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名學生,自然是免不了要寫作業,但寫作業也是有方法的,很多學生其實做作業的順序都是錯誤的,一位退休的班主任在教育座談會上說了這樣一番話,令無數的老師和學生印象深刻,方有一種如夢初醒的感覺。
這位班主任說:「很多學生在寫作業的時候,百分之九十都是錯誤的,你們別看寫作業很容易,其實也是有竅門和方法的,但是許多學生寫作業的順序其實是不對的。」
說到這可能很多人會不解,不就是寫個作業嘛,還要講究什麼順序呢?也有很多的學生表示,他們當初寫作業最多也是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難道這樣做還有錯?
這位班主任繼續說:「同學們,你們平時寫作業是不是大多在教室裡或者是學校宿舍和自己家裡?」在場的學生紛紛點頭。
「那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雖然你們是從容易的題目開始來寫,然後再做那些難題。但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正確的應該是,在教室的時候寫難題,回到宿舍的時候寫一點容易的題目。」
這番話說完後,同學們和一些班主任議論紛紛,有的人甚至還發出噓聲,認為這名退休的班主任是不是在胡說八道,都已經退休了,還說出這種邏輯不通的話,是不是老糊塗了?
這名班主任先是示意讓下面安靜些,然後說:「當你們在做難題的時候,一定要在教室,因為那裡有老師和一些程度比較好的同學在,你們如果遇到了不會做的題目,可以下課向他們請教。但是如果你們回到了宿舍或者家裡,做難題恐怕要耗費很多時間,而且這樣效率也並不高。所以說,同學們做題時要有方法,千萬不能盲目做題,回到宿舍主要是穩固掌握的知識,更多的時間還是用來休息的,但一旦在教室那就是在戰場,你們也應該拿出拼搏的精神,攻克難題。」
這一番話說出口後,臺下掌聲雷動,同學們和那些班主任紛紛起立為她鼓掌。
說到這裡,筆者認為這名退休班主任真的是經驗豐富,而且她能把這個方法分享出來,也足以見得她的無私。學習本來就是需要講方法的,絕對不是一味地努力就能成功,所謂的「書山有路勤為徑」也是建立在「有路」的基礎上。
當初筆者就是在一味地努力學習,沒有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才產生了「事倍功半」壞效果。在班裡當老師講課時不好好聽,之後反而要在下面努力用功,這真的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行為。
不知道大家當初學習有什麼方法和竅門,或者對這名班主任的話有什麼異議,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