,殊不知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都是因果。

第二種、常行善舉的人。

有些人沒有信仰,但是心地善良。俗話講 :與人為善,就是與己為善。善心自然與佛心相應,所以常做善事的人世最有佛緣的,一定會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遇到合適的佛緣,當下就能對佛教所講的因果道理深信不疑。

常行善舉的人,不僅能廣結善緣,也會在行善過程中增福增慧,為自己學佛修行積累資糧,所有的善舉都會轉化為福報,當機緣與因果成熟時,佛緣自然會來到我們身邊。

第三種、謙虛低調的人。

謙虛的人,不會狂妄,更容易虛心接受善知識的教導,當然就不會對佛法拒之門外,也會去謙虛的學習。為人謙遜,樂善好施,本身就是福德具足的表現,正所謂:「滿招損,謙受益,」這種人也是很有佛緣的。有些人就不同,對自己不懂的道理,非但不去學習,反而說是迷信,這種行為都會招感黴運。

對于謙虛低調的人,他們一旦與佛結緣,將會更加樂善好施,因為他的心性與佛菩的心性非常相應,學習佛法就能常生歡喜心。即使一個人不學佛,但是他的行為,積極行善,冥冥之中,也會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護佑。

總之「緣」很重要,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改變的,只要「緣」改變了,事物就改變了。所以只要我們一定要廣結善緣,生活中所有的一切境遇,都會變得和善。願大眾,諸惡莫作,歲歲平安;眾善奉行,年年如意。南無阿彌陀佛。

紅塵俗世,你看破了嗎?我們來聊聊「紅塵因果」的真相

鬼神之事,《太上感應篇》中,記載的很詳細

相關焦點

  • 佛教:這四個特徵的人,與佛有緣,看看你有嗎?
    佛家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諸佛如來是出世間的大醫王,能除一切煩惱障礙,卻不能救拔慧命將盡之人。很多才接觸佛法的善信,經常提問的就是,某位「大師」說我有佛緣,你覺得是這樣嗎?「緣」是佛家認識世界的基本觀念,萬物有緣,才能發生關聯,並進一步發展,乃至產生結果。
  • 說說「佛度有緣人」這句話
    「佛度有緣人」這句話大家常常聽過, 那麼「度」是什麼, 佛是如何「度」你,你是「有緣人」嗎?你需要佛來「度」你嗎?一個「度」字,如果不明白它的含義,那無論你是「有緣人」,還是「無緣人」,即使佛「度」了你, 你還是不懂感恩。
  • 佛度有緣人!你跟佛有緣嗎?
    與人相處之道,在於無限的容忍。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要有寬容心,我們就會健康長壽,就會寬容他人,就會獲得從容、自信和超然,達到精神的成熟和心靈的豐盈。謙虛的人獲得成功、贏得別人尊重;驕傲的人總是在驕傲裡毀滅自己。
  • 怎麼才算是與佛有緣,通常有4個特徵,看看是否有你
    怎麼才算是與佛有緣,通常有4個特徵,看看是否有你,當年,悉達多太子看盡了人間的生老病死,毅然放棄王子的身份,拋棄榮華富貴。出家學道,經歷很多修行,都沒有找到心中的真理。於是才有了雪山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麥,瘦得皮包骨頭。悉達多認為這是在冒著生命危險在修行,最後悉達多也明白了這不是自己心中的道。
  • 人人都跟佛有緣嗎?
    有人發給我一段話:「常有人問:『你覺得我跟佛有緣嗎?』其實,每個眾生皆具佛性,到了一定時候就會甦醒,因此,可以說人人都跟佛有緣。只不過,對有些人來講,這種因緣暫時還沒成熟而已。」發給我的人說:「想聽聽你的見解。
  • 這樣的兩種人,才是真正與佛有緣,看看你是嗎?
    那麼,只要一個人憶佛念佛,就可以回到佛那裡去嗎?其實,這樣憶佛、念佛的兩種人,才是真正與佛有緣。看看你是嗎?第一種:憶佛憶佛,就是在思想中不停地想念佛所說的每一句話。佛說的話,都是讓人如何去掉自身「貪嗔痴」的辦法。一個身有貪嗔痴之人,是無法去往佛身邊。
  • 佛教:「與佛有緣」的人,身上都有這3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我們常提到一個詞,叫「佛緣」,與佛有緣的人往往善根、福報比較大。雖然佛說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但太多人易被自身的習氣煩惱障蔽而造諸惡業,不能覺悟解脫。「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不是每個人今生都能有機緣與佛結緣,善根不足、福報不夠、障深慧淺的人,他是難以認同佛法的。這樣的人,任誰也渡不了,因緣未到。那什麼樣的人與佛有緣呢?並不是那些只知道天天守在寺院、守在佛像前,天天燒香磕頭的功利化的信仰者,不是表面上與佛菩薩距離的遠近,而是心與心的距離。
  •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與佛有緣的人!
    (一)佛度有緣,誰是有緣人南無阿彌陀佛!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佛度有緣人」,還有一副對聯說:天雨普施,難潤無根之草;佛慈廣大,不度無緣之人。很多人就會想:「我也去過寺院,算不算與佛有緣的人呢?」有人甚至說:「我與佛沒有緣,學不了佛的!」佛度有緣人,到底怎樣才算是「有緣人」呢?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有的是因為有某種心事,想去在佛前「嘮叨嘮叨」,也有的是想去寺院中清淨清淨,有的則是想去求佛,希望得到佛的保佑。他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做,其實這是因為他與佛有緣。當他心心念念裡都是佛的時候,這種緣分就會達到極致。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佛緣,以下是有佛緣的「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藥只能醫治可挽救的病人,佛只能超度有緣分的人。
  • 佛教: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
    就像我們提及出家人,並不是誰都出得了家的,出家需要大福報,因緣不具足的人難以真正安心出家修行。「與佛有緣」,這個「緣」不是指表面上的距離,不是說我今天守在佛菩薩像前,我就離佛最近了,不是這樣。「佛在心中,莫向外求」,一切福田,不離方寸,距離在心、不在形。心中有佛、有善良、有慈悲,並能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之道的人,佛緣最深。
  • 佛教:有這4大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而俗世間,亦有「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之說。關於「緣」,僧俗兩道有著共同的認知,這也印證了《壇經》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說法。但是,佛典中關於「緣」,卻有著更為深廣的闡釋。《大智度論》開示,佛法講緣起,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昔日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所悟,正是因果緣起之法。
  • 佛教:與佛有緣的三大特徵,有一個,也要恭喜你了,你與佛有緣!
    有的人想要通過學習佛經來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發現佛經完全是教人做一個好人。有時,他也會想,想要修佛,就需要有佛緣,自己與佛有沒有緣分,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於佛經看得不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與佛有沒有緣分。關於緣分,其實不光是佛教中在講,我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中,也講一個人修道需要有道緣。如果一個人與道無緣,就無法修道。
  • 與佛有緣的人並非身在佛門,而是有這3個特點,看看你有嗎
    佛門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樣的人才算是有緣之人呢?與佛有緣的人又有什麼特徵呢?有些人認為和佛有緣就是拜佛燒香,誦讀經書,發發善心,行行善舉,其實不然。念佛誦經沒錯,但那只是修行的手段,不是最終目的。不管學什麼,首先要以做人為本,人都做不好,何以成佛呀?
  • 兩個特徵,證明與佛有緣,看看你有沒有?
    佛教中很注重緣分,與佛有緣常常都會有一些特徵,不經意間就會顯現出來,佛經中有句話,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一個人若是與佛無緣,佛就無法度他。佛教中講,佛法僧緣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福報,與佛無緣的人,他註定得不到佛法的增益。那麼什麼樣的人是與佛有緣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地方。
  • 佛教:佛渡有緣人,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
    佛教:佛渡有緣人,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佛經有句經典語:「佛渡有緣人,不渡可憐人。」佛法中的有緣人,指的是聞佛法、修佛法、思佛法,或機緣已經成熟的人。佛法中的有緣人,並不一定只是佛家弟子。芸芸眾生,只要你願意學佛、經常聽佛法、修習佛法,有一顆慈悲善良的心,我們都是佛法中的「有緣人」。那麼,什麼又是「緣」呢?按照佛家意思理解,比如你今天到了一家寺廟,聽到了一位大師說法,那麼這就是「有緣」。緣份又對應到佛家非常重要的因果業力。佛法中人非常注重因緣果報,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先是有緣,最後才因緣和合成果。
  • 佛度有緣人,對應著就是無緣,有緣和無緣應該怎麼理解呢
    佛度有緣人,對應著就是無緣,有緣和無緣應該怎麼理解呢。我們經常聽到兩句話,分別是「佛度有緣人」和「佛不度無緣之人」。當年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悟成佛後感慨的說道,「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 什麼樣的人才算與佛有緣,通常有這六個特徵,看看你是否具備
    什麼樣的人才算與佛有緣,通常有這六個特徵,看看你是否具備。有句話是,「佛度有緣人」,還有句話,「佛不度無緣之人」。為什麼會有這兩種情況呢,當時釋迦牟尼佛證悟成佛時曾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 「與佛有緣」的人,身上有這5大特質!
    佛家普度眾生,廣度有緣之人,與佛無緣的人,佛也度不了。雖然佛陀曾說過,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可成佛,但又因為眾生業力有別,業障重的人是難以聞到佛法的,即使你有意去度他,他也根本聽不進去你說的話。因緣不到,福報不夠,沒有智慧的人暫時與佛無緣。什麼樣的人算是與佛有緣的人呢?是心中有正知正念正覺的人。
  • 佛教:「佛渡有緣人」,這四種人,與佛有緣,是你嗎?
    佛門中有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雖然佛陀曾說,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是未來佛。然而,眾生根性業力有別,與佛結緣的因緣時機也是不一樣的,這一生福報大、善根厚的人往往有緣遇到善知識而得到渡化、離苦得樂。而福報淺薄、善根不足的人今生往往很難與佛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