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是有能力的人對沒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評價,你還會表揚孩子嗎?

2020-08-28 秋媽秋意濃JJL

前兩天,軒哥說他想自己帶小寶下樓去玩。雖然小寶很想和哥哥一起出去玩,但是我很擔心:讓十歲的哥哥帶三歲的弟弟下樓去玩,這還是第一次。

軒哥說他可以,他會照顧好小寶的。

最後,我同意了,囑咐軒哥:要注意安全,有事給我打電話。

半個小時後,我忍不住下樓去看。

軒哥騎著平衡車,看著小寶在院裡玩土。旁邊一個帶著孫子的奶奶,看見我,不停地誇,說軒哥照顧小寶特別細心。

軒哥居然可以自己照顧小寶了,我感到很意外,看來是我小看他了。那我要不要表揚表揚他呢?

阿德勒提出:對孩子不可以批評,也不可以表揚。

為什麼不要表揚孩子?

如果我讚美你,說「不錯嘛,你做得很好」。你會不會覺得這種話有些彆扭?你有沒有被俯視的感覺?

當孩子幫忙準備了晚飯,有的媽媽會對孩子說「你真了不起」。但是,如果是爸爸做了同樣的事情,媽媽恐怕不會表揚說「你真了不起」吧。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 表揚這種行為的實質含有「有能力者對沒能力者所做的評價」這方面的特點。也就是說,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幹」之類的話表揚孩子,無意之中,孩子的能力被看低了。

那麼,我們表揚孩子的目的是什麼呢?是不是希望孩子繼續按照我們認為「對的、好的」標準去行事?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表揚他人的目的:就在於「操縱比自己能力低的對方」,其中既沒有感謝也沒有尊敬。

比如,你的另一半難得做了一次家務,你表揚TA的目的,是不是希望TA以後多做一些家務呢?孩子早上自己起床了,你表揚他學會自立了,是不是希望以後也自己起床,不用你再叫醒他了?

我們在想要表揚他人的時候,心中多少會有些「操縱」意識。反過來說,我們自己也因為被某人表揚而被操縱著。

人會因為被表揚而形成「自己沒能力」的信念。

人越得到別人的表揚就越會形成「自己沒能力」的信念。

假如你會因為得到表揚而感到喜悅,那就等於是承認「自己沒能力」。

因為表揚是「有能力的人對沒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評價」。

如果孩子以獲得表揚為目的,那最終就會選擇迎合他人價值觀的生活方式。

如果判定某種行為「好」還是「壞」是以他人的標準,如果希望得到表揚,那就只能迎合他人的標準、妨礙自己的自由。

我們不希望孩子變成「討好者」、「總是尋求別人認可的人」和總是依賴於他人的人!

孩子不需要被表揚,他需要被鼓勵!

當朋友幫助你的時候,你會說什麼?

說「謝謝」、「幫了大忙了」是在表達對朋友感謝之情,說「我很高興」之類是在傳達自己的喜悅。這些都不是評價,是純碎的發自內心的表達,對方聽到這些,就會知道自己對別人是有用的。

阿德勒的見解是:人只有體會到自己對他人是有用的時候,才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價值。人只有在能夠感覺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可以獲得勇氣。

鼓勵孩子,幫助他用自己的力量去解決,不是強制,也就是「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無論是直面問題,還是下定決心都是他自己。

在困惑於要對孩子說的話是表揚還是鼓勵時,根據《正面管教》一書中給的建議,想想以下問題:

我是在激勵孩子自我評價,還是依賴於別人的評價?

我是在尊重孩子,還是在擺家長的架子?

我是看到了孩子的觀點,還是只看到了我自己的觀點?

我會對朋友這麼說話嗎?

帶著軒哥和小寶回到家,我問軒哥希望我對他說「你太棒了、真了不起」,還是「謝謝」?

他很直接的回答說是「謝謝」。

作者簡介:兩個孩子的寶媽,十年環保從業者,現為自由職業。在養育孩子與自我成長之路上不斷的摸索前進。

相關焦點

  • 你會科學表揚孩子嗎?心理學家發現錯誤的表揚可能會破壞孩子自信
    研究發現被表揚努力的孩子不僅獲得了信心,還感到有能力嘗試新事物。研究人員將孩子分為兩組,第一組孩子被告知他們成功是因為他們聰明,第二組被告知他們是成功因為他們努力了。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第二組的孩子更有可能選擇一個更具挑戰性的問題,並且比第一組的孩子更喜歡解決問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認為,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
  • 「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最好的表揚是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能力
    有次,孩子從學校帶回了手工勞作,媽媽和孩子一起工作製作燈籠,可是沒工作一會孩子就會問她:「媽媽,你看我棒不棒!」如果媽媽沒有及時的回應孩子,沒有誇孩子棒的話,孩子就停下來,不願意再繼續了。同樣的,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好好學習、懂事聽話,我們可能會給孩子各種誇獎、物質讚賞等等。有了這些,孩子可能會因此像你所要求的那樣去表現。但是當誇獎消失的時候,孩子主動去學習和努力的動力就會減少,這其實是在抹殺孩子成長的動力。
  • 表揚孩子也是技術活!表揚的方法不對,容易把孩子誇壞咯
    很多教育專家會告訴家長:不要打罵孩子、要多表揚孩子!要向西方的教育方式學習,多給予孩子愛的肯定!但教育專家們可能還沒來得及告訴家長的是,表揚孩子也是講究方法的,方法不當,表揚地越多,越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
  • 評價式表揚可能會有負面影響,描述式表揚是成功的動力來源之一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反思自己,對孩子說的這些表揚,真的起到了他們心中所想的積極的作用了嗎?美國教授卡羅爾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把兩套一模一樣的數學卷子發給兩組小朋友,當兩組小朋友答完題之後,卡羅爾教授會用不同的方式表揚他們。他對第1組小朋友說你的分數好高,你對學習數學非常有天分。他對第2組小朋友說你的分數好高,一定是你特別努力學習數學吧。
  • 不可以打擊批評孩子,但也最好不要表揚孩子
    不可以批評,也不可以表揚嗎?,通常含有「有能力者對沒能力者所做的評價」這樣的意思。現在我終於知道了,我不開心的地方在於:你憑什麼居高臨下地評價我呀?你比我年長一些,你就一定比我成熟,一定做得比我好嗎?你確定你有倚老賣老的資格嗎?
  • 孩子也需要表揚,表揚要有正確的方法
    生活中,孩子犯錯誤時,我們應該冷靜,換種思維方式,幫助孩子找出錯誤的根源,與孩子一起分析前因後果,先說說孩子的優點,再批評或找出以後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看到自己再遇到類似問題時不犯錯誤的能力,更有信心去戰勝自己。
  • 評價孩子的四大誤區,掌握表揚與批評中的核心原則
    其中一個衡量指標是,孩子內控式的思維模式是知道具體行為的對錯從而自己判斷與選擇。外控呢,則只去迎合外部感受,選擇順從或逆反。那為什麼我說「寶寶真棒」這句話就外控了呢?它不是已經肯定了孩子嗎?評價的後果會有情緒與行為兩個方面。它既帶來情緒方面的愉悅或不舒服,也帶來對行為的強化或弱化。
  • 表揚也是技術活!如何正確的表揚孩子?
    美國著名網絡學堂可汗學院的創辦人,薩爾曼·可汗近日稱:「我永遠不會讚揚我兒子聰明。」他說「我不會讚揚我兒子他已經擅長的東西,而是讚揚他面對難題的時候能夠不屈不撓。我向他強調,當你在掙扎的時候,你的大腦在成長。」他認為不恰當的表揚,表揚兒童的「聰明」,會扼殺兒童的「成長心態」這個說法,和美國表揚泛濫的文化有些相悖。
  • 你家的孩子都「表揚」正確了嗎
    「寶貝,你真棒!」這句話基本是寶媽們的標配!表揚就是鼓舞人催人奮進的作用,小朋友們也一樣。通過多年的研究,他還發現: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在肯定與激勵下,其能力能發揮到80%~90%。例如: 西西一回到家,立馬跑進了臥室, 好半天也沒有出來。 媽媽進去一看,發現西西站在床邊疊自己的衣服,一副認真的表情。「哇,我家寶貝會疊衣服啊。」媽媽滿面笑容地誇獎她。「老師教了我們疊衣服,說我疊得最好。」 「寶貝真厲害。
  • 孩子玻璃心,父母表揚惹的禍!這些毀孩子的表揚話你中招了嗎?
    圖圖媽最近被家中6歲的孩子折磨的不行了,於是找我幫忙,讓我支支招,該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呢?原來,她家圖圖今年剛上一年級,就出了各種問題:老師課堂上表揚了其他同學,而沒有表揚他,回家就不開心,和父母耍脾氣。學校小測驗,沒考100分,回家了還是各種鬧彆扭。
  • 孩子——今天,你受表揚了嗎?
    不僅是孩子,大人也喜歡聽表揚的話,所以說:辱罵是愚蠢,表揚是智慧。是不是所有的表揚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呢?那到未必,得看你的表揚是否有智慧。曾經,在一本書裡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感恩節過後的早上,傑瑞一家人開車回紐約的家。一路上坐在後排的傑瑞非常的乖,媽媽決定表揚一下他,說:「你真是個好孩子,你乖極了,我為你驕傲。」就在這時傑瑞拿起車裡的菸灰缸,往前排扔了過去。
  • 表揚,其實有 有效期的, 別過分表揚
    , 有的媽媽在許多人和孩子面前,自豪的誇獎孩子的單元考成績100分,以此來鼓勵孩子、、、、真實的情況是,一個15歲的孩子,把試卷放進文件夾,只是一個正常的行為;孩子早兩分鐘下樓吃飯,也不過是他餓了;青菜多吃兩口,因為這盤菜好吃而已;3分的成績進步就表揚,如果孩子自尊心稍強,會認為你在諷刺;當那麼多人面前誇獎,孩子要麼虛榮心膨脹,要麼對未來考試鴨梨山大、、、我,可以,說說自己的真實感受嗎
  • 孩子只經得起表揚、不能批評?抗壓能力太差?您要怎麼做?
    有一種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只能聽表揚,聽不了一點批評,抗壓能力較差……大部分家長一碰到他們,就直接"玩完"。一位5歲女孩家長留言:寶貝有一次在家中玩水,一不小心將家中搞得滿地都是,我就藉此機會"教育"了她兩句,重話還沒說,孩子就哭了,我就趕緊開始哄……還有一次,寶貝不願意和小朋友們分享玩具,我就說了一句:"寶貝你這麼做是不對的,因為……"然後她就炸了,抱著玩具就跑,一邊跑一邊哭,我就開始哄……
  • 表揚不當,會讓孩子更自卑
    你在生活中會常常表揚孩子嗎?你是不是希望通過表揚,強化孩子那些看起來好的、正確的、合適的行為?你的表揚達到了你期待的效果了嗎?這種效果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我們都知道孩子需要我們的認可和讚美,但是,如果表揚不當,卻會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 輔導孩子寫作文,聰明家長就只用表揚,也能幫助孩子提高寫作能力
    你有沒有想法?為什麼這麼簡單的句子都不會寫?上語文課都去幹嘛了?孩子不說話,家長繼續搜手機,搜到一篇範文,拿給孩子說,你自己再看看,學學人家怎麼寫?為什麼別人都會寫?就你不會寫?一連串的反問,碰上抬槓的熊孩子,可能還會把家長懟得啞口無言。至於最後到底寫得好不好?家長也不知道,反正提起輔導寫作練習家長就頭疼。我們輔導孩子學習,為什麼要多鼓勵呢?
  • 每天表揚孩子,是要橫向表揚還是縱向表揚?
    一天孩子在看繪本,婆婆說:「我大孫子自己看書啊,我大孫子太聰明了!這是你媽媽給你買的書啊!你媽媽太了不起了!」 婆婆這句話說完,我就覺得怪怪的,和我妹妹談了我的想法,孩子是我的,每天為孩子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只是給孩子買個書而已,怎麼收到那麼大的表揚,還「太了不起了」,聽起來怪怪的。我妹妹說「姐,表揚總比批評好吧,不要在意那些細節。」好吧,還是覺得怪怪的。
  • 比「你真棒」更好的表揚是?4個表揚孩子的技巧讓他越來越優秀
    馬雲說:好孩子就是表揚出來的,現實真相是這樣的嗎?帶有目的性的表揚是種欺騙在表揚孩子之前,你要知道表揚孩子的內在動機是什麼。……這樣的表揚,說到底就是控制孩子的一種手段,父母是在用說假話的方式誘使孩子聽自己的,這種方式對比較小的孩子可能會有效,但只要孩子有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的表揚就會失效。
  • 如何表揚孩子?減少評價型讚美,父母要學會詳盡地描述
    在育兒過程中,我們有意避免去責備孩子,希望孩子在表揚與稱讚中成長。但在表揚孩子的時候,我們是否常常會詞窮?我們是否還會經常使用這樣的肯定性話語,比如:「你真棒。」「真是一個好孩子。」來讚賞孩子?但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在心理療法中,不會對孩子說:「你是個好孩子。」或者「你很棒。」判斷和評價性的讚揚都是要避免的。為什麼?
  • 「你真棒」的表揚方式已然失效,家長應該如何表揚孩子呢?
    然而,大家慢慢發現,這種誇獎表揚方式,起初可能會有一定的作用,讓孩子激動一陣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孩子對這樣的表揚語言聽得多了,不但沒有變得更積極主動,反而各方面的表現,成績和能力都下降了。家長們可能會很疑惑,我明明在表揚孩子,為什麼反而會出現適得其反的結果呢?
  • 批評和表揚,你覺得哪一種方式更能促進孩子成長?
    我先問大家兩個問題:1.批評和表揚,你覺得哪一種方式更能促進孩子成長?2.批評和表揚之外,還有更好的育兒方式嗎?關於這兩個問題,日本作家岸見一郎,很有建設性的見解。他長年致力於研究阿德勒心理學,對阿德勒的思想有非常獨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