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銳評|鄉村振興,靠什麼人?錢從哪來?

2020-12-22 大眾日報

在鄉村振興的時代考卷上,「靠什麼人」「錢從哪來」是必答題,也是頗有難度的題。這兩個最現實的問題解決不了或解決不好,鄉村振興這一最美好的藍圖就無法繪就或大打折扣。

5月20日,大眾日報在頭版和縣域版,刊發了《新農人「結盟」九女峰下》《引進產業資本激活農業新動能》《薛城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介紹了泰安市岱嶽區搭建好平臺,做好服務,吸引更多「新農人」投身鄉村振興;德州臨邑引進產業資本,改變傳統的一家一戶分散經營,使農業由粗放走向精準,由傳統走向科技;棗莊薛城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讓農民成為集體資產的管理者和受益者。他們的做法啟示我們,鄉村振興是一項需要新思維新動能的創造性事業,需要大力推動人才和資本「下鄉」,為實現鄉村振興這項世紀偉業注入新動能。

凡事必先有人氣,才有生機。回望歷史,中國鄉村的每一次激蕩,必是人氣的大集聚。家庭承包如此,鄉鎮企業也這樣。同樣,一些鄉村的落後和衰敗、與城市差距的擴大,也多緣於城市對農村人才等的「虹吸」。現實中,很多年輕人離開農村,「70後」不想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空心化」「空巢化」「老齡化」現象也日益嚴重。顯然,農村留下來的婦女兒童老人,難以肩負起廣袤鄉土大地上的振興重擔。

鄉村振興,首要在人,什麼樣的人建什麼樣的鄉村。泰安「新農人結盟九女峰下」讓人眼前一亮,就在於他們努力打通各類人才向農村、向基層一線流動的通道,激勵有意願的農民工返鄉、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回鄉、在城市中成長的各類人才下鄉,在農村廣闊天地裡淬火磨鍊,在回饋鄉裡、致富鄉村中實現人生價值。事實證明,一大批「新農人」懷揣赤誠之心,從城市走向大有作為的廣闊農村,改變著自己的身份,改變著成長路徑,也改變著農村面貌,鄉村振興大有希望。

鄉村振興是一個大戰略,必須有真金白銀的硬投入。那麼,鄉村振興的錢從哪來?這個問題,隱含著雙重設問:鄉村振興,有足夠的財力支撐嗎?又該如何引導像水流一樣趨向投資窪地的資本流向農業農村?

資本是經濟發展的「血液」,也是鄉村振興的「血液」。臨邑引進產業資本激活農業新動能,令人思考。鄉村振興要靠公共財政加大投入,但財政「一條腿走路」不行,金融資本、工商資本、社會資本也須同向發力。尤其要發揮財政「指揮棒」「撬動杆」「吸鐵石」「藥引子」作用,四兩撥千斤,引導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流向鄉村。我們相信,產業資本「下鄉」,帶來的不僅是資金,更是新的觀念和新的產業模式。期待更多資本源頭活水潮湧鄉野,讓更多產業資本在鄉村舞臺上大有作為。

鄉村振興,那些沉睡多年的土地,那些閒置的農房,那些村集體經濟組織躺在帳簿上的經營性資產,都是巨大的資源。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改革優化現有的資源要素配置,就是要讓閒置的資源用起來、沉睡的資源醒過來、外面的資源迎進來。棗莊薛城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啟示我們,鄉村振興,要牢牢抓住制度創新和制度供給這一關鍵,向改革要紅利,以改革挖潛力,靠改革增活力,從肌體內生迸發出實現鄉村振興的制度偉力

相關焦點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人才」為筆,描繪鄉村振興秀美畫卷
    ,去年培訓高素質農民3.5萬人,今年擬培訓4萬人左右建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制度,目前已評選出976名新型職業農民創新制度,拴心留人提高基層專業技術高級崗位比例,目前已有3000多人獲得基層專業技術職稱,1萬多人通過「直評直聘」方式獲得中高級職稱並落實了待遇。
  • 【大家談】鄉村振興從「人」開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這一論斷立足我國「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深刻把握我國城鄉發展規律,科學回答了鄉村振興走什麼道路、怎樣走好這條道路的重大問題,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鄉村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為書寫好新時代「三農」新篇章指明了正確道路。
  • 大眾銳評|「近千萬人大遷徙」彰顯中國減貧智慧
    大眾銳評|「近千萬人大遷徙」彰顯中國減貧智慧大眾日報記者 孫秀嶺2020-12-04 09:45:18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5年960多萬人,「挪窮窩」「換窮業」,通過易地搬遷「拔掉窮根」
  • 鄉村振興不能「等、靠、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我省出臺了鄉村振興「21條措施」,初步搭建了「四梁八柱」。從明年開始,「三農」工作重心將由脫貧攻堅轉向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湖北如何幹?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學者。推進城鎮化,擴大規模經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關於『十四五』規劃的建議,都將『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讓人振奮。」
  • 四家單位獲評省級農民鄉村振興示範站
    四家單位獲評省級農民鄉村振興示範站2020-12-22 來源: 文登傳媒網近日,文登和豐果蔬專業合作社、 傳福參業有限公司 、界石鎮梧桐庵村、顧得利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四家單位成功獲評2020年山東省農民鄉村振興示範站。
  • 鄉村振興2020田園報告:「說」出來的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全縣最落後的村莊,幾年後卻成為美麗村莊,去年還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這個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還是靠「說」出來的。是真的嗎?又是怎麼「說」的呢?村裡要發展,想幹什麼,先聽村民怎麼說。村裡存在什麼問題,怎麼解決,先聽村民怎麼說。他們就民主集中議,每個月召開一次村務聯席會,真正做到村裡的事和村民商量著辦。說事、議事、再幹事,幹完了以後,再請村民來評,到底幹的怎麼樣,滿意不滿意?賭博的危害性很大,不少人錢賭光了,家庭破裂了,曾經很本分的人也成了賭博場上的常客。
  • 鄉村振興「煙臺篇章」|組織力賦能鄉村振興 煙臺2779個村黨支部領...
    水母網10月20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唐壽銳 通訊員 孫金良 秦猛 王波 攝影報導)「這就是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的樣板。」置身萊陽市譚格莊鎮李家溝村山路彎彎、溪水潺潺山水田園美麗鄉村中,遊客對李家溝的生態美景讚不絕口。
  • 前山文旅|鄉村生態旅遊是落實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
    鄉村振興的建設,不僅僅是推動鄉村現代化建設,其最終目的是要實現鄉村對「人」的召喚,發展鄉村旅遊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廣東省鄉村生態休閒旅遊範例珠海鬥門全區獲評「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南門村獲評
  • 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大關鍵詞
    新華社發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鎖定「三農」,這是新世紀以來第15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怎麼走進行了全面布局。鄉村振興戰略應如何全面謀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把握哪些關鍵詞?權威專家對此進行了解讀。
  • 鄒城市大束鎮: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今年以來,鄒城市大束鎮依託豐厚的山水文化、非遺文化、傳統文化優勢,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載體,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大束鎮實現鎮、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孟子學堂、農家書屋等陣地建設全覆蓋。
  • 堅持綠色發展 促進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必然選擇。作為全國首批生態建設與保護示範區和全市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範區,重慶市南川區將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鮮明綠色導向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以田園美鑄就生活美。千百年來,鄉村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基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本源。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題中之義。
  • 王徵兵:問答鄉村振興:「誰來興」「興什麼」「如何興」?
    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誰來興?興什麼?如何興?就此問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管學院王徵兵教授與《陝西日報》記者齊卉進行問答式討論。記者:面對新形勢、新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哪些現實意義?
  • 文化引領 鄉村旅遊提質增效助推鄉村振興
    中國網訊 今年以來,泉州市文旅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部署,以文化引領、品質提升為抓手,健全「文化振興、項目帶動、培育精品、完善配套」的建設機制,大力推進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優化鄉村旅遊供給,助推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該如何吸引人才!
    不過幸運的是,經過基層廣大幹部群眾的辛勤付出,鄉村的水、電、氣、網、公路網絡基本上已經建設完成,鄉村的生活環境並非如大家所想像的那樣差。過去一下雨,到處都是爛泥,髒亂差讓人很不舒服。現在的鄉村,寬敞的公路已是四通八達,不能通大路的人家也有便民水泥道,出行方便了,到處乾乾淨淨,人也精神了!
  • 人民網評:當好鄉村振興的「一線總指揮」
    在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求「縣委書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農』工作上,當好鄉村振興的『一線總指揮』」 。黨的十八大以來,解決好「三農」問題被擺在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加以部署。如今,我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
  • 林州市:三級書記夜話鄉村振興
    2月20日晚,市委書記王寶玉主持召開全市鄉村振興工作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與各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村黨支部書記代表面對面交流,探討分析我市「三農」工作形勢,研究部署鄉村全面振興工作。 鄉村振興抓什麼、誰來抓、怎麼抓?投入資金從哪來?幹部積極性怎麼調動?群眾的理解支持如何贏得?
  • 鄉村振興——開局之年我們需要做什麼
    可能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鄉村振興不再是字面上,而是要行動起來。可是我們到底做什麼該怎麼做,可能很多鄉村基層參與者都是茫然的事情,不知道該怎麼做,也不知道從何做起。我們今天就來一起說說。我們都知道,萬事開頭難,是啊!
  • 鄉村振興戰略如何破題
    原標題:鄉村振興戰略如何破題 雲縣是2017年擬脫貧摘帽縣之一,通過決戰脫貧攻堅, 59個村3個鄉鎮出列,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43%,農村發展的最大短板基本補齊,但整個縣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仍然較弱,農業產業化發展仍然滯後,鄉村治理仍然面臨不少問題。於是,摘帽之後,靠什麼來鞏固脫貧成效?靠什麼來推動「三農」工作?靠什麼來凝聚幹部群眾精氣神?
  • 鄉村人才振興,與你相關!
    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既是中央部署的工作要求,也是基層實踐的迫切需要。,強化人才振興保障措施,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 大眾銳評:「咖啡熊掌」太暖了,讓殘疾人共享時代暖陽
    他們與人為善、樂善好施,以自己力量為殘疾人辦好事、辦實事,讓殘疾人切實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無論是「熊掌咖啡」的投資者,還是爭相「打卡」的愛心人士,他們暖了殘疾人,也為初冬帶來了暖陽。這樣的咖啡館太暖了,暖在自強。從這家咖啡店的幾位殘疾人身上,人們感受到了自立自強的力量。一個人的命運無法選擇,面對命運的態度卻可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