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話教育之——還能在課堂「罵」你的老師絕對是真愛

2020-09-10 農夫教育

從教30年,從未感覺帶班如這一屆這樣艱難。

本以為最後一屆做班主任會是很輕鬆的了,畢竟駕輕就熟,這麼多年班主任生涯什麼學生什麼事沒遇到過呢,卻不想,這一屆班務工作開展起來真不是自己想像中那麼輕鬆。

以往的班會課或是周末總結,有時會由一個同學的錯誤,一件事的錯誤,由點到面,由此及彼,由小到大,越講越嚴重,越講聲音越宏亮越高亢,感覺自己是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千軍萬馬,一直說到某同學某些同學哭鼻涕掉眼淚才肯罷休,讓同學們記憶深刻。

帶這一屆時,突然發現,沒有了懲戒的上方寶劍,周邊的同事個個都變得溫柔了,同學違規違紀後,很少能看到像原來那樣勃然大怒痛罵一通的了。

學生考試成績不敢當眾公布了,顧忌很多,生怕哪裡稍有不慎,惹了學生脆弱的小心臟,鬧出些什麼亂子出來。

周邊一些事引發的反思太深刻了。無安全責任事故也是功勞,明哲保身這一觀念不知何時已讓教師暗記於心。

每位老師上課,一崗雙責,首先清點學生到位情況,隨時關注學生坐姿,生怕這節課學生出點狀況。

學生都生活在一片「點讚」聲中,大家一般也不再去批評學生了,而是極力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不敢罵不敢打不敢體罰,不敢對學生說重話。有時忍不住批評了學生,都會找同學私下做安慰工作,怕同學做些什麼過激行為。

回想多年來當初修理過的調皮學生,畢業後往往還記得老師,還明白老師是真的對他好。

其實,現在能在課堂上「罵」你批評你的老師真的不多見了如果沒忍住「罵」了你,我敢說,那絕對是真愛。我還是相信那句俗話:打是親,罵是愛。

相關焦點

  • 農夫話教育之——情到深處自感人
    教育的藝術無須演技有多高,往往情到深處自感人。讓成百上千的聽眾,也為我動容,與我與作者一同悲喜一同流淚,手舞之足蹈之,豈不快哉!如果可以,我想在我的課堂上能堅持我的「農夫之聲」(關於「農夫之聲」的事,後期再與大家交流)。
  • 農夫話教育之——鄉鎮教師不願調進城?
    我不為走上教育崗位而後悔,我對教育充滿熱情,我深愛著我的每個學生。以往鄉鎮教師都嚮往條件更好的城市生活,但最近兩年,他們好像不願調進城了,這讓我不免有些疑惑。縣城崗位以往都是香餑餑,現在咋就不吃香了呢?
  • 課堂話多被多次點名,怎麼辦?
    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課堂上話多被多次點名,怎麼辦。沒錯,開學剛兩天我家的那位就給我出了這種難題。當我知道他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焦慮了,害怕老師會給他貼上一個愛講話不遵守紀律的標籤。由於我沒有什麼經驗,我請教了家有小學生的朋友和搞教育的姐姐。總結如下:第一孩子剛上一年級,他對新環境新同學都充滿了好奇心。
  • 那位罵過多位老師,大鬧課堂的學生被送回家了
    本周一,那位辱罵過多名老師,上課時又把老師攆下講臺,自己大講特講的學生被家長領走了。分析這個學生的行為軌跡,卻發現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上課時他與同學發生了口角,老師批評了他幾句,他就把老師罵了。上課時他開小差,不聽課,卻在那兒畫畫,老師僅僅是讓他站起來,展示一下自己畫的畫,他又把老師罵了。奇葩的是屢次辱罵老師,擾亂課堂秩序,他沒有受過任何的處分。如此的結果讓其愈發膨脹,終於到了什麼地步呢?你可能想不到。
  • 家長在班級群裡罵老師,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麼做?
    事情是這樣的,剛剛在閱讀一篇有關老師與家長在交流方式上的教育文章,其中有位老師發出了這樣的評論:因為沒有及時看到家長發的信息,我被家長指著鼻子罵,還在家長群裡罵……哎!我認為這樣的事情並非不可理解,學校規定老師上課期間是不能攜帶手機的,老師在課堂期間接電話更是絕對禁止的行為
  • 心理傷害:這一箭射向老師,絕對箭箭封喉,讓教育死翹翹
    怪不得網上罵老師的不少。君子動口不動手。當老師的已經不是君子了,連口都不敢動了,這還不招罵嗎?可是,這心理傷害,卻是無形的,你難以預防的。因為,語言是誤解的根源,文本是多元解讀的。舉個例子,你說了一段話,滿滿的真誠,發自肺腑,出於至誠。但是,言者無此心,聽者有此意。聽者卻從中聽出了你的譏諷和嘲笑,這對聽者造成了心理傷害。你說,你冤不冤?
  • 農夫話教育之——「媽的,收到,謝謝老師!」
    本應回復「好的,收到,謝謝老師!」卻變成了「媽的,收到,謝謝老師!」了。更讓人笑不出來的是,後邊的家長也複製粘貼跟了一串串,更有甚者,把「老師辛苦了」寫成「老婆辛苦了」!也許未發現,或者發現了,過了撤回的時間,將錯就錯了。我們看到這,笑笑而矣,但不管是當事家長發現抑或是老師讀到,想必他們的內心都會倍感尷尬。
  • 農夫話教育之——老師才是家長的救世主?
    還記得一個朋友前不久感嘆「老師是家長的救世主」,於是又有些翩翩然。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家有學生尤其是幾個學生的話,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孩子們宅在家裡,倒樂得個歡天喜地,但卻讓無數寶爸寶媽憂心如焚。原來雖忙碌卻有規律的生活節奏完全打亂,看到沒有自覺性,睡覺睡到自然醒的孩子、天上都能踩上腳印的神獸,網課效率又極低,家長們特別是隔代陪護孩子的家長簡直就是束手無策甚至情緒崩潰。
  • 傳遞真愛夢想 助力十一中夢想課堂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有真愛、有夢想,有緣聚,我希望也相信每一個與會的老師能在這兩天的學習碰撞當中,放逐心情,用心體驗,深度參與,努力把心打開,把夢想吹進來。
  • 教育的變革與發展 | 真愛之聲第114集
    歡迎收聽《真愛之聲》,我是今天的主播,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理事胡斌。在峰會開始前我們也就無界學習這個內容和前來參加峰會的全國各地的校長做了交流,今天的《真愛之聲》,一起來進一步了解下這些身在一線教育工作者,對「無界學習」的認識和思考。在教育之路上,沒有旁觀者,希望我們都能從中有所收穫。
  • 學生罵老師道歉,老師罵學生停職,這個社會怎麼了?
    公開辱罵老師是一件挑戰社會道德底線的事,難道僅僅一個道歉就行了。你可以道歉,但是我不接受。明顯給一巴掌,再給一個棗。以後學生就可以想罵就罵,事後道歉就可以了。3月13日,又一件因為網課引發師生衝突的事發生了,陝西某校高二學生在家網課期間屢次不提交作業,老師一氣之下,在群裡罵了這位學生
  • 感恩的心 | 真愛之聲第122集
    歡迎收聽《真愛之聲》,我是今天的主播,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理事胡斌。本期《真愛之聲》播出時,教師節剛剛過去兩天,我們想和孩子們一起來回憶體味,那些在校園中,課堂裡發生的生動故事,去感受師生之間那份最真摯的情意。
  • 真愛幼幼全日制早教創始人海納老師連續兩年榮膺鳳凰衛視·鳳凰教育年度「華人教育領軍人物」!
    真愛幼幼創始人海納老師受邀參加,並榮膺2019-2020年度「華人教育領軍人物」。大會以「作育英才 智享未來」為主題,致敬共和國成立70周年,本次大會邀請了教育名家、優秀學者、優秀教育機構領導者、媒體人等齊聚一堂,匯聚當代教育英才,與全球一起見證新中國教育成就,感受70年發展帶來的教育巨變,展望未來教育的走向。
  • 老師罵女生「給人強姦都不要」上課常罵髒話
    罵人者直言就是要有意傷害學生  新快報訊據《華西都市報》報導,近日,四川宜賓市翠屏區十二中初三一班部分學生和家長向本報記者反映稱,該班一名任課教師樊某經常在課堂上講髒話,甚至罵有的同學是「豬」、「人渣」,令學生們十分反感。
  • 農夫話教育之——請教孩子上房揭瓦吧
    也有家長憂心忡忡,望著自己如此天真活潑的孩子,幾年後十幾年後,學校老師會還自己一個什麼樣子的孩子呢?家長這樣的擔心不是杞人憂天。筆者在課堂爭鳴中,也曾讓我們的學生討論過這個話題,這是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如果你煩惱了憂愁了,請去幼兒園一年級看看小朋友吧,哪個不乖巧不機靈。可小學後初中後高中後甚至大學後,變化為什麼那麼大呢?
  • 小學生罵老師:我要是你爹早就弄死你!教師抽他,可以嗎?
    在某小學的課堂上,所有的孩子都正襟危坐的伏案苦學,唯獨一個身著黑衣的小男孩卻翹著二郎腿,雙腿搭在課桌上,一副「社會人」的即視感,他與眾不同的不雅坐姿被老師點名,老師讓他注意行為,這個小「社會人」不但不聽,還「大膽」駁斥老師道「什麼放屁行為,CAO!」
  • 國翰·父母課堂 | 快樂教育的毒雞湯,你還在喝嗎?
    一位老教育家曾經這麼反對過素質教育: 「我不同意降低教材難度。 這點難度都接受不了,孩子們將來還能幹點啥? 四點半就放學也是胡鬧,會教育的家長把孩子接回家輔導,不會輔導的家長呢? 讓孩子回家看電視?這哪是減負?這是拉大教育不公!」
  • 魔道祖師中的6句罵人梗,只有真愛粉才知道!第一句就把我罵哭了!
    下面禿禿要說的這6句經典的罵人梗,只有魔道的真愛粉才知道,快來一起看看都是些什麼梗吧,第一句就把我罵哭了!NO.1:你這樣在蘭陵金氏是要被抽掉增高鞋墊的大家是不是都看出了什麼,這不明擺著說蘭陵金氏的身高上不了臺面嗎?
  • 「未收到鮮花」考驗課堂應變能力
    「未收到鮮花」考驗課堂應變能力眾所周知,課堂教學瞬息萬變,不可能按照教師預設的方案,按部就班順風順水地展開,波瀾不驚,一點插曲都沒有反而不是一堂好課。因此,教師要想上好每一堂課,並輕鬆駕馭課堂,不僅要悉心備課,還必須具備應急處理課堂突發事件的能力,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使之形成有機的課堂整體。
  • 家長對老師常說的幾句客套話,你絕對遇到過,這樣回答不會錯
    這句話對小學低齡段還能適用,但是對於小學高年級或者中學生來說,大部分情況是不適用的。小學時,孩子的重要他人是父母,最聽父母的話;中學時,孩子的重要他人是同伴,受同學和朋友的影響最大,那些讓他「聽話」的老師一定是他信服的,是充滿人格魅力的。而說這種話的家長多半是孩子不聽他們的話,指望老師「嚴加管教」,這種孩子在你的班裡很可能是那個讓你頭痛的「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