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難關處處過」:前「國大」秘書長回憶李登輝

2021-02-24 民國百年

    臺中前「國民大會」秘書長陳川顧臺灣政治發展史,直說李登輝主政期間,面對老國代以及國民黨反李聲浪,思慮相當清晰,按照步驟逐一克服難關,最終達成目的。 

     陳川,1934年,臺中大甲人,臺中農校、中興地政系畢業,高考第一名,進入省府地政局科員,28歲擔任霧峰地政事務所主任、接著受提拔擔任桃園縣政府地政科長、省桃園縣土地改革訓練所導師,被當時國大秘書長何宜武力邀,擔任過國大秘書處副處長、國大副秘書長、國大代秘書長。 

  陳川1980年參加增額國大選舉,以全臺第二高票當選,之後都在國大問政與服務,從「修憲」凍省、「總統」直接民選、到國大虛級化甚至最終關門打烊都經歷過。 

  回憶這段人生最精華,陳川強調,早年「國民政府」遷臺,維持「國大代表」選「總統」的舊體制,大陸各省代表都有,主權範圍涵蓋中國大陸,但體制沒有議長只有秘書長。 

  後來成立憲政研討委員會,想把「國民大會」從秘書長制變成議長制,陳川向當時秘書長谷正綱報告,谷正綱一時沒聽清楚,隔天嚇出冷汗,直說怎麼跟蔣經國交代,但臺灣政治氛圍開始不能忍受「老國代」,黨外(民進黨)也開始衝撞舊體制,透過「修憲」增修條文,第三屆起,才有後來錢復、蘇南成等人擔任議長。 

  1988年蔣經國過世,李登輝開始掌權,除了在國民黨內站穩地位,也要爭取老國代支持,當時李登輝女婿賴國洲、康寧祥曾來找陳川請益,陳川後來開始陪同李登輝、李元簇全省跑透透。 

  陳川印象深,李元簇刻意沒有與李登輝同車,只留他與李登輝在車上,一路上,都是李登輝在問話,了解下一位拜訪國大的家庭背景,掌握其親友關係,做足功課。 

  一下車直接閒聊,左問「某某某最近怎樣呀」右說「某某某哪裡上班」,往往讓受訪國代相當驚訝,也備感禮遇與尊重。 

  「用的是日語」,陳川說,他發現跟李登輝同車,交談都用日語,事後猜想,就是避免司機知道講話內容。 

  陳川說,長期觀察李登輝,深深體會「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亡國」,當年蔣經國剛死,李政權不穩,蔣緯國與林洋港似乎有機會趁勢而起,就因為蔣經國生前講過「蔣家不再有人當『總統』」,就這句話,讓蔣緯國躊躇,林洋港也未把握機會,讓李登輝可以處處難關處處過。 

  為何挑選林元簇當副手?陳川說,有次李登輝自問自答,特別透露,「你們都不知道,李元簇會說臺語」,這在當年本土意識抬頭,外省族群被排擠,李登輝賞識李元簇原因之一。 

  當年「國大」尚未虛級化,每天有上千人在陽明山中山樓開會,如何確保人身安全?考驗國大秘書處,陳川說,特別擔心在水源上遊放毒,因此特別蓋了鯉魚池養魚,用來過濾與檢驗。 

  李登輝當年被人翻桌,主角就是民進黨的黃昭輝,因為蘇嘉全被帶離會場,不知去向,黃昭輝揚言數到十若不放人就要激烈抗爭。當時沒有人想說,會真的翻桌,場面尷尬,當時只有陳川跳出臭罵三字經,他說當言李登輝侍衛長曹文生等人都沒有動作。 

  陳川曾經開會一半突然暈倒,結果不是太勞累,只因為坐太久腰酸,中醫好友拿罐藥丸給他,隨口說「吃飽五粒」。結果陳川把臺語誤聽「吃百五粒」,早中晚各吃150粒小藥丸,緊急送臺大治療,這也成為國民大會的經典笑話。  

    陳川回憶,有次陪李登輝到處拜訪「國大」,跑累了,無意間聽到李說了「好比在趕鴨仔」這句臺灣諺語,大概知道,最終會走向廢除「國大」的路, 因為李登輝充分掌握權勢,要朝直選,縱使很多「國代」都跟宋楚瑜私交甚篤,精省提案照樣通過,西瓜偎大邊,李的意志貫徹,恐怕沒有人可抵擋。  

1918  北洋政府出兵西伯利亞

暗黑角落裡的民國「人販子」 

袁世凱一家在中南海

最後的北洋軍 : 五色旗下小長徵

民國文人「打架」趣事

南京1937戰前:good life

清朝影像七:街頭乞丐

1929年錢塘觀潮

1926年三位民國美女視頻,原汁原味

北洋系的幾個敗家公子

那些誤傳被擊斃在中國的日軍高級軍官

 (外一篇)李登輝去世後,馬英九辦公室表示, 包括馬英九在內,臺灣許多政治人物都曾是他的部屬。對於李登輝辭世,馬英九感到不舍,並對李夫人及家屬致上誠摯哀悼之意。 

馬英九辦公室指出,李登輝繼蔣經國解除「戒嚴」、開放組黨後,進一步推動立法機構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對「臺灣珉矚化」有其貢獻,值得臺灣民眾肯定。雖然李登輝在卸任後,政治理念發生巨大轉變,馬英九仍感念他對臺灣的付出,也相信歷史將有公正客觀評價。

相關焦點

  • 趙少康:處處得罪處處分裂 蔡英文領導混亂恐變樸槿惠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環球網綜合報導】對於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警告蔡英文不要變成樸槿惠,蔡英文應該戒慎恐懼、引以為鑑。資深媒體人趙少康今天(2日)在臺灣媒體上撰文說,李登輝為什麼要這麼講不得而知,但樸槿惠的民調曾高達近70%,然而接連發生幾件大事顯示她的處事、應變令人失望而使她的民調直線下降,終於在「閨蜜」崔順實醜聞曝光後,民意支持度掉到僅剩4%。
  • 俠客島:背叛者李登輝
    李登輝在日本外國特派員(記者)協會發表演講(圖源:網絡)二度退黨據早年參加中共臺灣地下黨的老同志回憶,李登輝曾先後兩次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且兩次退黨。不過,對於另一次入黨的情況,李登輝倒是正面認可過。1947年夏天,李登輝參加了中共臺灣地下黨的外圍組織——「新民主同志會」。在參加活動期間,幾位進步青年提出要大家集體入黨。雖然他剛剛退黨,但因為有保密要求,所以只好隨大流再次辦了入黨手續。到了1948年,李登輝再次要求退黨,理由是他不合適過黨的組織生活,不願意受黨的紀律約束。
  • 【李登輝病亡 連戰、馬英九、蔡英文回應】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
    【李登輝病亡 連戰、馬英九、蔡英文回應】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於7月30日19時24分在臺北榮民總醫院(榮總)病亡,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0日報導,臺灣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以及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隨後發聲。據報導,馬英九辦公室稱,李登輝在卸任後,政治理念發生巨大轉變,不過馬英九相信歷史將有客觀評價。
  • 李登輝揚言:臺灣與大陸是「國與國的國際關係」
    李登輝再度拋出其「臺獨」論述,揚言稱臺灣和大陸是所謂「國和國的關係」。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李柏濤】李登輝23日聲稱,臺灣就是臺灣、「是一個『國家』,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他稱,馬英九所說的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是「亂講」。
  • 李登輝死了,永遠釘在歷史恥辱柱上!
    精彩生活·快樂健康 據環球網報導,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7月30晚間19時24分在臺北榮民總醫院(榮總)病亡。 醫院說,李登輝2月8日晚上喝牛奶的時候,嗆到了肺裡,被緊急送進榮總,然後就一直反覆感染,最終不治。
  • 【詩詞辯論場】「處處聞啼鳥」的「處處」究竟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詩春曉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 親日李登輝簡歷:曾參拜過靖國神社,大提「兩國論」
    李登輝為次子;上有年長他兩歲的哥哥李登欽,在臺灣日據時期被調至菲律賓,並在當地戰死;此外,他還有一個弟弟叫李炳男,從事貿易工作。 [6-7] 李登輝生長在一個小康之家,有機會接受完整的教育。因為父親李金龍任職警察,職務調動頻繁,因此李登輝也跟隨父親不斷地搬家和轉學。從六歲到十二歲之間,他念過四所學校,先後在汐止公學校、南港公學校、三芝公學校、以及淡水公學校就讀過。
  • 榜樣的力量 | 張弛:人生處處是選擇
    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領下,學校明確了新時代重慶大學人才培養的目標,為響應學校號召,UMD研究生網絡文化工作室根據工作安排,挑選一批先進研究生代表,通過微博、微信、網站、電子顯示屏等網絡宣傳平臺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發揮榜樣的示範帶動和引領推動作用。本期我們有幸邀請到了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國獎獲得者張弛同學接受我們的採訪,分享她對學習、生活的所思所想。
  • 時時有情懷、處處是風景的蘇博
    去了濟南,我去過山東大學現代化的本部校區和歷史悠久的洪家樓校區,感受山大濃厚的文化氣息,為國儲才,為國育才,從校訓就能顯示出這所大學濃重的家國情懷,感受到齊魯大地的文脈流長。中國大地有兩所大學簡稱「山大」,山西大學和山東大學,在山西一說山大,人們會想到山西大學,但是一出太行山、娘子關,提起山大時,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指向山東大學。
  • 李登輝死了,但是他的「作用」依然還在!
    以夷狄之身,主民國之事——網際網路調侃7月30日晚,臺灣當局前領導人、臺獨教父李登輝在臺北死亡,時年97歲。在此之後,臺灣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以及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和副領導人賴清德隨後發聲。
  • 《流金歲月》:遇到處處算計的「鳳凰男」,她的選擇值得慶幸
    只能用圓盤裝炒菜,長盤裝魚;即使吃不完,也要點四菜一湯;即使債主明天就上門,今天也要8熱8冷,盤盤碟碟擺滿一桌,否則「就不用過生日了嘛」;缺了口的碗立刻扔掉,不能再用……吃飯這種家常行事,透露出一個家庭的經濟與階層。雖然出身只是一件湊巧的事情,卻一開始就決定了一個人今後生活的階層。
  • 處處留心皆學問!
    常言道:處處留心皆學問。的確如此,只要你留心,並且鑽研,並且專注,一定會研究出自己的學問。只是太多人不留心,不注意,不專注,不能持之以恆,所以沒有自己的學問。康熙所說「處處留心皆學問」,遠不是「向社會學習」那樣簡單。這裡說的是留心,留心之處有很多,有社會現象,更有與人的相處,對自然界的觀察,對社會現象的思考。「留心」者,還是要多「思考」也。沒有留心,沒有思考,長不了學問。處處留心,也意味著要處處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思考。
  • 有了清淨心,處處是淨土
    菩薩們沒有比我們多一個佛國,但是菩薩們過得很好。菩薩們空此一念,這便有了清淨心,才會看到這個世界處處是淨土。當我們內心煩躁不安,是因為我們被世界一些事物影響,捲入滾滾紅塵。當我們放空,有了清靜心,我們就從紅塵回到自己,我們心中處處都是淨土,處處都是極樂世界。
  • 李登輝:臺灣傳奇人物
    李登輝和「臺獨教父」彭明敏談論他倆「友誼」的事,在李登輝上臺前後的幾年裡,是臺灣媒體報導的熱門話題,而且「彭明敏在說到李『總統』時,總掩不住心情的喜悅」。從他倆的口中人們了解到:臺灣在日據期間,彭明敏讀東京帝大,1945年7月在前往長崎的路上,被盟軍飛機炸斷左手臂,李登輝則讀京都帝大。
  • 李登輝
    2013年10月,李登輝再度拋出其「臺獨」論述,稱臺灣和大陸是所謂「國和國的關係」。 [1]  2013年11月15日,李登輝安全密帳案一審判無罪。 [2]  2014年3月28日,李登輝點名要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親自出面講話,為臺灣臺北學生佔領」立法院「來收場。2020年7月30日,李登輝在臺北病亡,終年97歲。
  • 臺媒:李登輝具有「雙重人格」取向
    臺灣《中國時報》8月1日刊登題為《李登輝的雙重人格》的文章,作者是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特聘教授曹俊漢。文章內容摘編如下:7月30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病亡。消息傳來,反應顯然是正反兩極,各有不同情懷。
  • 留心處處皆學問.
    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大學校,留心處處皆學問。只要你肯學習、能吃苦,沒有讀過大學,照樣能成才。——摘自習近平著作《之江新語·路就在腳下》■典出:俗語■原文:留心處處皆學問。■釋義:「留心處處皆學問」是一句俗語。大意是:只要多多留心觀察,生活中到處都是學問。不光是學校能學到學問、書本上能學到學問,只要做個有心人,就會發現生活、社會實踐中處處都有學問。  「條條大路通羅馬。」成才的路不只上大學一條。
  • 李登輝身世之謎
    有趣的是這次官方媒體並沒有用漢奸、賣國賊來對李登輝蓋棺定論,而是用遺臭萬年。今天我們就來探尋下李登輝的身世之謎。雖然目前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證據證明李登輝是日本人,可是我們梳理他一生的經歷,抽絲剝繭,可以找出一些線索,為什麼稱李登輝是日本人。
  • 盛夏的臺中 處處驚豔(圖)
    盛夏的臺中 處處驚豔(圖) 2008年07月17日 17: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科博館的另一大特色,則是佔地達4.9公頃幅員廣闊的植物園,園中展示超過756種植栽,共包含隆起珊瑚礁、臺東蘇鐵、北、中、南部低海拔等八個戶外生態展示區及熱帶雨林溫室,當前正展出的是食用鳳梨植物特展。
  • 處處都低調又很高級!
    終於別人家的圖書館變成自己家的圖書館,各種明顯翻閱痕跡的書籍,以及民國風格的小綠檯燈,處處都低調又很高級!各種風格的沙發和分隔桌,以及單人自習室,處處都能感到頂流名校對給學生創造良好思考環境,設身處地的考量。找時間一定要到學校來安靜的讀幾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