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鄧州全記錄、行走在鄧州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
桐花萬裡丹山路
新歌雛鳳頌園丁
鎮平縣涅陽街道辦事處
第二初級中學 桐新
桐新,自2013年從洛陽師範學院畢業,進入涅陽二初中工作以來,芳華七年,綠蔭漸稠。她把全部心血傾注在教育事業上,始終站在教學第一線,與時代同新;她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與祖國同欣;她把教育揣在懷裡,與學生同心;笑做擺渡人,喜獲滿園春。
01
以德垂範,她是教育事業的詮釋人
今春,在全國抗擊疫情戰鬥中,桐新老師作為黨員,用青春書寫了自己的責任擔當,闡釋著家國情懷。
一天,正準備為學生們上網課的她接到了母親的電話,電話那端,母親聲音哽咽,泣不成聲。母親說,子宮肌瘤發展太快,有惡性的可能,醫生建議第二天就手術。聽到這個消息,她心頭一緊,想起前段時間母親說身體不舒服,要去醫院做檢查,因為繁雜的工作竟把這事給忘了。她緩過神後,先安慰好母親,接著按下心頭的惶恐堅持上完那節課。接下來的一周,她把戰場轉移到了病房。即使這樣也從未落下學生們一節課,從未缺少一次作業的批改與輔導。每天在病房陪伴母親的同時,還能見到她備課、上課、輔導、批改作業的身影,病友們忍不住嘖嘖讚嘆,醫生和護士們也為她點讚。
她愛母親,愛孩子,也愛自己從事的教育事業,努力在三者之間找到平衡。猶記得,18年春,她剖腹生下兒子僅月餘,中考前夕,一位九年級教師請假,學校領導給她打電話告知學校面臨的困難。她毅然接下重擔,迅速回到學校上課。她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奉獻價值。
她在七年的教學生涯中,所帶畢業班數學成績連續5年榮獲全縣中招學科獎,連續兩年被評為縣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還被評為縣級師德先進個人;多次在市縣級優質課大賽中榮獲一等獎,還被評為南陽市基礎教育課改先進個人。
02
以志勵行,她是愛崗敬業的踐行人
作為教務處副主任,負責九年級教學工作,她是愛崗敬業的踐行人。今年春節過後第一天,接到了校長讓籌備網課工作的電話,要對九年級網課教學工作進行整體謀劃,她豪不猶豫就接下了這項工作。可是,背後所面臨的困境只有她自己最清楚:作為警嫂,丈夫在石佛寺維穩一線工作,不到兩歲的兒子無人照看。
桐老師力排萬難,把家當成了網絡戰場。白天,研究釘釘平臺的使用方法,錄製視頻,對學校老師進行培訓;晚上,孩子入睡後,編寫九年級教學工作方案。她用美篇編寫了《致家長一封信》,並對家長學生們進行多次培訓,使他們更加熟悉疫情期間防疫及學習安排。
一千多名學生複習備考的升學任務擔在她稚嫩的肩膀上。她每天早上五點起床,查看各班學生打卡、早讀情況,白天巡課,晚上以美篇通報結果,工作到晚上十一、二點是常有之事;抽空與包班教師一起家訪,鼓勵學生上好網課、提升自己。汗水沒白流,開學後網課摸底考試,涅陽二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教師們在工作群裡說:「這離不開桐新的功勞!」
03
以趣架梯,她是學生求知的播火人
作為九年級數學教師,她深知,把知識教會很容易,但怎麼把知識和興趣結合起來卻很難。從教兩年後,她深切感受到現在的學生如果再採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事倍功半。她潛心鑽研教材,認真研究教法,結合學生特點認真備課,經常學習教學視頻和相關書籍、向優秀教師學習教法,她申請去西峽學習「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兩次遠赴南通和蘭州學習李庾南老師「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去洛陽學習先進的網絡教學模式,還學習縣教研室推出的「四步問題化教學法」。
綜合各種教學模式,她體會到:提出問題能夠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解決問題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她結合本校學生特點,成立教研組,與老師們精誠團結,務實苦幹,不斷進取,經過積極探索,最終推出「一線五步教學模式」(即:「一線」是指一節課要把握好「問題引入——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問題提升」這條主線,採用自主學習-合作釋疑-展示交流-鞏固提升-總結評價五個步驟),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注重培養學生的四種意識即自主學習意識、合作意識、問題意識、表達意識,這是教學理念的一次巨大轉變。
她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講解的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函數知識較為抽象,在講二次函數的性質知識時,她帶領學生通過運用肢體比劃圖象走勢,在一片歡笑聲中,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和理解,從而能夠順利的總結出圖象性質。與此同時,她常把枯燥的數學定理、概念編成風趣幽默的順口溜、引導學生繪畫思維導圖,她的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們聽課情緒高漲,她被學生們評價為最喜歡的教師。
她的批語別具一格,根據學生的性格、習慣,給出個性化批註,雖是數學作業,卻是交流的「秘密武器」。她建立微信精英群和潛力群,單獨輔導,個性批註,每天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講解知識、布置習題,促使學生提高數學成績;每周評選20名學習標兵,通過網絡為家長頒發「優秀家長」榮譽證書。
教學七年來,常有畢業的學生在教師節發來賀卡,說的最多的是:「老師,很幸運能做您的學生,謝謝您,您辛苦啦!」。
04
以愛導航,她是學生成長的貼心人
彭昱軒一定忘不了他的桐老師。父母離異,隨母生活,青春叛逆,學習下滑。母親萬般無奈,向桐老師求助。桐老師的多次促膝長談,狀況有所改善。可是,19年的11月27日上午十二點,因為一件小事,孩子與母親矛盾急劇爆發。家長再次打電話找桐老師,她立刻放下筷子,心急如焚的騎上電車,剛過十字路口,被逆行的電動三輪車迎面撞上,她跌倒在地,額頭流血,膝蓋腫破。到醫院額頭被縫了八針,頭疼欲裂,雙腿多處擦傷和淤青,醫生讓住院治療。但桐老師向醫生說明情況後又向學生家奔去。看著桐老師身上的傷口,媽媽拉著她的手不斷重複著:「你這班主任呀,真是比我這當媽的都費心哪!」孩子也噙著眼淚對她說:「老師,您放心,我從此再也不玩遊戲,再也不惹我媽生氣了!」
這只是她班主任生涯中的滄海一粟。她有耐心、有愛心,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她所帶班級班風正、學風濃,贏得了家長、學生們的一致認可,所帶的班級多次被評為縣文明班集體。
桐新老師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職業像教師這樣,一頭託舉著家庭的囑託,一頭承載著民族的期望;沒有哪個職業像教師這樣,一頭牽掛著「小家」的今天,一頭連接著國家的未來;沒有哪個職業像教師這樣,在一代代人的成長中,擔當起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天職和重任……所以,她知道,這條道路上她還有很遠的路程要走,她願意把三尺講臺當做自己的人生支點,把一方黑板當做自己的人生歸宿,矢志教育,做人榜樣;情系博愛,永做表率。她表示,將一定不辱共產黨員稱號,繼續在教育這片熱土上,發光發熱,永遠保持積極的心態,去迎接、去面對、去擁抱最好的生活!
李商隱有詩云:「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此詩清新如桐老師!大家仿佛看到在一路桐花盛開的丹山路上,那一隻只展翅高飛的小雛鳳在用童稚的讚歌,唱他們的桐老師!
—— END——
審核:仵 疆
編輯:徐曼淇
供稿:李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