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美育認知水平 培養美的心靈

2020-12-12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提升對美育的認知水平

當下,無論是高雅藝術進校園、大中小學生的藝術展演,還是國博門前排起的長隊、走紅一時的「故宮跑」,美育活動的確越來越多。但還是有些人對美育的認知存在一定的誤區,其中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認為美育就是寫字畫畫、唱歌跳舞之類,將美育局限在了藝術教育範疇之內,而忽視了人的內在精神的整體性。

事實上,美育的意義不僅體現在可見的技能上,更體現於內在的修養中。德國哲學家席勒說,人只有在完整而自由的狀態下,才成為一個真正的審美者。而美育中所包含的審美與人文素養中的深層次內容,正是影響一個人情感、趣味與氣質的關鍵因素,也能在潛移默化之中形成一個人的為人準則與行事風格。

什麼是美的心境?豐子愷曾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孩子走進房間,他看見床底的鞋子一順一倒,便給掉轉過來,他看見牆壁上立幅的繩子拖在前面,便給藏到後面。問他為何,孩子答道:因為我看了那種樣子,心情很不安適。鞋子一順一倒,叫它們怎樣談話?立幅的辮子拖在前面,像一個鴉片鬼。孩子的回答引人深思,這種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對美的自然流露,恐怕就是我們對美育的期待。

從古代中國「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禮樂相濟」傳統,到近代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說法,美育可以說是一個人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如何在青少年學生中普及美育、培育健全人格、促進全面發展,如何提升大眾的審美能力、文明程度、文化自信,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重大課題。

對學校教育而言,把培養美的心靈作為美育的目標,是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如今,更多的人開始思考孩子拿高分上名校與內心平和幸福之間的關係,這便給學校美育帶來了新機遇。因此一定要把美育的個人價值、國家民族價值、中華文化堅守與自信的價值講深講透,這樣才能滋養孩子們的心性、溫潤他們的心靈、啟迪他們的心智。

從全民教育來說,美育更應該融入公共生活,關照到每一個人。在物質供給日益豐沛的今天,儘管去博物館、美術館參觀的人越來越多,但走馬觀花的不少;儘管城市裡的景觀造型、噴泉雕塑越來越多,但真正引起共鳴、讓人們走心入心的卻不多。而每個人的審美素養,不僅關乎個體,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表現,更是文化自信植根的厚土。從這個意義上說,全民美育迫在眉睫。

用美育為人生鋪底,生命必將絢爛多彩。期待每個人都能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一個感受美的靈魂。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03日 18 版)

(責編:馮人綦、熊旭)

推薦閱讀

圖解:一張"教育成績單」 看砥礪奮進的五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事業取得了歷史性進展,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人才,提高了全民族素質,推進了科技創新、文化繁榮,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貢獻。 【詳細】

「雙一流」建設名單落地:非新無以為進,非舊無以為守這次「雙一流」高校遴選採取競爭優選、專家評選、政府比選、動態篩選的方式,是認定「雙一流」建設高校,而不是確定「雙一流」身份。「雙一流」建設,從方案設計之初就強調不是終身制,不是固化的。【詳細】

相關焦點

  • 陳瑞琪:提升培養美育意識是塑造文化自信的前提條件
    因為,敏銳的審美耳目、充沛的審美情感和健康的審美靈魂,需要培養和陶冶。而培養和陶冶的過程,即為美育。  關於美的定義,廣義來講就,用馬克思的話來說是人在主動生產和創造過程中使自己的生命處於解放狀態而獲得的感受。在此意義上,美育本質上是一種審美情感的教育,它能不斷激發人對美潛能挖掘、彰顯智慧,是對人潤物細無聲般的感化教育,屬於本體層面的教育形式。
  • 美育是心靈的教育
    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塑造美好心靈  《意見》強調學校美育要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有許多方面,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把塑造「心靈美」放在首位。  大家都知道中國美學有八個字:「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是唐代大畫家張璪的話,成為中國繪畫美學的綱領性命題。
  • 把握美育內涵 塑造美好心靈(美育)
    審美教育利用審美活動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陶冶人的特點塑造美好心靈,使人和諧、均衡、健康發展美育是一種愛美的教育,它鼓舞人們去愛美、欣賞美、追求美,提高生活情趣,培養崇高生活目標,這是美育的獨特功能,是單純德育所不能達到的美育的目的決不單純是為造就一批藝術家,不能把美育降低為培養學生某些藝術技藝和手段的方式
  • 中國美育公開課與《美育日報》上線
    他認為目前學校美育存在短板,高等藝術院校在培養藝術人才之時,更應注重培養美的傳播者與創造者,向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美育人才。範迪安院長在兩會上提出了加強「美育學」學科建設提案,談及美育學學科的具體構想,並從兩方面就加強美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行了闡釋:「其一,對於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個體而言,只有通過提高自身審美鑑賞力、養成愛美尚美的情懷、以美的理想作為精神追求,才能達成真善美三位一體的有機貫通;其二,對國家而言,在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徵程中,只有讓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美起來、全社會審美水平強起來
  • 北京市大興區舊宮中學王春彥校長:美育芳華 美的分享
    現將王春彥校長原文分享如下:美育芳華,美潤人生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意見》明確指出,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既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
  • 培育美的心靈|瀘州市力行路小學美育實踐探索之路
    其實一直以來,力行路小學就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確立了「以藝審美,以藝輔德,以藝啟智,以藝健身」的教育目標,並以江陽區藝術整體推進為依託,以各項藝術教育展演活動為載體,不斷提高美育水平,為學生鍛造一雙「慧眼」,培育美的心靈,讓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能發現美、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與人文素養的主渠道。
  • 制度保障「以美育人」
    《意見》要求,學前教育階段重在「培養幼兒擁有美好、善良心靈和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義務教育階段重在「激發學生藝術興趣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審美格調」,高中階段重在「豐富審美體驗,開闊人文視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文化觀」,高等教育階段重在「強化學生文化主體意識,培養具有崇高審美追求、高尚人格修養的高素質人才」,職業教育重在「強化藝術實踐,培養具有審美修養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以改善美育提升美好生活
    所謂「美好生活」,並不僅是物質滿足的「好生活」,還有文化心靈滿足的「美生活」,生活審美化與審美生活化才是社會發展到高級水平的標誌  美育理念容易陷入如下誤區:一、美育矮化為技巧教育;二、美育窄化為藝術教育;三、美育僅限於學校教育
  • 以美育人:以美育培養時代新人
    9月10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又強調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下面我談三點學習的初步體會和認識。 美育是培養傑出人才的必需 我們所處的新時代需要培養大批的傑出人才、拔尖人才、國際一流水平的人才。
  • 國家政策利好美育!小天鵝胡雪:美育,更能體現教育的真善美
    今年10月,《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又一次將美育提升到了國家高度,並將納入中考範圍。2、美育是塑造人的靈魂的教育,唯有通過把智育與美育結合起來,我們才能培養出創造未來的人才。更重要一方面,是如何使我們的孩子回歸靈性,重拾「高靈」,而美育正是達此目的的最好渠道之一。
  • 「人美美育學堂」落地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
    「人美美育學堂」將建設美術教育示範中心、美育資源集聚中心、學生美育興趣培養中心、美術教師交流和培訓中心、美術教學成果展覽展示中心。近年來,錦江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牽引全區美育建設,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育涵養錦江學子的「美麗心靈」,積極探索美育建設的錦江實踐。
  • 春風化雨 南財美育涵養「美麗心靈」
    多年來,南京財經大學堅持把美育作為培根鑄魂的重要工作、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著力實施「文體增色」特色工程,構建「大美育」工作格局,主動實踐文化傳承與創新,春風化雨,育心育氣育能,涵養「美麗心靈」,提升育人效果。
  • 2020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 美育雲端直播課堂心得體會
    昨天美育雲端課堂已經進行了開幕式,在接下來的幾天會不間斷的有直播課堂,大家可以免費上網觀看。而下文中為大家分享下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心得體會。  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心得體會  美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和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 教育部:2022年全面實行美育中考!中考體育將達到和語數外同分值水平
    高等教育階段學校要將體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學生體質健康達標、修滿體育學分方可畢業。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將體育課程納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課程體系。 加強體育課程和教材體系建設 學校體育課程注重大中小幼相銜接,聚焦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 專業藝術教育人才培養的美育使命
    只有提升藝術專業人才的文化藝術興趣,提高他們的主動性,才能對其產生積極影響。這就要求藝術形式能隨機應變且通俗易懂、喜聞樂見,既要有娛樂性,還要能寓教於樂。充分利用高校學習氛圍,不能只停留在基礎的文化藝術教育層面,也要在提高美育實踐能力方面下功夫。高等藝術院校開辦高水平專業藝術活動、理論講座或專業技能的培養課程,讓有愛好、有天賦的藝術青年們的基礎有所提高並能穩定發揮,實現美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 引領孩子發現美創造美——記遼寧省特級教師、阜新彰武縣實驗小學美育教師聶鳳君
    美育是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全面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為了提升自己的舞蹈技能和教學水平,聶鳳君自費到北京舞蹈學院進修,拜國內頂級舞蹈大師潘志濤、曹爾瑞為師,學習舞蹈教學藝術,實現素質教學事業的自我提升。「舞蹈的美的確令人陶醉,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你越想離它更近,你就越需要付出更多。」聶鳳君說。她告訴學生:在舞臺上的演繹和情感的傳遞要延伸到每一根髮絲,要通過真誠的眼睛、靈動的手指、過硬的本領來表達舞蹈的美。
  • 小央美兒童美術:美育對一個人的修養,幸福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吳冠中先生說,「文盲不多,美盲很多」。上個世紀初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期望以審美的力量提升國人文明素質。這麼多大腕這麼重視審美的力量。那麼審美都有哪些力量呢? 現在雖然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審美水平卻依然令人擔憂。一個懂得審美的社會,才能夠孕育出經典的文化、藝術的果實!
  • 廣州學校美育在多元融合中探索出綜合素質培養之路!
    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指出,「義務教育階段注重激發學生藝術興趣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審美格調,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藝術特長。」
  • 美育就是培養孩子的「魅力」
    《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發布後,我遇到不少家長朋友對文件的精神不太接受,認為在已經夠累的學校各科學習的重壓下,再增加「小三門」(體、音、美)的學習,會妨礙孩子在「主業」上的發展。對此,我想站在家長的視角上說說我的看法:教育成敗的觀測點不在高考,而在入職10年後所在的位置。
  • 藝術教育新時代—美育將全面納入中考
    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像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能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強化學校美育育人功能,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現就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