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時候在生活中感到緊張、恐懼,惴惴不安。在面對未來時候充滿了恐懼,在追憶過往時候看到的是悔恨。
請與自己和解,諒解自己的過去。如果能回溯過去,當時的你,還會做同樣的選擇,所以不必懊悔。你過去的所思所想,所經歷的事情,造就了當下的你。
經歷錯誤的意義就是從中獲取經驗,改正缺點,優化自己,通過不斷的覺知、自省和復盤變得更加平和完美。
到底什麼是人生?
快節奏疲憊不堪的人們會追問,什麼是人生。
經營之神稻盛和夫說:「人生的意義,就是在離開時候的靈魂比來的時候更純淨一些。」
每個人的出身、環境、原生家庭的思維等都不同,每個人走過的路也不同。
正如網上所說,你拼命努力的天花板,也許是別人的地板。條條大路通羅馬,而人家本來就在羅馬。那就是要看著「羅馬」具體是指什麼?
如果「羅馬」指的金錢物質,那確實很多人一出生就在羅馬,生在富貴之家,平常人只有羨慕的份。
還有一些人,很快就到了羅馬。例如,一個人有財富、有地位、鮮有人及的事業,萬千粉絲的寵愛,然後卻選擇了離開,那個人就是張國榮。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羅馬嗎?看來羅馬不應該只是附屬在我們身以外的東西,而也應該包含內心的平靜與和諧。
不斷的覺知、自省
內心的平靜與和諧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我們不斷復盤反省,通過經歷的事,犯過的錯誤來提升。
每個人自身條件、資質各不相同。畢竟,生而知之的人是極少數,學而知之也是那些智者,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困而知之。
在遇到了困境、犯錯了之後才會醒悟,或者是受原生家庭思維習慣的影響,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才會有所體悟。
孔子云:「朝聞道,夕死可矣。」
從另一方面來說,困境、錯誤也是促使我們進步的因素,一個人永遠順風順水,春風得意時很少回去反思。
反思應該貫徹在生活當中,一日三省吾身,不斷反思,覺知自己的錯誤,覺知當下的所思、所言、所行,才能改正過去的錯誤,追逐自己未來的目標。
過去未來都是虛幻,時間只有當下
一個小和尚為他的師傅,開悟是什麼感覺。
師傅說:「以前上山是為了砍柴,砍柴是為燒飯,燒飯是為了誦經,誦經累了就去睡覺。開悟以後,上山就是上山,可以看沿途的景色;砍柴就是砍柴,燒飯就是燒飯,誦經就是誦經,睡覺就是睡覺,各有其樂。」
生活總是匆匆忙忙,一件事為了另一件事,總要求快快快,忘記了沿途的風景,反而欲速不達,唯有專注當下,才能體會生活的樂趣,進步更快。
一切都是心念所感,請記得,心能轉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