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順利入讀名校泡桐樹小學西區,本是件高興的事,但2017屆新生家長卻很鬧心。
近日,多位家長向四川手機報求助:今年,校方要求一年級新生,全部購買一種名為「優學派S10」的平板電腦,稱教學必備!
家長們認為:這是變相強制!娃娃還小,用平板必定影響視力,且孩子處於習慣養成階段,用電子產品上課,百害無一利!
對此網友評價「信息化教育不等同於『人手一平板』」!學校和有關部門如何回復?來看本報調查。
四川手機報記者 | 攝影報導
多位泡小西區的新生家長反映:6月23日,他們收到入學邀請函,27日到校,參加新生家長培訓會。
(家長培訓會邀請函)
「原以為,校方是講新生入學的注意事項……」然而,參會家長張女士透露,在長達2個小時的培訓會上,校方幾乎都在推廣一種名為「優學派S10」的平板電腦。校長助理劉老師在會上稱,今年要全面開展信息化教學,新生需人手一臺平板電腦,指定品牌和型號為:優學派S10。
(學校向家長推介的優學派機型)
會上所發的宣傳資料顯示,有兩種購買方式:一是花1900元,向學校一個名為「徐玫」的私人帳戶打錢,時間截止6月30日;二是自行在商場購買,價格3700元。←但記者調查,市面上不售賣該款機型,銷售人員稱學校推廣的機型必須定製。
(學校建議向一私人帳號轉款購買優學派)
家長王女士稱「鄰居的娃娃,自從用了平板上課,都不會看書了」,對於用平板電腦上課,她堅決不同意:一年級是娃娃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小孩自控能力差,沉迷電子產品咋辦?
對此,成都市實驗小學西區一位老師表示:書的營養成分遠大於平板電腦,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應從小培養,不建議低年級學生使用。
人北小學某校區一名副校長則稱:不便評價其他學校,不過我們小學著重傳統教育,重視紙質閱讀,並未推行「平板進課堂」。
另一位新生家長李女士則擔心:字是敲門磚,都用電子筆在平板上學寫字,以後孩子還會書寫嗎?
對此,成都某書法學院老師陶玉婷表示:此種方式不可行,孩子本就已過度接觸電子產品,平板書寫與紙筆書寫完全不同,沒有筆鋒,孩子以後更不會寫字了。
全國著名書法家姜浩也表示擔憂:多媒體教學有它的作用,但啟蒙教學必須用板書,平板電腦無法體現用筆的輕重、快慢,三筆字裡的毛筆、硬筆加粉筆,都非常重要。
校方讓參會家長體驗該平板,家長「小盼」稱,此學習機不僅亮度高、解析度低,還不斷閃屏。她擔心,孩子眼睛會因此受到傷害。
對此,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梁明表示,6歲孩子處於視力發育初期,高亮度、低解析度、閃屏易造成孩子弱視、不能矯正,建議8歲後再用平板電腦,單次使用時間不能過長。
體驗使用時,不少家長發現,電腦中竟還有許多錯題,比如:三角形內角和居然等於181°。
王先生向老師反映,校方回覆:系技術問題,會改善,不影響教學。
但家長們不能接受,他們認為:一個還沒測試好的產品,還存在種種問題,就急著推向市場、推進校園,給尚待啟蒙的孩子們使用,孩子沒有分辨對錯的能力,這是在誤人子弟。
家長告訴四川手機報,校方稱,該平板將用於「課前預習、課上教學、課後作業」,含語數外等主要課程。
他們已向校方表明態度:為了孩子的未來,即使免費,也不願意孩子用平板上課。家長們提出,應像其他年級一樣,分班教學——願意用平板的學生在一個班,不願意的在一個班。
泡小西區其他年級,也在推行平板教學,但與今年不同的是,其餘年級都是分班教學——即願意用平板的學生在「電教班」,不願意的,在普通班。
1、平板教學,不生動
選擇「電教班」的二年級學生家長稱:「平板教學,還是不如老師講課生動。」
2、用得少,就是走流程
選擇「電教班」的三年級學生家長透露:其實沒啥意思,平時平板用得少,每周五才用一下,就是走個流程,不建議使用。
3、質量不好,經常故障
該校另一位二年級學生家長表示,孩子所在的電教班,一直是免費用平板電腦,但質量不好,經常出故障。
家長王先生透露,培訓會上,很多家長當即提出反對,稱平板電腦不適合低齡學生使用,並舉手提問,但被校長助理劉老師拒絕,其稱「每節課只用3-5分鐘,有護眼模式」。
部分家長在會上表示「對泡小西區很失望」,劉助理稱:「我校要全面推廣信息化教育,如果家長對泡小很失望,可以選擇其他學校……」
到了下午,有老師又改口稱「學生可自願選擇是否購買」。但家長提出質疑:如不分班,一個班有學生買了,有學生沒買,沒買的學生怎麼上課?如何體現教學公平?校方未對此回應。
校長:不接受採訪,找青羊區教育局
該校一名老師透露,往屆平板由廠家贊助,今年學生多,廠家超負荷,加上高年級試點效果較好(才全面推行),但是否購買為自願,至於沒買的學生咋辦,他也不知道。
記者聯繫泡小西區校長周英及助理劉老師,二人均表示不接受採訪,周英稱:所有採訪都需通過青羊區教育局,這是規矩。
青羊區教育局:負責人放假了,由學校處理
青羊區教育局回覆:泡小西區事件正調查,電子教學是成都市教育局擬定的項目,具體事宜由電教館負責,但他們放假了,沒人。←注意:採訪當天為星期三。
今日,四川手機報記者再次聯繫青羊區教育局,對方回覆:不接受採訪,由學校處理。
省教育廳於今年6月23日發文,要求嚴格執行「一科一輔」規定:不準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購買教輔材料。那麼,泡小西區這樣做是否涉嫌違規?
成都度美文律師事務所羅欣律師認為: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輔材料,需按國家教學大綱購買,範圍之外的任何材料,應所有人自願,方可執行。「優學派S10」被用於預習、教學和作業,屬於廣義上的「教輔材料」,泡小西區已涉嫌違規。
@板慄豬:推廣信息化教育,可以有很多方法,比如「多媒體(ppt)教學、視頻學習」等,但不等同於「人手一平板」,泡小西區這是在鑽「牛角尖」。
@威風小俠:泡小西區的老師和校長,是太想在這方面做出一番成績了,最終流於形式,苦的還是孩子和家長。
@lili:完全理解家長們的擔憂,拿6歲孩子的健康和未來作賭注,這樣的代價太沉重。
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