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英國「脫歐」公投百科: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

2020-12-16 第一財經

英國將在當地時間6月23日(周四)舉行全民公投,決定該國離開還是繼續留在歐盟。本文是對英國「脫歐」相關問題的入門百科。

1,什麼是公投?

公投即公民投票,或全民公決,基本上是指就某一被提議之事,每個法定投票年齡的公民都能參加的投票,投票的選項通常為「是」或「不是」,「贊成」或者「不贊成」。無論哪方獲得過半票數,即被視為贏得投票。

2,英國為什麼要舉行「脫歐」公投?

2013年,英國首相卡梅倫承諾如果其領導的保守黨贏得2015年大選,將在2017年底前舉行「脫歐」公投,以回應保守黨和極右翼政黨英國獨立黨日益高漲的「脫歐」呼聲。「脫歐」派認為,自從1975年英國在退出歐共體公投中選擇留下後,就失去了話語權,歐盟自那時起也發生了改變,對成員國進行了更多的控制。卡梅倫當時稱:「是時候讓英國人民擁有自己的聲音。是時候解決這個在英國政治中長期存在的問題了。」

3,什麼是歐盟?

人們熟知的歐盟,全稱歐洲聯盟,是一個包括28個成員國的歐洲經濟政治聯盟。目前,歐盟是世界上地區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國家集團。

1952年7月,法國、西德、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正式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1958年1月,6國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7月,3個共同體的主要機構合併,統稱歐洲共同體。1993年11月,《歐洲聯盟條約》(又稱《馬斯垂克條約》)生效,歐洲共同體演化為歐盟。

歐盟先後建立了關稅同盟,實行了共同貿易政策、農業和漁業政策,統一了內部大市場,基本實現了商品、人員、資本和服務的自由流通。建立了經濟與貨幣聯盟,2002年1月歐元順利進入流通。一體化建設逐步向外交、安全、司法、內務等領域拓展。歐債危機爆發後,歐盟進一步推動相關改革,包括大力推進並建成銀行聯盟,積極推動資本市場聯盟、能源聯盟和單一數字市場建設等。

歐盟成員國包括: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賽普勒斯、捷克、克羅埃西亞、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愛爾蘭、義大利、拉脫維亞、羅馬尼亞、立陶宛、盧森堡、馬爾他、荷蘭、波蘭、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和英國。

4,此次公投的問題是什麼?

英國應該繼續成為歐盟成員國,還是離開歐盟?

5,Brexit是什麼意思?

Brexit是英國離開歐盟的英文縮寫,結合單詞「英國(Britain)」和「退出(exit)」而得出。

6,誰可以進行投票?

18歲以上,居住在英國的大不列顛、愛爾蘭和聯邦公民,以及居住在海外、在過去15年的英國大選中進行過登記的英國人都可以進行投票。

7,如何進行投票?

投票方法和其他選舉類似。首先,如果是登記過的選民,投票前會收到一張卡片,告訴你投票的時間和地點。投票當日,當你去到投票點,工作人員會發放一張寫有公投問題的選票紙。接著可以到投票箱前,作出自己的選擇。此外,也可以通過郵寄的方式進行投票。

8,誰希望英國離開歐盟?

根據最新的民調,英國公眾相當分裂,且兩方勢均力敵。

在最近一次歐洲議會選舉中獲得勝利的英國獨立黨是堅定的「脫歐」派,該黨提出限制移民以及取消遺產稅等一系列民粹主義政策,其宗旨就是使英國脫離歐盟。該黨在上一次英國大選中獲得了近400萬選票,佔總票數的13%。

同時約有半數的保守派議員,包括5位內閣部長,數位工黨議員,以及民主統一黨也支持英國「脫歐」。

9,他們為何希望英國「脫歐」?

「脫歐」派認為歐盟拖了英國的後腿,稱歐盟強加於企業過多的規定,作為歐盟成員國每年要上繳數十億英鎊的費用,但回報甚微。他們還希望英國能收回對邊界的完全控制權,減少到英國工作生活的人。而歐盟成員的主要原則之一就是「自由遷徙」,即不需要籤證就可以自由往來和生活在其他歐盟國家。

他們還反對「前所未有的緊密聯盟」理念,以及任何他們視為朝著建立「歐洲合眾國」方向的行動。

10,誰希望英國留在歐盟?

英國首相卡梅倫希望英國留在歐盟,其內閣成員中有16位也支持「留歐」。保守黨在選舉中承諾保持中立,但工黨、蘇格蘭民族黨、威爾斯民族黨,以及自由民主黨均支持英國留在歐盟。

美國總統歐巴馬,法國、德國等其他歐盟國家也希望英國「留歐」。

根據最新民調,英國公眾在此問題上五五開,「留歐」派略佔上風。

11,他們為何希望英國留在歐盟?

「留歐」派稱,歐盟成員國身份對英國有很大的幫助,如向其他成員國出售商品更加便利,同時移民潮中大部分都是願意工作的年輕人,有助於促進經濟增長,分擔公共服務費用等。

他們同時認為,一旦離開歐盟,英國當前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將受到損害。

12,對英國來說,「脫」好還是「留」好?

這取決於從何種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離開歐盟將會是一大步,可能比誰贏得英國下一次大選更加重要,但這會令英國解脫嗎?還是帶來經濟災難?

13,英國首相卡梅倫是否曾努力嘗試改變英國在歐盟的地位,為「留歐」作出努力?

今年2月,英國和其他歐盟領導人就歐盟改革達成協議,改變英國在歐盟的地位。卡梅倫稱,如果英國人投票選擇留在「歐盟」,英國將在歐盟中享有「特殊」地位。

協議內容包括英國能否削減對境內其他歐盟成員國移民的在職福利和對移民子女的福利,非歐元區國家如何對歐元區決策行使「話語權」,以及如何重新解讀歐盟條約中涉及一體化的條款等。

14,商界態度如何?

除了不多的特例外,大企業多數都傾向於「留歐」,因為對他們來說如此選擇更易於資金、人員和商品在全球的流動。

英國電信集團主席雷克爵士(Sir Mike Rake)稱,留在歐盟,「沒有其他可信的替代選擇」。不過JCB集團主席班福德勳爵(Lord Bamford)則稱,離開歐盟將允許英國作為獨立國家進行貿易協定談判,而非28個成員國之一。一些中小企業則希望歐盟能精簡繁文縟節以及瑣碎的監管。

英國商會稱,其成員中有55%支持英國留在歐盟。

15,結果什麼時候公布?

投票通道將在格林威治時間23日晚間22:00(北京時間24日凌晨5點)關閉,之後在全英國382個地方投票中心的計票工作立即開始。大約從當地時間凌晨4點(北京時間24日11點)開始,應該就能比較明確地看出投票的風向。最晚票區結果預計將在當地時間24日在早上7點左右(北京時間24日下午2點)出爐。

相關焦點

  • 脫歐公投對英國社會造成的分裂
    除此之外,明確宣布在下一屆大選後舉行脫歐公投,還有助於最大限度地蠶食主要在野黨工黨的選票——那些希望脫歐的政治中間派選民可能會因此而倒向保守黨,而且他們看起來人數眾多。一些保守黨議員當時自嘲似地說:「想脫離歐盟,就把票投給保守黨吧!」說到底,卡梅倫想要的並不是公投本身,而是希望對公投的高調承諾幫助自己實現政治目標。從2015年英國大選的結果來看,他的這一政治策略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 俞邃:英國脫歐公投之管見
    1、英國公投是卡梅倫搞的一次自投羅網的政治賭博。醞釀公投歷時3年多,卡梅倫的本意一是藉助「脫歐公投」,博取黨內「疑歐」派的支持,以贏得大選連任;二是藉此作為與歐盟討價還價的籌碼,迫使歐盟通過「改革」,為英國繼續留在歐盟獲取更多權益。卡梅倫卻匆忙決定於6月23日舉行公投,結果大為失算,事與願違,卡梅倫被迫辭職。
  • 一文看懂英國「脫歐」公投
    英國「脫歐」公投將於6月23日舉行。「脫歐」公投,指就英國是否脫離歐盟進行的公投。「脫歐」派認為歐盟拖了英國的後腿,稱歐盟強加於企業過多的規定,作為歐盟成員國每年要上繳數十億英鎊的費用,但回報甚微。他們還希望英國能收回對邊界的完全控制權,減少到英國工作生活的人,等等。
  • 已經脫歐,又反悔,英國議會將就全民公決脫歐是否合法再舉行公投
    新華社5月22日報導稱,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於21日表示稱,6月初將提交英國議會審議投票的《退出協議法案》中包含「就法案本身舉行確認性公投」的內容。這句話聽起來繞口,其實意思就是,英國要就「脫歐」本身是否「合法」再進行一次公投。
  • 蘇格蘭或2021年籌備第二次獨立公投:英國脫歐背鍋
    斯特金表示,蘇格蘭議會應該為蘇格蘭提供兩種選項,要麼跟英國一起脫歐,要麼未來成為一個獨立的歐洲國家。斯特金說,在2019年底之前英國議會將制定一項下放議會法案;爾後,擁有8%英國選民權的蘇格蘭便不需再看倫敦的臉色來行事。然而,斯特金也憂慮,倫敦方面對此案的批准最終將會對「蘇格蘭用該法案進行獨立公投提出質疑或挑戰」。
  • 「脫歐」公投後英國經濟好轉 失業率處於歷史最低
    英國「脫歐」公投之後的第一次歐盟峰會將於9月16日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舉行。英國退出歐盟的決定以及由此對歐盟未來造成的後果已引起了法國、義大利和德國的高度警惕。6月27日柏林會議期間,他們已就歐洲發展新動力進行了商討。 但另一方面,英國在6月23日公投「脫歐」之後,經濟整體狀況頗為良好。
  • 英國脫歐大臣:二度公投只會加劇民眾意見分歧
    中新網1月4日電 據外媒報導,英國脫歐事務大臣巴克利(Stephen Barclay)表示,再次進行英國「脫歐」公投,只會讓英國人民分化的情況愈加惡化。「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只會加深分歧,」他表示,「如果與第二次公投可能引發的緊張形勢相較,目前英國民眾的分歧程度較小。二次公投只會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分裂。」巴克利表示,不能在歐洲議會5月選舉前舉辦第二次英國脫歐公投。
  • 英國脫歐公投前 各大報紙頭版語不驚人死不休
    歐盟:別走,在一起才更強大  我們都知道,在媒體業發達的英國,不同的報紙早已圈定了各自的讀者,畢竟……  公投前一天,這些報紙也聲嘶力竭地喊出了各自的口號,大有語不驚人死不休之勢:  搬出女王的,「女王:給我三個留在歐盟內的理由」;  搬出商業領袖的
  • 英國今日開始脫歐公投 北京時間明日下午2點見分曉
    (原標題:英國今日開始脫歐公投 北京時間明日下午2點見分曉) 英國將於北京時間
  • 明天,英國正式脫歐
    "我們知道你們會懷念我,也知道你們會禁止我揮米字旗,但我還是要在這裡揮舞國旗向你們道別。」「我們期待在未來以主權國家的身份與你們再次共事,一切都結束了。」所幸,理智的蘇格蘭選民最終在公投中選擇留在英國,而卡梅倫也第一次嘗到了全民公投的甜頭。以國家利益為代價,來作為自己政治賭博的籌碼,贏了第一次,就會想用第二次。
  • 英國前首相喊話梅姨:若想成功脫歐, 你該這麼做
    讓脫歐協議的每個選項都能在議會得到充分的討論。只有當大多數議員都同意這個選項的時候,才讓它通過。只有這樣,才能減少這份協議的爭議性。但是,就布萊爾的個人觀點來說,他更希望能夠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因為他認為,繼續留在歐盟內,才是對英國的未來最有好處的。並且,從最近的民調來看,贊成留歐的英國民眾越來越多,大家都看到了脫歐可能帶來的混亂和不確定性。
  • 脫歐大限臨近英國卻犯了「選擇障礙症」:是如期脫歐,無協議脫歐...
    隨著3月29日脫歐大限日漸臨近,英國準備好了嗎?當地時間3月12日,英國議員將再次針對特雷莎·梅的脫歐協議舉行關鍵投票。如果協議被再次否決,英國將接連在議會針對「是否無協議脫歐」以及「是否延遲脫歐」進行投票。
  • 英國脫歐 對全球經濟意味著什麼?
    英國首相卡梅倫今年2月20日宣布,英國將於今年6月23日舉行脫歐公投。若公投決定脫歐,將令歐盟失去其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富裕的金融中心。卡梅倫曾表示,英國留在歐盟會更好。如今,距公投日只剩百天。隨著朔伊布勒的明確表態,英國脫歐將對全球經濟產生哪些影響,是否真的會引發全球性風險,這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話題。去or留?
  • 學生「大格局」的練就,從了解英國脫歐開始
    這節課的內容就是「英國該不該脫歐?」課堂上,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英國該不該脫歐以及脫歐的利弊分析。上課形式是開放式的,老師先提出題目,學生進行討論。然後老師再做總結。英國該不該脫歐,在英國國內意見分歧很大,工黨和保守黨已爭論了多年。最後全民公投,同意脫歐的人數稍多,做出了脫歐的決定。對於全民公投是否正確,有待商榷。如果是一些容易辨別是非的問題,使用全民公投方式,可以代表多數人意志,這種方式可取。
  • 65%的英國報紙都在鼓吹「脫歐」
    參與英國「脫歐」公投辯論大戰的並不只有政治領袖們,英國各大媒體也是主力。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掌握了話語權的媒體也在卯足勁為各自的立場爭取儘可能多的選票。最新的民調結果顯示,雙方陣營的力量十分接近,呈現出對半開的膠著狀態。但從英國媒體的表現來看,「留歐」情況似乎並不太樂觀。因為當地銷量前三的報紙都在積極鼓動英國公民投「脫歐」票。
  • 英國脫歐進程緩慢:是什麼導致「脫歐」邁向「拖歐」?
    ­  新華社倫敦3月12日電 英國議會下院12日晚以壓倒性多數再次否決「脫歐」協議,給舉世關注的英國「脫歐」進程帶來新的不確定性。面對「無協議脫歐」與「推遲脫歐」的二選一,「拖歐」日益成為「不壞的抉擇」。
  • 蘇格蘭明年或公投脫英,留在英國只能退出歐盟,何況疫情一塌糊塗
    讓英國人頭疼的事又來了。就在前兩天,蘇格蘭首席大臣說,明年五六月份,蘇格蘭可能要再搞一次脫英公投。是的。幾年前英國不是搞了脫歐公投嗎?脫歐這個事不談了幾年終於談的差不多了嘛,好了,你脫歐我就脫英。那一次的脫英公投贊成的人45%,反對的人55%,所以蘇格蘭繼續留在大英帝國的框架之內,然而蘇格蘭想獨立的心一直沒死,能搞一次就能搞兩次,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總之一定要脫離英國,而且形勢似乎出現了對蘇格蘭有利的一面。為什麼?主張蘇格蘭獨立的人說,我們當年為什麼投票說留在英國?因為英國當時在歐盟之內,整個歐洲經濟一體化,這是一個大市場。
  • 英國脫歐影響深遠,但這裡畢竟是A股
    英國脫歐了,這個歷史上曾經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又一次在國際上拋下一顆重磅炸彈,金融市場一片動蕩。這個時候,貪婪還是恐懼,是一個問題。情緒的波動終會過去,邏輯的力量在不久之後會重佔上風,理性分析一下英國脫歐的前世今生,梳理一下脈絡,做到心中有底。
  • 英國脫歐記Brexit(1)-始於混亂的「權力的遊戲」
    2016年6月23日,英國全民公投(referendum)以51.89%的多數票選擇脫歐,驚呆了之前絕大多數預測,包括各大政黨、預測機構、媒體以及之前只進不出的歐盟。   2017年3月29日,英國正式觸發《歐洲聯盟基本條約》第50條,不論是否與歐盟達成協議,將於2019年3月29日正式離開歐盟。
  • 英國脫歐:原因、影響及走向
    英國公投脫歐是一系列歷史和現實複雜因素共同推動的結果,既有英國在歐盟發展問題上根深蒂固的「例外主義」歐洲觀,也有歐盟在一系列危機背景下民主合法性危機加劇、功能合法性缺失的推動作用。公投之後,英國內政、英歐關係以及歐盟未來如何發展,充滿不確定性。無論事態走向最終如何,這場公投都註定會成為歐洲一體化和國際政治歷史上的轉折性事件,其影響將遠超過英國和歐盟自身,對國際格局轉型產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