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鳥瞰視野 發現徐匯中學老建築的隱藏之美

2020-12-25 上海政務

  「閱讀」建築「非常」視角

  早秋的徐家匯源,梧桐依依不捨留存著夏日的綠,虹橋路上車水馬龍,臨街清水紅磚的建築暖意融融。這樣的時分,最妙莫過於尋得一方「寶地」,用書香滋潤一畝心田,用咖啡溫暖一絲秋涼,透過落地窗,以鳥瞰的視野,發現老建築的隱藏之美。

  在愛書人的記憶中,總繞不開承載了中國幾代人閱讀故事的新華書店。相較於傳統書店,位於港匯恒隆廣場5樓的新華書店充滿了更多的年輕元素,書店門口的「閱×無界」字眼無聲闡釋著關於讀書概念的新潮時尚。

  書店中臨窗的位置,是新華書店自營的創新品牌咖啡館——「聿(yù)」曰咖啡,簡約又不乏時尚,頗具人文氣息,「聿」和「曰」合體即為「書」字的繁體「書」,靜坐其間,咖啡香中摻著一股淡淡的書香,書香中包容著全世界。

  港匯5樓的這間新華書店,教輔書種類很是齊全,分類也很科學,每個年級一排書櫃,方便學子查找。說到教科書,透過聿曰咖啡的玻璃窗可以俯瞰到的徐匯百年名校——徐匯中學,可以說是近代上海教科書編撰的一面旗幟。

  位於徐匯中學崇思樓一樓的匯學博物館內,特設有教科書館——匯學珍藏館,其中展示的以前匯學老師們為學生編寫和使用的《匯學課本》,既有中國最傳統的四書五經,也有西方傳入的學科,可謂「中西匯通」。《匯學課藝》彙編了各個科目的考題,放到現在,一定是刷題學霸們的最愛。

  看點1崇思樓

  徐匯中學前身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天主教耶穌會創辦的徐匯公學,又名聖依納爵公學,是近代上海最早按照西方辦學模式所創立的學校之一。1918年落成的崇思樓,迄今已有整整百年歷史,是徐匯公學唯一留存的老建築,也是上海市優秀保護建築,由水磨紅磚與人工鑿毛的花崗巖為主材構築而成的外牆,在早秋時分散發出融融暖意。


  徐匯中學崇思樓以小禮堂正門為軸線,兩側各有9根高達頂樓的科林斯式柱子,內部以木結構為主,共四層,屬法國文藝復興建築風格,頂部採用了西班牙建築風格。

  看點2馬相伯塑像

  徐匯中學書聲琅琅的校園內,一位愛國老人的塑像默然佇立,這便是我國著名教育家、復旦大學創始人、震旦大學首任校長馬相伯,他亦是徐匯公學第一位華人校長。救國不忘讀書,讀書不忘救國。即便烽煙戰火無情,這位百歲老人的愛國之心卻從未改變,他的愛國精神感召國人,被贊為「國家之光,人類之瑞」。

  看點3匯學博物館

  位於徐匯中學崇思樓一樓的匯學博物館,以文字檔案、圖片資料和實物展示的方式,生動地再現了「匯學」160多年間的點滴足跡,忠實記錄了這座百年名校的輝煌過往。諸多珍貴館藏如張伯達老校長的辦公桌、上下課時敲的銅鐘、裝訂書本的壓紙機……都在默默講述著百年間的精彩故事。

  徐匯公學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開創的許多第一——第一個開設數理化課程;第一個開設法語英語拉丁語課程;第一個組建學生西洋樂隊;第一個擁有學校自己的足球場……被譽為「中國各種學堂之標準」。

  從高處看去,這座「西學東漸第一校」的主校舍融匯了歐洲多國建築風情,在徐家匯林立的高樓中獨守一方書香育人天地,成為徐家匯源百年教育的輝煌坐標。這個周末,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徐匯中學的校園,去細細品讀那些昔日的精彩故事吧~

  徐匯公學舊址(崇思樓)

  地址:徐匯區虹橋路68號

  開放區域:匯學博物館、匯學長廊

  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每周二、四、六、日9:00-16:30;非寒暑假期間,每周六周日9:00-16:30

  交通:地鐵1/9/11號線,徐家匯站20號口出,步行2分鐘可達

  新華書店(港匯恒隆廣場店)

  地址:徐匯區虹橋路1號5樓

相關焦點

  • 來看徐匯學子們這樣記錄「我眼中的徐匯之美」
    徐匯,擁有諸多紅色紀念地、博物館、藝術展館和名人故居,文化及歷史等地標組成了徐匯特有的「紅色記憶」。「我眼中的徐匯之美」—徐匯區學生微視頻徵集活動開展以來,徐匯學子在行走中追尋徐匯的紅色記憶,用光影記錄下巨變的歷史。
  • 18條特色主題線路,帶你去逛梧桐樹下的徐匯老建築
    原標題:18條特色主題線路,帶你去逛梧桐樹下的徐匯老建築  據樂遊上海,百年滄桑申城,匯聚了古今中外建築流派的經典之作。  徐匯區作為上海中西文化碰撞發生最早、最激烈和最具特點的區域,留下了兩千多棟「老房子」,匯聚世界各國的建築精華,呈現出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以傑出的構思和精巧的工藝,營造出繽紛的異域風情。
  • 徐匯中學 | 徐匯區名校(初中+高中)
    作為一所區重點,匯學的建築風格獨樹一幟,紅磚黑瓦,古色古香,途經校園會讓人忍不住駐足停留。對於徐匯中學,愛它的人特別愛,學生好評率接近100%。身在徐匯區,這所中學雖然只是區重點,但無論師資還是成績,都已經相當於其他區的市重點。科技班的成績尤為出色。
  • 奧數網重點中學觀光團——徐匯中學
    關鍵詞:160年歷史;徐家匯繁華地段;古希臘建築風格。這些組合在一起便成為了上海徐匯中學,一所歷史悠久、人才輩出的重點中學。 上圖:校門口的石書記錄著徐匯中學的歷史    攝影:奧數網編輯  劉若珍   徐匯中學毗鄰繁華喧囂的上海徐家匯商業中心,這座古老而寧靜的校園,極具歐洲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教學樓,總會吸引過往行人的停駐觀看。
  • 徐匯中學位於徐家匯。歷史建築看著就非常霸氣
    徐匯中學位於徐家匯。歷史建築看著就非常霸氣,原來徐匯四小龍之一,初高中時候一直來這裡,以前學校就在邊上,哈哈。平日早上來這裡,已經有很多學生開始上學了。一開學這裡的家用車就很多,路上變的一絲小堵。想想這裡學生還是很開心的,放學出來就是徐家匯,又不是住宿的,出來嗨皮的地方很多。
  • 我在徐匯中學13年 | 故事
    濟谷先生今年94歲,1925年出生的時候,家裡就住在徐匯中學旁邊,從家到徐匯大堂、從家到學校,都只要步行幾分鐘。從1938年進小學開始,一直到1951年離開,他在徐匯中學經歷了小學、初中、高中,後來留校任教,整整13年的時光。
  • 臺北的徐匯中學
    記得那天我在臺北乘捷運(地鐵)到蘆洲採訪鄧麗君故居和母校,捷運經過一個車站,赫然寫著四個大字:「徐匯中學」。我感到驚奇,徐匯中學明明是在上海徐家匯,怎麼臺北也有徐匯中學?上海的徐匯中學是一所擁有160多年悠久歷史的學校。當年徐家匯是法租界,徐匯中學最初是天主教會學校。傅雷便曾就讀於徐匯中學,學校設有法語課,傅雷因此留學法國,後來畢生從事法國文學翻譯。
  • 徐匯百年老校之上海徐匯中學~十項全能的這所老牌學校簡直魅力十足!
    1931 年,教會向中國政府教育部門辦理立案登記,易名徐匯中學,並依教育部頒布的學制規定,將原中學四年制改為初、高中三年制。,學校方面曾自稱:「樂歌為本校之特長,中西音樂均名振一時」。▲       徐匯中學的匯學長廊在周末向公眾免費開放已有四年時間。
  • 上海名校訪談25|徐匯中學:百年老校更重學生多彩發展
    上海市徐匯中學作為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始終堅持多彩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10月24日,澎湃新聞獨家專訪了徐匯中學校長曾憲一,他認為,一所好學校應該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藝術修養培養放在重要位置。曾憲一十分重視學生的科、體、音、美多彩發展,他提出未來將開設更多徐匯中學獨有的研究性課程和拓展型課程。
  • 醉美徐匯:品賞歲月餘味,閱讀建築故事
    醉美徐匯:品賞歲月餘味,閱讀建築故事 發布時間:2018-11-14 14:17:42      來源:貴州網   建築是一座城市的縮影,承載著這座城市一路走來的點滴記憶
  • 你造嗎,上海徐匯中學已經166歲啦!
    回首匯學166年的足跡,可謂青春不老,歷久彌新;無論是徐匯公學還是徐匯中學,無論是「中西貫通」的匯學長廊,還是凝聚歷史故事的匯學博物館,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匯學。近日,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步入徐匯中學的校園。他精神矍鑠,逐一參觀了匯學博物館、匯學長廊、馬相伯雕像等,並在崇思樓前的馬相伯紀念碑前留影。
  • 漫步徐家匯3:徐匯中學
    (1)西學東進第一校上海歷史最為悠久的教育機構不是徐匯中學,是黃浦區的敬業中學,其前身為創建於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申江書院,後更名為敬業書院。但要說中國「西學東進第一校」,那一定是徐匯中學。1849年,江南水災,難民外逃,徐家匯耶穌會收容了部分難童,提供食宿、教其識字,1850年正式創立徐匯公學。
  • 訪談曾憲一校長:打造美麗徐匯中學
    所以徐匯中學歷史上產生過很多科學家,因為科學教育做得早,也做得好。最近幾年曾校長也在考慮如何把傳承科學做得最好呢?那就是培養有科技創新能力的孩子,用曾校長的話,就是為孩子未來決定錢學森之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讓更多的孩子成為科學家、工程師奠定學識基礎,要把徐匯中學辦成科學家、工程師的搖籃。
  • 徐匯中學被譽為"西學東漸第一校" 傳統堅持了160多年
    徐匯中學的前身是創辦於1850年的徐家匯公學,是上海最早一所按照西方辦學模式創立的著名學校,在中國最早實行語數外、政史地、理化生、音體美等分科教學,被當年的上海知縣洪錫範贊為「中國各種學堂之標準」。這所學校在辦學歷程中,創造出了諸多的「第一」。比如,徐匯公學的西洋管弦樂隊是中國第一支學校樂隊,該校也在中國學校中第一個擁有足球場,擁有外語學院、美術學院。
  • 《中西邂逅徐家匯》讀書會在徐匯中學舉行
    1月18日,由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上海人民出版社指導,上海通志館、學林出版社等單位主辦的「百年名校再鑄輝煌」主旨演講暨《中西邂逅徐家匯》讀書會在徐匯中學舉行。當天的活動中,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蘇智良帶著著作《中西邂逅徐家匯》,走進《上海六千年》系列「上海地情普及系列叢書」進校園第一站——徐匯中學,向徐匯中學的師生作了「百年名校再鑄輝煌」的主旨演講,嘉賓和師生們分享了閱讀心得。上海通志館主編的「上海地情普及系列叢書」,採取「專業學者寫大眾通俗讀物」的方法,圖文並茂地講述上海的歷史故事。
  • 海派之源-景區巡禮丨徐匯公學畢業可直升震旦學院
    1850年徐匯公學初創之時,由於科舉未廢,只得專課詩文。徐匯公學的神父教師們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在教導學生時不憚煩勞、循循善誘,「他們的目的是在啟發我們的愚昧,栽培我們成為有用之材,我們不明白,他們是永不停止的。」
  • 嘉瀾庭、黑石M+、徐匯藝術館、伊麗包子鋪,探尋「空間之美」背後的...
    2020年10月15日下午,天平街道黨工委主辦的「小照片 大時代」主題活動第二場——「城市之光 人文天地」,在「66梧桐院·鄰裡匯」舉行。此次活動聚焦城市空間及公共文化服務,通過一組組照片,發現空間之美、人文之美,呈現「天平之美」,展現「時代氣息」。
  • 學霸擂臺 徐匯中學:我驕傲,我是「匯學人」
    上海市第二十一屆高一基礎物理知識競賽(TI 杯) 普通中學組 三等獎 團體三等獎上海市 2015年白貓杯應用化學 三等獎上海市 第29屆中學生作文競賽 三等獎徐匯中學 2014學年化學情景劇大賽 二等獎徐匯中學 2014學年高一物理競賽 一等獎徐匯中學 第二十七屆科技節競賽 紙車接力 三等獎2014學年徐匯中學
  • 三軌環抱,徐匯龍華星級精裝大平層,商住一體,最低總價800萬起可入手
    百匯園二期:濱江多功能商住一體 百匯園項目由美國RTKL建築設計公司、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涵蓋了商業、辦公、住宅等多種功能,總佔地面積38.47萬方,住宅建築面積33.82萬方。百匯園二期位於徐匯濱江,背朝龍華港,與世博隔江對望。
  • 什麼是徐匯?
    這裡是徐匯一個被時光眷顧的地方她的風景很美,比起那些城市邊緣擁有無數4A、3A景點的郊區,更像是一個超大規模的宜居景區。她的上海植物園,在1996年被駐滬海外人士評為最喜愛的郊遊目的地。而老上海的風韻和大工業時代的烙印,被封印在唱片廠辦公樓和橡膠廠煙囪裡。▲徐家匯公園她的桂林公園曾經是私人別墅,園內遍植桂花樹,故易名為桂林公園。每到九月,就總要惦記著要去聞聞桂花香。▲桂林公園到了11月,梧桐葉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