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即將到來的第36個教師節,一大波教師黑新聞也先一步洶湧而來了。不知道各位教育界同行此刻是否正捧著手機縮在角落裡瑟瑟發抖?
不知從何時起,我過教師節的心態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從曾經的默默期待,變成了現在的厭煩和抗拒。
從前的教師節,領導是不會借著開會來各種「訓」老師的,組織是會發「過節費」的,孩子們是會真心送小禮物的。現在的教師節,領導們會專門在這一天各種開會「訓」老師,那不如改名叫「訓師會」何如?組織是不會發任何東西,但可能會發各種師德師風建設的文件讓我們學習,那不如改名叫「學習節」何如?孩子們是被禁止送禮的,因為據說會導致攀比,非但如此,家長們還要在網上就「送禮」一事對老師們各種撻伐——關鍵是我沒有收禮呀?我要是真收了一分半文的,被罵也還算值得。現在的情況是,我啥也沒收到,還要刷著罵我的評論生悶氣,這節,不如改成「罵師節」何如?
也別覺著我有多麼想收禮啊。你見著哪個老師靠收那麼幾件教師節禮物發財的?我從教十二年,每次過節收到的都鮮花賀卡這種小禮物,我也很喜歡,這說明孩子們喜歡我。對於這些禮物,也真的不像網上很多噴子說的那樣,轉身就扔垃圾桶了。有些人自己勢利,便覺得天下人都如此,實在是一種病態心理,要不得。我不敢說所有老師都一樣,但我覺得大多數老師對於自己收到的小禮物都是很珍視的。比如我吧,不管是畫得多醜的賀卡,我都小心地收著,只不過因為東西太多,放不了太久,很多這種紙片就找不著了。
其實好幾年前就聽到網上很多同事抱怨,說不如取消教師節算了,過個節,家長迫不得已要送禮,鬧得收了禮的老師也不見得有多開心。誰會喜歡不情不願的禮物呢?當時就想,不期待就好了,取消的話也太嚴重了吧?大可不必。但這幾年來,網上鬧得是越發不可開交,輿論真是一邊倒地攻擊教師收禮,評論中所覺的例子,簡直顛覆了我的三觀。我是真的沒想到,給老師送個禮物,能激發家長們那麼大的怨氣,甚至上升到人身攻擊。大可不必,真的大可不必。家長們,你真的沒有那麼重要,老師也沒裝雷達探測器,不會因為班上幾十個學生裡面某一個孩子家長沒送禮就把你家孩子怎麼樣。不說老師都是聖人吧,但基本的道德情操還是有的。
所以到了現在,我也基本上有些認同「取消」的建議了。一個教師節,過得家長不開心,老師也不開心,孩子夾在中間也不好受呀。更別說有些地區,領導們還非常喜歡在教師節這天開會搞什麼教師表彰加師德師風學習,一開就好幾個小時。你說這是過節嗎?不如說是折騰得了。
反觀兒童節,想必很多老師都會在這一天給孩子們買些小禮物吧?有些學校還會組織些有趣的遊園活動,又有趣又有益,孩子們是真的快樂的。
但我們的輿論是選擇性眼瞎的,他們只喜歡批判孩子們給老師送禮,絕不會批判老師給學生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