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羅店花神廟會 當地人為何稱其"百年一遇"?

2020-12-20 東方網

原標題:首屆羅店花神廟會,當地人為何稱其「百年一遇」?

  萬物更新,芳草如茵,百花盛開,起舞盛世。今天是農曆丁酉年二月十二,中國傳統的花神誕辰日,羅店很難得出現了「萬人空巷」的情景。伴隨著民俗的音樂,在12位「百花仙子」的簇擁下,身著綺麗華服的「花神娘娘」現身羅店花神堂,為眾人祈福。

  這是「2017首屆上海寶山羅店花神廟會」中的一個剪影。羅店花神廟會,是由寶山區羅店鎮政府、寶山區文廣局主辦的一場民俗文化盛典,旨在通過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時代價值,在傳承和弘揚優秀地域文化中「留住鄉情、感懷鄉愁、品味鄉韻」。

  整場花神廟會包括祈福儀式、民俗行街表演、民俗專場演出、花神文化書畫展等四個環節。祈福儀式中花神.迎、花神.舞、花神.頌、花神.簪、花神.祈、花神.巡,六個傳統環節深深喚醒鄉土記憶,再現古老相傳的遺風古俗,重現花神風採。花團錦簇、故裡巡遊,生動形象的百花仙子、花神娘娘形象,讓百姓感受到「羅店有花神、花神回來了」。舞臺上,演員們用舞蹈、戲劇、歌舞等不同的藝術形式詠花頌花,展示羅店花神「棉花為尊」。同時,羅店的本土藝術家們用手中的紙筆展現「萬花主宰」、「棉業興商」、「繁花似錦」、「春色滿園」這一主題,表達百姓期望花神盛世永駐民間的願望。

  表演現場被擠得水洩不通,當地百姓紛紛扶老攜幼前來觀看。一位長期居住在羅店的蔡阿姨很激動:「這樣的花神廟會我們還是第一次看到,可以說是『百年一遇』。」蔡阿姨說的「百年一遇」其實不假,羅店鎮政府在籌備廟會時,曾詢問過一位當地98歲的阿婆,她記得「自己小時候也沒經歷過花神廟會」。

  不過,花神節慶卻是江南地區流傳已久的民間節日,一般為農曆二月十二,又稱花朝節。清代和民國期間,每逢花神節,農人商賈都要舉行迎神、祭神活動,祈求驅邪避瘟,風調雨順。這天,眾人抬著花神神像上街巡遊迎神,後有踩高蹺、蕩湖船、舞龍等民間藝人邊行邊演,遊客觀眾充盈市井。

  羅店的花神信仰和花神廟會由來已久,特別是作為傳統的棉業種植貿易中心,當地百姓對花神節慶更加看重。明清時期,羅店農人織出的紫花布、斜文布、花棋布深受各地棉商的喜愛,棉花與棉製品暢銷江、浙、皖等地。由於棉花與人們的生活與命運密切相關,因此,棉花被羅店人視作「萬花之王」。羅店人專門建造了花神堂祭祀花神娘娘,每逢花神節,祈求花神保佑一年風調雨順、百花盛開、春回大地,還向花神祈願希望今年的棉業更加興旺。花神堂同時也被當作「花業公所」,逢年過節,遠離故鄉的同鄉們相聚一堂,聊敘情誼,花神堂後面的小羅浮也被當地文人作為吟詩論文的場所。

  花神堂位於羅店鎮趙巷西街120號,據了解,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與城隍廟諸殿同時建造,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毀於戰火,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目前總佔地218平方米。白牆黛瓦,雕梁畫棟,展現出晚清時期江南特有傳統建築風格。

  羅店鎮黨委書記瞿新昌告訴記者,「羅店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名人輩出,我們要把百姓口口相傳的故事講好,留住美麗鄉愁鄉韻,將羅店打造成上海乃至長三角居民的旅遊目的地。」

  據介紹,羅店鎮當前已確立了「傳承700年花神故裡,打造長江口上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總體目標,正積極推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申報的各項工作。4.7平方公裡羅店古鎮的保護、修繕、開發與建設已提上議事日程,花神廟會作為古鎮復興的有機組成部分,政府將努力把花神廟會辦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此後每年都將定期舉辦,這也是新時代羅店人對傳統文化精髓堅守和傳承的有益嘗試。

相關焦點

  • 羅店花神廟會來了 不僅有傳統儀式還有千畝花海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二,中國傳統的花神誕辰日。在寶山羅店鎮花神堂,一場傳統的花神廟會正在舉行。伴隨著民俗的音樂,在12位「百花仙子」的簇擁下,身著綺麗華服的「花神娘娘」現身羅店花神堂,為眾人祈福。
  • 你有你的白淺,我有我的花神!羅店花神娘娘強勢歸來
    花神娘娘要過生日啦!今年的3月9日(農曆二月十二日),一場花神廟會將在寶山的羅店古鎮精彩揭幕,走一走「三灣九街十八弄」,遍訪古宅、古坊,移步換景,沐浴春光!花天花地之美,準保刷爆你的朋友圈! 3月9日活動安排一覽表09:00 花神堂 花神祈福儀式(憑邀請函入場)09:30 羅店老街 民俗行街表演10:00 龍船廣場 民俗專場表演3月9日-3月15日美諾路131號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展廳 花神文化書畫展
  • 長江委水文局:為何「百年一遇」的洪水遇到了好幾次?
    百年一遇?有生之年為何我遇到了好幾次?今年長江流域入汛以來,防汛壓力持續走高,汛情、洪水成了大家廣泛關注的問題。一個已經是老生常談的水文專業術語「N年一遇設計洪水」再一次進入了公眾的視野。
  • 本周五,讓我們相約寶山羅店,一起致敬「平凡的偉大」
    本周五,讓我們相約寶山羅店,一起致敬「平凡的偉大」 2020-12-03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芒種節,為何別人迎花神,林黛玉卻送花神?
    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既然是祭餞,顧名思義,意味著離別和傷感。然而大觀園中諸女兒是怎麼祭祀花神,給花神餞行的呢?
  • 花博會 | 「首屆漢服花朝節」演繹國風魅力 「十二花神」綻放花博會
    10月25日下午,第三屆城市花博會「重慶時代中心·首屆漢服花朝節」總展演在重慶園博園舉行。20名漢服美女現場角逐「十二花神」,為現場觀眾上演了一場唯美的傳統文化視覺盛宴,展示了漢服所獨有的文化魅力。「『首屆漢服花朝節』借力城市花博會平臺優勢,打造重慶城市文旅品牌,融合了『花享盛世』『漢服文化』與『重慶美女』三大元素,凸顯重慶文旅特色。」城市花博會組委會負責人表示。
  • 香橋會、網船會、謝花神...秀洲的這些民俗傳說,你都知道嗎?
    明天啟七年(1627),永昌寺傳統的穀雨廟會如期舉辦,四鄉八村的鄉親一大早就從家裡出發,到永昌寺進香祈福。張金水與王鳳蓮就在廟會上不期而遇,兩人一見鍾情,但二人們不當戶不對,他們的感情遭到了王鳳蓮父母的強烈反對。可金水、鳳蓮渴望愛情自由幸福,就想盡辦法以多種藉口頻繁相會。
  • 十二花仙拜祭花神
    帥哥抬花仙子祭花神    「二月花神楊玉環」,「六月花神美西施」……昨日上午,南海神廟颳起最炫花朝風。十二位身著盛裝的花仙子坐在高高的花託上,輕盈飄逸。在一眾帥小夥的簇擁下,翩翩而至。代表一年12個月的花仙子們,拜祭12月花神,帶來了天上神仙對人間美好生活的祝福,將鮮花和吉祥灑向觀禮的遊客。
  • 一個公式讓你理解為何幾乎每年都能遇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為什麼我們不過活了幾十年,好像幾乎每年都能聽聞「百年一遇」的洪水呢?其實,只需要一個公式就能解釋這一現象:期望=概率×頻次。看完本文,你絕對能理解為何「百年一遇」如此常見。2017年8月21日百年一遇的日全食簡單說,「百年一遇」意味著對於某件事情來說,基於以往觀測的數據,其在一年內發生的概率。
  • 上海逐漸消失的徽派建築,羅店古鎮一條河一條街,幾乎沒有遊人
    羅店西臨嘉定,北達瀏河,西抵大場,東至吳淞,水陸交通發達,經濟繁榮,是寶山的首鎮。遠在明代萬曆年間,羅店已是一個物產豐富、商賈輻輳的商業大鎮。沿著老街亭前街,自東首的大通橋到新橋;過新橋,沿市河街折回大通橋,羅店古鎮的精華全在此了。如今老街兩邊的房子參差林立,樸實典雅的範兒糅萃在這個小鎮之中。
  • 古代的中國人特別重視「花神」,這一美好觀念今人卻逐漸淡忘了
    此外,除為這些花朵書寫名文、詩句,進行讚美、描述外,還將其作為神明的象徵,從而創造出了掌管百花生長,萬物綻放的花神,及十二月花神形象。更有甚者,人們對花神的喜愛和崇拜之情,在很多名人的字號中可以看出。在唐宋時期,很多傳奇人物和歷史名人,都用花神的名字給自己起了各種綽號和稱呼,比如:花王牡丹為唐明皇,花後芍藥為楊貴妃等等。
  • 民間十二花神守護凡花,其中李白、鍾馗、陶淵明竟也是花神(下)
    文/曉夢閣主花神,即花木之神。傳說每年農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民間會在這天依照禮俗祭花神,向花神祝壽,以祈願風調雨順、富貴平安。民間根據每個月獨特的花,選出了12種花,而每一種花都有一個守護神。八月桂花——花神徐惠桂花,自然不必介紹,桂花是八月花類的盟主,古人稱八月為桂月。而守護桂花的花神就是唐太宗的妃子徐惠。據史料記載這個徐惠從小就相貌出眾,長大後更是才情絕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十幾歲就被唐太宗選為貴妃。後唐太宗死後,徐惠哀傷成疾,年僅二十四便隨太宗而去。
  • 關於首屆世園文化廟會大型燈會活動取消的通告
    關於首屆世園文化廟會暨「過大年 遊世園 賞華燈」大型燈會活動取消的通告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原定於2020年1月1日至2月29日,在延慶區舉辦的首屆世園文化廟會暨「過大年 遊世園 賞華燈」大型燈會活動自2020
  • 一月花神是什麼花神?女花神天姿國色,男花神浪漫多才
    中國的花朝節由來已久,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都有專屬花神。一月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個月,這個月的花神就是蘭花花神屈原了。自古以來的詩人中,屈原恐怕是最喜歡寫蘭花的了。屈原喜歡將自己一腔愛國熱情寄託於蘭花,他時常身佩蘭花,讚美蘭花「幽而有芳」。蘭花因此被視為「花中君子」和「國香」。一月的另一位花神則是梅花花神梅妃。相傳梅妃本名喚作江採蘋,她是唐朝皇帝唐玄宗的愛妃,可惜楊貴妃進宮以後,她就漸漸失寵,最後的結局十分慘烈。
  • 跨年之夜上演大型燈會 首屆世園文化廟會啟幕
    北京世園會會後首場大型活動——首屆世園文化廟會暨「過大年 遊世園 賞華燈」大型燈會拉開帷幕。2019年12月31日,延慶首屆世園文化廟會暨「過大年 遊世園 賞華燈」大型燈會開幕。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大型燈會將於2020年1月1日正式與遊客見面,活動持續到2020年2月29日。
  • 讓愛不缺席|花神第二屆南宋婚典暨玫瑰跑活動圓滿舉行
    花神 · 南宋婚典活動的舉辦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這裡特別鳴謝, 本次活動的指導單位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婚慶產業發展委員會,杭州市上城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主冠名花神美·赫拉服裝高定品牌。
  • 福建漢服愛好者舉辦花神祭祀弘揚華夏禮儀
    中新社福州3月23日電 題:福建漢服愛好者舉辦花神祭祀弘揚華夏禮儀  中新社記者 劉可耕  23日,農曆二月十二,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花朝節。傳說這天是百花的生日,古人會在這天春遊賞花,祭祀花神,祈禱豐收。  當日,來自福建漢服天下的100多名漢服愛好者按傳統禮儀,在福州烏山風景區復原花朝節的傳統習俗。
  • 上海徽派建築逐漸消失,羅店古鎮一條河一條街,幾乎沒有遊客
    羅店靠近嘉定,北達瀏河,西至大場,東至吳淞,明代萬曆年間,羅店已經是物產豐富、商人云集的商業大鎮。沿著老街亭前街,從東首的大通橋到新橋;穿過新橋,沿著市河路返回大通橋,發現了羅店古鎮的精華,現在古街兩旁的房屋鱗次櫛比,樸素大方的範本夾雜在這個城市裡,這是江南水墨畫般的一步一步的風景。
  • 隆福寺百年變身記 曾位居舊京五大廟會之首 書店劇院林立
    隆福寺的廟會,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位居舊京五大廟會之首。據《大清一統志》載:「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廟市,百貨駢闐,古玩字畫,風味小吃,花鳥魚蟲,為諸市之冠。」記憶中的隆福寺廟會已是過去式。隨著隆福文化中心的開幕,擁有近600年歷史的隆福寺地區煥發出新的生機,攜帶著北京的歷史記憶華麗轉身,成為老城復興的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