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疑似食物過敏?學會3步法找準過敏原

2020-12-20 中國青年報

什麼情況下才需要去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和食物不耐受檢測?過敏原化驗單該怎麼看?需要嚴格遵守食物過敏、不耐受清單嗎?家長自己能判斷的。

家長自己能判斷的

就不需要做過敏原檢測

有相關困擾的家長一定對IgE和IgG兩項檢測不陌生。一般我們說帶孩子去醫院查過敏原、查食物不耐受,其實就是去醫院進行IgE抗體檢測和IgG抗體檢測。

我的觀點是:家長懷疑孩子因吃了某種食物導致輕度不適,不建議第一時間帶孩子去醫院抽血檢測過敏原。更建議用「追溯-試探-規避」的方法,自行找準過敏食物。

追溯:回憶孩子有不適症狀前吃的食物,列入懷疑清單;

試探:有意識地給孩子少量懷疑清單中的食物,細心觀察孩子反應,最終鎖定過敏食物。

規避:避免給孩子吃該種食物,找到可代替該類食物營養的其他食物。

注意,這個方法的使用範圍,限定在孩子只有輕微食物過敏症狀的時候用。

輕微食物過敏症狀:輕微的腹痛、嘔吐、腹瀉,全身起「包」、瘙癢難耐等消化道症狀和全身性皮膚症狀。

有的孩子對花生過敏,一吃花生或花生製品,面部、喉嚨就會立即腫脹,阻礙呼吸,甚至導致休克。類似這種急症情況,當然應當機立斷立即就醫。確定過敏原後,家長千萬別再用該種食物「試探」孩子了。

明明能藉助醫療手段

為何我仍不推薦孩子去查過敏原

別覺得今天的話題和中醫育兒不相關。一些家長一看前面的「追溯-試探-規避」法,就覺得很麻煩,還不如直接去醫院查過敏原方便。這和家長一看到我過往推文寫的小兒疾病辨證方法,就直呼太難,寧願去為了專家號搶破頭,或去信那些「包治百病」的民間食療一樣。

養孩子,一定不要怕麻煩,萬事親力親為,聽起來很難,一旦做好開頭,能為後續養娃省很多力。

再說查過敏原這件事。我不推薦的原因,是因為它僅僅「相對準確」,只能作為一種寬泛的指引。

有的醫生甚至會這樣錯誤誘導家長:IgE只能查十來種過敏原,而IgG能查上百種。建議家長通過IgG查過敏食物,完全讓孩子忌口。

重點來了!孩子正常攝入食物後,相應的IgG就會暫時升高!這是人體正常的免疫反應!當家長拿到檢測報告,看到到相關IgG陽性程度2++、3++……並不能直接證明孩子對該食物不耐受。

那孩子最近沒攝入該種食物,檢測出IgG陽性,可以判斷是食物不耐受嗎?不見得。以兒童較常見的乳糖不耐受為例,腸道乳糖酶少,不能消化牛奶或母乳中的乳糖,孩子就會出現各種大便問題——和這和免疫關係不大。檢查IgG是檢查免疫介導相關,和檢測腸道乳糖酶無關。準確程度甚至不如家長用試探法。

同理,檢查出孩子體內某種IgE水平高,也只能說明寶寶對它可能過敏。如果在檢查結果中,堅果、豆類的 IgE數值偏高,但寶寶日常吃豆類、堅果並沒有什麼特殊反應,這種情況,並不一定要對這兩種食物戒口。

簡單粗暴地總結,為何我不推薦孩子在無急症情況下,去醫院做過敏原檢測。因為檢測結果不準!有時,孩子最近正在吃、卻沒出現任何症狀的食物被檢測出陽性,或一些之前從沒接觸過的食物檢測出陽性。不僅孩子目前的「過敏」症狀仍然無法解釋,更無形中加重了家長的焦慮。

此外,在家長能把控調整飲食的情況下,卻選擇帶孩子去醫院,對孩子的情志呵護無益。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明明沒生病,卻要去醫院看醫生做檢查,回到家還有那麼多東西不能吃,想必不是什麼高興事。如果是流行病高發期,還要提防醫院交叉感染的風險。

不過,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3種情況:

① 明顯過敏反應的孩子,雖然不是突發急症,但也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② 直系親屬有較嚴重過敏性疾病,孩子出現過敏反應徵兆的情況;

③ 對某種食物具有立即發生的過敏反應經歷,且皮膚有過敏反應,進行了很好的皮膚護理和外用藥治療後,病情仍然持續。

檢查過敏原並詳細諮詢醫生治療調理方案,就相對有意義。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相關焦點

  • 孩子疑似食物過敏?學會3步法找準過敏原
    什麼情況下才需要去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和食物不耐受檢測?過敏原化驗單該怎麼看?需要嚴格遵守食物過敏、不耐受清單嗎?家長自己能判斷的。我的觀點是:家長懷疑孩子因吃了某種食物導致輕度不適,不建議第一時間帶孩子去醫院抽血檢測過敏原。更建議用「追溯-試探-規避」的方法,自行找準過敏食物。追溯:回憶孩子有不適症狀前吃的食物,列入懷疑清單;試探:有意識地給孩子少量懷疑清單中的食物,細心觀察孩子反應,最終鎖定過敏食物。規避:避免給孩子吃該種食物,找到可代替該類食物營養的其他食物。
  • 懷疑寶寶食物過敏,該怎麼確定過敏原呢?
    過敏原檢測呢?抽個血檢查一下,就知道哪種食物過敏了,以後避開這種食物,問題不就解決了嗎!夢想雖美,但畢竟只是夢想。現實裡面,沒有哪位醫生會建議給寶寶抽血查過敏原的。不是醫生不想走捷徑,而是根本就沒有捷徑可走!
  • 反覆咳嗽只能躲開過敏原?最有效的3步法,讓孩子迅速好起來
    其實,這種反反覆覆的兒童咳嗽或是哮喘,大多數都是過敏性的,過敏原有很多,花粉、塵蟎、黴菌、動物毛髮、食物,甚至是冷空氣和氣候的變化都會讓孩子咳嗽不止。有人說,避免過敏性咳嗽遠離過敏原就好,但是,對於特定的食物還能不吃,如果你的過敏原是蟎蟲、飲用水甚至是空氣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帶著孩子遠離它呢?
  • 如何預防寶寶食物過敏?
    例如,如果你在一天中給嬰兒添加了3種新食物,而寶寶又出現了過敏反應,你就不知道是哪種食物引起的過敏。每次只添加一種新的食物,觀察3~5天,然後再繼續添加其他新食物。在此期間,請不要去除寶寶正在吃的其他食物。你已經知道此類食物是安全的,因為到目前為止寶寶還未出現任何食物反應。只是不要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以下8種食物組合,能引起過敏反應的可能性高達90%。牛奶、雞蛋、花生、樹生堅果(例如核桃、杏仁)、魚類、貝類、黃豆、小麥。
  • 寶寶食物過敏,能查出過敏原嗎
    如果症狀輕微,問題不大,試試排除法也許就能讓寶寶脫離過敏狀態。但如果過敏讓寶寶很不舒服,那就得去諮詢專業人士,採取必要的措施確認過敏原。一種叫做 RAST 的血液檢查很管用,但也不能百分之百地診斷出過敏食物。
  • 孩子為啥頻繁過敏?這3種「意想不到」的過敏原,一定要注意
    有孩子的家長都會特別留心孩子吃的東西,生怕孩子吃一些不健康或是孩子誤食了會過敏的東西進而危害到孩子的健康。尤其最近這幾年,孩子好像都比以前更容易發生過敏現象了。可是,有時候家長千防萬防,還是會讓過敏原找上孩子,家長跟過敏原之間的戰爭從未消停過。
  • 寶寶常見過敏原曝光!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竟然是它……
    一般情況下,寶寶過敏可以分為食物過敏、吸入性過敏、皮膚接觸性過敏和注入性過敏四種:食物過敏:目前已有170餘種食物被確定可以引起食物過敏反應,其中牛奶、雞蛋、花生、小麥、大豆、堅果、魚類、貝類最為多見,約佔食物過敏原的90%。
  • 8%美國兒童診斷出食物過敏,芝麻也是過敏源之一
    在「父母報告的兒童食物過敏對美國公共健康的影響」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間近40000名美國兒童的父母,詢問他們的孩子是否有食物過敏的表現。父母需要報告他們的孩子是否有過疑似食物過敏,如果是醫生診斷,需要報告具體過敏反應症狀和其他有關食物過敏的細節。
  • 我們為什麼會過敏?塵蟎、蟑螂都是過敏原,3招除去過敏原
    有一項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家庭存在著至少6種過敏原;而且幾乎有一半的人至少有3種過敏原,已經超出過敏性致敏或氣喘的臨界值。當你在家裡或辦公室時,你的鼻子、眼睛、喉嚨是否都一直受到刺激?塵蟎、蟑螂、寵物皮屑、黴菌等等,都會在你家中產生過敏風險。我們要小心家中的過敏原,特別是那些有過敏家族史和遺傳性過敏特徵的人。
  • 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孩子食物過敏...
    吃蛋糕沒事,吃蛋羹卻起了風團;一喝牛奶就嘔吐、拉肚子……食物過敏兒童的一日三餐令家長倍感焦慮。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如果致敏食物不能吃,如何保證營養?一些未經論證的檢測,如過敏原特異性IgG檢測、生物共振/生物電檢測、細胞毒性測試等,不但不能用於食物過敏的評價,還會干擾診斷、加重家長的焦慮情緒。專家介紹,食物過敏正確的檢測方法是皮膚點刺試驗和血清特異性IgE檢測。不過,這兩個檢測並不完美,存在交叉過敏反應問題。例如,有人吃蝦蟹並不過敏,但因為塵蟎過敏,他的蝦蟹的皮試反應也會呈陽性。
  • 牛奶過敏寶寶 五成還對其他食物過敏
    實際上,食物過敏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表現。最常見的就是口腔過敏症候群,比如咽喉、嘴唇水腫或瘙癢;表現在皮膚,可能是溼疹、瘙癢、皮疹、蕁麻疹等。在消化道,食物過敏有可能表現為腹瀉、腹痛、嘔吐、便血、便秘、拒食、生長發育遲緩等。「有的孩子因為一喝奶就肚子疼,一看到奶瓶就別過頭去不願意吃,家長只能夜裡趁孩子睡著了偷偷餵奶。」
  • 為什麼過敏的孩子越來越多?第3種過敏原你根本沒想到!
    接診的兒童變態反應(過敏)與免疫科主任醫師張維溪檢查發現,球球竟患上了哮喘。原來三四個月大的時候,媽媽帶著球球找張醫生看過病,當時過敏原檢測顯示為牛奶4級過敏,建議治療。但球球的母親認為過敏不要緊,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好了。結果沒想到一拖就拖成了哮喘!醫生表示,的確有些過敏症狀會隨著孩子長大後,免疫功能和腸胃功能進一步完善而消失,比如有些輕微的食物過敏。
  • 點刺檢測食物過敏原——哈爾濱市兒童醫院變態反應科每周四開放食物過敏門診
    (魏然)10個月小寶寶,從出生後溼疹很嚴重,並且一直腹瀉,營養狀態較差,體重增長緩慢,比同齡孩子輕很多,到醫院檢查得知孩子牛奶重度過敏,雞蛋輕度過敏。據變態反應科宋瑜欣主任介紹,兒童過敏大多數發生於出生後的第一或第二年,自述食物過敏的發生率高於10%,但真正食物過敏在1歲時患病率高峰大約接近在6—8%,此後逐步下降直到青春期之後患病率穩定在大約3—4%。
  • 食物過敏與不耐受能給寶寶吃嗎?哈爾濱市兒童醫院變態反應科每周四開放食物過敏門診「點刺檢測食物過敏原」
    ,到醫院檢查得知孩子牛奶重度過敏,雞蛋輕度過敏。:3歲以內嬰幼兒,中到重度難以控制的溼疹,尤其是當患兒出現速發反應、有消化道症狀和生長發育遲緩等情況,需要檢測過敏原。為了有效地幫助和解決嬰幼兒食物過敏的困擾,變態反應科每周四開放食物過敏門診,主要針對牛奶、雞蛋、小麥等新鮮食物進行「點刺檢測食物過敏原」,查找過敏真正「元兇」,避免過度的規避食物,為患者解除困擾。
  • 你不知道的食物過敏原,90%過敏由這八類食物引起
    有人認為食物過敏就是「皮膚起紅疹,癢的想撞牆」,實際上,食物過敏的表現因人而異,皮膚紅疹只是其表現形式之一,還常表現為胃腸不適、口腔潰瘍、哮喘等,嚴重的可能發生過敏性休克。    哪些食物會引起過敏?    上述食物引起的過敏能佔到90%左右,除此之外,水果類,如柑桔、獼猴桃、草莓、香蕉等;肉類,如牛肉、羊肉、雞肉、豬肉等;其他,如芹菜、芥末、芝麻等食物都可能引起過敏。    食物過敏怎麼破?    很遺憾,現如今我們還沒有徹底治癒食物過敏的手段,只能靠不吃引起過敏食物的方法。
  • 寶寶食物過敏怎麼辦,專家教你如何找到過敏禍首
    在醫學上,過敏是形容體內的免疫系統遭遇到過敏原時產生的反應,因此過敏並不能說是壞事,人體需要免疫系統來抵抗外部病毒、細菌等的侵略,而對於食物的過敏反應也是其中的一種,當然大多數情況下,對食物過敏會給人們帶來麻煩。
  • 孩子頻繁「感冒」或因過敏 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蟎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免疫力低下會導致反覆感冒外,如果媽媽們發現寶寶長時間吃藥後咳嗽、支氣管炎、打噴嚏和流鼻涕等不見好轉,那麼就要考慮是否因呼吸道過敏而引起這些貌似「感冒」的症狀;否則孩子會被過度地餵錯藥,而與此同時真正的問題又沒有解決。呼吸道過敏常是由空氣中的過敏原導致的,其中最為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蟎。塵蟎過敏你知多少?
  • 過敏原檢查有異常,就一定是過敏嗎?
    項目中有總IgE和各項過敏原(例如牛奶、雞蛋等食物,蟎蟲、花粉等吸入過敏原)的特異性IgE的數值。如果發現了有某項或者某些數值增高,家長會疑惑:這是不是說明我孩子一定對這種物質過敏,以後要完全迴避呢?數值正常的是不是代表肯定沒有過敏,以後也不需要擔心呢? 下面我來解答這些常見的疑問。
  • 為什麼你家孩子會過敏,這些常見的過敏原可以參考
    在和寶爸寶媽們交流的過程中,常常聽到許多關於過敏原因的疑惑。「為什麼小寶寶也會有過敏性鼻炎?」「為什麼孩子在北方就好好的,到南方就開始過敏了?」「為什麼有的孩子只是在季節變化的時候才發病,我家孩子卻一直消停不下來?」
  • 如何預防嬰幼兒食物過敏?可能寶寶此刻吃下的食物就是過敏的源頭
    ★2歲以下孩子更容易食物過敏★食物過敏的症狀表現為皮膚瘙癢、腹痛腹瀉、咳嗽鼻涕等★寶寶過敏後應迴避過敏食物、對症治療★預防食物過敏需要寶媽耐心記錄、小心添加輔食食物過敏是什麼?十月菌先帶你先認識一下什麼是食物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