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箱難求」到最快7天上船,阿里布局的數位化外貿生態圈起作用了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外貿回暖,國際運力的持續緊張,讓物流環節再次成為外貿商家最大的痛點。隨著新年的臨近,這一問題愈加突出:海運價格暴漲的同時,搶不到貨櫃,搶不到艙位成了行業的常態,「一箱難求」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此,阿里巴巴國際站聯合物流生態合作夥伴以星綜合航運有限公司(ZIM)、文鰩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等航運公司及物流服務商,為商家推出綠色通道,並通過海、陸、空、快、多式聯運五種物流方式,第一時間保證商家的運力。

據悉,進入12月的第一個星期,已經有近1000個載有國際站商家貨品的貨櫃通過訂艙「綠碼」穩定上船。每個訂單都有一個特殊的識別碼,以便物流系統可以自動識別、審核並通過,接收訂單的時效至少提升兩倍。

「阿里國際站物流過來的訂單,通過『綠碼』識別,不需要經過任何審核。無論是訂艙還是訂貨櫃,只要有開船的排期,就可以保證每筆訂單第一時間拿到艙位和貨櫃。」以星(ZIM)物流中國區總裁徐明表示。

拖車在港提取貨櫃

目前,正值外貿年底旺季,如何能得到一個貨櫃、一個艙位,成為每個外貿商家最為牽掛的事。

「價格在這個階段都已經變得不再敏感,更重要的其實是能拿到貨櫃。」新佳美(漳州)日用品有限公司的總裁郭總表示,今年從9月份開始,海運市場的價格大幅上漲,以往合作的船東對買家約定的價格不再保障海運艙位,影響了買賣雙方約定的出貨交期。

據阿里巴巴國際站物流負責人魏冉表示,面對行業現狀,國際站推出了從「攬收-下單-訂艙-提櫃到上船」的一整套解決方案,確保商家的貨物不被甩艙甩櫃。

另外,通過信保下單的海運整櫃,實施鎖定海運費價格的方法,保證商家在貨物離港前的價格只降不漲。

新佳美在接入國際站物流服務後,11月22號從以星訂艙,11月29號貨物直接上船,僅用了一個星期解決了所有物流問題。

國際運輸是貿易鏈路下半程的重要支撐。阿里國際站物流的海運整櫃服務已經覆蓋174個國家的941個港口。核心路線從國內的青島、上海、寧波、深圳、天津、廈門6大起運港,運往北美、亞太、歐洲以及南亞的17個國家。

作為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商B2B平臺,今年以來,阿里巴巴國際站先後投入20億,通過全程成長護航服務、線上展會等形式,幫助傳統企業和年輕創業者順利步入數位化新外貿賽道。

相關焦點

  • 從「一箱難求」到最快7天上船 阿里國際站聯合全球前十船運公司...
    2020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外貿回暖,國際運力的持續緊張,讓物流環節再次成為外貿商家最大的痛點。隨著新年的臨近,這一問題愈加突出:海運價格暴漲的同時,搶不到貨櫃,搶不到艙位成了行業的常態,「一箱難求」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 ...到最快7天上船 阿里國際站聯合全球前十船運公司保障外貿商家出貨
    2020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外貿回暖,國際運力的持續緊張,讓物流環節再次成為外貿商家最大的痛點。隨著新年的臨近,這一問題愈加突出:海運價格暴漲的同時,搶不到貨櫃,搶不到艙位成了行業的常態,「一箱難求」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 海運旺季「一箱難求」,阿里國際站聯合全球前十航運公司保障外貿...
    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外貿回暖,國際運力的持續緊張,讓物流環節再次成為外貿商家最大的痛點。隨著新年的臨近,這一問題愈加突出:海運價格暴漲的同時,搶不到貨櫃,搶不到艙位成了行業的常態,「一箱難求」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 外貿運力不足,阿里國際站聯合全球船運公司推出綠色通道保箱保艙
    我們以數位化格局技術與產品,重構跨境貿易全鏈路,精準匹配跨境貿易買賣雙方業務需求,幫助提供數位化營銷、交易、金融及供應鏈服務。 2020-12-12 09:54
  • 船運貨櫃一箱難求 外貿企業為「出貨」絞盡腦汁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船運貨櫃一箱難求 外貿企業為「出貨」絞盡腦汁證券時報記者 張騫爻 陳麗湘阮潤生由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伏,國際物流運力下降,貨櫃船運價格暴漲,爆倉甩櫃成為常態,行業「一箱難求
  • 貨櫃一箱難求 外貿企業為「出貨」絞盡腦汁
    下遊商家一箱難求 對於貨櫃供給以及運力最敏感的是下遊外貿商。「我做外貿十多年,這種情況實屬罕見。」自行車出口商羅先生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今年經歷過兩次爆單的羅先生表示,缺箱的現象從今年6月到現在一直存在,從目前的情況以及業內人士的分析來看,該現象在明年一季度以後會得到緩解。
  • 3個月漲了1000美元,貨櫃緣何「一箱難求」?
    貨櫃「一箱難求」、海運價格居高不下、班輪艙位供不應求……四季度以來,受全球疫情與我國外貿出口企穩等諸多因素影響,海運難題相伴而生。作為我國的重點港口城市,島城外貿貨櫃現狀如何?海運價格變化與艙位供需對外貿公司帶來哪些影響?近日,記者走進島城外貿海運市場一探究竟,揭秘「一箱難求」背後的原因。
  • VP外貿客戶管理系統:用激情影響阿里生態圈
    2014年12月25日不僅是聖誕節,更是國內首家永久免費的外貿行業軟體——VP外貿客戶管理系統在阿里巴巴外貿服務市場上線的大日子。「經過1年多開發、攻克無數技術障礙、歷經無數次測試,VP外貿客戶管理系統能在今天和大家見面,VP團隊確實立了首功。我們就是要做外貿CRM行業的小米——徹底打破行業定價規則,基礎功能完全免費、操作簡單高效、增值服務按需付款。」
  • 一箱難求,外貿出貨繼續...
    外貿人面臨的種種問題也得到了多方的關注。12月8日,央視新聞頻道再次報導,曝光行業「一箱難求、一艙難求、運費爆漲」的情況。隨著中國外貿的強勁復甦,中國多個港口出現航運火爆的情況。受貿易復甦刺激,今年7月和10月,上海港、寧波港等接連刷新貨櫃吞吐量的歷史紀錄。
  • 外貿強勁復甦航運「一箱難求」 國際物流如何保暢通?
    來源:央視原標題:外貿強勁復甦航運「一箱難求」 國際物流如何保暢通?受中國外貿強勁復甦影響,我國多個港口出現航運火爆的情況。進入第四季度,寧波舟山港同樣出現艙位緊缺的情況。而且受貨櫃回流不暢的影響,「一箱難求」,也是寧波舟山港面臨的情況。
  • 外貿強勁復甦 航運「一箱難求」 國際物流如何保暢通?
    繼10月強勁上漲之後,11月中國外貿復甦勢頭更勁。根據海關總署7日發布的數據,按美元計價,11月中國外貿進出口4607.2億美元,增長13.6%。其中,出口增長21.1%,進口增長4.5%。截至11月,中國的出口已經實現連續6個月正增長。隨著中國外貿的強勁復甦,中國多個港口出現航運火爆的情況。
  • 中國一箱難求、歐美貨櫃無處安放:「柜子」去哪了?
    一櫃難求的背面,則是高居不下的運價。當前,為了抓住運價的「黃金時段」,不少船公司拒絕在歐美收貨,而是載著空貨櫃全速奔回亞洲。在林書來看來,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在於疫情影響了全球貿易正常往來,預計疫情得到控制後,國內一箱難求的情況將逐漸消失。
  • 中國一箱難求、歐美貨櫃無處安放: 「柜子」去哪了?
    華夏時報記者 張智 北京報導在浙江,某小家電外貿企業負責人老陳遇到一個難題:由於排不上貨櫃,他的貨不得不延遲出口。「都在排隊,現在一櫃難求,運價都漲上天了,也沒辦法保障能按時運輸。」老陳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 貨櫃一箱難求 訂單激增的外貿企業遭遇海運「卡脖子」
    沒錯,貨櫃「一箱難求」的現象,正讓寧波眾多外貿企業頗為煩惱。「現在確實是空箱難求。從9月份開始,到現在越來越嚴重了。」寧波市交通運輸協會集卡分會會長周海東告訴記者,由於疫情影響,大量的貨櫃滯留在國外港口,有的甚至在船上無法卸貨,導致從中國出去的箱子,大約每3個箱子只能回來1個。
  • 貿易回暖「一箱難求」 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刷新月度紀錄
    隨著中國外貿的強勁復甦,中國多個港口出現航運火爆的情況。上海港是全球第一大貨櫃港,受貿易復甦刺激,今年7月和10月,接連刷新貨櫃吞吐量的月度歷史紀錄。貿易回暖之下,貨櫃卻面臨供不應求的緊缺局面,「一箱難求」的現象十分突出。入冬後的上海外高橋寒風凜冽,碼頭上卻是熱火朝天。
  • 貿易回暖「一箱難求」,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刷新月度紀錄
    隨著中國外貿的強勁復甦,中國多個港口出現航運火爆的情況。上海港是全球第一大貨櫃港,受貿易復甦刺激,今年7月和10月,接連刷新貨櫃吞吐量的月度歷史紀錄。貿易回暖之下,貨櫃卻面臨供不應求的緊缺局面,「一箱難求」的現象十分突出。入冬後的上海外高橋寒風凜冽,碼頭上卻是熱火朝天。
  • 中國外運:加快戰略布局與數位化轉型 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物流平臺...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李喬宇外貿出口行業回暖,海運貨櫃一箱難求……如此背景下,作為世界領先的海運代理服務商之一,中國外運正在加快戰略布局。「從目前看,中國到歐洲、中國到美國的整體貿易量處於穩定健康狀態,近期海運、空運運價均在上漲。」《證券日報》記者在上交所「滬市公司質量行」的帶領下走進中國外運,中國外運董事會秘書李世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物流業一定是圍繞貿易流向、貨物流向配置資源。」
  • 【案例】京東、阿里、蘇寧的新零售供應鏈金融布局與解析
    導讀:現如今,幾乎所有大型零售企業都在嘗試或者開展供應鏈金融,尤其是年銷售額超過100億的零售企業基本都是以「產業銀行」的願景在布局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本文就來盤點一下京東、阿里、蘇寧的新零售供應鏈金融布局。
  • 集運價格全線大漲 「一箱難求」局面短期難緩解
    原標題:集運價格全線大漲 「一箱難求」局面短期難緩解 摘要 【集運價格全線大漲 「一箱難求」局面短期難緩解】全球最大的貨櫃航運公司馬士基18日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