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是我們人類不可缺少的一種生理現象,在我們的一生當中,睡眠時間的佔比更是接近了三分之一,而睡眠不單單是讓我們有一個休息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促進我們的生長發育,對於大人來說是這樣,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美國兒科學會曾做過相關調查,結果顯示:處於睡眠狀態的孩子,大腦發育速度不僅是清醒時候的兩倍多,身體中的生長激素(生長激素主要由人的腦垂體分泌,能促進蛋白質的合成,促進骨骼、內臟和全身的生長,影響脂肪和礦物質代謝)更是平時的3倍還多。
不過目前家長對於孩子睡覺的重視程度還沒有那麼高,總是覺得孩子一天只要睡夠七八個小時就可以了,很少有家長注重孩子什麼時候睡,但實際上孩子睡眠也有黃金時段,若是能夠在這2個「黃金時間」睡覺,不僅大腦發育快,還容易長高。
美國兒科學會發現,夜晚是孩子身體新陳代謝最平衡的時候,而21:00-23:00正是孩子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此時的的生長激素分泌最高可達白天的5倍之多。
不過生長激素分泌不是到底就會逐漸到達高峰,而是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進入深度睡眠,一個孩子在安靜的環境下至少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才會進入深度睡眠,也就是說家長從八點多開始就要哄孩子睡覺,這樣孩子才能在21:00之前進入深度睡眠。
早上五點至七點屬於孩子的另一個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期,這個高峰期雖然沒有第一個高,但是也有白天的3倍多。因此家長不要過早叫醒孩子,儘量等到七點之後再叫醒孩子,這對於孩子長高會有著更好的幫助。
而且保持著充足的睡眠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有著很大的影響,經過一晚上的休整,大腦也會以更好的狀態進入到第二天,若是孩子經常熬夜,導致睡眠不足,第二天總會渾渾噩噩的,對於大腦發育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由此可見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有多重要。
1、父母以身作則
很多家長再讓孩子睡覺的時候,往往都是只讓孩子自己去睡,而自己還是看電視的看電視,玩手機的玩手機,其實孩子的精力都比較旺盛,若是家長在旁邊不睡,孩子也不會好好睡覺的,因為他們本身就對外界的事物好奇,尤其是看到電視和手機,更無法老實睡覺,因此父母想讓孩子好好睡覺,那麼首先就要以身作則。
通過自己的行為來讓孩子學習,從而養成到點就睡覺的好習慣。
2、營造良好的睡眠氛圍
孩子睡覺的時候,周圍的環境一定不要太亮,其次儘量保持安靜,減少噪音的出現,可以適當的為孩子準備一些溫馨、舒適的安眠曲,幫助孩子更好地入睡。
也有研究表明,輕鬆的安眠曲有助於人類更快的進入深度睡眠的狀態,因此家長可以嘗試一下,不過聲音不要太大,只要保持能聽到就可以。
3、準備入睡儀式
對於孩子來說,儀式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若是在睡覺之前能過做點入睡儀式,那麼孩子將更願意老老實實的睡覺,甚至會未來入睡儀式,而主動向父母提出睡覺的請求。
4、睡前閱讀
睡前閱讀是讓孩子快速入睡的關鍵方法之一,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不願意自己睡,就是因為孩子缺乏安全感,而在睡前閱讀的時候,不僅能夠讓孩子學到知識,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夠增進親子感情,從而讓孩子變得更有安全感,這樣孩子才會願意去睡覺。
我是果兒媽,6歲女兒的寶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專業兒童潛能開發師,歡迎大家關注、轉發、點讚、評論,想要了解更多育兒乾貨,關注我,持續為您更新優質育兒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