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之源-景區巡禮丨徐匯公學畢業可直升震旦學院

2020-08-28 徐家匯源景區

海派之源-景區巡禮丨徐匯公學畢業可直升震旦學院,報名求學者絡繹不絕

探眾多遺存典藏,道熠熠文脈情理。「景區巡禮」欄目,將為您呈現徐家匯源景區「海派文化之源」的個性橋段與場景一一感知經典的人、事、物、景,見證中西文化交融為上海帶來的文化積澱與氣質滋養,品味獨特魅力,領略奇妙意境。



徐匯公學 1850年


徐匯公學初創之時,由於科舉未廢,只得專課詩文。至1905年廢除科舉後,「乃一改從前以國文為主之課程,規定法文及其他科學為必修科」,並隨之開始出現了海外留洋返校的華籍教員,如公學首任中國籍校長張家樹,就曾於1911-1918年及1920-1924年先後兩次棄赴英國,畢業於康託爾培裡、海斯汀等地的法國耶穌會文學院、哲學院和神學院。


徐匯公學的神父教師們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在教導學生時不憚煩勞、循循善誘,「他們的目的是在啟發我們的愚昧,栽培我們成為有用之材,我們不明白,他們是永不停止的。」


正是沐浴著公學師長們春風化雨般的教誨以及無微不至的關懷,徐匯公學的莘莘學子們終不負師長們的殷切希望,在入學數量和畢業生質量上不斷譜寫出令人矚目的輝煌篇章。



從上圖中,可以直觀徐匯公學學額變化趨勢,1905年全校學額數達到283名,創下徐匯公學建校前60年的最高紀錄,1920年左右更是首次突破400名。


公學開創早期,由於中國家長們對教會學堂還抱著一種將信將疑的態度,富庶之家多不屑於將子女送入此類學校。隨著徐匯公學硬體和軟體設施日趨完善,聲譽逐步傳播開來,即使學校開始收取高昂的學費,申請入學的人數仍然遠遠多於招生人數,當地「為父母的,很安心,很願意,送兒子到該校讀書」。



進入民國後,由於科舉廢除、學制改革以及西學科目大規模被引入公學,其畢業生的前途選擇也更趨於多元化。


當年震旦大學(原名震旦公學)校門


特別是1903年徐匯公學的老校長馬相伯在徐家匯天文臺創辦震旦公學後,由於馬相伯與公學的淵源極深,故而公學的畢業生可直升震旦公學。



1918年,徐匯公學中學生舉行畢業典禮時,共有畢業生15名,這些學生全部得以進震旦繼續深造。其中,得到震旦公學正科證書者8名,得商業科畢業證書者7名。1922年,中學畢業者共二十七人,得商業科文憑者11人,得震旦學士文憑者14人。


本文內容節選自

《西學東漸第一校·從徐匯公學到徐匯中學


- TIPS -



徐匯公學舊址

地址:虹橋路68號,徐匯中學內

*建築修繕中,暫不開放


徐匯中學(始名徐匯公學)於1850年創辦,是近代上海最早按照西方辦學模式所創立的學校之一,被譽為「西洋辦學第一校」,或被稱為「西學東漸第一校」。


徐匯公學由天主教傳教士南格祿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創辦,因開辦時奉聖依納爵·羅耀拉(St Ignatius of Loyola)為主保,故早期稱聖依納爵公學,又因地處徐家匯,亦謂徐家匯公學,簡稱徐匯公學,是天主教在中國創辦最早的教會學校之一。1932年改名為上海市私立徐匯中學,仍由天主教會主辦。1953年改為公立學校,更名為上海市徐匯中學。


著名教育家馬相伯(1840-1939)畢業於該校,1871-1874年擔任校長。


現存崇思樓,1918年落成,是徐匯公學唯一留存建築,外立面為磚石結構,內部以木結構為主,共四層,屬法國文藝復興建築風格,199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優秀歷史建築。201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徐家匯源景區預約指南

● 徐光啟紀念館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場)

預約方式:通過微信小程序搜索「遊上海」即可預約參觀

● 土山灣博物館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場)

預約方式:通過微信小程序搜索「遊上海」即可預約參觀

● 上海電影博物館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30-16:30(16:00停止入場)

預約方式:通過微信小程序搜索「遊上海」即可預約參觀

● 徐家匯觀象臺舊址(上海氣象博物館)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參觀場次以「上海氣象博物館」官方微信公布為準

預約方式:關注「上海氣象博物館」微信,進行網上預約

錢學森圖書館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場)

預約方式:關注「錢學森圖書館」微信,進行網上預約

● 徐家匯公園

開放時間:24小時開放

預約方式:直接前往

● 光啟公園

開放時間:每天8:00-18:00

預約方式:直接前往

● 徐匯公學舊址、徐家匯藏書樓、徐家匯天主堂、聖母院舊址、百代公司舊址、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董浩雲航運博物館暫不開放


◆ 編輯丨HA.z

◆ 信息來源丨《西學東漸第一校·從徐匯公學到徐匯中學》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微信ID:XujiahuiOrigin)


相關焦點

  • 海派之源-徐家匯源丨連續創辦震旦復旦兩大公學
    海派之源-徐家匯源丨連續創辦震旦復旦兩大公學,馬相伯矢志追求教育強國8月的海派之源-徐家匯源欄目,徐家匯歷史研究專家、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宗教學系教授李天綱為市民遊客帶來題為《新式學校的海派魅力》的精彩演講。
  • 海派之源-徐家匯源丨徐家匯,不僅是海派之源
    海派之源-徐家匯源丨徐家匯,不僅是海派之源,還是近代文化教育之源8月的海派之源-徐家匯源欄目,徐家匯歷史研究專家、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宗教學系教授李天綱,為市民遊客帶來題為《新式學校的海派魅力》的精彩演講。
  • 匯遊徐家匯丨穿行於交大百年校園,領略經典建築,品讀海派文化~
    匯遊徐家匯之雲遊徐家匯源系列,帶你雲遊景區內場館,深入了解歷史人文,分享趣聞軼事~屏幕前的你,就是坐在第一排中間位置的超級VIP!今天雲遊徐家匯源的導覽視頻,是由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文保中心主任曹永康、上海交通大學文博中心副主任歐七斤兩位教授在5·18國際博物館日為大家錄製的。
  • 漫步徐家匯3:徐匯中學
    牛叉3:它的校長馬相伯,一生創辦三所大學:震旦學院、復旦公學和輔仁大學。 (1)西學東進第一校上海歷史最為悠久的教育機構不是徐匯中學,是黃浦區的敬業中學,其前身為創建於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申江書院,後更名為敬業書院。但要說中國「西學東進第一校」,那一定是徐匯中學。
  • 尋找消逝又留存的中國教會大學之二:「東方巴黎大學」—震旦大學
    震旦大學,原名震旦學院,由出生於江蘇丹陽的馬相伯神父於1903年2月27日在上海徐家匯天文臺舊址創辦,是中國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學。馬相伯把這所學校取名震旦學院,喻作旭日東升,擔負著以教育開啟中國曙光的重任。
  • 哈囉徐匯 品味海派丨6月首發西岸騎遊,你就是我們要找的騎手!
    哈囉徐匯 品味海派丨6月首發西岸騎遊,你就是我們要找的騎手! 掃描海報二維碼即刻報名來源:徐匯旅遊
  • 震旦大學醫學院
    1903年—1912年,校名為震旦學院,校址在徐家匯天文臺舊址,設「文學」、「質學」(即科學)兩門課程。1908年起設文、理兩科。1903年2月,震旦學院正式開學,馬相伯自任總教習,親定章程,確定震旦辦學宗旨。1905年2月,法國耶穌會傳教士篡改原定章程,學生憤而集體退學,馬相伯辭職,震旦學院停辦。
  • 體驗上海的「海派風情」?徐匯這6條路線值得去嘗試!
    原標題:體驗魔都的「海派風情」?徐匯這6條路線值得去嘗試!  徐光啟紀念館、老房子藝術中心、衡復風貌館、夏衍舊居、草嬰書房、聶耳銅像、無線電博物館、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上海電影博物館、上海油罐藝術中心……你都去過嗎?  徐匯擁有很多中西合璧、海納百川的景點,可以非常直觀的感受到魔都的「海派風情」。
  • 章友德:馬相伯與李登輝的復旦公學
    這段來自《尚書大傳.虞夏傳》的文字,本義是追求光明,不忘震旦。現在為我們演繹為自主辦學,復興中華的意蘊。1905年,于右任(曾經擔任過1924年國共合作時期上海大學校長)等原震旦學院的學生脫離震旦,擁戴已經65歲的馬相伯在吳淞創辦了復旦公學。
  • 快來上海交通大學進行一場百年建築之旅吧
    據樂遊上海,徐家匯源,上海首個「開放型都市旅遊景區」,百年教育、百年工藝、百年氣象百年電影、百年唱片、百年建築……在這裡探訪歷史人文印記解讀海派文化精髓!1999年,中院建成100周年紀念之際,學校又對其進行了原復性大修,「南洋公學中院」的石刻樓銘得以重新顯現。  3、新中院(董浩雲航運博物館)  新中院建於1910年,最初建造是用於附屬中學學生住宿,故名新中院,是徐匯校區第一棟獨立的學生宿舍。
  • 徐匯| 這個區有這麼多有意思的小眾博物館,關鍵還免費
    館內有300多件珍貴的文獻資料以及實物展品,由三大板塊組成:「樂之河」梳理了上海交響音樂發展的歷史長河,「樂之華」著重介紹中國指揮家、作曲家及交響樂代表作,「樂之傳」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眾普及交響樂知識。
  • 到這4個名人紀念館 感受徐匯的年長歲月
    年僅12歲時,馬相伯瞞著家人,帶著悄悄積攢下來的銅錢離開家鄉江蘇丹徒,一個人走了11天,走到了大上海,進入法國天主教會開辦的徐匯公學讀書,從此開始了他充滿傳奇的一生。  31歲時,馬相伯以特優的成績通過耶穌會考試,獲得神學博士學位,成為一名司鐸神甫。馬相伯精通8國語言,在當時的中國是無人能比的全才。第二年,他擔任了徐匯公學的校長,是徐匯公學的第一任華人校長。
  • 以鳥瞰視野 發現徐匯中學老建築的隱藏之美
    看點1崇思樓  徐匯中學前身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天主教耶穌會創辦的徐匯公學,又名聖依納爵公學,是近代上海最早按照西方辦學模式所創立的學校之一。1918年落成的崇思樓,迄今已有整整百年歷史,是徐匯公學唯一留存的老建築,也是上海市優秀保護建築,由水磨紅磚與人工鑿毛的花崗巖為主材構築而成的外牆,在早秋時分散發出融融暖意。
  • 國際博物館日丨徐匯專業博物館變身網課「外景地」,邀你一起雲觀...
    國際博物館日丨徐匯專業博物館變身網課「外景地」,邀你一起雲觀典藏~ 2020-05-19 0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走3.5KM,帶你探尋徐家匯源6個寶藏景點!
    接下來一起出發吧東西融匯 海派尋源✪ 打卡點位:土山灣博物館→光啟公園→徐光啟紀念館→徐匯公學舊址→徐家匯藏書樓→徐家匯觀象臺舊址(上海氣象博物館)寫在前面本次要行走的六個點位屬於徐家匯源景區。景區內不僅有著眾多全國知名乃至世界聞名的資源實體,被譽為「生活著的百年上海」,還有大家熟知的美羅城、東方商廈等時尚活力購物好去處。看個小片,先簡單了解一下~* 視頻來源:徐家匯源官網總而言之,徐家匯源景區是個好玩、好逛,還適合邊走邊學習的好地方。
  • 18條特色主題線路,帶你去逛梧桐樹下的徐匯老建築
    海派尋源之旅  線路:  光啟公園→徐光啟雕塑→徐光啟紀念館→徐匯公學舊址→徐家匯藏書樓→徐家匯大修道院舊址→土山灣博物館→上海電影博物館→百代小紅樓  點評:  這處百年文化建築群,是海派文化的策源地
  • 徐匯百年老校之上海徐匯中學~十項全能的這所老牌學校簡直魅力十足!
    1850年學校學生增加到三十多人,學校正式取名「聖依納爵公學」,因其地處徐家匯,又是一所義務學校,所以也稱之為「徐匯公學」。       徐匯公學是上海第一所教授外語的學校,也是全中國第一個有話劇社的學校,徐匯公學的學生劇團早在1923年就演出莎士比亞戲劇,以後重視戲劇活動成了該校的傳統。
  • 你造嗎,上海徐匯中學已經166歲啦!
    任九皋是徐匯中學1944屆校友,他從學校畢業後進入震旦大學法律系就讀,後成為一名成功的華人企業家。退休後的任九皋移民新加坡,又轉居澳洲,成為澳洲華裔首富。從白手起家到成為億萬富翁,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任九皋心繫母校,感恩匯學。從2000年開始陸續向母校捐資捐物,援建了計算機房、多媒體教室,創建了生命科學創新實驗中心等,還捐資建造了馬相伯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