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很想知道自己是否與佛有緣,是不是做夢夢到佛菩薩寶相或者與佛菩薩長得相像,亦或者和佛菩薩的生日一樣,就算是與佛有緣呢?這些只是一種淺顯的緣分,並不能說明什麼。佛是什麼,佛是真理,是覺者,能真正將佛的智慧與慈悲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身體力行,方是與佛陀結真正的緣。有這9大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
一、心中有佛是佛緣
學佛不是做樣子,學佛是對自己良心的交代,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佛不是要我們去崇拜他、模仿他,修佛不在表象,而在內心。許多人執著於佛的外相,反而越修越迷失。心中有佛佛無處不在,心中無佛,你再拜也不過是自欺欺人。要修好自己的心,令心清淨不蒙塵,逐漸與佛心相應,才是真正的與佛有緣。
二、放棄非分的欲望是佛緣
有一句禪語:提起千斤重,放下二兩輕。生活中人們之所以困惑、煩惱,往往是在得到和失去之間迷失了自我。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萬事要隨緣,不可強求、攀緣,欲想得到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欲望太重、執念太深,最終折磨的是自己。萬物的來去都有它的因緣,我們要知足常樂,一切不過虛幻之物,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才能活出生命的「佛光普照」。
三、平和地面對生活是佛緣
真正的佛心,就是擁有一顆恬淡、平和的心境。人生真正的強大,不是要去徵服外物,而是時刻調伏好自己的心。因為人時刻在起心動念,時刻被外物吸引而顛倒妄想,故而感受到諸般煩惱。佛門裡有一句話:如如不動真功夫。修自己的念頭,不為外境所動,不為外物所轉,內心時刻清淨自在,平和面對得失,「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淡泊寧靜,才是真正依照佛的教誨修行。
四、對己對事負責是佛緣
學佛修行不是要你去挑別人的過錯,不是要你總是盯著別人。修行是修自己,不是去修理別人。有些人覺得自己懂些佛教知識了,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了,眼裡看到的都是他人的是非,看不到自己,這樣的人枉談「佛緣」。真正學佛的人,看不到別人的過錯,他人無錯,錯的永遠是自己。「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走好自己的路,才是在與佛結緣。
五、擁有美好的信念是佛緣
雖然娑婆世界很苦,但一切感知皆由心生。如果能以般若智慧破除一切無明黑暗、愚痴,縱使身在泥潭,但心卻歸於極樂。佛魔一念間,一切唯心造,無心自解脫。人生的希望不是佛菩薩給的,而是我們的內心常存希望和光明,永不迷惑,則菩提顯現,即為有佛緣。
六、行智慧之事是佛緣
佛是什麼?是大徹大悟的智慧。人生沒有智慧,猶如沒有靈魂。沒有智慧,再多的奔波都是苦累。認識自己,改變自己,用智慧降伏煩惱,慧眼看人生,便是佛緣。皈依法,正而不邪,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七、善於忍耐是佛緣
「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忍辱不是怯懦,不是苟且,一切逆境、違緣都是對自己的磨鍊和成就。遇事不要生嗔恚,懂得忍耐,福從中來。越是急躁,越是愚痴。「忍辱波羅蜜,便是妙中寶」,忍辱是大智慧,是修行人必須練就的本領。它是一種善緣成就,是在與佛結緣。
八、寬容待人是佛緣
生氣是在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自己折磨自己。與佛有緣的人,懂得接納和寬容一切。因為佛就是慈悲和包容。無論對方是否對自己有誤解,都不辯不爭,以慈悲心去包容對方,以理智去感化對方,而不是錙銖必較、以牙還牙。
九、懂得愛與感恩是佛緣
佛緣,是內心的博愛,是對真善美、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唯愛與善良、慈悲與智慧,才是對佛教文化的正確解讀。懂得感恩的人,他的起心動念裡都藏著日後的福報,佛緣即是如此。
我們每個人本就具有清淨的佛性,每個人本就具有佛緣,只是這緣分是否能顯現出來,就要看自己的心。「法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無邊,不度無緣之人」,你是與佛有緣的那個人嗎?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