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堅決不做作業,班主任老師該怎麼辦?聽聽「佛系教師」怎麼說

2021-01-11 微雨潤苗

學生堅決不做作業,班主任老師到底該怎麼辦?學生不做作業,可以說是老師相當頭疼的問題。特別是班主任老師,更是為此操碎了心。對於那種作業不做、油鹽不進的學生,如果是那些年輕氣盛又相當負責任的老師,那麼他們肯定會暴跳如雷,甚至對學生進行「動粗」。

但是,體罰學生是不被允許的,如果學生因為老師的「恨鐵不成鋼」而出現身體上的損傷,那麼老師和學生就必定會兩敗俱傷。為了寫這篇文章,我特地諮詢一些「佛系教師」這個問題,接下去我們來聽聽「佛系教師」到底怎麼說。

⑴師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

在「佛系教師」看來,因為有緣,所以老師和學生相聚在同一個班級中。上輩子500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上輩子無數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師生一場。同在一間教室中,老師何必為難學生?

不同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作業要求:優等生,可以根據他們的需要多做一些作業,這樣可以確保他們在作業量上「吃得飽」;中等生,可以酌情減少作業量,要確保他們吃得了;學困生,他們太困了,每一個學困生的背後都有一個不懂得任何家庭教育規律的家長,學困生實在不想做作業,你倒是可以確保對方有一個幸福快樂、多姿多彩的童年。

⑵作業不做隨他去,單詞不會你隨意。

「佛系教師」認為,對於想要讓孩子進步的家長,老師倒是可以和家長溝通,讓家長抽出時間督促孩子完成作業。但是家長本身就對老師比較反感,你一定不要和這種家長有過多的接觸,幾年時間很快就熬過去,作業不做就隨他去,單詞不會你也可以隨意,同在一個班級彼此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不香嗎?

至於體罰學生、斥責家長,這種會導致嚴重不良後果的時候一定要杜絕,否則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教師只是個職業而已,只是個飯碗而已, 按照東漢末年曹孟德老師的話那就是八個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不過你就算想「棄」,也不應該是這種棄法。

⑶入行前想「普度終生」,入行後只想度「有緣人」。

佛系教師並非一開始就是佛系教師,他們剛開始也是心系教育大業,以教化蒼生為己任的理想主義者。入行之前,他們也想過「普度終生」——把每一個能夠扶起來的學生統統扶起來。但是入行的時間久了之後,他們就不再覺得自己「法力無邊」,很多時候他們往往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故此,入行後他們就想著「佛度有緣人」,開始以不一樣的態度對待不一樣的學生和家長。

對於「佛系教師」的上述三個觀點,你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選擇當教師,該不該當傳說中的「佛系教師」?家長:嚴管就收厚愛
    在當下,在教育領域,有一個詞語非常流行,那就是「佛系教師」。在家長看來,「佛系教師」是一種相當無能的老師,這種老師在班級管理方面一塌糊塗,班級紀律一團糟,這種老師對問題學生不管不理,他們只管領取工資從不管事;在學生看來,「佛系教師」的班級管理方式非常寬鬆、「佛系教師」的性格相當和藹,「佛系教師」是脾氣特別好的「好好先生」。
  • 學生上課睡覺,老師該怎樣處理此事?「佛系教師」的「語錄」亮了
    不管是哪個一線教師,如果發現自己的學生上課的時候睡覺,心中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疙瘩,有的甚至會暴跳如雷,直接用「雷霆手段」將其「轟醒」。學生上課睡覺,老師該怎樣處理此事?普通老師當然是想各種辦法將其「喚醒」。
  • 佛系教師,你不知道的秘密
    如果遇到的不是一個佛系老師,很可能當他有小的苗頭時,就予以懲罰,管教,說服,這個孩子就可能懸崖勒馬、迷途知返。有時候我們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管好一個孩子,也是大功一件。佛系教師就是不願意做功德無量的情。
  • 為何越來越多的老師會選擇做一名「佛系教師」?
    我們姑且把擁有「佛心」的教師稱之為「佛系」教師,「佛系」教師最顯著的特點是「兩耳不聞學生事,一心只教聖賢書」。學生只要不出事,我只要上好課就可以了,不用太過於管理學生,這就是「佛系」教師對工作的要求。「佛系」教師是教育的恥辱,卻又是當下教育最普遍的一種現象。
  • 「放下教鞭,立地成佛」,佛系教師會不會越來越多?
    只有要求嚴厲的老師才有可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因為每個人都有惰性,都會偷懶,都願意追求舒服和安逸,但人生不能如此。 教鞭、戒尺等曾經是老師的必備工具,學生犯了錯誤,自然是要挨板子的,家長也是希望對孩子嚴加管束,這是老師關心孩子,甚至負責的表現。 但在當下,佛系教師越來越多,成為一種潮流。
  • 教師節:一年級學生不做作業被老師責罰,說出原因老師哭了
    教師節將至,我們該送什麼禮物給老師呢?其實老師收到最好的禮物應該就是學生優異的成績,而作為家長的我們總想表表心意,送個小禮物什麼的。這不兒子剛上一年級,對於教師節的概念可能還模糊不清,經過我和老公的詳細解說,兒子終於明白教師節就是老師們的節日,我問:「兒子,你想送給你們老師什麼禮物呢?」
  • 教師節該不該給老師送禮?送什麼禮?聽聽10年一線班主任怎麼說
    「這不年不節的,也不是我生日,為什麼突然要送我禮物?我家有破壁機啦,你留著自己用唄!」我說。「唉!這不是教師節到了嗎?我們班一貫的傳統,是由家委召集部分家長參與討論、決策,由班費統一出資,買些小禮物送給任課老師們,以表達節日的問候和心中的感謝。
  • 學生的作業該由誰來改?來聽聽家長的心聲、老師的觀點
    ,到底該不該?一起來看看家長怎麼想聽聽老師怎麼說11月18日,記者隨機採訪了多名學生家長及小學教師,針對家長批改學生作業這一現象,大家有話說「我認為家長批改學生作業,並不是一個必須要做的事情,而是一個學校教育的補充方式。」小學數學教師孫老師告訴記者,自己從教20餘年,很少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而是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完成作業。
  • 負責任的老師,都不佛系
    李老師也許學識足夠,但她對學生「放羊式」的管理態度,確實影響到我們的學業,嚴格來說,她是一個不負責任的老師,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工作,殊不知教師除了教書,還有一項「育人」的職能,見學生誤入歧途而不勸阻,這樣的老師不配受人尊敬。所以在我們這屆學生成年之後,許多人提起李老師,都很氣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因為她在課堂上的放任自流,許多學生的命運被改寫,有時候無視是對學生最大的傷害。
  • 學生不做家庭作業,家長缺位,老師怎麼辦?4點建議
    在農村學校,學生不做家庭作業的現象比較普遍,幾乎每個班級都有幾個這樣的學生。有的班級甚至可能更多,達到一二十個的都有。這種情況會致使教學成績難以提高。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家長缺位。
  • 如何破解「佛系」教師的困局
    最近幾年,一個新的教育界詞彙逐漸讓人熟知,那就是—佛系教師。所謂佛系教師,就是指部分教師對於教育教學用佛系的態度來應付。在教育教學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求育人只管教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如今,教師不敢管學生的現象影響越來越大,這也導致了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越來越低,甚至有的學生根本不把老師放在眼裡。
  • 嚴師不一定出高徒,但「佛系教師」更難教出有擔當、有水平的學生
    當然是教學過程嚴肅而不古板,教學方式嚴謹而不乏味,對學生的諄諄教誨嚴厲而不粗暴。如果單單把嚴師的「嚴」偷換概念成「脾氣差、羞辱打罵學生」,而嚮往成為傳說中的「佛系教師」,這種想法我不敢苟同。跪著的老師不可能教出站著的學生,嚴師雖然不一定出高徒,但「佛系教師」更難教出有擔當、有水平的學生。「嚴師出高徒」這句話真的是謊言嗎?
  • 初三學生有必要住校嗎?聽聽班主任怎麼說
    初三學生即將面臨中考,學習負擔重,心理壓力大,如果不住校的話,還的每天往返於學校和家,有的家長就在考慮是否讓孩子住校?另外,隨著天氣越來越冷了,有的同學也反映自己想住校。那麼,家長到底該不該讓孩子住校呢?聽聽班主任怎麼說。
  • 教師節就要到了,要不要給老師送禮呢?聽聽這位班主任怎麼說
    學生們昨天剛開學,一周後教師節又要到了。一些家長又開始準備給班主任和老師送點東西表達心意。給老師送禮的現象不是少數。好多家長也很反感,但是又覺得不送的話,好像孩子就會被冷落。班主任和老師們真的這麼貪婪和勢力嗎?今天,Oli老師站在班主任的角度說說這個事。
  • 老師們:今日起,願你做個佛系教師!
    教育的悲哀在於:家長捨不得管,別人沒法管,老師不敢管! 怕只怕:贏的是家長,輸的是老師,害的是孩子,荒的是教育! 體罰學生,零容忍!
  • 竟然被學生舉報!孩子不完成作業,老師要該不該管呢?
    竟然被學生舉報!孩子不完成作業,老師要該不該管呢?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網課學習,奇事不斷。老師、學生、家長各有說詞,各有的委屈。試想,如果這個老師對這個學生的作業完成與否,不聞不問的話,學生和家長是否會舉報這個老師教學不負責,沒有盡到做老師的責任呢,那麼縣委和教育主管部門將會如何處置這個老師呢,不敢想像。教育局只會認慫,以後誰敢再管學生。學生不按時完成作業要不要管呢。說到作業,老師有時也很無奈,有時也是束手無策。
  • 教師太嚴不討喜,這樣的「佛系教師」,你可喜歡
    大家好,我是私語老師。昨天在網上了解到,瀋陽一名英語教師在晚上十點左右在釘釘上打電話催學生交作業,學生匿名舉報到地方政府留言板,稱教師影響了學生的休息時間。網絡配圖首先,我做不了不管學生的所謂的「佛系教師」。
  • 老師吶喊:我不想做佛系老師——清晰解讀老師該如何學會自保
    總之,這些事故扎得老師千瘡百孔,體無完膚!於是就有一種自嘲聲說:以後得做一個佛系老師!,我認為教師肩負著培養祖國下一代的責任,不能佛系,而且是堅決不能!可現實中確實也有太多讓老師格外「弱勢」的現象發生。於是,矛盾就產生了——不佛系吧,教學生涯中似乎埋著定時炸彈,不定啥時候就引火燒身。佛系吧,又對不起良心,對不起國家。所以,要想平衡,老師需要具備教育的敏銳度和專業知識。
  • 教師節前,某班主任做了一件不該做的事,被學生傳到網上
    福州一教師在班群發布用班費送禮投票。有學生上網反映,認為此投票系強制送禮。該教師對此回復「請你轉班」。涉事學校回應稱,該教師是班主任,行為有違師德師風,現已撤銷該教師的職務。班費應該用於學生活動,怎麼能拿來給教師買禮物?這真是可嘆、可悲!
  • 家長該不該批改作業?家校溝通咋做?來聽聽西安老師怎麼說
    近日,太原市教育局出臺新規,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得指派家長參加本該由師生完成的事宜,如打掃教室衛生、班級文化布置等。華商報10月30日B1版進行報導後引起社會熱議,有家長支持也有家長反對。  那麼家長到底該不該批改作業、家校溝通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