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知識:大同華嚴寺的五方佛,座次對嗎

2020-12-17 龍山大先生

五方佛,又名五智如來。為金剛界五智所成的五如來。五智,本是如來一生所具的福智,為引攝眾生,從本體出生四方四佛,而以法界體性智住於本位,成為中央大日如來。法界體性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就大同華嚴寺的五方如來佛(大殿五尊主像)來看,自右至左(由北至南)依次是: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中央毗盧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那麼華嚴寺五方佛座次是否符合《華嚴經》的教義呢?下面首先介紹一下五方佛

大日如來(灌頂部),又名毗盧遮那佛,是轉奄摩羅識為法界體性智所成。此佛雙手結智拳印,坐大鵬寶座,住華藏世界教化眾生,主方便究竟之德,肋侍為準提菩薩,中央大佛。

阿(chu音處)如來(金剛部),又名金剛薩埵(duo音多)不動佛,是轉阿賴耶識(類似信息倉庫)為大圓鏡智所成,即成就顯現法界萬象猶如大圓鏡之智。此佛雙手結觸地印(右手垂觸地)坐獅子寶座,住香積世界教化眾生,主發菩提心之德,代表覺性,肋侍為文殊菩薩,主東方。

寶生如來(寶部),是轉末那識(類似信息傳遞器,即執著心)為平等性智所成,即成就諸法平等作用之智。此佛雙手結施願印(仰右手掌),坐大象寶座,住歡喜世界教化眾生,主修行之德,代表福德,肋侍為普賢菩薩,主南方。

無量光如來(蓮華部),又名阿彌陀佛,是轉意識(類似信息處理器,即分別心)為妙觀察智所成,即成就分別好妙諸法、觀察眾生根機、說法斷疑之智。此佛雙手結三摩地印(舒右手五指安於左掌上),坐寶馬寶座,住安樂世界教化眾生,生成菩提之德,代表智慧,肋侍為觀音菩薩,主西方。

不空成就如來(羯磨部),是轉眼、耳、鼻、舌、身五識(類似信息接收器)為成所作智所成,即成就自利利他妙業之智。此佛雙手結羯磨印,坐孔雀寶座,住莊嚴世界教化眾生,主涅槃之德,代表事業,肋侍為地藏菩薩。(羯jie音潔)主北方。

學佛的人都知道,華嚴寺供養五方佛是符合《華嚴經》教義的,用密宗的五方佛號也說得過去。釋迦牟尼佛與不空成就佛有「同體異名」之說,可以替換;毗盧遮那佛與阿佛都有報身佛之稱,也可以替換;,北面的那一尊是東方阿閦佛,南面的那一尊是南方寶生佛。由此面論,大雄寶殿的五方如來,應該南方、北方佛、中央佛、西方佛、東方佛」這樣的。

「五方」座位(這是在殿內自南而北的排列,也是正視圖)這種座次排列,用密教的「五智轉識」的「因果說」解釋,是屬東因說」的「外向內轉」者。即起首的「發心位(東方)和第二的「修行位」(南方)在外圍;而漸次升位的「菩提位」(西方)和「涅槃」(北方),則進入內泉圈,與最高的「果位」貼近。這正是「禪僧」們用普度眾生的觀念詮釋的「五方佛」。不過這種」中座為主、昭穆排列」,畢竟是中國式的,與印度佛教文化的一字排列總是格格不入的。

對此,各位讀者有何看法和高見,歡迎留言指正。行文至此告一段落,筆者就用一首五律來結束此文:「好善樂蘭若,乘閒午後臨。蓮開多色相,木老盡禪心。問佛僧高趣,聽經鳥伴吟。祖庭參一悟,人淨日沈沈。」

張夢章: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大同作家協會會員 大同周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

相關焦點

  • 大同華嚴寺,上下華嚴寺
    大同華嚴寺大同市,老爸說他上次來時已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再次來大同眼前已是滄海巨變,往日的同學早已故去,就連老同學家的舊址也已不復往昔,看著他在那感嘆不已,我建議還是抓緊時間去大同古城的華嚴寺去看看至於大同的華嚴寺則是聽朋友們談論過,據說全國有二十多座華嚴寺,大同華嚴寺絕對屬於翹楚,有很多其獨特的藝術價值,今天我就是要好好看看它究竟有哪些不同。
  • 五方佛一覽表,常拜五方佛多福祿智慧
    一些遼金時期的古剎大寺,在大雄寶殿或毗盧殿內供奉五佛或七佛為殿內主尊,如大同華嚴寺、泉州開元寺、北京法源寺都供奉密宗五方佛,而遼寧義縣奉國寺、山西交城玄中寺則供過去七佛。關於七佛的布置較為少見,這裡對於相對比較常見的五佛略加解釋。
  • 山西大同華嚴寺,既不燒香也不收香油錢,佛在心中心誠則靈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華嚴寺,它不燒香、也不讓捐錢,還原了佛教初心——「佛在心中,心誠則靈」。此寺院坐落於大同古城內,初始建造於公元1038年,也就是遼重熙七年。之後不幸被毀於戰爭,雖然戰爭破壞了多處文明的「記錄者」,但根基仍存。
  • 為什麼說大同七分的靈氣在華嚴寺中——邊玩邊學西北自駕遊(3)
    我們填飽肚子的地方正好在仿古街上,作為北魏首都的大同,舊時的風貌早已蕩然無存,但這仿古街和仿古廣場還在盡力還原著當年的盛景。大概由於周一的緣故,遊人很少,天又很藍,更像是置身在一座影視城裡了。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的華嚴寺是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為遼興宗所建,所以兼具了遼國皇室宗廟性質,地位顯赫。
  • 大同華嚴寺:邊邊角角皆風景
    大同華嚴寺:邊邊角角皆風景 2020-12-25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NO.92|山西省大同市景點有華嚴寺、法華寺、大同古城
    3、旅遊美景3.1 大同華嚴寺華嚴寺位於大同市中心的大西街,是依據佛教的七大宗之一——華嚴宗的經典《華嚴經》而修建的,故名華嚴寺。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上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其建築、塑像、壁畫、壁藏、藻井等,都是我國遼代藝術的典範。上華嚴寺俗稱上寺,是以大雄寶殿為主體的一組建築。
  • 大同的精華究竟在哪裡?
    大同5萬餘尊石佛,歷千年風雨, 仍然向世人展示著永恆不變的微笑。 它們見證了當年梁先生的考察, 也見證了近年來這座古城的新生。
  • 五智俱足的五方五佛
    大同華嚴寺五方佛(圖片來源:資料圖片)山西省大同市上華嚴寺大雄寶殿內供奉佛、菩薩十一尊,諸天二十尊,皆為明朝塑像,中奉五方佛,由瞭然禪師等請於京師,中央三尊造於明在寬闊達1559平方米的大雄寶殿中央,磚砌佛座上供奉五方佛。佛前諸脅士,皆一字排開。五方五佛,又稱五智如來,分別為: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中央毗盧遮那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五方如來,皆著通肩袈裟,結跏趺坐於仰覆蓮臺須彌座上。因中央三尊與兩旁二尊,非同期創造,故造型亦略有差異。後者眉長而垂,嘴較細。
  • 大同華嚴寺合掌露齒菩薩 難忘的「東方維納斯」
    (原標題:大同華嚴寺合掌露齒菩薩 難忘的「東方維納斯」)
  • 大同,山西旅遊景點最多的城市,你去過幾個景點?
    北魏帝都、遼金京華、明清重鎮在大同這個低調的城市裡含有無限的能量, 當古老的氣息和異域般的塞外風情在這裡交匯時,大同的面紗逐漸開放,從北魏時代的氣勢恢復宏觀的雲岡石窟到遼金時代的華嚴寺和善化寺。從神秘而佛道儒教交融的懸疑寺到至今仍被仙氣籠罩的道教名山恆山,這座塞外城將多民族文化完美地混合在自己的血液中,創造了新的、但沒有違和感的「大同」。五嶽中北嶽恆山比較低調,大多數人都知道恆山,一個是懸空寺,一個可能是「笑傲江湖」的恆山派, 恆山的傳說,主要與八仙中的張果老相連。
  • 大同華嚴寺,感受佛道的精髓,歡迎有緣的你來到這裡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大同的華嚴寺,話不多說,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大同華嚴寺是聞名中外的歷史古蹟。華嚴寺內有多少道門檻,恐怕沒人統計過。那些門檻承接了數不清的腳步進進出出,日久年深,被鞋子踢踏得斑斑駁駁,見證了華嚴寺經風雨、歷滄桑的千年流變。那道道門檻,或厚實,或單薄,隨殿堂的規模分出大小。在欣賞寺院的威嚴和彩塑的精美時,人們大抵是不會注意腳下那些門檻的。它們橫亙眼前,隨殿門的開合,接納著或輕盈或匆忙的步履——門檻,鐫刻著華嚴寺的另一份時間履歷。
  • 五方佛:大日如來、寶生如來、不空成就如來、不動如來
    在佛學的文化傳承中,五方佛主要指的是:一、中央大日如來,是密宗金剛界五方如來之首,代表五佛五智中的法界體性智,也是三身佛中的法身佛。大日如來的佛土是第一佛土,此佛土名色究竟淨土。二、東方不動如來,東方不動如來的佛土是第二佛土,此佛土名喜悅淨土,因為生該土者即不再退轉,所以藏文名稱為真樂。三、南方寶生如來,南方寶生如來的佛土是第三佛土,此佛土名具德淨土,因為此佛具足成就正覺的一切品性和能力,所以藏文名稱為賦有光榮。
  • 不出名的大同華嚴寺,竟有一尊東方維納斯,四朝合一的大雄寶殿
    大同是我國九大古都之一,曾經是北魏的都城,遼、金的陪都,也是歷代兵家之地,一直享有「巍然重鎮」、「北方鎖鑰」的美譽。這兒每個古剎都有傳說,不過傳說大同的靈氣有七分都藏在華嚴寺裡。位於大同古城內,華嚴寺始建於遼代,以大乘佛教經典之作《華嚴經》命名,是中國現存時間較早,保存較為完整的遼金時期寺廟建築群。分成上華嚴寺與下華嚴寺,實際上是連成一體,整體也不大。由於契丹人崇拜太陽「西行為尊」的習俗,所以坐西方向東。觀光點為上華嚴寺大雄寶殿和下華嚴寺薄伽教藏殿。
  • 大同善化寺:令人震撼的禮佛空間,背後是遼金建築設計的極致
    繼續大同善化寺的遊覽,上一篇大同善化寺背後的故事:一位南宋使者的異國十五年講了善化寺的歷史和背後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細品這座遼金巨剎的精髓所在,看看歷史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樣的珍寶。在夕陽的映照下,紅色的屋脊映襯著簷下紅牆,宏偉之中瀰漫著滄桑之感,是大同古城中我最愛的一景。▲暮色中的善化寺與華嚴寺坐西朝東不同,善化寺保持著坐北朝南的漢地特色。中軸線的三座大殿體量由小及大、屋頂高低錯落有致,很有節奏感。學者推測寺院在遼金重建時,保留了唐代「伽藍七堂」的格局,包括現已無存的「左右斜廊」,如今三聖殿的位置很可能曾經是一座樓閣。
  • 陽高雲林寺,並非其寺院本名,原來它叫華嚴寺
    佛背後裝飾的背光,是一圈火焰,中間是一面摩尼鏡(如意鏡)。火焰中還有七尊小佛,這是佛教所謂的「過去七佛」,其中也包括釋迦牟尼佛,前六佛是他的前輩。東西兩側塑有十八羅漢,每側九尊,體態面貌各異,造型極富變化。
  • 匠師界-陳志其玉雕作品五方佛
    黃加綠三彩翡翠五方佛,此作品出自於陳志其玉雕大師之手。作者以五方佛為題材,把中,東,西,南,北這五方佛雕刻在了這塊黃加綠的三彩玉石上,雕工精湛,每一線條的雕刻力度都把握得非常精準、流暢,有層次感,再通過磨砂加亮光拋光,使作品的觀賞性再一次的得到升華。五方佛,又稱五智佛、五方如來、五智如來,源自密宗金剛界思想,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
  • 「五方佛」在佛教密宗裡代表什麼意思?
    今天咱們就來講講這密宗中的「五方佛」,提到「五方佛」那就得說說密宗了。密宗,是我國佛教宗派之一,由印度傳來,又分為兩派,一為胎藏界,一為金剛界。唐朝時,將密宗傳於日本。佛教密宗綜合了各國家地區密宗的傳承。密宗一法,經一行禪師發揚之後,傳入日本,我國即無相繼之人。
  • 古都大同城牆下有座不起眼的小寺院,名字卻很響亮來頭也不小
    這座小寺院坐落在大同城牆東門和陽門外,臨著護城河邊上,紅色的外牆上「南無阿彌陀佛」幾個大字特別顯眼,路過的人都知道這裡是一個寺院。看到寺名有點不解了,這裡怎麼也叫「華嚴寺」?我們都知道上下華嚴寺是全國著名的遼金古建,那是大同作為遼代陪都西京時的皇家宗廟,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的,規格和規模自然不小。
  • 大同之戀之善化寺大雄寶殿
    「哎,聽你這一說好像是啊,華嚴寺中便有鐘鼓樓,那可是遼代的建築啊,所以只能說明善化寺的歷史更悠久。」 「寺廟裡建有鐘鼓樓,這是到了唐代才出現的,後來逐漸形成了『有寺必有鐘的傳統』。
  • 大同古城的這座古寺,遊人都在找「維納斯」?我莫不是聽錯了
    大同是我此次山西行的第一站,一共停留了5天,我對大同有著的「中國煤都」固有印象,沒想到這裡旅遊資源如此豐富且有特點,還有那麼多垂涎欲滴的美食,大同之行太值了。華嚴寺是大同古城內一座著名的寺廟,始建於遼重熙七年,距今已經有了1000多年的歷史,華嚴寺是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正是出行的好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