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建築「非常」視角
早秋的徐家匯源,梧桐依依不捨留存著夏日的綠,虹橋路上車水馬龍,臨街清水紅磚的建築暖意融融。這樣的時分,最妙莫過於尋得一方「寶地」,用書香滋潤一畝心田,用咖啡溫暖一絲秋涼,透過落地窗,以鳥瞰的視野,發現老建築的隱藏之美。
在愛書人的記憶中,總繞不開承載了中國幾代人閱讀故事的新華書店。相較於傳統書店,位於港匯恒隆廣場5樓的新華書店充滿了更多的年輕元素,書店門口的「閱×無界」字眼無聲闡釋著關於讀書概念的新潮時尚。
書店中臨窗的位置,是新華書店自營的創新品牌咖啡館——「聿(yù)」曰咖啡,簡約又不乏時尚,頗具人文氣息,「聿」和「曰」合體即為「書」字的繁體「書」,靜坐其間,咖啡香中摻著一股淡淡的書香,書香中包容著全世界。
港匯5樓的這間新華書店,教輔書種類很是齊全,分類也很科學,每個年級一排書櫃,方便學子查找。說到教科書,透過聿曰咖啡的玻璃窗可以俯瞰到的徐匯百年名校——徐匯中學,可以說是近代上海教科書編撰的一面旗幟。
位於徐匯中學崇思樓一樓的匯學博物館內,特設有教科書館——匯學珍藏館,其中展示的以前匯學老師們為學生編寫和使用的《匯學課本》,既有中國最傳統的四書五經,也有西方傳入的學科,可謂「中西匯通」。《匯學課藝》彙編了各個科目的考題,放到現在,一定是刷題學霸們的最愛。
看點1崇思樓
徐匯中學前身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天主教耶穌會創辦的徐匯公學,又名聖依納爵公學,是近代上海最早按照西方辦學模式所創立的學校之一。1918年落成的崇思樓,迄今已有整整百年歷史,是徐匯公學唯一留存的老建築,也是上海市優秀保護建築,由水磨紅磚與人工鑿毛的花崗巖為主材構築而成的外牆,在早秋時分散發出融融暖意。
徐匯中學崇思樓以小禮堂正門為軸線,兩側各有9根高達頂樓的科林斯式柱子,內部以木結構為主,共四層,屬法國文藝復興建築風格,頂部採用了西班牙建築風格。
看點2馬相伯塑像
徐匯中學書聲琅琅的校園內,一位愛國老人的塑像默然佇立,這便是我國著名教育家、復旦大學創始人、震旦大學首任校長馬相伯,他亦是徐匯公學第一位華人校長。救國不忘讀書,讀書不忘救國。即便烽煙戰火無情,這位百歲老人的愛國之心卻從未改變,他的愛國精神感召國人,被贊為「國家之光,人類之瑞」。
看點3匯學博物館
位於徐匯中學崇思樓一樓的匯學博物館,以文字檔案、圖片資料和實物展示的方式,生動地再現了「匯學」160多年間的點滴足跡,忠實記錄了這座百年名校的輝煌過往。諸多珍貴館藏如張伯達老校長的辦公桌、上下課時敲的銅鐘、裝訂書本的壓紙機……都在默默講述著百年間的精彩故事。
徐匯公學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開創的許多第一——第一個開設數理化課程;第一個開設法語英語拉丁語課程;第一個組建學生西洋樂隊;第一個擁有學校自己的足球場……被譽為「中國各種學堂之標準」。
從高處看去,這座「西學東漸第一校」的主校舍融匯了歐洲多國建築風情,在徐家匯林立的高樓中獨守一方書香育人天地,成為徐家匯源百年教育的輝煌坐標。這個周末,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徐匯中學的校園,去細細品讀那些昔日的精彩故事吧~
徐匯公學舊址(崇思樓)
地址:徐匯區虹橋路68號
開放區域:匯學博物館、匯學長廊
開放時間:寒暑假期間,每周二、四、六、日9:00-16:30;非寒暑假期間,每周六周日9:00-16:30
交通:地鐵1/9/11號線,徐家匯站20號口出,步行2分鐘可達
新華書店(港匯恒隆廣場店)
地址:徐匯區虹橋路1號5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