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鄭老師這一講給大家介紹的主題是「丟掉『無用』錯題整理,高效利用錯題集」。
很多同學都有做錯題本的習慣,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好像對提高成績沒什麼用。其實,百分之九十的同學都不會做錯題集或者叫做做錯題的方法出了問題。這一講主要就跟大家講講怎麼做一本真正能起到作用的錯題集。說之前,先說說什麼叫「無用」的錯題集,只有知道了怎麼做是錯的,才能改正錯誤,找到正確的方法,對吧?比較常見的「無用」的錯題集有以下幾種:
1 事無巨細型
意思就是說,錯題百分之百複製下來。我們知道,並不是每個做錯題本的同學都是考九十幾分的優等生。假設一個同學考七十分,他就會把三十分的錯題全部抄下來,加上答案和解題思路,可能就要寫滿滿當當的五頁紙。連著幾次下來,別說是整理了,估計就連看都懶得看了。
2 錯題搬家型
有的同學整理,就是把原題原封不動地抄到錯題本上,然後寫個答案,就ok完事。甚至有同學連錯誤的題目都不抄下來,只寫上錯題的正確答案。這樣把錯題集做成了錯題綁架,純粹是應付老師,自然絲毫沒有實際效果。因為考試再遇到原題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如果只是記住了一堆錯題的標準答案,不會舉一反三,又有什麼用呢?
3 金玉其外型
有一個成語叫「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意思是說外表弄得像塊美玉,其實裡面裝的是破棉絮。為什麼要用來修飾錯題集呢?因為我們經常能看到網上經常會有同學曬錯題集的,人家的本子上花邊、配圖、貼紙,一個不少,花花綠綠看著挺好看的。但是這並不是一個實用的錯題集。因為整理錯題集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的查缺補漏,只要字跡工整、邏輯清晰就可以。花費過多的時間做華麗的錯題集是華而不實的。
同學們做的錯題集之所以發揮不了作用,基本上都是因為上面3種錯誤的整理錯題的方式。如果你也是上面3種中的一種,而且你也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那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那到底如何做一本實用高效的錯題集呢?
第一,做好一本錯題集的第一步是買一本活頁本。
沒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就是說我們要做好一件事,做好準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要買活頁本,下面我們會說到。買好了本子,接下來要做的就是:
第二,把錯題分類記錄
一張試卷,我們失分的原因有很多,但不是每一種錯題都適合收錄到錯題集裡。為什麼很多成績比較差的同學,做錯題集就像罰抄,因為錯題實在是太多了。日積月累之下,錯題集只會越來越厚,最後只好乾脆棄用了。其實,一般有以下兩種情況出現的錯題要寫在錯題本上:
a.知識點沒掌握好,基礎不紮實導致出錯的題。我們稱之為必然錯題。
b.「粗心」做錯了,踩了題幹中的「陷阱」和「易錯點」導致的錯題。我們稱之為偶然錯題。
如果是知識點沒掌握好導致的錯題應該重點記錄,一頁紙只記錄一個知識點。要記的東西包含四個部分:題幹、答案、知識點解析、知識點聯想。如果是因為粗心做錯了的題目實際上是因為你的做題習慣不好,這種題目不需要做知識點解析和知識點聯想,只要記錄題目,分析題幹,最重要的是掌握這道題的思路、建立一個完善的思考方式和解題習慣。
一般來說,一個活頁本可以從正面寫,也可以從背面寫,比如可以正面寫必然錯題,背面寫偶然錯題。也有的同學用兩本錯題本,都是可以的。符合自己的習慣就好。
這下知道哪些錯題需要整理,以及錯題都要怎麼整理了吧。接著我們就該思考下一個問題了,就是錯題本做好了,辛辛苦苦整理出的錯題也摘抄進去了,那到底怎麼用呢?記住以下幾個要點,錯題本才能物盡其用,發揮出它幫助我們提高成績的作用。
首先,錯題本應該越來越薄。
很多同學只記題目,很少看,導致錯題越積越多,比課本還厚,慢慢地就懶得看了。怎麼把本子變薄呢?很簡單,每次考試結束都看看自己的錯題本,已經記錄的知識點這次做對了,就給自己打一個√,如果做錯了就打個×下次重點看。當一個錯題的√已經超過10個,就可以把這一頁拿出來放到一邊,這就是為什麼錯題集要用活頁本,方便我們撕下來。
因為我們之前不會的知識點,說明現在已經能掌握了,平常的複習就可以不看這個知識點了,等到大考前統一看就可以了。這樣錯題本才能越來越薄,平常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才能越來越少。
其次,錯題本應該每天都看。
每天做題前掃幾眼錯題本,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看,是有個大概的了解。知道「這些題我曾經做錯過。」這樣在做作業的時候,遇到類似的題就會留個心眼,更小心更仔細,在作業中對錯題進行回顧。
最後,考試前重點看偶然錯題。
知識點不會,做題肯定錯,我們稱之為必然錯題;粗心大意犯的錯,我們稱為偶然錯題。考前時間很寶貴,應該重點看偶然錯題,避免考試失分。必然錯題需要大量的時間,可以放在平時看。
同學們要記住,大部分人的智商都是相近的,天才只是少數派。而相似的我們卻有不同的後果,差的是習慣和方法。聽了今天這一講,趕緊學會整理出一本實用高效的錯題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