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初賽賽評】當今中國應該/不應該立法明確沉默權

2021-02-15 辯論

1.反方提出,刑訊逼供與沉默權是割裂開來的,兩者之間沒有必然關係,因為解決不了,這裡反方的證,正方的拆解很弱。

2.只有那些壞人才想隱瞞案件的真實部分,通過一個舉例,如果你是人民的敵人,你就會選擇隱瞞,如果你是站在人民的角度,你不會選擇去隱瞞這部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

在這裡,正方沒有提出質疑,至少可以問一句,憑什麼當我是人民的角度的時候,我就一定會選擇去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不去隱瞞。

3.只有那些極端個別案例會採用刑訊逼供,大多現實生活中存在刑訊逼供是個例,是因為執法不嚴,但正方也沒有提出質疑。

基於以上這幾個交鋒點,更多是反方得證。

正方實際上在整場的比賽中,對反方的論是有拆解的,但是都只是拆到了中途一半,這是很可惜的

比如:在質詢環節,針對於反方提出的已經有87%的公安機關是不存在刑訊逼供的案件存在,但還有13%是需不需要解決,實際是需要解決的,可惜就在於,沒有總結,也沒有了後續。

反方有過攻擊,實際上是因為壞人想要隱瞞一部分案件實情,在快結束的時候說,實際不是這個樣子的,但具體沒有說明的很清楚

正方不是看中沉默權的實際效益,而是希望這個社會,給執法人員一個警鐘,你不可以逼供,不可以重口供而輕證據,但是出現的很晚,但無法計入到判準。

在整場比賽中,實際上反方的很多點正方,但凡進行質疑,可多問一句憑什麼,實際會更好,比賽也會更精彩。

反方提出的在錄口供的時候可能會剝奪你的健康權,剝奪一部分其他的權利,在這種情況下,多剝奪一個自由權,貌似沒有太大問題,但這樣的話出現了場上邏輯是沒有問題,但可能話語會比較刺耳,建議換一個表述。

本場比賽中,正反方圍繞以下爭議焦點展開交鋒:

一、立法明確沉默權是否能夠改變定罪量刑過度依賴口供的司法現狀,以及這一現狀是否需要改變。

正方認為,立法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權,可以倒逼偵查機關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對客觀證據的搜集上,從而減少對口供的依賴,並以遼寧省某縣的的辦案經驗作為佐證。

反方認為,司法機關對口供的依賴難以改變,尤其是金融犯罪、網際網路犯罪等領域,客觀證據收集的難度極大。

立法保障沉默權會降低偵查效率,不利於打擊犯罪,口供作為證據的價值不應該被貶低,因此司法機關對於口供的依賴不需要改變。

可見,反方對正方的第一層挑戰在於明確沉默權對於改善「口供為王」現象的可行性。

正方提出,偵查機關可以提高搜查能力,關鍵在於沉默權對權利和職責的劃分可以倒逼偵查機關改變辦案資源的分配。

對此,反方表示,在網際網路犯罪中,由於IP位址難以追蹤,且受到網際網路技術的限制,客觀證據的搜集是幾乎不可能的。

然而,反方並未闡述清楚搜集網際網路犯罪客觀證據的難度,以及偵查機關的能力是否與之匹配。結合當下司法機關打擊網際網路犯罪的技術現實,我們認為反方的這一挑戰缺乏進一步的舉證。

該爭議點的第二層交鋒為,「口供為王」的現象是否需要改變。

正方認為,這一現象不利於查明案件事實、保障當事人基本權利、維護司法公信力,因此需要改變。反方認為,為了提高辦案效率,這一現象不需要改變。

首先從攻防技術上看,反方在第一輪接質詢環節中存在一定的跳動,正方多次詢問反方究竟是「難以改變」還是「不應該改變」,反方的回應為「難以改變」。

然而現狀難以改變並不能成為維持現狀的正當理由,因此反方此處的攻防有些許失分。

其次,正方提出,在我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保障下,犯罪者的認罪率高達80%以上,因此立法明確沉默權對於司法效率的影響沒有反方所說那麼大。反方沒有提出相對的回應。

最後,這一爭論實質上是對於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價值分歧,在這一點上,雙方都欠缺更深刻的闡述,沒有令評委內心產生確信,因此不納入勝負判斷。

結合上述兩層交鋒,正方在這一個爭議點上佔據較多優勢。

二、立法明確沉默權是否有利於減少刑訊逼供、誘供、騙供,防止冤假錯案,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

第一層交鋒為需求性,即我國由於上述取證亂象導致冤假錯案的弊端是否足夠嚴重,以致於需要採取行動改變現狀。

正方提出,從2013-2016年上述取證亂象一共導致了46起冤假錯案。反方則認為這一案件數量在我國案件總數中佔比過小,這一弊端不夠嚴重,需求性不大。

正方認為,衡量需求性不應當以數量為標尺,因為不公審判的後果是耽誤被告人的人生,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傷,人的人生不能以數量來計算。

反方對這一回應沒有進一步的攻擊。我們認為,正如不應因某種犯罪數量佔比小而不打擊該種犯罪一般,不公裁判對當事人造成的損失也不應以數量來衡量,公民的尊嚴和自由應該受到強有力的保護。

因此在需求性上,正方佔優。

第二層交鋒為正當性,即沉默權是否是公民的基本權利(雙方有時用「人權」來替代「基本權利」,雖然二者並非同義語,但雙方沒有語義分歧,此處不作區分),是否需要保護。

反方認為人權應具有普遍性,不能只有特定人群享有,而沉默權只有犯罪嫌疑人享有,因此不是人權。正方表示,沉默權屬於我國憲法中規定的言論自由的一部分,並結合國際法上的消極言論自由,顯然沉默權當屬人權。

反方提出,既已規定言論自由,無須再規定沉默權。正方表示,沉默權屬於模糊地帶,只有立法明確才可更好地保護。

需要指出的是,正方雖然沒有直接回應反方關於「不普遍」的挑戰,但是反方關於沉默權「不普遍」的論斷有失準確,因為一項權利在特定場合使用並不能否定權利的普遍性,而每一個公民也都有可能接受公安機關的審訊,並非只有特定群體享有這一權利。

因此結合上述攻防,我們認為在這一層交鋒上正方佔優。

第三層交鋒為解決力,即立法明確沉默權能否有效減少刑訊逼供、誘供騙供等取證亂象:

正方認為,由於我國現行法中沒有明確規定沉默權,因此犯罪嫌疑人面對審訊時保持沉默可能會遭到不公正的對待。通過立法明確沉默權,建立與之相匹配的救濟制度,排除誘供、騙供取得的非法證據的效力,就能夠有效減少取證亂象。

反方提出,在明確沉默權的美國,仍然存在誘供騙供的問題,可見沉默權無助於減少誘供騙供。然而仍然存在問題,不能論證制度失靈,關鍵要看這些問題是否因制度的確立而減少,以及是否有對於違法行為的制裁和對受害人的救濟。

結合正方對於沉默權制度的論述,我們認為反方對於解決力的挑戰缺乏力度。

第四層交鋒為損益比

反方提出,刑訊逼供問題通過執法記錄儀、現行法上的刑訊逼供罪已經可以有效解決。正方表示,造成冤假錯案的主要原因其實是誘供騙供,立法明確沉默權從而減少這些問題的好處是不可替代的。

反方則提出與這一利益相衝突的是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利益。正方的回應為,不應該將犯罪嫌疑人等同於罪犯,嫌疑人也可能是無辜者,任何公民都有成為嫌疑人的可能,因此這並非罪犯與被害人利益的對立,而是公民權利與被害人利益的比較。因此,正方在損益比較上佔優。

綜合上述內容,我們認為這一場的獲勝方為正方。

相關焦點

  • 中國刑事訴訟法引入沉默權制度 沉默權的五大追問
    有人據此推斷出,這就是沉默權制度。但也有人認為,聯合國的規定只是沉默權制度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得自證其罪」的原則,而不是沉默權制度本身。中國加入《聯合國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標準規則》第7條規定,「少年刑事被告人在訴訟的各個階段應當享有保持沉默的權利」。這是我國加入國際公約中首次提到「沉默的權利」。從各國的立法來看,沉默權制度總是處於不斷發展變化之中。
  • 論沉默權制度的人權保障意義
    中國社會的傳統特徵是等級和身份,國家也認為百姓無需有相關權利,而只要履行規定的義務就可以了。市民法意義的個人在中國社會中的地位從來都是微不足道的,與強大的政治權力相比,個人根本不可能有社會尊嚴可言。而沉默權的本質在於尊重個人的尊嚴,規定沉默權就意味著允許個人對官方的追訴進行消極的抵抗,以捍衛自己的尊嚴,因為根據這一權利,政府不得要求受到刑事追訴的個人協助其實現懲罰犯罪的任務。
  • 從「章瑩穎案」看中美刑事司法:沉默權、律師權利、陪審制度差異
    所謂「默示沉默權」,又稱為「默示的沉默權制度」,就是說,相關的法律規定沒有明確使用沉默權的字樣,但是從法律的有關規定中可以推斷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應該享有沉默權。例如,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中「反對強迫性自證其罪」的規定,就屬於默示沉默權制度。
  • 北師大教授:校車安全監管應該立法明確
    政府不肯把學校布置那麼多,布置學校多要多花錢,政府想少花錢辦教育,甚至不花錢辦教育。校車購置和校車運行都需要經費,他們也缺少更多的經費用於校車投入。義務教育階段,經費保障實行以縣級財政為主,而在中西部的不少地區,很多縣的縣級財政主要用於義務教育了。新京報:校車安全事故,應該向哪個部門問責?袁桂林:沒有法律能說清楚這個職權在哪裡,沒任何法律依據。
  • 「辯士杯」初賽 | 妙詞佳語驚四座
    >圓滿結束 2018年10月25日下午,法學與智慧財產權學院第二屆「辯士杯」辯論賽初賽於二教落下帷幕。初賽由報名隊伍兩兩對決,勝出隊伍晉級半決賽,本次比賽採取評委投票的方式,並且分為兩個賽場進行。 出席本次辯論賽A賽場的評委有法學與智慧財產權學院辯論隊隊長劉圳松,校辯論隊隊員王偉萍,管理學院辯論隊隊長馮夢菲。
  • 中國法律規範體系與立法效果評估
    ③有的研究以官方發表的統計數據和客觀數據為基礎,強調「從事實出發」、「讓數字說話」;④有的研究則認為中國的法治評估實踐,表現出「嵌入性」、政府主導、法治理解廣義化、法治評估區域化等特徵,法治評估應該在「試錯」中逐步實現區域評估的規範化、體系化與制度化,並作為區域法治建設的新增長點推動地方政府法治目標的實現。⑤不僅是理論界,不少地方政府部門和司法機關搞的法治評估也是如火如荼。
  • 專家:立法明確臨時身份證法律效力範圍
    臨時身份證是什麼「身份」專家認為,應立法明確臨時身份證法律效力範圍一名內蒙古考生日前持臨時身份證和戶籍證明參加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被監考教師以不符合考生規則中「二代身份證」的要求為由,拒之門外。「臨時身份證雖然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但不符合此次碩士研究生考試的入場條件。」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教育部雖規定研究生考試有效身份證件僅限於二代身份證和準考證,但並未明確二代臨時身份證是否有效。「教育部要求考生只能拿二代身份證證明身份,是『霸王條款』。」戶籍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太元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考生僅需證明身份即可,為何局限於二代身份證?
  • 顧敏康:社會信用立法必先明確社會信用概念
    當然,國家層面的信用立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非常複雜。我曾應邀三次出席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辦的「社會信用立法」討論,要討論的問題很多,且在許多問題上尚未達成一致看法,例如(1)如何定義「社會信用」及其內涵外延?(2)如何把握失信與違法、背德之間關係?(3)如何把握失信懲戒與行政管理措施的關係?(4)信用主體應該享有哪些權利?(5)如何劃分社會信用立法的中央事權與對方事權?
  • 專家觀點:完善立法,明確網絡主權、控制數據主權
    5) 立法上的空白 網際網路產業還沒有完成國家層面立法,造成了執法主體不明確,執法機關對涉網案件的調查權和取證權無清晰的法律支撐。如果不明確數據主權並加以立法,會對公民個人隱私、社會經濟建設和國家安全造成重大威脅: 1) 2013年央視315晚會上曝光了安卓系統手機洩漏用戶信息,在對330多款安卓系統下的手機軟體進行的監測中發現,超過58%都有隱私信息洩密的問題。手機中的應用可以獲得用戶手機的串號、地理位置、電話本、簡訊等一切個人隱私信息。不法分子進而可以利用這些用戶信息進行信用卡盜刷、敲詐勒索等惡性犯罪行為。
  • 科創賽初賽長三角賽區南京站研創園人工智慧行業賽結果公示公告
    echnology & Engineering Challenge 2020年5月27日,「智創杯」前沿技術挑戰賽科創賽初賽長三角賽區南京站研創園人工智慧行業賽第一場已圓滿結束。首屆「智創杯A-TEC」賽事是落實深圳市政府與清華大學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助力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具體舉措之一。
  • 高一、高二、高三都應該注意哪些事情;;第二篇​:​ 第四屆全國創·造大賽AI地球分項賽;;2020綜評面試輔導班
    3.參賽人員可在全國中小學創·造大賽官網(創·造者學習平臺www.chuangzaodasai.com)上的AI地球分項賽通道報名。*AI地球分項賽設預賽和決賽,均為在線比賽。*預賽分為全國賽及地區分站賽,參賽團隊可根據自己情況選擇其中一種參加,兩者都有機會晉級AI地球分項賽決賽。
  • 【英語競賽|初賽知識競賽】第二屆全國高校創新英語挑戰活動綜合能力賽(國家級單位等主辦)
    (一)全國初賽評獎1、無協辦單位的高校:只頒發電子版的《2020年全國高校創新英語挑戰活動綜合能力賽初賽(**組別)優秀獎榮譽證書》,無需有協辦單位,初賽合格(60分及以上)即可獲得。2、有協辦單位的高校:有協辦單位的高校,且本校達到100人以上報名參加的,除參與者個人在活動官網下載電子版的《2020年全國高校創新英語挑戰活動綜合能力賽初賽(**組別)優秀獎榮譽證書》外,在12月下旬將統一郵寄紙質版初賽優秀獎證書給本校協辦單位,獲獎者聯繫本校協辦單位負責人領取或在本校舉辦的頒獎儀式上統一領取。
  • 【初賽知識競賽】第二屆全國高校創新英語挑戰活動綜合能力賽,國家級單位等主辦
    2020年第二屆全國高校創新英語挑戰活動綜合能力賽主辦單位: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創新文化傳播專業委員會、《海外英語》雜誌報名時間:2020年9月5日—11月25日(一)全國初賽評獎1、無協辦單位的高校:只頒發電子版的《2020年全國高校創新英語挑戰活動綜合能力賽初賽(**組別)優秀獎榮譽證書》,無需有協辦單位,初賽合格(60分及以上)即可獲得。
  • 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初賽試題來了
    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初賽於今日9月12日9:00-12:00進行,我們來看一下最新的試題:(試題來源:自主選拔在線)初賽之後國際賽IChO一般在7月份進行。今年的試題感覺難度如何呢?歡迎交流
  • 瑞德第二屆Golden Frog Award優秀畢業設計邀請賽初賽入圍名單公布
    由杭州瑞德設計有限公司和杭州市工業設計協會共同發起舉辦、設計在線協辦的瑞德第二屆Golden Frog  Award優秀畢業設計邀請賽」自開賽以來,陸續收到了長三角地區開設工業設計專業高校的許多優秀畢業設計作品。經過專家認真評議,從中評選出30份初賽入圍作品。入圍作品將參加第二輪評選,優中選優評選出前10名,進入現場答辨階段,最終產生前8名獲獎者。
  • ICU VOICE首屆「新晨杯」重症英語病例演講賽【川、滇、隴、青、新 】賽區初賽賽前人氣投票
    由中國醫師協會重症醫學醫師分會、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危重醫學專業委員會主辦,江蘇新晨醫藥有限公司承辦的ICU VOICE首屆「新晨杯」重症英語病例演講賽正在進行。本次大賽初賽全國共分為十大賽區,四川/雲南/甘肅/青海/新疆作為第五賽區,初賽定於7月22日上午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經過前期選拔,共有9名選手進入初賽,屆時會從中晉級6名選手參與西部賽區複賽。
  • 法院明確「同案同判」,公安機關是不是也應該明確「同案同辦」
    ,而且明確說明檢索到的類案為指導性案例的,人民法院應當參照作出裁判。說的簡單直白一些,就是要求人民法院在審理審判案件的過程中應該做到「同案同判」,更是明確的說明「檢索到的類案為指導性案例的,人民法院應當參照作出裁判。檢索到其他類案的,人民法院可以作為作出裁判的參考。」所謂的「類案」,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做過專門的解釋,是指與待決案件在基本事實、爭議焦點、法律適用問題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且已經人民法院裁判生效的案件。
  • 華擎名人專訪 臺灣電競首席賽評SoBaD Rush
    本次華擎電競名人專題特地邀請到SoBaD暢談從前任蟲王到臺灣地區電競的首席賽評,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展元雖然主播經驗豐富但遊戲經驗不多,而SoBaD正好相反,兩個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才達到今日雙方彼此「魚幫水,水幫魚」的默契。而SoBaD雖然號稱「好壞哥」,私底下卻超級容易害羞,之前曾經跟來自中國的GTV 電競女主播韓懿瑩(Miss)搭檔播報賽事,還沒上主播臺SoBaD就在攝影棚眾人起鬨中臉紅的像煮熟的大蝦,也可見其私底下純真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