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審員法明確:人民陪審員與法官有同等權利

2021-01-10 中國青年網

人民網北京4月28日電(陳孟)27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舉行了閉幕會,會議以169票贊成、1票棄權,表決通過了人民陪審員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李壽偉介紹,人民陪審員法規定,人民陪審員參加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同法官有同等權利。人民陪審員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不穿法袍的法官」。

「我們國家的人民陪審員制度是人民群眾參與司法的一種直接形式,是我們國家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制度當中,人民陪審員的職權很重要。」 李壽偉指出,人民陪審員法規定,人民陪審員參加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同法官有同等權利。

李壽偉介紹,「人民陪審員同法官有同等權利」的規定並非首次出現,我國現行的人民法院組織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以及 200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完善陪審員制度的決定都有類似的規定。人民陪審員法再次確認了這一原則。

李壽偉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這一原則。一是在一般情況下,人民陪審員和法官有同等權利。他指出,在審判過程中,這個具體權利是訴訟法中規定的,比如人民陪審員和法官共同參加法庭審理,向當事人或者向其他的訴訟參與人發問,審查判斷證據,聽取辯論意見,合議的時候發表意見,表決的時候一人一票,共同形成裁判結果等等,這些權利都是一致的。人民陪審員在某種意義上是「不穿法袍的法官」。

另一方面,「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的界定,主要是考慮到人民陪審員不是職業法官,沒有經過專門的職業培訓,在行使權利的時候和法官不可能完全一致,而是有所區別的。具體而言主要有三個區別:第一個區別是,從審判案件範圍來講,所有的案件都由法官來審,而有一些案子陪審員是不參加的,比如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裡規定的獨任審的案件都是由法官來審,陪審員是不能審案子的;第二個區別是,審判長只能是法官,主持庭審的只能是法官;第三個區別在於,人民陪審員參與七人合議庭審判案件時,對於案件事實問題,陪審員和法官是同權的,包括發表意見、表決,但對於法律適用問題陪審員不參加表決,只發表意見。

相關焦點

  • 讓人民陪審員與主審法官享有同等權利
    覃紅衛:《人民陪審員》法是中國第一部專門規定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單行法律,產生了一些積極的影響:一是充分保障了人民群眾參與司法的民主權利。規定公民有依法擔任人民陪審員的權利和義務,有參加審判活動、獨立發表意見、獲得履職保障等權利。二是堅持人民陪審員選任的廣泛性和代表性。
  • 有何權利?如何落實?——解讀人民陪審員法
    有何權利?如何落實?——解讀人民陪審員法  中新社記者 張素 梁曉輝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27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表決通過。會後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官方集中回應外界對該法的三大關切。4月2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舉行閉幕會。會議表決通過了人民陪審員法。
  • 誰說人民陪審員是法庭上的「稻草人」?!——聚焦人民陪審員法出臺
    庭審後合議時,王金龍等3位法官根據司法解釋認為,買賣合同籤訂在所購房屋被查封之後,買方的權利不能對抗執行。但參審的喬國良、劉美麗兩位陪審員卻堅持:老百姓經常根據銷售廣告購房,哪有機會和能力去查詢有沒有查封?如果這樣的房屋要被拍賣,買房風險太大了,本案一定有問題!  在說服與被說服的交鋒中,王金龍等人的思維定式漸被打破:本案確實有點兒彆扭,得好好查查事實。
  • 人民陪審員究竟是做什麼的?
    與此同時,2004年8月28日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同時廢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人民陪審員?人民陪審員的參審範圍有哪些,享有哪些權利?同法官有同等權利
  • 人民陪審員:不穿制服的法官(圖)
    新中國成立以後,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1954年憲法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依照法律實行人民陪審制度」。而現行的人民法院組織法、三大訴訟法都有關於實行人民陪審員制度的規定。  2004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並於2005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關於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單行法律性文件。
  • 人民陪審員應穿什麼開庭
    2005-03-23 15:42:36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曾傑   今年5月1日起將正式實施《關於完善人民陪審制度的決定
  • 權威解讀《〈人民陪審員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答覆》
    過去兩年,各地法院認真貫徹人民陪審員法及司法解釋相關規定,注重用制度保障人民陪審員參審權利,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懂民情、知民意的優勢,與法官專業化、職業化形成優勢互補,著力解決「陪而不審」「審而不議」的痼疾,有效發揮了人民陪審員的實質參審作用。一是合理細化參審案件範圍。
  • 你好,人民陪審員!
    《十二怒漢》電影劇照十一個人想方設法說服八號陪審員,沒想到,他們最終卻都被八號陪審員說服,一起裁決男孩無罪。能參與司法活動,促進司法公正,是不是頓時覺得當陪審員非常「高大上」。其實,早在1954年,我國有關法律就明確規定了人民陪審員制度。但在長期的司法實踐過程中,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時有出現「陪而不審」「審而不議」的情況。
  • 中國發布丨人民陪審員有表決權?是"編外法官"? 看最高法咋說
    中國網4月26日訊(記者 董小迪)《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於去年4月27日公布施行,截至目前,河南、黑龍江、廣東省全省範圍和其他省區市的部分地方已完成第一輪選任,共新選出人民陪審員近12萬人,加上原來選任、尚未到期的人民陪審員總計30餘萬人。
  • 人民陪審員開庭著裝應統一
    》正式實施以來,人民陪審員作為一支審判力量在法院的審判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解決法院審判力量不足的問題,還成為廣大人民群眾了解法院、了解審判工作和加強法制宣傳的載體。以2007年為例,截至9月28日,筆者所在的南寧市西鄉塘區法院有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的案件已經超過400件,佔審結案件數25%。但人民陪審員在參加合議庭審理案件尤其是法庭審理時著裝不統一、不嚴肅、不莊重的問題應當引起重視。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相關負責人就人民陪審員法實施兩周年工作...
    過去兩年,各地法院認真貫徹人民陪審員法及司法解釋相關規定,注重用制度保障人民陪審員參審權利,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懂民情、知民意的優勢,與法官專業化、職業化形成優勢互補,著力解決「陪而不審」「審而不議」的痼疾,有效發揮了人民陪審員的實質參審作用。一是合理細化參審案件範圍。各地準確把握人民陪審員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的參審案件範圍,不再片面追求陪審率,避免陪審制度混用和司法資源的浪費。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十問十答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十問十答 2020-04-29 0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當人民陪審員
    初任陪審員,我雖然經過保山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任前培訓,加之出於本職工作的需要,日常也對涉法涉訴方面的法律法規進行過一些了解,但是在實際參與庭審、合議中,由於對具體的審判規則和相關的法律法條都只還處於模糊認識之中,覺得還是乖乖陪審、合議時少提意見比較穩妥。記得剛參加幾個案件的庭審,主審法官向我徵詢:你對當事人各方有沒有什麼要問或者要說的?我當即說:沒有。
  • 對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的評析-中國法院網
    (五)人民陪審員權利義務規定太籠統  《人民法院組織法》第38條第2款規定:「人民陪審員在人民法院執行職務期間,是他所參加的審判庭的組成人員,同審判員享有同等的權利」;《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3款規定:「人民陪審員在執行職務時,與審判員享有同等的權利義務」。
  • 「不穿法袍的法官」——揭秘人民陪審員
    不是法官,卻可以和法官一同坐在審判席上履行審判職責。提起「人民陪審員」,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高大上」。但你知道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人民陪審員?人民陪審員又是如何參與案件審理的嗎?一起案件就是一記警鐘 成為陪審員後她老想給人「普法」在成為一名人民陪審員以前,52歲的彭海英在社區裡上班。
  • 「不穿法袍的法官」 聚焦人民陪審員的榮光與尷尬
    「不穿法袍的法官」  早在200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通過了《關於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人民陪審員制度有了專門的立法安排。其中明確,人民陪審員除了不能擔任審判長外,在審判案件時與法官具有同等權利。  因此,人民陪審員也有著「雙重身份」——法庭外,他們是普通市民;法庭內,他們則是「不穿法袍的法官」。
  • 中國特色人民陪審員制度翻開時代新頁
    人民陪審員法的出臺,標誌著人民陪審員制度的中國特色已經完全形成。具體表現在:(1)「人民」二字在當今世界獨一無二。正如《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方案》所明確的:「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在人民司法工作中堅持群眾路線」。「人民」二字不僅反映了中國特色陪審制度的人民性,而且秉承了黨的群眾路線和「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發展理念。
  • 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系列談丨高學歷不應成為人民陪審員的必要條件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要降低擔任人民陪審員文化程度的要求,由現行的「一般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學歷」,調整為「一般應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學歷」,並且規定「農村地區和貧困偏遠地區公道正派、德高望重者不受此限」。由此可以看出,我國人民陪審員任職的文化程度要求在改革過程中明顯放寬。
  • 陳學權:進一步嚴格落實人民陪審員法的四點建議
    自2018年人民陪審員法頒布實施以來,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機關嚴格貫徹黨中央關於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人民陪審員法的各項規定,紮實推進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在規範人民陪審員選任機制、提升人民陪審員來源的廣泛性和代表性、促使人民陪審員實質性參與審判,以及爭取社會理解與支持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效。
  • 「我是人民陪審員,疫情面前不退縮!」——西盟法院人民陪審員參加...
    在人民法院,有這樣一個特殊群體,他們被稱為「不穿法袍的法官」。他們不是法官,但在審判活動中同法官有同等權力;他們有著不同的工作經歷、人生閱歷和專業知識,以獨特的視角對案件進行分析判斷;他們參與陪審、幫助調解,在現代司法實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雖然不穿法袍,但是他們一樣代表人民捍衛法律的公正,他們就是——人民陪審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