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對每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人經常熬夜不睡覺,身體會吃不消,更何況是孩子,睡覺睡得足也會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發育。
但是很多孩子在睡覺時很不安穩,比如會翻滾、踢被子,一不留神就會滾下床,或者著了涼等,所以家長往往會輪流「值班」,隔一段時間就得去看看孩子睡得怎麼樣。
公司的同事小青最近就一直在為自己3歲的寶寶煩惱。小青白天上班,沒時間陪伴孩子,都是交給公公婆婆照顧,自己晚上回家就會陪著孩子睡覺。但是她最近發現,寶寶晚上特別喜歡踢被子,有時候剛剛蓋上就踢掉了。起初小青還以為是房間太熱了,結果把空調打開之後還是如此。
於是詢問過其他的寶媽後才了解到,原來寶寶睡覺時之所以有這種表現,其實是寶寶的身體四肢正在發育,要不了多久就會長高的,不過夜晚還是要注意給寶寶蓋好被子,如果著涼了就得不償失了。
果不其然,一段時間過後,小青就發現寶寶跑步更加快了,而且身高也明顯增加了,更驚喜是,寶寶還聰明了許多。
著名的心理學專家李玟瑾教授曾說過:「孩子大腦發育快,從睡覺時就能看出來,家長要好好培養。」
如果孩子睡覺時出現這三種表現,說明大腦發育得快:
1.經常踢被子
許多家長都擔心孩子踢被子會著涼,導致感冒。免疫力低的孩子確實容易因為踢被子而著涼,但是同時,孩子踢被子也是身體發育的一個表現。孩子晚上的深度睡眠時期,是孩子發育的最佳時機,踢被子說明孩子的四肢正在慢慢發育。除此之外,孩子一直用一個姿勢睡覺容易導致手腳發麻,踢被子其實也是孩子在自我調整。所以家長不要擔心,只需要適時地給孩子重新蓋上被子。
2.喜歡微笑
孩子在睡覺時嘴角微微上揚,家長會覺得孩子肯定在做什麼美夢了。沒錯,孩子如果夢到了美好的事物,所產生的表情會通過大腦皮層傳到神經,然後神經促使孩子表現出「微笑」這個動作。這也在說明孩子的大腦正在發育。家長只需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睡眠環境就好了。
3.睡覺容易被驚醒
最折磨家長的就是孩子睡覺容易被驚醒了,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著了,孩子又被吵醒,這讓許多家長心力交瘁。其實,家長們不用那麼煩惱,孩子容易被驚醒也是大腦發育快的一個表現。這是因為孩子對周圍的感知能力較強,孩子會把這種感知傳輸給大腦神經,孩子驚醒是神經發揮作用的結果。
除了以上三點之外,孩子睡覺時會打呼嚕、吃手指等都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家長要查明孩子這些表現的原因,並採取措施幫孩子解決睡覺時的壞毛病,讓孩子在睡覺時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發育。孩子的睡眠狀況除了自身的因素影響以外,還有外界的幹擾,所以當孩子睡覺時,家長要把周圍的噪音儘量地降低,給孩子提供一個最佳的睡眠環境。
充足和安穩的睡眠關係著孩子的發育和身體健康,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多多關注孩子的睡眠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