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70年曆程,最高峰時發行量一年2億份,世界上印刷量最大的出版物...

2020-12-09 騰訊網

由于越來越多人轉向網購,全球最大的家具零售企業宜家12月7日宣布,停止製作其標誌性的產品目錄《宜家家居指南》,今年8月出版的2021年產品目錄將成為謝幕之作。

紙質版《宜家家居指南》謝幕,意味著中國消費者的信箱裡,今後再也沒有這本精美的免費雜誌了。

據公開資料,1951年,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製作了第一本《宜家家居指南》,這份最早的家居指南封面上是棕色高背扶手椅,一共發行了28.5萬份,每份68頁,語言為瑞典語。2016年,《宜家家居指南》迎來鼎盛時期,共發行了2億份,有69個不同版本、32種語言,發行到50多個市場,它也堪稱是世界上印刷量最大的出版物。

1998年,《宜家家居指南》開始擁抱網際網路,第一份家居指南特刊「辦公室裡的宜家」上線。2000年起,宜家同時推出紙質版和電子版的《宜家家居指南》。

歷年《宜家家居指南》雜誌封面 (圖片由宜家中國提供)

滬上一位連鎖商業專家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營銷學上來講,《宜家家居指南》對應的是「目錄銷售」的營銷方式,目錄銷售是指運用商品目錄作為傳播信息載體,並通過直郵渠道向目標市場成員發布,從而獲得對方直接反映的營銷活動。1888年起,美國西爾斯·羅伯克百貨公司最早涉足目錄銷售,此後100多年,它在西方一直長盛不衰。

對宜家而言,在目錄銷售的鼎盛時期,向鎖定的消費群散發目錄手冊,遠比鋪天蓋地的廣告廉價和有效得多。《宜家家居指南》進入中國以後,為了與當地競爭對手爭奪以對價格敏感而聞名的中國消費者,宜家努力降低成本並不斷擴展在華業務,許多產品的「全球最低價」都出現在中國。

數位化轉型勢不可擋,讓宜家做出了停止製作《宜家家居指南》的決定。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宜家最大的海外單一市場,也是宜家數位化轉型的重鎮。今年3月,宜家在中國推出了天貓旗艦店。

2021財年,除將在上海、福州、南寧、昆明以及深圳大灣區開設新店之外,宜家中國預計將新招2000名左右員工,主要分布於數位化運營和零售業務。

相關焦點

  • 宜家結束出版其擁有70年歷史的標誌性印刷目錄
    在連續出版了將近70年後,宜家今日宣布將停止出版其紙質印刷目錄。宜家的這一決定是在紙質目錄讀者人數減少、公司的產品營銷越來越數位化的情況下做出的。 今年的COVID-19大流行也加速了這一過程。宜家表示,去年其在線零售額在全球範圍內增長了45%,官網ikea.com的訪問量達到了40億次。
  • 70歲的《宜家家居指南》宣布停刊,年發行2億冊超越《聖經》
    12月7日,瑞典家具連鎖品牌巨頭宜家(IKEA)宣布,擁有70年歷史、銷量匹敵《聖經》的《宜家家居指南》(IKEA Catalogue)將告別讀者,不僅僅是停止發行印刷新的紙質版本,同樣內容的電子版本,讀者恐怕也再無緣得見。
  • 民間紅色經典見證新中國70年曆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5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回顧紅色文本、緬懷烈士先輩,才能進一步繼承和發揚革命精神,在新時期更加堅定文化自信。本次展出的「珍品」主要體現在出版時間早和版本稀缺上,整個紅色文獻展有四個「最早」。首先展出了第一次提及「馬克思」的《萬國公報》第121期和《大同學》單行本。《萬國公報》第121期於光緒25年,即1899年出版,刊載了署名「英士李提摩太譯,華士蔡爾康屬文」的《大同學》一文,提及了馬克思的名字以及《共產黨宣言》的部分內容。
  • 這項宜家堅持了70年的傳統,要結束了
    這本免費取閱、全彩色印刷、展示了各種風格家居搭配和家具類目的冊子深受消費者喜愛,在巔峰的2016年,《家居指南》一度在宜家全球超過50個市場發行、有32個語言版本、年印刷量高達2億冊。不過這個持續70年的傳統如今要終結了。
  • 《新聞周刊》恢復印刷版 再上報攤抬身價
    資料圖片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於2010年中止了印刷版雜誌,兩年以後,《新聞周刊》也停止了印刷版雜誌,美國三大雜誌只有《時代周刊》繼續在競爭殘酷的媒體環境中孤身奮鬥。音樂評論網站「Pitchfork」甚至希望他們的季刊雜誌能夠印刷精美,並帶有漂亮的插圖,這樣讀者就會像收藏唱片那樣收藏他們的雜誌。   但是,這些新媒體公司也不是緊盯《時代周刊》和《滾石》這類讀者群廣泛的雜誌,其出版的紙質雜誌發行量都較低,他們瞄準的是更小眾的讀者。《Pitchfork季刊》的冬季刊只印了1萬份,《政客》的發行量只有4萬份。
  • 創刊47年《計算機世界》雜誌停止印刷 本月最後一期
    全球歷史最悠久的科技雜誌《計算機世界》(Computer World)即將在本月推出最後一期印刷雜誌,隨後將轉型數字渠道。本月底,國外又會新增一家放棄印刷的紙質媒體。《計算機世界》總編輯Scot Finnie最近表示,印刷版《計算機世界》將在月底停刊,改版後的雜誌內容將通過電子雜誌、網站呈現,內容終端顯示將有相適應的改變。
  • 教育部:在校生2.76億 我國建世界規模最大教育體系
    回顧70年來走過的路,可以說教育走過的歷程波瀾壯闊,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和我們每一個家庭是那樣的緊密相連,也與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是那樣的息息相關。陳寶生部長從數量、質量、結構、開放、制度等五個方面介紹了教育事業取得的成就。
  • 世界上第一份報紙出現在公元前60年,我國第一份報紙出現於何時?
    雖然這兩年傳統媒體,尤其是報紙行業逐漸沒落,但是我對報紙倒是挺懷念的,喜歡報紙散發的那種特殊氣味,喜歡它一個版塊一個版塊的形式架構,喜歡從這個內容,突然跳躍到那個內容,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報紙上的副刊而將那份報紙收藏起來,曾經我也想過將對自己有用的,自己喜歡的剪切下來粘貼到一個筆記本上
  • 報紙發行量如何界定?
    關於世界報業發行量排名  今年6月份,世界報業協會有一個所謂的世界日報發行量百強排名,這個排名據我們後來了解,它用的是三年前中國有關管理部門的統計年鑑公布的數字,而那個數字完全是各報社在自己填表時申報的。這個數字一個是比較舊,另外沒有按照國際慣例,沒有經過中介組織對它進行核查。
  • 宜家宣布停止印刷紙質產品目錄 全面轉向數位化
    自1998年進入中國以來,宜家的新產品目錄一直伴隨著國內消費者。宜家日前宣布,因為客戶使用行為的改變,宜家將停止印刷有著70年傳統的紙質產品目錄,轉而更多的投向數位化。宜家紙質目錄發行的高峰期是2016年,當時以32種以上的語言分發了超過2億份。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宜家方面獲悉,2021財年宜家紙板目錄在全球的印刷數量是1.24份。近年來,宜家產品目錄的印刷量不斷減少,而今年的疫情更是影響了宜家的銷售策略,調整之後他們決定專注於在線銷售。
  • 2.35億訂閱用戶+融資2.65億美元,YouTube上最大少兒內容MCN是如何...
    在近年掀起的兒歌浪潮中,Cocomelon雖然風頭比不過因《Baby Shark》一曲成名的碰碰狐(Pinkfong),但它才是現在YouTube兒歌領域的第一大號,粉絲8980萬,月均視頻播放量33億,最受歡迎的一支兒歌視頻播放量高達27億。Moonbug 還買下了另一個專門做玩具測評起家的帳號Blippi,這個帳號粉絲量超過900萬,月均視頻播放量5億。
  • 70歲的《宜家家居指南》正式謝幕,這是為了進一步推廣數位化嗎?
    而《指南》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年度出版物之一,它誕生於1951年,發行於瑞典南部,當年的發行量是25.8萬;到了2016年,它發行量到達鼎盛期,數字達到了 2 億份。 《宜家家居指南》的五個裡程碑 1951 年 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親自製作了第一本《宜家家居指南》,共發行了 28.5 萬份,每份 68 頁。
  • 泰國最大發行量中文雜誌《@曼谷》轉型線上,泰國媒體紛紛坐不住了!
    她表示,本次雜誌轉型為電子刊物主要有以下幾個轉變點:1.從線下紙質版印刷雜誌、發行量有限、取閱點有限,轉變為全線上電子刊物、發行量無限、全球各地可閱讀;2.從平面類圖文媒體,轉變為多維立體的數位化圖文音頻視頻媒體;3.從有頁面限制的紙質雜誌媒體,轉變為沒有頁面限制、內容量大大豐富的電子雜誌媒體。
  • 《中文》成海外發行量最大華文教材
    《中文》成海外發行量最大華文教材目前,由中國編寫、發行逾500萬套的《中文》已成為海外發行量最大的華文教材,並仍以每年80多萬套的發行速度在傳播。        據香港大公報消息,暨南大學副校長、《中文》教材主編賈益民說,有關專家目前正對《中文》進行新的修訂,計劃明年9月前完成,體例上不做太大變化,難度上會有所降低,並將加入新的內容,如中國的「神舟」五號、楊利偉的故事等,希望將中國最新的變化收入其中。
  • 發行量上億的《家居指南》停辦,宜家此舉透露三點信號
    在宜家家居公眾號上,一篇名叫《溫情陪伴70年,開啟靈感新篇章—宜家家居指南正式謝幕》的文章,在12月10日推送。在這篇文章裡, 對《家居指南》做了精要總結,其中提到,1951年,宜家目錄冊問世。2000年時,推出紙質版和電子版的《宜家家居指南》,到2016年時,《家居指南》發行了2億份,有69個版本、32種語言,發行市場多達50多個。據說2020年的也發行了1.24億份,中國市場發行450萬。
  • 探訪世界最大單體聖經印刷基地
    探訪世界最大單體聖經印刷基地/9) "← →"翻頁 南京愛德印刷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單體聖經印刷基地
  • 地球上70億人1天走過的距離,加在一起有1光年嗎?
    地球上70億人1天走過的距離,加在一起有1光年嗎?要說在宇宙當中的距離,如果還用我們地球上的尺度,米或者千米來衡量,那真的得到的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所以科學家們在表示宇宙當中的距離的時候,都會採用光年(Light Year)這個詞,意思就是「光在真空中一年(365天)傳播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