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作業該由誰來改?來聽聽家長的心聲、老師的觀點

2020-11-21 鄱陽發布

最近,「家長批改作業」這一話題引發熱議

「批改作業」這件小事,成了「大事」


學生作業家長改,到底該不該?

一起來看看家長怎麼想

聽聽老師怎麼說


11月18日,記者隨機採訪了多名學生家長及小學教師,針對家長批改學生作業這一現象,大家有話說——


家長有話說:

大多數家長表示,對批改作業不理解


「我孩子今年讀三年級,有時候會批改一下他的作業。工作不忙的時候幫孩子批改下還好,可以參與到他們的成長過程,知道他們哪方面比較薄弱。忙的時候就很頭疼,特別還要家長批改完及時發給老師之類的,趕不上會被老師一直催。」市民陳女士認為,家長可以查看作業完沒完成,或放學回家後督促孩子完成作業,畢竟自己的孩子,關注是理所應當的。至於批改,應當由老師完成


「我覺得這樣的現象並不好,首先這本來就是老師的責任與義務。很多父母沒有什麼文化,根本就教不來。」市民周女士表示,如果說要讓家長參與孩子的成長並不是靠批改作業來實現的。參與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親子活動、課外拓展等等。如果孩子在回家之前就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回家以後家長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看課外書、學習書法等,這樣利於孩子成長。「其實很多家長也就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按時提交以後就鬆了一口氣,根本就沒有達到學習的效果。」


「以前我們讀書的時候,家長都不怎麼操心我們的作業,現在的家長壓力大啊!」市民吳女士告訴記者,家長很多時候根本講不到重點,批改作業的意義並不大。「小學放學時間很早,完全可以把放學時間調一調,留一節時間給孩子寫作業,老師幫著講解家長在孩子放學後再幫著檢查一下,這樣大家都輕鬆一點。」



老師有話說:

老師表示,低年級與高年級要區別對待


「我覺得,其實這個要看教學的需要,像語文這個學科,作業多、種類繁,高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自制力,相對來說,並不太需要家長批改作業。但是低年級的學生,相對來說並沒有太多的自主能力,很多時候就會需要家長參與到批改作業的行列。」小學語文教師王老師表示,家長批改學生作業,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動態,及時發現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也可以幫助督促孩子學習。


「我認為家長批改學生作業,並不是一個必須要做的事情,而是一個學校教育的補充方式。」小學數學教師孫老師告訴記者,自己從教20餘年,很少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而是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我平常不會布置很多作業,有時會鼓勵孩子們互相批改作業,這樣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也能達到良好的複習效果。」孫老師表示,作業是反映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如果讓家長批改作業老師是無法從中了解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也無從得知,這樣,下一階段的教學也無從下手。


「我基本上是不需要家長來批改學生作業的,因為英語的特性,很多時候作業的批改都是我自己來完成。但是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尤其是聽、讀這方面,很多時候就需要家長陪著孩子一起聽、讀養成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小學英語教師趙老師表示。


「我教的是數學學科,一般家庭作業量不太多,基本是老師自己批改的,這樣學生哪些內容沒有掌握好,就可以一目了然,課上可以針對性的糾錯講評。」小學數學教師李老師表示,並不建議由家長批改學生作業,「像我班上留守兒童較多,家長的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家長批改作業的話,一方面增加家長的負擔,另一方面家長批改完之後不能很好的反映學生的掌握情況除非有個別孩子作業習慣不好,經常拖沓,這樣的話就會聯繫家長在家多督促。」


「我們農村學校還不存在家長批改學生作業這個問題。畢竟這裡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監護人大多是種地做工的老人,一二年級還好點,到了三年級作業都比較靈活。」小學語文教師劉老師認為,家長有必要通過檢查作業等方式去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老師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為自己減負,更多的是希望家校一起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從長遠來說,家庭的陪伴與教育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的作業家長要不要改?

老師為什麼讓家長批改作業?

家長、老師如何當好「教育合伙人」?


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家長退群事件新進展,學生作業誰來改?教育部回應:家長拍手叫好
    家長退群事件引熱議,作業誰來改?教育部回應:家長拍手叫好對於家長群事件,前些日子引發了社會廣大網友的熱議,家長們紛紛對此表示了不滿,其中最為顯著的事是一位江蘇的家長,他在視頻裡面義憤填膺,發聲反問學校老師,知識我教、作業我改,那還要老師幹嘛?這番話說出了無數家長的心聲,多年來家長群一直備受家長詬病,如今終於解決了。
  • 學生家庭作業該由誰來批改?海口的家長、老師有話說
    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否應由家長批改,是目前家校合作過程中容易引發矛盾的一個問題。在家校合作過程中,一些家長有牢騷,認為教師將自身責任轉嫁給家長,而教師們也有自己的委屈:一些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感覺自己沒責任了。  家庭作業到底應該由誰來批改?家長微信群為何成為家長的負擔?家長有沒有義務去學校站崗、大掃除?家校合作如何界定權責?海南日報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採訪。
  • 孩子的作業該由誰來把關?
    昨天在頭條問答上看到這樣一則提問:「形式主義作業逼瘋家長,孩子的作業由家長來把關,作業不是老師的責任嗎?每個人都有遺忘,孩子也不例外,除非你將所學的知識內化到你的大腦,成為你自己的東西,知識體系,但我想,到此時,已不需要家長來把關孩子的作業,他自己就能夠獨立完成,並做到檢查。而需要家長把關的作業的時候,正好孩子剛步入學習,對於一切學習的方法,態度,認知水平都需要被把關,而這個把關到底該由誰來做?一個人的成長軌跡可以說是一生的。
  • 多數網友贊成叫停家長代批作業,聽聽孩子怎麼說
    央視網消息: 我們要關注這樣一個話題:誰來批改孩子的作業?您可能要說了,這個問題還用得著討論嗎?自古以來不就是老師批改作業?先別忙著下結論。就在11月12日,武漢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展開專項整治行動,嚴禁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而至此,從國務院到全國十多個省份都已出臺了嚴禁讓家長批改作業的規定,卻依然沒能杜絕。
  • 多數網友贊成叫停家長代批作業 聽聽孩子怎麼說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我們要關注這樣一個話題:誰來批改孩子的作業?您可能要說了,這個問題還用得著討論嗎?自古以來不就是老師批改作業?先別忙著下結論。就在11月12日,武漢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展開專項整治行動,嚴禁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而至此,從國務院到全國十多個省份都已出臺了嚴禁讓家長批改作業的規定,卻依然沒能杜絕。
  • 小小作業家長累,老師苦,到底該誰改,教育部門一錘定音
    先有家長因作業退出家長群,引發網絡關注,後有央視銳評家長代改作業現象。由此引發一波教育爭論,爭論的焦點是,作業該由誰改?很顯然許多家長和網友都認為,作業由家長代改是老師在推責任,是一種不負責任,不作為的表現。
  • 家長到底該不該改作業?
    視頻結尾處,這位家長問道:「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後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辛苦?」那麼家長該不該改作業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幾個問題:病人去看醫生,醫生要求病人自行網上搜索病症然後根據病人自己的診斷開藥方可不可以?還有。。。別還有了,相聲都不敢這麼說。
  • 小學臨近開學,教室衛生該由誰來打掃,老師、學生還是家長
    一些家長就特別積極,也有家長陷入糾結:開學打掃衛生怎麼成了家長的事?對於「開學掃」,不同學校的做法大相逕庭,以號召家長打掃的居多,那到底「開學掃」由誰來負責呢?觀點一:學生打掃持此觀點的人認為:打掃教室衛生,是學生自我服務性勞動,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可謂一舉兩得。否則,「勞動最光榮」對學生而言就是蒼白無力的。
  • 學生作業家長改,還要老師幹什麼?
    ■ 來論  據《錢江晚報》報導,「蕭山某實驗小學一年級班主任讓家長自己批改作業,這種做法合理嗎?班主任自己天天忙著在朋友圈做微商,根本無心教學,該如何反映這種情況?」最近,有家長爆料,杭州蕭山某實驗小學一年級班主任讓家長自己批改作業,自己一心一意忙著做微商,這讓不少家長心裡很不悅,質疑老師把自己的工作轉嫁給家長。
  • 鞏義家長,作業到底誰改?教育部表態了!
    提起學生的家庭作業問題 家長叫苦連連 老師也很委屈 小小作業本似乎成為了家校矛盾的導火索 面對作業 是家長太「脆弱」還是老師太「懈怠」?
  • 學生堅決不做作業,班主任老師該怎麼辦?聽聽「佛系教師」怎麼說
    學生堅決不做作業,班主任老師到底該怎麼辦?學生不做作業,可以說是老師相當頭疼的問題。特別是班主任老師,更是為此操碎了心。對於那種作業不做、油鹽不進的學生,如果是那些年輕氣盛又相當負責任的老師,那麼他們肯定會暴跳如雷,甚至對學生進行「動粗」。
  • 家長「越俎代庖」改作業,合適嗎
    「我來說說,其實這個事情也不能這樣來理解,家長改孩子的家庭作業,也存在著增加家長勞動量的問題,但是,如果每個家長都能認真地把孩子的作業改完,就很容易知道孩子在學校裡的學習情況,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孩子是社會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要負起一定的責任,不要把孩子簡單地推給學校,只有家校聯合,才能真正把孩子管好。」在金水區一所重點小學任教的李老師說。
  • 「熊孩子」的作業誰改?家長們的狂歡,教育部發話:嚴處讓家長批改作業
    記得我們小時候批改作業好像都是老師們辛辛苦苦完成的,爸爸媽媽頂多就是幫忙籤個字看看有沒有做完,現在學校好像都開始流行老師把批改作業的任務下發到家長群裡,在孩子做完作業後由家長們自己親自來批改
  • 學生作業到底該誰批?多地發文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最近,一位江蘇家長因「不堪重負」,憤而退出家長群,讓「家長作業」話題再度引起熱議。孩子的作業到底該由誰來批改?濰坊11月9日,濰坊市教育局高新分局出臺《濰坊高新區學生作業規範「十要十不」》,要求「不得出現只有學生自評或互評,或者要求家長代批閱作業的現象。」該通知明確,作業進行分類批改,既包括全批全改作業,也包括選擇性批改作業。選擇性批改作業要在一定時段內覆蓋全體學生,作為改進教學的依據。
  • 改作業這事,別愁!辦法來了
    前段時間,江蘇一位家長因不滿老師不批改作業而退出家長群的新聞一度引起網友共鳴,家長該不該承擔起批改作業的責任也引發爭議。 據悉,目前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等至少十個省份的教育部門都出臺了相關文件,向「家長批改學生作業」說不。
  • 作業到底該誰批?是老師還是家長
    作業到底該誰批?沒想到這會成為困擾很多家長與老師的問題。是不是所有的作業,所有的練習都要由老師來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小學低年級所有的作業都要由老師來批。1.低年級是培養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看似知識簡單,其實需要關注的細節非常多,語文書寫的筆畫、是否出頭、佔格位置等等,家長完全不了解,有時候家長覺得差不多,其實是不規範,推給家長無法達到作業訓練的目的。
  •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教育部最新回應來了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 俞偉躍: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
  • 小學生家長輔導批改作業成常態,老師難道在學校沒有改作業嗎?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建議給小學生家長減負,減少家長陪作業的任務。這條建議贏得大眾的好評,說出廣大家長的心聲。給小學生減負,這項工作這些年一直都在進行著。給小學生家長減負,卻是第一次聽到。
  • 2020兩會發聲: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說出家長心聲
    針對學生作業,全國政協委員範小青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具體如何實施? 2020兩會發聲: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說出家長心聲   2020兩會正在進行時,許多提案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針對學生作業,全國政協委員範小青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具體如何實施?
  • 「家長退群」事件上央視,家長:教是我教,改是我改,到底誰辛苦
    最近關於江蘇一位家長在視頻中,怒懟老師: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改作業。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說實在的,辛苦什麼,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那我要你們幹什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