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卡裡的「門門道道」,一次說清!

2020-12-18 暢捷通好會計

你還在用購物卡嗎?

雖然現在手機已經成為了支付端,但不可否認的是,購物卡還是有它的便利所在,但購買和使用購物卡,在財稅處理中的「門門道道」你敢說你都清楚嗎?

注意:今天我們聊的購物卡,指的是在發卡企業①銷售的單用途卡②和多用途卡③

1

預付卡的秘密

【案例】

「618」促銷,公司做年中感恩大回饋,舉辦了一場大型團購活動,給每位現場成交的客戶返一張價值500元的某百貨大樓裡A店的購物卡(卡上註明僅限A店使用),預計一場活動的成交量在80人。

這個時候財務小張就要去買卡了,小張帶著四萬塊錢直奔百貨大樓,百貨大樓的櫃員說,「你一下買80張,我們要收5塊錢一張的工本費。」小張也是很爽快,又掏出了400元,說:「行,你給我開張發票吧,我回去報銷,我們公司是一般納稅人,我要專票哈。」這時候櫃員就跟小張說:「預付卡的四萬沒辦法給你開專票哦,只能開普票,制卡的工本費可以給你開專票。」

問:為什麼買卡時百貨大樓不能給小張開專票?而制卡費卻可以開專票?

按照《關於營改增試點若干徵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53號第九條的規定,單用途商業預付卡(以下簡稱單用途卡②)業務按照以下規定執行:

1.單用途卡發卡企業①或者售卡企業④(以下統稱售卡方)銷售單用途卡,或者接受單用途卡持卡人充值取得的預收資金,不繳納增值稅。售卡方可向購卡人、充值人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即,預付卡實質上是屬於消費卡,發卡企業在銷售預付卡或者受到充值取得的預收資金時,持卡人並沒有實現最終消費,是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如對方需要發票證明支付了這筆錢,只能給購卡人(充值人)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開票時,使用"未發生銷售行為的不徵稅項目"下設的601"預付卡銷售和充值",發票稅率欄應填寫"不徵稅",對於百貨大樓來說,這筆是不繳納增值稅的收入。

2.售卡方因發行或者銷售單用途卡並辦理相關資金收付結算業務取得的手續費、結算費、服務費、管理費等收入,應按照現行規定繳納增值稅。

——制卡費屬於企業的一項業務收入,可以按照現代服務中的商業輔助服務開具增值稅發票,並按規定繳納增值稅。

小張把卡買回來了,活動也順利結束了。

正好就發了80張,做了領用登記,還作了兩筆分錄:

參加了活動的客戶小明同學就拿著卡去A店消費了,也就那麼剛剛好,買了一件500元的衣服,買單的時候小明同學就掏出了這張卡給收銀,跟收銀說:「你給我開張發票吧。」

問: A店可以給客戶小明同學開發票嗎?

根據第九條規定,持卡人使用單用途卡購買貨物或服務時,貨物或者服務的銷售方應按照現行規定繳納增值稅,且不得向持卡人開具增值稅發票。

——也就是說,小張買卡的時候,已經從百貨大樓得到了一張普票了,客戶到A店並未額外支付現金,而是直接使用了預付卡,這個時候A店就不能再給客戶開票了,壓根什麼票都不能開,小明同學只能取得購物清單(小票等)。

(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

小明同學前腳從A店走出去,A店的會計後腳就給百貨大樓的財務打電話了,跟她說,有客戶來消費了,你得把錢劃給我了。百貨大樓的財務答應了,並要求A店給百貨大樓開具發票。

問: A店之間和百貨大樓的結算,是開專票還是普票?

根據第九條規定,銷售方與售卡方不是同一納稅人的,銷售方在收到售卡方結算的銷售款時,應向售卡方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並在備註欄註明「收到預付卡結算款」,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售卡方從銷售方取得的增值稅普通發票,作為其銷售單用途卡或接受單用途卡充值取得預售資金不繳納增值稅的憑證,留存備查。

——本著實質重於形式原則,這500元是最終消費者進行的消費,最終消費者是個人的情況下,A店就不能給百貨大樓開具專票,如果可以開專票的話,以後所有消費者都是以買卡的方式來消費,最後就沒有人來承擔增值稅了,都抵扣了,所以百貨大樓得到的是普票,證明這500塊錢花出去了。

PS:

發卡企業①,是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行單用途卡的企業。

單用途卡②,是指發卡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行的,僅限於在本企業、本企業所屬集團或者同一品牌特許經營體系內兌付貨物或者服務的預付憑證。

多用途卡③,是指發卡機構以特定載體和形式發行的,可在發卡機構之外購買貨物或服務的預付價值。沿用上述例子,如果購買的預付卡不是僅限於A店使用,而是全場通用,就屬於多用途卡。多用途卡和單用途卡涉及的財稅相關處理是一樣的。

售卡企業④,是指集團發卡企業或者品牌發卡企業制定的,承擔單用途卡銷售、充值、掛失、換卡、退卡等相關業務的本集團或同一品牌特許經營體系內的企業。

即便說到購物卡的財稅處理,對於財務來說,就會牽扯到進銷項發票的問題,如何有效管理髮票呢?

使用「好會計」智能雲財務管理軟體,好會計擁有【發票管理】功能,管理進銷項發票,針對購物卡產生的開票可自動生成憑證、進行發票測算等。

2

加油卡能開專票嗎?

進項能抵扣嗎?

《成品油零售加油站增值稅徵收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2號)規定;加油憑證時,應按預收帳款方法作相關帳務處理,不徵收增值稅。預售單位在發售加油卡或加油憑證時可開具普通發票。 預售單位在發售加油卡或加油憑證時可開具普通發票,如購油單位要求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待用戶憑卡或加油憑證加油後,根據加油卡或加油憑證回籠記錄,向購油單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接受加油卡或加油憑證銷售成品油的單位與預售單位結算油款時,接受加油卡或加油憑證銷售成品油的單位根據實際結算的油款向預售單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企業可以根據實際加油的用途和取得專票情況進行抵扣,如購買加油卡後發放給職工作為福利,或作為禮品饋贈他人,對應進項稅額不得抵扣。

最後我們來看看會計的帳務處理:

【舉個例子】

甲企業與乙公司隸屬於同一集團公司,均為一般納稅人,兩者使用同一品牌,甲企業銷售的購物卡在乙公司可消費,反之亦然。2019年5月,丙公司在甲企業購買購物卡1萬元,在甲企業用卡購買辦公用品3000元,稅率為13%。在乙公司用卡購買勞保用品2000元,稅率13%;消費餐飲服務1000元,稅率6%。月底甲企業根據乙公司購物卡消費明細,與乙公司結算3000元費用。

甲企業

①購卡時:

借:銀行存款或現金10000

貸:預收帳款——購物卡10000

②丙公司在甲企業消費時:

借:預收帳款——購物卡3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5.13(3000÷1.13×13%)

主營業務收入 2654.87

③與乙公司結算:

借:預收帳款——購物卡3000

貸:其他應付款——乙公司3000

借:其他應付款——乙公司3000

貸:銀行存款3000

(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

乙企業

①丙公司在乙公司消費時:

借:其他應收款——甲企業3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銷售貨物1769.91

主營業務收入——餐飲服務943.4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86.69

(230.09+56.6)

②收到甲企業結算款項:

借:銀行存款3000

貸:其他應收款—甲企業3000

文章作者:吳亞雲

相關焦點

  • 預付卡裡還有錢牛排店卻不見了
    本報11月11日熱線消息 (記者 趙琴)「我在長風街一家商場5層的上品牛排店裡辦了一張預付卡,現在這家店不在了,我卡裡的錢怎麼辦?」今日上午,市民李先生給本報熱線打來電話,反映他的預付卡裡還有1000多元沒消費,就發現這家店關門了,而且也聯繫不到這家商戶的負責人。
  • 預付卡裡藏有什麼「貓膩」?
    但是,在讓消費者享受優惠的同時,預付卡也埋下了風險隱患:沒等你把卡裡的錢消費完,商家就關門大吉甚至捲款跑路了。   預付卡按發卡人不同可劃分為單用途預付卡和多用途預付卡兩類。由於多用途預付卡消費者的存儲金受到央行的嚴格監管,需要遵守備付金存管規定,相對而言爆出的問題較少。
  • 預付卡推實名制堵漏洞 多用途預付卡市場將萎縮
    商業預付卡以預付和非金融主體發行為典型特徵,按發卡人不同可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專營發卡機構發行,可跨地區、跨行業、跨法人使用的多用途預付卡;另一類是商業企業發行,只在本企業或同一品牌連鎖商業企業購買商品、服務的單用途預付卡。  意見指出,總體看,商業預付卡在減少現鈔使用、便利公眾支付、刺激消費等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
  • 預付卡營銷模式圈錢套路大起底:一次性交完幾年課時費
    原標題:預付卡營銷模式圈錢套路大起底:一次性交完幾年課時費  「我卡裡還有8000多元,朋友卡裡還有1萬多元。」  作為三鼎家政的充值用戶,北京市民蔡曉芳心中的煩悶甚至超過了這個暑日的焦躁。  「當時的活動是存1.1萬元,保潔價格是22元/小時。
  • 預付卡「過期」是個偽命題
    禮品卡自最近一次充值之日起,三年之內有效。宜家客服人員則表示,禮品卡到期後則不能再使用,同時也不能提供延期使用、再次激活的服務。而同樣是不記名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消費者楊女士上周在家樂福超市購物,付款時顯示預付卡已過期,隨後收銀員在系統上簡單操作後就可以正常刷卡消費了,整個操作過程不過一兩秒的時間。
  • 濱州發布預付卡消費警示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0日訊 12月10日,記者從濱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近年來,預付式消費模式在教育培訓、餐飲、健身、美容美髮、零售購物等很多領域盛行,人們對生活便捷的追求以及經營者對預付卡優惠的承諾,使消費者容易忽視預付式消費存在的諸多風險,如經營者因經營不善導致無法依約履行合同
  • 這份預付卡消費警示請收好
    濱州市市場監管局關於預付卡消費警示近年來,預付式消費模式在教育培訓、餐飲、健身、美容美髮、零售購物等很多領域盛行,人們對生活便捷的追求以及經營者對預付卡優惠的承諾辦理預付卡時要按照自己實際需求充費。不要被商家宣傳優惠折扣誘惑而衝動消費,儘量選擇金額小、期限短的預付卡,不要一次充入過多金額,以免商家停業走人、攜款潛逃導致損失。三要務必籤訂合同。不要輕信一些商家的口頭承諾,務必要籤訂書面合同。
  • 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將使預付卡行業進入嚴管時代
    政策提要    國務院辦公廳於5月23日轉發了《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    《意見》提出,一次性購買1萬元以上不記名商業預付卡需實名登記;嚴禁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在公務活動中收受商業預付卡;不記名商業預付卡有效期不得少於3年。
  • 預付卡消費,欲「卡」住消費者?
    【投訴】    15個小時保潔服務「被折半」    本報3·15維權活動的報導甫一發布,家住中原區的退休老人溫先生一大早就向記者投訴,稱大約4年前充值2000元辦理了大豫家政的會員卡,還剩下15個小時的保潔時間沒有用,但是家政公司說現在只能當7.5個小時用了。「當初承諾長期有效的卡,怎麼就被折半了呢?」溫先生不解,也很氣憤。
  • 魯千餡餅、紅人館……市民屢屢遭遇預付卡陷阱!
    預付卡屢屢變成「糟心卡」  理髮卡、洗衣卡、洗車卡、遊樂場卡、瑜伽卡……很多市民的錢包裡,有各式各樣的預付卡。  記者走訪發現,辦理預付卡的以年輕人居多,有的市民手中有將近20張預付卡。  一些市民辦理預付卡後得到了實惠,還有一些市民卻遇到了糟心事。
  • 「風險提示」預付卡消費警示:謹防捲款「跑路」!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近年來,預付式消費模式在教育培訓、餐飲、健身、美容美髮、零售購物等很多領域盛行,人們對生活便捷的追求以及經營者對預付卡優惠的承諾,使消費者容易忽視預付式消費存在的諸多風險,如經營者因經營不善導致無法依約履行合同、虛假宣傳、霸王條款、個人信息洩露甚至捲款「跑路
  • 預付卡,優惠還是陷阱?
    佘 穎攝   右下圖 舞蹈課家長在辦理預付卡,教育培訓類機構通常採用預付費方式收費,也會有書面協議,但協議裡通常沒有法律規定的必填項。 佘 穎攝   洗車50元一次,辦卡500元25次;去遊樂園單次70元,辦卡500元10次;飯店會員卡,充值10000元返2000元,類似情況在生活中很常見,消費者不知不覺地就辦了不少預付卡。   這些預付卡是優惠還是陷阱?
  • 預付卡內還有錢美髮店卻拒用 安徽監管部門:起訴!
    美髮店轉讓,「現任」給用一次就不給用了4月份,楊先生接到簡訊,說自己辦卡的「時光倒流」被「羅蔓琳」接手。原本還有點擔心,店面轉讓,之前辦的預付卡還能不能用。但5月初,楊先生去理髮,但店家還認帳,這張卡依然可以使用。
  • 在辦理預付卡消費時,應當理性
    但由於部分發卡商家誠信缺失,許多消費者手上的預付卡一度變成了「糟心卡」,由此引發了大量的消費糾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生活頻道近期獲悉,為幫助廣大消費者提高防範意識,駐馬店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擇辦理預付費(購物卡、儲值卡等)業務時,首先要明確預付卡消費存在一定的風險,由於目前經營者發放預付卡的隨意性較大,導致發卡者良莠不齊,誠信意識擔當意識不盡相同,特別是發卡人關門跑路後消費者維權難以保障。
  • 關於預付卡牌照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預付卡行業的加速演變,一方面與行動支付市場的蓬勃發展息息相關,另一方面還與預付卡行業甚至整個支付行業的監管趨嚴脫不了干係。此前行動支付網針對公共運輸領域的預付卡現狀和發展進行了分析(詳情見:行動支付滲透公共運輸領域對預付卡行業的影響),此篇文章將針對整個預付卡行業的一些相關知識進行總結,以更加全面的認識預付卡行業。
  • 預付卡業務如何開票和入帳?
    當消費者使用預付卡買買買時,商家該如何為消費者開票,又如何納稅呢? 今天小編就為您總結一下預付卡在銷售(充值)、消費各個環節該如何開票納稅,購買預付卡的單位如何做帳。快來一起學習下吧~
  • 預付卡消費 「餡餅」緣何成「陷阱」
    3月6日,記者獲悉,去年省城各級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投訴14409件,其中僅「水果營行」的預付卡消費投訴就達1037件。南昌消協相關負責人坦言,預付卡消費投訴已成為目前消費投訴的焦點。  「隨著美容美髮、水果銷售、娛樂健身、教育培訓等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商家以較低折扣吸引消費者購買預付卡。
  • 遊泳預付卡遲遲不退款,海門這家健身中心太霸道!
    今年5月27日,李女士花了3680元在這家健身中心買了一張預付卡,本來用於孩子學遊泳的,可中心工作人員很快告訴她,這張卡只能用於李女士健身以及孩子在泳池裡自己遊泳。李女士:後來找到他們經理,他說你愛找誰找誰。
  • 預付卡為啥成了「糟心卡」?業內人士:個體工商戶缺乏監管是主因
    預付卡為啥成了「糟心卡」?    辦卡打折、滿贈優惠、買幾送幾的「預付卡」咋就變成了「糟心卡」?記者展開了調查。    現狀一:預付卡套路五花八門    宋女士去年在市裡萬達一家美甲店花1000元辦了一張會員卡,結果去了一次店鋪就「消失」了。宋女士找到萬達物業詢問情況,物業告知自己也是受害者。
  • 第三方帳戶監管是防止預付卡跑路的好辦法
    相反,不少預付卡消費在現實操作中異化成了變相融資、非法集資,甚至頻頻發生商家捲款跑路事件,讓消費者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比如在6月底,微博上多位石家莊網友突然接連發布信息稱,石家莊一名為「梓墨」的連鎖理髮店突然停業,人去樓空,老闆「跑路」,牽連眾多儲值會員,有人甚至只消費了一次,卡裡上萬元就這麼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