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核心素養融入教與學

2020-12-13 中國教育在線

  雖然以核心素養引領拉動課程教學改革,已成為世界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但在實踐中,學校面臨著「如何在學校層面落實核心素養目標,如何確保核心素養落實到每一堂課、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困惑與巨大挑戰。

  3年前,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在北京市10餘個區、249個班級,展開了一項持續3年時間、涉及8000餘名中小學生和200餘名學校教師的大規模教學實驗。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教研中心主任賈美華表示:「我們嘗試在對『閱讀、數學、科學、技術、問題解決』這五大核心素養領域進行大範圍前測調查的基礎上,通過改變那些傳統的、不適於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方式,探索從知識向能力、從能力向素養不斷發展提升的現實路徑。我們認為,只有這樣,高度抽象概括的核心素養,才能通過具體的、可操作的教學轉化,真正落地,保證國家教育政策的有效推進。」

  找準問題:核心素養缺失問題突出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項目組意識到,想要依靠各科目領域的共同實踐,合作完成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必須找準在當前教學背景下,學生在核心素養方面存在的問題與缺陷。

  然而,「找準問題」並非易事。核心素養具有整合性、跨學科性、可遷移性等特徵,尤其是其中所包含的大量隱性知識與態度層面的要素,為教學實施和評價帶來了很大難度。「如何監測和評價一個國家、一所學校乃至每一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水平,本身就是一個焦點課題。我國對於學生學習結果的實證研究,特別是對課程教學、人才素養等方面現狀與需求的大規模調查測量則相當欠缺。」賈美華說。

  為此,在啟動核心素養實驗研究的第一階段,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項目組將研究重點聚焦於「利用大規模前測,收集整理在當前教學背景下,學生於核心素養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項目組探索、建立了一套「從抽象概念到實證數據再到工具測量」的研究流程。具體來說,就是對所掌握的一系列「獨家」數據進行了詳細分析,使研究獲得強有效的數據支撐。據賈美華介紹,這些「獨家」數據包括了近10年來北京市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數據,教學設計徵集與評選數據,近萬節常態課教學分析數據,小學近5萬名教師、初中近3萬名教師與高中教師基本功問卷數據,以及2013—2015年間的400節教學錄像課分析數據。

  項目組對北京初中化學學科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教師忽視了思想方法的提煉和化學基本觀念的建構;且對實驗教學價值認識不足。」

  在閱讀素養領域,前測數據顯示,從小學到高中,北京學生閱讀面普遍較窄。在小學五年級,36%的學生每天課外閱讀不足10頁,且39.3%的學生最喜歡的課外讀物主要是漫畫卡通。初中階段,閱讀的課外書籍主要集中在小說、漫畫、抒情散文這三類。及至高中,很多學生的閱讀量仍僅限於語文教材,部分學生的課外閱讀以雜誌為主,缺少整本書閱讀。而閱讀視野的狹窄與單一,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學生普遍存在閱讀障礙和閱讀方法不得當的問題。

  在問題解決素養領域,前測數據顯示,小學生在綜合分析、主動質疑等高階思維能力方面相當欠缺,40%的學生幾乎不會主動質疑。及至初中階段,大部分學生仍然缺乏懷疑精神與質疑思考的能力。

相關焦點

  • 讓學生動起手來做實驗,學而思培優將核心素養融入「教與學」
    深耕教研教學,讓孩子愛上課堂學而思培優具有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於一體的理科全科體系。2017年6月,為響應國家新課程目標,學而思培優理科課程體系全面升級,推出初中學科素養體系,將知識點匹配學科核心素養,實現從教材、教學到課堂方法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還積極探索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 如何讓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不少學生的領導才華在其中得到鍛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得到了培養,使之落地生根。    提升教師核心素養是關鍵《學記》中說:「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從學生核心素養引發,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必然帶來教師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師核心素養到底是什麼?如何培養和提升教師的核心素養?
  • 著力核心素養 紮根課堂教學——雨花區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理念融入...
    著力核心素養 紮根課堂教學——雨花區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理念融入學科課堂教學」課例研修新湖南客戶端6月23日訊 (通訊員 葉蘭)6月18日下午,長沙市雨花區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理念融入學科課堂教學」課例研修活動在長郡雨花外國語學校開展。
  • 聚焦核心素養、融入信息化變革--梁澤鵬名師工作室素養提升培訓
    2018年4月13日,青島梁澤鵬名師工作室在青島交通職業學校召開了一次「聚焦核心素養、融入信息化變革」的主題培訓。工作室成員深受啟迪,將結合課程目標和要求將企業的案例應用到課堂中,課堂將不再乾癟無味,豐滿的企業元素將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 核心素養如何融入化學教學?這個教學設計值得大家借鑑!
    我們的學生在面對這些報導的時候是何反應;化學課堂究竟教給了孩子們什麼呢,僅僅是多年以後只記得幾個分子式嗎。如何才能讓學生在學習完化學之後對周圍的化學常識性問題有最基本的思辨能力呢?讓核心素養「接地氣」融入教學課堂顯得尤為重要。
  • 核心素養統領下,課程教學如何變革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核心素養項目組研究表明,開展基於核心素養的學業標準研究可以有效引導教師深入理解學科課程標準,並基於標準開展學科教學,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課程實施方面,以基於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標準改善課堂教師教與學生學。
  • 基於核心素養指導下的二類高中的物理教與學的研究
    高中物理,多數人傳言難學,大有厭學棄學之嫌疑。然而物理畢竟象一座高山,徵服與不徵服,都在那裡。正如珠峰,看上去是那樣地高不可攀,但珠峰還是被許多人們踏在了腳下,正所謂:人生豪邁,山高人為峰。高中物理真的難學嗎?一句話來說明:「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只要克服急躁心理,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把足夠的耐心傾注在物理學習上,物理將變為最有趣、最容易學習的學科。
  • 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觀重建
    中國基礎教育正邁入核心素養的新時代。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布,隨後各學科的核心素養內容相繼發布。目前,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新課程標準也正式頒布。
  • 師保國:核心素養的「教」與「評」
    」(編號14JYB015)部分成果  核心素養這一概念具備兩個基本的特性:第一,核心素養是可教的;第二,核心素養是可評的。為什麼說核心素養是可教可評的?核心素養從「落地」到一線教育教學實踐,又該如何「教」和「評」?  核心素養的「教」與「評」強調完整性  為什麼說核心素養是可教可評的?  首先,從其結構成分來看核心素養是可教可評的。
  • 如何進行核心素養的評價
    如何理解、探索和實踐核心素養評價?一是要將這一議題和任務放置在深化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中,二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核心素養「內生性」「內在性」的基本特徵。據此,我們嘗試通過4組關係的把握,對核心素養評價進行初步的框架性闡釋。本體:主人—主體—主動所謂本體,是說「主人—主體—主動」乃是核心素養評價的事實本身以及根本所在。
  • 從「素質」到「素養」 如何尋找核心素養落地的力量
    來自「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課題組核心成員、教育部中小學校長「國培計劃」名校長領航班、全國知名教育專家教授,以及京、蘇、臺等地一線知名校長,通過主題報告、課堂展示、工作坊研討、沙龍對話、觀點分享等方式,解讀、回答、交流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學校實踐的可能性路徑,直指小學教育核心素養如何「落地」,核心素養如何融入課堂教學?核心素養要體現怎樣的育人目標?
  • 「核心素養」理念下,我們如何教語文
    以「核心素養」為統領的新一輪高中語文教學改革已經拉開了帷幕。一段時間以來,「核心素養」「語文核心素養」成了學術界的熱詞。與此同時,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也適時地對此做出了明確的界定。因此,作為一線教師,作為語文教育研究工作者,如何準確地把握課標,如何忠實而又創造性地落實課標就成了我們不得不認真思考的問題。從教學策略的角度來看,筆者以為,只有首先將語文教學牢牢地植根於傳統文化的沃土中,以傳統文化為平臺,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認識語文、理解語文、把握語文、教學語文,從傳統文化中不斷汲取語文教學的養分,這樣,新課標所倡導的「核心素養」的理念才有可能得到有效乃至高效的落實。
  • 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原標題: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近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定義「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發布後,有關核心素養的意義、實施路徑成為當前教育領域關注焦點。
  • 人本——核心素養的「核心」
    核心素養允許「個性化表達」12月1日,由中國教師報舉辦、鄭州市中原區教體局承辦的第五屆全國中小學課堂教學創新成果博覽會拉開帷幕,來自全國20多個省份的1000餘名代表齊聚鄭州,共話課程改革領域的最新議題——「核心素養的教學轉化」。在核心素養成為時髦熱詞的今天,我們究竟該如何解讀核心素養?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原標題:   近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定義「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 如何開展基於核心素養的日常評價
    推進核心素養導向的學校課程改革④本次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通過研製我國核心素養體系,將基於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標準融入課程標準學校貫徹落實新的課程標準,需要明確樹立素養導向的學業質量觀,深刻理解核心素養評價的性質和要求,構建真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日常評價實踐。開展基於核心素養的日常評價,學校需要樹立素養導向的學業質量觀。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和考試深受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框架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所理解的學業質量,主要是以學科知識點為綱,以識記、理解和應用為質量水平的質量觀念。
  • 如何提高教師的核心素養?
    什麼是教師的核心素養?基於教師工作對象複雜性,教師的核心素養更為特別,歸納起來大概包括這幾個方面:職業素養,任何工作都不能脫離工作本身而談它的職業素養,教師工作具有複雜性和特殊性,對教師的要求也是非常特殊的。
  • 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書法教育轉型思考
    一方面核心素養是將學生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細化為三個方面、六大素養、十八個基本要點,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人文積澱、人文情懷、審美情趣)、科學精神(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於探究)、學會學習(樂學善學、勤於反思、信息意識)、健康生活(珍愛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責任擔當(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實踐創新
  • 【關注】世界都在關心哪些核心素養?素養教育的全球經驗出爐了!
    在課程、教與學、評價等方面有哪些可供參考的實踐案例?(4)為了促進21世紀核心素養教育的落實,需要政府及社會各界建立怎樣的支持體系?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報告從全球範圍內選取了有代表性的5個國際組織和24個國家或地區(或稱經濟體)的21世紀核心素養框架。
  • 當教育指向核心素養——教師該如何應「變」
    原標題:教師該如何應「變」(深聚焦)   ▲從知識至上到以核心素養為導向   ▲從關注「教什麼」到關注「學生學會什麼」   ▲從知識和信息的獲取到幫助學生成為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   當前,核心素養成為教育領域當仁不讓的「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