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81個字,預計閱讀時間4.2分鐘
在影響脫髮的各類因素中,內分泌、壓力、熬夜等這些因素大家是比較熟悉的。
但,你知道「腸道菌群」也會影響脫髮嗎?
可能聽上去有些離譜,腸道裡的事情怎麼會影響到頭髮呢?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腸道菌群和脫髮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01
腸道菌群或許會導致脫髮?
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日本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脫髮或許是因腸道菌群導致的。
腸道菌群,即生存在人的腸道裡的大量細菌構成的集體。
人體腸道內寄生著10萬億個細菌,其中大部分為共生菌群,主要有擬桿菌、梭菌、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
腸道菌群雖然非常微小,卻有很大的威力,它對於保持宿主體內平衡健康至關重要,尤其是胃腸道。
研究表明,腸道菌群有助於腸外的生理調節,包括肝臟,肺臟,皮膚和大腦等,但它的不平衡可能導致個體的疾病惡化。
在日本的這項研究中,研究者選取小鼠為實驗對象,他們給有菌和無菌兩組小鼠分別提供含和不含生物素的飲食,但並沒有看到脫髮的表現。
隨後重複了這一實驗,只是這次他們給老鼠服用長時間的抗生素來破壞腸道菌群的平衡。
正如預期的那樣,他們發現腸道菌群在抗生素治療後失衡,而小鼠也很快便出現了輕度脫髮現象。
進一步分析脫毛小鼠的腸道菌群後,研究者發現,其中一種叫做鼠乳桿菌的腸道菌數量顯著增加。
當他們用鼠乳桿菌餵養體內無細菌的小鼠時,他們發現脫髮現象變得更加嚴重,小鼠變得幾乎完全禿頭。
▲正常-體內無細菌-體內無菌加鼠乳桿菌
隨後進行了對照試驗,給正常小鼠和體內無細菌小鼠餵食正常水平的生物素,但添加了鼠乳桿菌,結果這些小鼠完全沒有脫髮。
這足以證明,腸道菌群的失衡是導致脫髮的重要因素。
▲正常/無菌小鼠在服用水、抗生素後的對比
那麼, 腸道菌群是怎樣引發脫髮的呢?我們接著來看。
2
腸道菌群是如何引發脫髮的?
我們人體內的腸道菌群可以產生很多重要的微量營養素,如生物素,維生素K,維生素B12,尼克酸和葉酸。
其中,生物素(維生素B7)是一種水溶性的維生素,不但能防止頭髮脫落,還能預防少年白髮等。
人體本身沒辦法合成生物素,只能靠食物補充或者腸道微生物分泌。缺乏會影響皮膚健康,也會導致脫髮。
該實驗中,鼠乳桿菌在加入抗生素後擴大。這種細菌不能產生生物素,會引起生物素嚴重缺乏,繼而便導致了小鼠嚴重脫髮。
最後,研究者在給腸道菌群失衡的小鼠直接注射生物素後發現,即使沒有恢復正常的腸道菌群,脫毛現象也得到了明顯改善。
這一結論充分證明了腸道菌群以及飲食會影響脫髮。
因此,可以通過操縱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如直接注射生物素,或選擇益生菌膳食補充劑等來治療脫髮。
在飲食中多吃一些動物肝臟、瘦肉、葡萄、柚子、莓果、西蘭花、菠菜等,也是很方便的補充方式,在生活中注意飲食就足夠大部分人對生物素的需求。
研究人員同時也表示,尚不能排除細菌對於皮膚的影響,所以目前對於這個研究結果仍持謹慎態度。
但給我們的啟示是,脫髮不僅只是頭髮的問題,還牽扯到身體各個部位,所以為了保持頭髮及身體的健康,保持身體平衡、注意營養充足是很有必要的。
最後,每個人脫髮原因都不盡相同,但要判斷自己的脫髮原因其實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