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斌在講課。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日常生活中,看病難的問題不僅困擾著普通百姓,也讓這位大學教授感同身受。專注於圖像認知方面研究的他,帶領團隊在人工智慧+醫療領域不斷攻堅克難,目的只有一個:把醫生從繁瑣的初步診斷過程中解脫出來,減輕工作量和壓力,讓他們把更多精力放在為患者進行精細化治療上。他就是入選了首批重慶英才·青年拔尖人才的重慶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肖斌。
讓「圖像認知」先幫醫生進行初步診斷
肖斌1982年出生於重慶雲陽縣的一個小山村裡,父親是鄉村教師,母親是普通農民。他小學和初中都在雲陽當地讀書,從小要強的他學習努力刻苦。
肖斌高考考上了陝西師範大學,學電子專業。本科畢業後,他被保送本校的研究生,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碩士畢業後,在寧夏大學工作了兩年。
工作之後,肖斌感覺自身能力還是有很多方面的不足,特別是在科學研究方面,同時,他又對科學研究非常感興趣。於是,2009年,他考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攻讀博士學位。2012年8 月博士畢業後,肖斌就來到重慶郵電大學工作。2015-2016年,他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做博士後研究,研究的是醫學影像。
肖斌一直致力於圖像認知方面的研究,目前擔任「圖像認知」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何謂圖像認知呢?肖斌說,人工智慧是模擬人的接收處理信息的能力。人接收處理的信息裡面,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眼睛,因此,模擬人的眼睛接收處理信息的大數據智能處理方式就叫計算機視覺。而計算機視覺中,最關鍵的一項就是圖像的認知和識別。
肖斌目前主要研究的就是圖像認知在醫學領域的應用。他舉例說,患者到醫院裡拍片,比如超聲、CT等影像,但是,對醫生來說,一張張片子看,工作量很大。如果用計算機來對影像進行初步分析,篩選出需要進一步確診的圖像,可很大程度上減少醫生前期診斷的工作量。「計算機雖沒人聰明,但它的區分能力是很強的。」肖斌說。
看病難掛號難 讓他堅定研發智慧醫療設備
智慧醫療涉及的面很廣,肖斌所在團隊主要研究的領域是先天性心臟病,尤其是針對於嬰幼兒的先天性心臟病。
肖斌說,這個研究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因為各個城市的兒童醫院幾乎每天都人滿為患,家長帶孩子來診斷,需要排很長的隊掛號、就診。這個對於肖斌而言,也是有切身體會的。他說,他有兩個孩子,大的6歲了,小的不到1歲。他有時常帶孩子去醫院看病的經歷,對看病難深有感觸,排隊要排很久,即使排到,由於醫生工作量實在太大,常常就診的時間就只有幾分鐘,效果可能也會打折扣,無法進行精細的診斷和治療。他想,能否減輕醫生的壓力,對他們做一些輔助工作。對於病人而言,在先天性心臟病的前期診斷方面,可以不必去醫院,家長在家裡通過一個平臺就可以先進行個初步的判斷,確定有患病的風險,再去醫院。
肖斌在進行「圖像認知」研究。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伊永軍 攝
肖斌和他的團隊目前正在研發的是一種可攜式的穿戴設備。肖斌說,通常醫院裡測心音,醫生掛個聽診器,在患者心口聽一聽。而這套穿戴設備就起到了聽診器的作用,而且不用去醫院測。一個家庭,在手機上下載一個APP,然後再有一套這樣的穿戴設備,通過藍牙,把二者連接起來,穿上這套設備測了兒童的心跳等基礎數據後,通過後臺分析,在APP上顯示出一個預測的結果,家長就可以根據這個結果初步判斷孩子有沒有患先天性心臟病的苗頭。如果有,就去醫院,進行更加詳細和精確的診斷。如果沒有,就沒必要去醫院了,省了排隊掛號的麻煩,也減少了醫生的工作量。
今後將把先天性心臟病檢測從產後做到產前
目前,肖斌主持的「面向心臟疾病輔助診斷的心音大數據深度學習與決策」課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3萬元的支持。與此同時,他還擔任科技部「大數據智能計算」示範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副主任,主持了國家級科研項目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等項目多項。
據介紹,從2019年起,重慶每年遴選100名左右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哲學社會科學、文化藝術等領域的優秀青年人才,給予重點支持。5年計劃遴選支持500名,力爭入選國家級人才項目100人以上。肖斌入選了首批重慶英才·青年拔尖人才。
對於重慶在加強人才建設方面的提升力度,肖斌感觸很深,他說,他2012年剛到重慶郵電大學工作時,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平均2.5萬元,他當時拿到了最高的,是5萬元。而現在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平均10萬元,重點60萬元,資助力度大幅度提高。此外,重慶市科技局、教委、組織部、人社部等都有對應的人才計劃項目支持,科技局有重慶市傑出青年,教委有巴渝學者,組織部有英才計劃,人社部有留學歸國人員創新創業項目,這些都是重慶加強人才項目的好政策。「我有幸被評為巴渝學者、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這對我構建團隊、搭建平臺、產出標記性成果、培養承擔國家重點科研任務的能力有很大幫助。」
肖斌還表示,他所在的重慶郵電大學肩負著重慶市大數據智能化一場所、兩高地的戰略發展任務,重慶市在學科經費支持、科研項目經費支持、平臺建設、人才引進、產業化等方面都給予了他們很大支持。
肖斌(中)在指導學生。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伊永軍 攝
談到今後的打算,肖斌說,今後他和團隊還是繼續聚焦人工智慧+醫療方面的研究,下一步研究的重點,是把圖像認知針對先天性心臟病的測試,從產後做到產前,也就是說,在孩子沒出生時,就可以通過他們的系統和設備測到孩子有沒有先天性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