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推動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國務院督查組赴14省(區、市)進行第七次大督查,這次大督查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展開。從2014年國務院開展第一次大督查以來,大督查已經成為常態化做法,每一次都是面向社會廣泛徵集問題線索和意見建議,實行「開門搞督查」,找準問題癥結,著力推動解決,這次也不例外。在國務院「網際網路+督查」平臺上,就有一些學生家長反映當地部分學校以「智慧課堂」、「教育信息化」等名義,向家長推薦平板電腦,並以「上課要用」、「布置作業」等理由變相強制學生購買,接報後,記者跟隨國務院第六督查組前往當地進行調查。
焦點訪談丨巧立名目、強制購買!家長們急了
10月10日下午4時30分,督查人員趕在放學時間來到嘉興市實驗初級中學,到這裡後看到校門口已經聚集了不少正在等著接孩子的家長,督查人員走上前跟他們了解情況。
其實家長們買的不僅是一臺平板電腦,他們購買的是一整套「平板教學」系統,這當中包括「平板電腦」、相關的教輔軟體和上課所需要的流量包,總費用共計6500元。這個價格並不便宜,在訂購之前很多家長都想貨比三家,先了解一下讓購買的這款平板電腦怎麼樣?可他們卻遇到了難題。
學生家長說:「那個平板電腦網上查不到任何信息,參數、價格都查不到,問老師,老師也說不出來。」
焦點訪談丨巧立名目、強制購買!家長們急了
記者也嘗試在網上搜索這個品牌的平板電腦,發現確實難以找到和它相關的產品信息,不僅如此,在各電商平臺上也找不到它的購買連結,家長要想買這款平板電腦只能通過學校這個渠道。對此,有些家長提出了異議,為什麼非要買這樣一個平板電腦呢?如果是學習需要,那自己買個其它牌子的是不是也一樣用呢?
學生家長說:「他說了你可以自帶平板電腦,但是自帶的平板電腦必須要通過學校檢測,否則有些功能用不了。表面上好像可以自備平板電腦,但結果都是用的學校買的平板電腦。」
焦點訪談丨巧立名目、強制購買!家長們急了
調查中,學校負責人表示,學校確實要求學生統一購買指定品牌、指定型號的平板電腦,而他們之所以這樣要求也是有原因的。
浙江嘉興市實驗初級中學黨總支書記洪春榮說:「最主要的是這個平板電腦實際上相當於一個封閉環境,學生不能自己自由上另外的網絡。」
按照這位學校負責人的說法,學校選定的這款平板電腦不同於一般的平板電腦,這款產品能限制使用其它的娛樂應用。為了讓學生安心學習,才指定家長購買這款平板電腦,可家長卻並不認同學校的這種說法。
學生家長說:「他們一直強調信息化教學,其實到最後就是布置作業,這跟我們平時做作業沒有區別,這種東西傳統的紙質完全可以替代,沒有看出用平板電腦的優勢在哪裡。」
焦點訪談丨巧立名目、強制購買!家長們急了
在家長看來,這種限制使用其它娛樂軟體的功能並不新奇,其它品牌的平板電腦或是通過設置家長模式,或是通過給一些應用軟體設置密碼等方式,也能實現這樣的功能,沒必要非得新買一臺平板電腦。
而等到平板電腦到手後,家長們看了看產品的說明書,按照說明書上的硬體配置去網上查了查後,更覺得這錢花得不值。而除了價格虛高之外,家長們也覺得這平板電腦的作用並沒有像之前學校宣傳的那麼大。在家長們看來,這平板電腦不僅價格虛高、用處也不大,那不買是否可以呢?
學生家長說:「其實就是以這個平板為誘餌,分了快慢班,先搞兩個平板實驗示範班,看到大家趨之若鶩之後全部鋪開賣。」
焦點訪談丨巧立名目、強制購買!家長們急了
原來,初一一入學,嘉興市實驗初級中學就向初一新生家長發放《「PAD互動教學實驗班」告家長書》,宣傳實驗班能實現對教學資源、教學數據、學習數據的高效整合和分析利用。學校以是否購買包括平板電腦在內的「平板教學」系統為標準來分班,買了的同學會被分進平板互動教學實驗班,沒買的同學就被分到普通班。2018年學校開始推行「平板教學」,當年初一年級有6個平板互動教學實驗班,到了2019年,初一年級11個班級中有7個平板互動教學實驗班,而到了今年,初一年級12個班全都是平板互動教學實驗班,全校只有少數的學生沒有購買平板電腦。
焦點訪談丨巧立名目、強制購買!家長們急了
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第六督查組成員胡巍說:「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是《義務教育法》賦予少年兒童的基本權利,嘉興部分初中學校推行『平板教學』,並以此進行分班,違背『平等接受教育』的原則。同時,要求家長購買指定平板和教輔軟體,違背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教育收費管理的意見關於學校不得強制或者暗示購買指定教輔軟體或資料等要求。」
督查工作不光是為了發現問題,更要深層次挖掘問題產生的原因,將督查工作做深做透,找準政策落實中的難點。為此,督查組的工作人員找到嘉興實驗初級中學的相關負責人了解情況,可校方稱他們只是做了宣傳引導,家長是自願購買,交易行為和學校無關。
焦點訪談丨巧立名目、強制購買!家長們急了
雖然校方說沒有關係,費用也是家長直接付給相關公司,但督查人員卻在學校發現了一份平板電腦銷售協議,在這份協議上甲方是嘉興市實驗初級中學,而乙方則是銷售平板電腦的杭州施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既然是學生購買平板電腦,那為什麼學校要跟銷售平板電腦的公司籤一份這樣的協議呢?
焦點訪談丨巧立名目、強制購買!家長們急了
浙江嘉興市實驗初級中學校長任黃忠說:「我是去年來到這裡做校長的,原來學校幾輪比較後,決定了施強公司,所以我是參照歷年來的做法。」
按照這位校長的說法,籤署協議是一種慣例,慣例怎麼約定的他就怎麼做,協議上約定在合同籤訂三個工作日之內,甲方嘉興市實驗初級中學支付合同全款,但事實上學校卻並沒有跟家長收這筆錢再轉給銷售商,而是讓家長們直接交了這筆錢。
據校方介紹,從2018年開始,學校就按照是否購買推薦的「平板教學」系統來分班,而洪書記也告訴督查人員,實驗初級中學並不是個例,嘉興市裡還有好幾所學校也在使用指定公司銷售的平板電腦上課。
焦點訪談丨巧立名目、強制購買!家長們急了
督查人員又在當地走訪了幾家中學,發現這種現象在秀州現代實驗學校、秀州中學初中部等學校都存在。
督查發現,自2014年秀州現代實驗中學開始推行「平板教學」至今,嘉興全市127所初中學校已有53所學校開展「平板教學」,截至10月14日,全市已有22000多名初中生參加。以人均購買平板電腦硬體設備3000元計算,加上捆綁銷售的教輔軟體和流量包,當地參加平板教學的初中生共花了1.1億元左右。
焦點訪談丨巧立名目、強制購買!家長們急了
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第六督查組成員說:「當地學校打著教育信息化的名義,行變相推銷平板電腦之實,校企合作不規範、不透明,違規按平板教學分班,強制學生和家長購買平板電腦、收取教輔軟體服務費,增加了學生和家長的經濟負擔。」
督查工作帶著線索去,跟著問題走,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的同時,要加強信息化終端設備及軟體管理,建立數位化教學資源進校園審核監管機制。那麼,嘉興市教育行政部門又是如何看待、監管所轄學校出現的這些問題呢?督查組又找到了嘉興市教育局。
焦點訪談丨巧立名目、強制購買!家長們急了
浙江嘉興市教育裝備與信息中心主任施維良說:「我覺得如果師資不是刻意傾斜的話,這個問題不大,如果明顯偏向這兩個班,我覺得教育行政部門要適當幹預一些,如果分班面上比較平均,相對實驗起點一致,教學教無定法,我相信這些學校不會野蠻粗暴,家長自願的。」
嘉興市教育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認為購買平板電腦是家長自願的,家長們卻並不認同這樣的說法。
學生家長說:「他說家長自願,我都投訴到教育局了還要說我自願?現在社會誰家沒有平板電腦,自己家平板電腦放在那兒睡覺,還要買平板電腦來用?很不合理。」
經督查組調查認為,嘉興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打著教學信息化名頭,簡單認定「學校未強制家長購買平板」,以「家長自願」、「家長與公司的市場行為」等為藉口置身事外,不履職、不作為,導致有關問題未能及時解決。
焦點訪談丨巧立名目、強制購買!家長們急了
每次國務院大督查,都會不斷優化督查方式,創新督查舉措,今年更是如此。為實現督查提質增效與減輕基層負擔並舉,今年的大督查提出「2/3以上的督查人員、2/3以上的時間用於線索核查和暗訪督查」。今天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個督查組「帶著線索去、跟著問題走」的典型案例。下一步,督查組還會「盯著問題改」,推動群眾反映的問題真正得到解決,堅決打好問題「殲滅戰」,真正使大督查成為抓落實促發展的「利器」。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