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草書最高水平的代表,精彩絕倫,寫「江湖體」的都該看看!

2020-12-20 書法網

其實對於大多數民眾來講,書法在這些人的印象當中僅僅停留在好看的楷書與行書當中,對於稍有個人意趣表達的作品,在非專業人眼中極少人能看懂。

你沒有學過行草書,外行是幾乎看不懂《祭侄文稿》的,有些人可能很淺顯能看明白《蘭亭序》覺得裡面的小尖尖很有意思,部分字看起來很漂亮,但是也僅僅到這種層次了。

張旭草書長卷《李青蓮序》

很多人沒有學習過草書,不懂基本的草法,看不懂草書也很正常,這本就不是一個下裡巴人的藝術,書法歷來就是文人士大夫階層的藝術表情,是普通民眾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一些外行人總會說書法是為民眾服務的,這就脫離了書法的藝術本質,失之於虛妄。

書法上升到了草書這一境界,一個人的意趣表達,可能僅僅只有極少人數人能看懂,能感動,能產生共鳴,這才是藝術的魅力,而通篇寫得轉入算子的字,算不得書法,只能叫做工藝美術而已,而工藝美術則恰恰是為最廣大的民眾服務的。

張旭草書長卷《李青蓮序》

大草形成於章草,而章草形成了隸書,隸書發源於簡牘書法,所以草書的基礎,從本質上講,乃是簡牘用筆和篆籀用筆,很多書法沒有入門的朋友,總以為唐楷是草書的基礎,這就是對於筆法體系的不了解。

中國草書在魏晉時期達到一個高峰,這個時候的代表人物是張芝和王獻之,到了盛唐時期,湧現出了「顛張醉素」這兩個人共同撐起了唐朝的草書大旗,令後世書法家難以望其項背。

張旭草書長卷《李青蓮序》

張旭的草書是來自於家傳,張旭本來是一個望族,其舅父是大書法家陸彥遠,其筆法乃是家族之傳,得「二王」正脈,張旭後來將王獻之與自己悟出的筆法,傳授給了他最好的學生鄔彤,而鄔彤又將其傳給了自己的堂弟懷素,自此才有了懷素的名望。

張旭的最經典的草書作品《古詩四帖》大家都聽說過,但是只要學過草書的人都知道《古詩四帖》是偽託之作,其章法氣息與唐人的格調完全不同。

張旭草書長卷《李青蓮序》

而被人忽略的張旭草書《李青蓮序》才真正代表了張旭平生草書的最高水平。張旭對於草書的穎悟來自於他向自然學習的能力,這種能力很重要,衛夫人、歐陽詢從自然中悟出筆法之妙,而宋朝的黃庭堅也是從划船當中,悟出筆法真諦。

張旭的筆法除了得自與家族的傳授之外,他見到了公孫大娘舞劍,從而也悟出了筆法之妙,那個時代的書法之所以能夠為後人所敬仰,正是這份筆法的傳承和向大自然學習的品質。

張旭草書長卷《李青蓮序》

張旭的這件《李青蓮序》是唐代草書的傑出作品,通篇在用筆上極為多變,變幻莫測,在結體上深合草法規範,在章法氣息上醇厚而高古,呈現出了一個時代的宏偉氣象,而後人所不及。

《李青蓮序》通篇將的是李白的故事,張旭的書法、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法,在唐代被譽為「三絕」。

張旭草書長卷《李青蓮序》

如今,我們採用超高清的宣紙掃描技術,還原出了跟原作一模一樣的作品。

欲購此草書長卷《李青蓮序》,請點擊下面惠購:

張旭草書長卷《李青蓮序》

相關焦點

  • 網友提問:如何區分草書大家和江湖草書
    當然,這些詞都是建立在寫的不錯的基礎上。至於江湖亂寫,是沒這些的。所以只要懂了這些詞,就能分辨書寫者有沒有水平,有沒有功底了。草書看取法上圖中知去明顯取法王羲之這個是積累,臨帖多,讀帖多,一個轉折的變化,雖是同一個字,但不是一個人寫的。
  • 如何欣賞草書,以及草書的水平高低判斷
    大篆草書是書法的最高境界,這是在書法界得到認可的。我就草書的基本概念簡單地介紹一下,草書是漢文字的快寫,這在書體的形式上就有的表現,不用解釋過多。中國文字是象形文字,也就是從圖形中演化而來,從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不斷地發展和趨向成熟和完美,使漢字提高到藝術的高度。漢字也是中國文化的核心部分,如果沒有漢字也就沒有今天大一統的中國。漢字是維繫中華文明最重要的一個載體。
  • 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徐利明書法,草書章法緊密 網友:先透透氣再說
    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徐利明書法,草書章法緊密 網友:先透透氣再說。在書法圈,徐利明屬於比較知名的書法家,書協會員,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又有大學教授的主體職位,所以說名氣是不缺少了。一位書法家的造詣,不是看名氣,主要看作品,特別是一提到他是草書委員會副主任的身份,大傢伙總有一種期待:寫草書的人不少,但是能寫好的不多,但看徐利明的草書寫得如何吧。經過對徐利明草書書法的作品實觀,讚美應該是有的,他的草書筆法嚴謹,粗細相間,字跡有入紙氣勢,草書創作雖然難說是聖功賢能,但是達到比較上品的質量還是有的。從基本功力上來看,徐利明的草書書法不錯。
  • 中國標準草書學社召開社員代表會議
    中國江蘇網6月13日訊 12日,中國標準草書學社社員代表會議在南京召開,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楊嶽出席並講話。楊嶽說,多年來,中國標準草書學社圍繞研習和傳承標準草書,在繁榮書法藝術、增進互訪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標準草書事業呈現出積極向好的發展局面。中國標準草書學社要繼續傳承于右任先生的愛國情懷,弘揚其藝術成就,以傳統筆墨講好江蘇故事、中國故事,在更廣領域、讓更多書法愛好者感受標準草書的魅力。
  • 國展書家不正經研究——淺析江湖體盛行的內在成因與社會因素
    在正統的書法學習過程中,不會存在江湖體,只會分為「藝術水平高」與「藝術水平低」的不同。江湖體則是區別於這兩者之外的,可以概括為「藝術水平低俗」。請注意,「藝術水平低」和「藝術水平低俗」是兩碼事。「水平低」可能只是剛入門或者剛起步,只要學習得法,它終將是往高水平走的一個過程。而「低俗」則牽涉到它是不是屬於書法的問題。
  • 內蒙一位草書大師,一天能寫3萬字,被譽為:書法史上最勤奮的人
    書法的「心法」就好比是武術當中的武林秘笈,是需要靠名師傳授的,沒有名家引路,只是自己獨自摸索,是很容易走彎路的,現實生活當中,我們見到過很多人苦練書法數十年,結果寫成了一手的「江湖體」,與真正的書法相去甚遠!
  • 善用草書的「使轉」筆法,草書會有飛起來的觀感
    無論寫行書還是草書,能有使轉筆法,是書法是否有靈秀之氣的關鍵。王良虎諸書皆能,獨以使轉筆技,收穫到草書和行書的暢意之美。當然,王良虎使轉行筆,落墨成美跡的行書技能,很容易就遷移到草書創作中。草書創作,比行書創作更需要使轉筆法。王良虎的使轉技能,讓草書真正達到一筆書的境界,形斷意連,流暢飛逸,如閒雲野鶴,極目了遠,意通天地。比如觀賞他的草書作品《實幹興邦》依章草為法度,承高古之風,不臆造江湖體,是謂正統文化之功。
  • 如何評價一個人的草書水平?
    一個人的草書水平到底如何,取決於它的草書書寫能力高低,草書書寫能力高,那麼草書水平自然高,相反,則低。那麼,草書的書寫,到底有什麼樣的能力要求呢?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才算草書高手?但是,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草書書體一味追求糊塗亂抹,只能產生毫無意義的線條,而不會讓草書真正的達到高水平。草書的書寫水平,取決於書寫的書法技巧高低。書法技巧在書法中,可以分為三個要素,筆法、結構、章法。
  • 他8歲成名,被譽為中華書畫神童,如今學寫「江湖體」成敗筆!
    在何世龍3歲的時候,便拜父為師學習書法與國畫,年幼的他本是一種愛好,沒想到卻展現出了超於常人的天賦,在7歲的時候便獲得了「中國藝術考級中心五級證書」。在8歲的時候,便有報導稱何世龍成為了書協最年輕的會員,並且在同年,進入全國人大會議中心進行書法表演,獲得了一致讚美,擁有了「中華書畫神童」的美譽。
  • 網課展示一幅書法作品,被指為「江湖體」,是這樣嗎?
    今日看網絡報導,有一件事刷爆了朋友圈,事情是這樣的,謀省的一個線上教學平臺在初一語文網課中,展示了一幅書法作品,被一位書法家看到,並發朋友圈吐槽,認為平臺展示的這幅書法作品「如此拙劣,勢必造成學生審美的庸俗低下」,並指出很多書法老師的書法水平也很低。
  • 郭德綱秀書法,寫了3個大字,賣了五千塊,專家:您還是說相聲吧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相聲也被賦予許多新的元素,而以郭德綱、于謙為代表的德雲社,當是現在最炙手可熱的相聲舞臺了。 我們都說「名人字畫」一般都比較貴,為何郭德綱的這幅作品,卻賣得如此不堪?我們再來欣賞一幅郭德綱老師的作品。
  • 李志敏書法:碎筆草書,如小雞啄米 網友:這樣寫草書,比較難受
    李志敏書法:碎筆草書,如小雞啄米 網友:這樣寫草書,比較難受。李志敏生前是一位法學家,為什麼成為了書法家?這與當時法學家寫書法的人不多有關係吧,應該說李志敏的書法在法學家裡面是比較上等的品質,但是如果說李志敏的書法在書法專業隊伍裡算是上等品質,卻是不切實際的。
  • 當一個寫草書的寫楷書
    第一次見面時,張旭哈哈大笑說書法沒啥秘訣,無非是多寫,你的字寫得夠好了,繼續堅持下去就行。 好吧!顏真卿回去就開始用心研究張旭的楷書,幾年下來仍覺得差點兒意思。 後來被罷職時,他得知張旭正在洛陽裴儆府逗留,於是又特意趕到洛陽,再次向張旭求教。
  • 當一個寫草書的寫楷書!
    第一次見面時,張旭哈哈大笑說書法沒啥秘訣,無非是多寫,你的字寫得夠好了,繼續堅持下去就行。好吧!顏真卿回去就開始用心研究張旭的楷書,幾年下來仍覺得差點兒意思。▲ 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局部張旭的書法,得之於「二王」而又能獨創心意,另一方面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創造出變幻莫測、驚世駭俗的狂草,以至於掩蓋了他的楷書水平。
  • 同樣是寫草書的名家,張旭光和劉洪彪提筆為啥不一樣?
    劉洪彪曾在部隊多年,後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和草書委員會委員,現任中國書協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草書委員會主任。近些年來,劉洪彪的名氣是越來越大,這可能是因為書法水平高、影響大的緣故,喜愛劉洪彪書法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 鄧散木《草書寫法》,一本能教你將草書寫「對」的書
    草書是比較難學的。寫得好不好先不說,首先要解決字形的問題。也就是說,你首先要把字寫對了,然後才能去考慮好不好的問題。很多人在寫草書的時候,經常由著自己的性子寫,經常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這麼一弄,經常寫出錯別字來,自己還不知道。
  • 解讀書法江湖體,且看字體背不一樣的內涵
    如今時代,人們個性越發凸顯,書法派別越來越多,除千古難以撼動的歐顏柳趙,二王等體外,現階段大家也經常可以聽到另外一種體,曰江湖體。提及江湖體,大家耳熟能詳,但腦中卻無一個標準概念,何謂江湖?怎樣江湖?為何江湖?
  • 瘦勁飄逸,這是近三百年來中國草書藝術最高成就
    生前曾任安徽省第一屆人民大會代表、江浦縣(時屬安徽)農田委員會副主任、江浦縣副縣長,江蘇省國畫院任專職畫師、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著有《江上詩存》《林散之書法選集》《林散之詩書畫選集》等。
  • 都是寫草書,張旭為啥比懷素厲害呢?來聽聽顏真卿是怎麼說的
    懷素和張旭一樣,也擅長草書。懷素寫草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快」。「馳毫驟墨列奔駟,滿座失聲看不及。」人家在那寫,旁邊的觀者眼睛都跟不上,你想想能有多快。早年的懷素,書不入古,和咱們這些書法愛好者一樣,由著自己的性子來,至於寫成什麼樣,靠的是天分。
  • 劉洪彪草書4個字估價4萬元,不一定看懂寫了什麼,但是代表著方向
    劉洪彪草書4個字估價4萬元,不一定看懂寫了什麼,但是代表著方向。在當代書法之林,劉洪彪先生的書法作品是一個頗有話題的討論平臺,只要提起劉洪彪,必然與他的書法創新與傳承糾結在一起,有的人站在書法創新的角度對劉洪彪的草書,大加盛讚,有的人站在傳承的角度對劉洪彪的草書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