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家務活和不做家務,有什麼不同?網民:平凡與卓越的區別

2021-01-15 小田說育兒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獨立,那麼獨立又算什麼呢?

一位河南寶媽因晚班接孩子太晚,心血來潮讓孩子自己回家,結果,孩子真的找不到回家的路,坐在公車上哭,幸虧車長打電話給寶媽,孩子才得以回家。

那就是強迫孩子獨立,其實教孩子獨立很簡單,從做家務開始。

爆發的原因,學生遲遲不來上課,河南焦作一學校為學生布置了任務,每周學做一道菜,可以跟爸媽學,也可以從網上自學,家長們曬出了孩子們做的飯菜,網友們紛紛點讚,獨立意識在點滴生活中慢慢形成。

家務活是孩子學會獨立的第一步。許多年之後,那些做家務活和不做家務活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不僅僅是家務活那麼簡單,他們的行為、性格和對待事情的態度都不同。

為何家務活如此重要?

古代人常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即使不能自立,還談什麼成功呢?

記不記得那個被中科院勸退的神童魏永康?進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的魏永康,17歲時就已經可以上大學了,大部分孩子都還在讀高中,但問題是,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強,最終沒能順利畢業,反而被勸退。

看得出,自立比讀書更重要,如果沒有自立,讀書再多也是枉然。

幹家務活的孩子較早獨立。

小頭髮,她在一家美容機構工作,兒子上小學後開始自己打掃衛生,自己收拾床鋪,很省心的一個小夥子,與同齡人相比,他真算得上是自立的代表。許多孩子上三年級甚至連書包都不會自己收拾。

父母從小培養孩子做家務活的習慣,讓孩子做家務活,更能保持孩子的獨立性。

一個做家務活的孩子能夠照顧自己。

曾經有一位同學,應該是在童年被寵愛長大的,後來上初中不適應,因為初中都要求住校,她不敢不打飯,吃了一周方便麵,後來因為不適應學校生活而退學了。

也有一個同學,因為總是在孩提時代被寵愛,上中學後總是照顧不了自己,總是生病,直到念高中才勉強照顧好自己。

因此一個自幼獨立,會做家務活的人,獨立比較好,離了父母還能再加能照顧好自己。

家務活的孩子更出色。

如何定義優秀?事實上,卓越並不一定是他一年賺多少錢,而是這個人實現了自己的價值,能為他人做什麼。

自小做家務活的孩子,以後的適應能力會更強,遇到生活上的煩心事也更能理清。而且那些自立能差,從不做家務的孩子,在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時會表現得更加無所適從。

家務活只是一件很平常、很平常的事情,但其中卻蘊藏著很大的智慧,經常做家務活的人會更加熱愛生活,有時會有些煩惱、很生氣,但做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飯菜,會把剛才的不愉快融化在心裡。

相關焦點

  • 做家務的孩子和不做家務的孩子,有什麼區別,研究結果告訴你答案
    壯壯是一名高二的同學,住宿在學校,每周回家一次,每次回家的時候,壯壯都會把這一周的髒衣服帶回去,這其中甚至包括內褲和襪子。壯壯的媽媽也只是說孩子在學校很辛苦,不做這些小事也沒關係。平時壯壯在家也是什麼家務都不做,他的父母也從未說過什麼,漸漸的,壯壯開始變得好吃懶做。
  • 神童13歲上大學20歲被勸退:做家務和不做家務孩子有什麼區別
    不服氣的阿敏在群裡跟大家說這件事,讓我們來給她評評理。說實話,果媽是支持從小讓孩子做家務活的,至於怎麼做,做些什麼,則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保證勞動強度是適合孩子現階段的身體發展。所以,難免會把孩子保護得太好,不僅不讓孩子做家務,甚至孩子要什麼只要嘴一張就行。有些父母對待孩子也會如此,尤其是只關注成績的父母,通常要求孩子「你只管好好讀書就行,其他的事不用你操心」。
  • 哈佛研究:從小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區別才明顯
    有位媽媽說,年輕時我選學習,因此在我家大寶出生13年間,誇張點的說,我連一個碗都沒讓她碰過,真正地十指不沾陽春水讓她長大。當時覺得,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做家務什麼的我跟老公來就行,更何況她是我的第一個孩子,自然養育的更加精心。
  • 職場故事:把平凡的小事做得不平凡,那就是卓越
    大家好,今天小編吶,想跟大家說一說怎樣把自己生活和工作中平凡的小事做得不平凡。大多數工作崗位都是平凡的,大多數工作也是平凡的,大多數人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從事著平凡的工作,每天面對和處理的都是平凡的小事。
  • 小的時候做家務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培養孩子,從做家務做起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都把重點放在孩子的學習上面,家裡的活,能不讓孩子做就不讓孩子做,但其實讓小孩子做家務,對孩子而言是有好處的,不用十年,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就能看出差距,那麼,孩子做家務和不做家務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 鼓勵孩子自己做家務有什麼好處 孩子做家務好處有哪些
    您是否會讓孩子幫忙做些家務呢?家裡的孩子是不是明顯對做家務感覺到沒興趣呢?即使做了也拖拖拉拉、馬馬虎虎,根本不能起到教育的目的。 誠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可能不得不忍受許多孩子無法忍受的行為。鼓勵孩子幫助父母做家務,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並保持家庭整潔。為什麼要鼓勵孩子做家務?
  • 孩子的任務不只有學習,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十年後差距立顯
    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十年後差距立顯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太小了,做什麼家務啊 有教育學家認為,家務不分年齡大小,而且「越早越好」。大寶和二寶在開始吃輔食的時候,我已經開始有意識培養他們做家務的能力。從開始幫忙擦桌子,到後來的用掃帚掃地。當時還拍照發朋友圈留念,還有朋友說我太苛刻了,這麼小的孩子就做家務,你真行啊!
  • 愉悅寶貝育兒 |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孩子做家務有什麼好處
    在學校裡,老師會注重培養孩子「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的能力,其中的「勞」就是指的勞動。由於現在獨生子女比較多,很多家長都捨不得讓孩子做家務了,那麼作為老師,也只好以教育的形式鼓勵孩子要做哪些家務,而不再是像以前一樣強制孩子必須要勞動了。那麼到底有沒有必要讓孩子做家務呢?孩子做家務有什麼好處呢?
  • 從小就做家務的孩子,和從來不做家務的孩子,將來人生有很大差別
    導讀:從小就做家務的孩子,和從來不做家務的孩子,將來人生有很大差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從小就做家務的孩子,和從來不做家務的孩子,將來人生有很大差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驚人的美國孩子家務清單+讓不同年齡的孩子做家務的神器
    不同的年齡練習不同的技能,並且幼兒可以處理的雜事與青少年或青少年之間完成的任務大不相同。今天,我就跟大家盤點一下美國不同年齡的孩子的家務活清單。Korb博士說:「當孩子很小的時候,自己做家務會比較容易,但是家務活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掌握新技能。」 「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可以了解到每個任務都有一個開始,中間和結束:我們拿出一個玩具,玩一個玩具,然後把一個玩具收起來。」 晚餐後清理盤子,將衣物放入籃筐,清理遊戲區域,這也是肌肉訓練的方法。
  • 「兒子,你是男人,不用做家務活」,「不,媽,你錯了」
    儘管很累,但婆婆都熬過來了,而且從來不讓兒子幫她一起幹活,覺得要以學習為重,家務活不應該是男人幹的。小米的丈夫也很上進,沒有辜負婆婆對他的期望,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從小縣城來到了大城市。小米和丈夫就是在上大學的時候認識的,兩人接觸了一段時間後,互相有好感,就決定在一起。
  • 朱丹曬3歲女兒洗碗、掃地:從小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娃,有何區別
    以前家裡的孩子從小就要學會做家務,為了的是幫父母減輕壓力,同時也可以鍛鍊自己的技能。而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家務都能由機器替代。例如洗碗有洗碗機,掃地有掃地機器人,就連炒菜都有自動翻炒的機器了。因此從小做家務的孩子是越來越少。
  • 哈佛大學:孩子要幫家長做家務,不同年齡階段,做的事也不一樣
    做家務一、不做家務對孩子的影響做家務說起來簡單,但其實也不簡單。因為家務不僅僅是一項內容,它還包括很多不同的類別。如果說因為家務瑣碎,父母覺得會耽誤孩子的學習時間而不讓孩子去做的話,孩子的一些能力是會被削弱的,甚至對孩子的成長會產生消極的影響。
  • 孩子該不該學做家務?老外這樣說,的確有道理
    執筆:王彩雲編輯:小枝定稿:蘇子後現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1~2個孩子,全家人都會把他們捧在手心裡,甚至是到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地步,更別談讓他們動手做家務了。據調查發現,在中國的家庭中,有64%的家長不讓孩子做家務,不會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等,73.9%的學生在家裡基本沒有做家務,僅有25%的孩子每天幫助父母做30分鐘左右的家務。
  • 家務活模擬器?《Chores!》帶給你做家務的樂趣與清潔的快感
    (家務活)是由國外知名遊戲公司Lion studios發行的一款做家務清潔為主題的模擬體驗遊戲。玩家在遊戲中將體驗各種繁重的家務勞動,親身體驗清潔鞋子、泳池、洗手盆、燃氣灶等家務技能,通過多種多樣的家務活,來展現玩家的家務能力。遊戲亮點《Chores!》
  • 哈佛大學研究愛做家務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人生截然不同
    網絡上廣為流傳一個說法: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比 1,犯罪率是1 比 10。說到「鼓勵孩子做家務」這種直覺式的教養觀念,幾乎所有的父母聽到之後,都覺得理所當然並點頭稱是,卻常常忽略了背後的科學依據。
  •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孩子到底能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收穫什麼?
    文 | 林竹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越長大越就越容易同家長之間產生矛盾,由於思想觀念的不同,他們可能會否定父母說的話,要求自己做的事情等。比如在做家務這個方面,許多家長一路陪伴孩子就會發現,原來孩子的「勤勞」品質也是有時間效應的。
  • 做家務和死亡率關係公布了,中老年人抓緊看看,現在知道還來得及
    做家務正是通過影響運動量、心情來提高一個人的壽命,經常做家務的中老年人和不愛做家務的人相比,在壽命長短上是不一樣的。研究顯示,每天做家務不超過兩小時的人,糖尿病的發生率降低五分之一,每天做家務超過兩小時的人,發生率降低五分之二。經常做家務活,還能改善體重、腰圍、體脂率等各方面的數據。無論在什麼時候,一個好的環境都能給人愉悅的心情。
  • 孩子該不該學做家務?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關於孩子做家務,每個家長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家裡人都閒著不必要非讓一個小孩子來做家務;有的人認為做家務可以鍛鍊孩子的生活能力;還有的則覺得孩子做家務根本就是在幫倒忙還不夠麻煩的。那麼關於做家務,到底誰的看法是正確的呢?
  • 不讓孩子做家務,錯
    但是,這些事被家長代做了,所以孩子容易出現更多問題:第一、自立能力的缺乏由於從不向家務伸手,什麼都不會做,所以自理能力差,這樣的孩子走到哪裡,都不能照顧好自己,不利於養成孩子獨立的性格,也不容易形成獨立的人格,從而依賴父母變成「巨嬰」,無法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