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郭
新中國以來,我國逐漸實現了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完善了工業配套製造大國和主要加工製造基地,世界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現在的「中國製造」幾乎是世界各國人民所離不開的。中國的玩具工業也開始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出口國,但印度卻呼籲企業開發玩具,希望成為世界玩具中心。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兒童玩具的種類越來越多。60、70年代,兒童玩具是彈珠、拐杖、彈跳橡皮筋、抓石頭、滾鐵環;80年代,遊戲機出現,開始出現小霸王遊戲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其中,超級瑪麗和魂鬥羅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90年代,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小遊戲玩具、兒童玩具的種類也五花八門,如:沙灘玩具、科技玩具、交通玩具等,同時我國玩具零售規模也有所擴大。
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玩具出口額313.42億美元,同比增長21.99%,遠高於同期外貿增速。其中,廣東玩具出口額達215億美元,佔全國份額的70%。雖說我國玩具製造技術成熟,出口量大,但整個產業大而不強。
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的增加,沒有核心競爭力、盈利能力差的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特許工廠的生存空間將逐漸壓縮。雖然國內幾家大型玩具企業在玩具品牌和IP設計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市場份額仍然很低。於是,東南亞國家開始嘗試發展玩具產業,最近,印度總理的講話引起廣泛關注。印度總理莫迪8月30日發表講話說,全球玩具業產值超過657.2億元人民幣,印度所佔份額很小,因此呼籲印度企業發展玩具產業,成為世界玩具中心。印度是否可以實現成為世界玩具中心的下一個發展目標?
印度真的能實現世界玩具中心的目標嗎?
從客觀上來說,印度還是很難競爭的。最重要的是,印度玩具業仍在努力擺脫對中國製造的依賴。目前,中國已穩步佔據世界玩具市場的大部分市場份額。面對這些現實,印度如果只想依靠自己的企業發展來擴大世界玩具市場份額,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理性的角度看,印度的玩具製造業仍然離不開中國。當然,為了讓玩具成為全球最大的玩具,印度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勵企業打造玩具製造業,同時也限制部分玩具進入市場,保護本土企業。
從9月1日起,印度將對進口玩具實施「強制性質量控制標準」,只允許符合標準的產品進入印度。全印度玩具聯合會對此表示歡迎,並要求工商業部幫助支持當地玩具生產,改善物流配送網絡,改善國產玩具的銷售渠道。但許多印度人表示,進口商是無法替代的,儘管政府計劃推動玩具業發展,但玩具產量並沒有增加。
許多其他印度玩具製造商說,中國有各種各樣的中國玩具。我們批發市場90%以上的玩具是中國製造的,而印度製造的玩具通常是棋盤遊戲。即使他們想成為芭比娃娃,他們的頭髮也將來自中國。「鑑於疫情的影響,印度政府鼓勵玩具製造本地化,以減少對外國玩具的依賴,」發言人雷漢說。「我們需要增加生產能力,否則將非常被動。」
精密製造商Aequs計劃在Coppal玩具集群計劃中投資1億美元,該委員會說:「印度政府的這一舉動將破壞印度和中國玩具製造商之間的夥伴關係,從而阻礙知識和技術的轉讓。」印度有能力製造高水平的工程產品,但是我們缺乏製造玩具的知識和技能,我們需要良好的合作來發展知識和技能。」廣東省玩具協會理事長李卓明在一篇文章中說,中國製造業的優勢在於其全面的產業體系和供應鏈,訓練有素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及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其他國家要在短期內取代中國並不容易。
但在國內,低端市場競爭力強,高端玩具市場仍以外資品牌為主,近年來,我國玩具企業加速與動漫、網路遊戲產業的結合,以及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融合,並湧現出一批頗具規模的企業和品牌,並從樂高、迪士尼等「洋品牌」做起。
國內企業玩具銷售渠道
國內玩具廠商的分銷渠道主要分為分銷和直銷兩種模式。直銷渠道主要分為自建銷售渠道、專業零售店、超市、電子商務平臺等。由於玩具產品種類繁多,渠道多樣化,單一的玩具企業無法滿足終端客戶多樣化的需求。
因此,國內玩具生產企業大多採取分銷商銷售的模式,即批發給分銷商或零售終端。少數玩具生產企業直接將產品銷往玩具零售店、超市等終端。隨著電子商務在我國的迅速發展,人們有了網上購物的習慣。通過電子商務渠道拓展市場已成為國內玩具企業的重要選擇。此外,隨著短視頻、流媒體直播和電子商務的結合,這些新渠道也成為玩具銷售的新途徑。
但是,雖然印度沒有受到我們的直接威脅,但是在印度提出自力更生計劃的同時,不難看出,該計劃的實質是保護主義,實際效果可能與計劃初衷背道而馳。你認為印度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世界玩具中心嗎?
本文由爾東商業觀察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