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乖乖仔,在家小霸王」孩子兩面派,可能是這幾個因素在作祟

2020-08-26 任林聊育兒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兩面派是什麼意思?在我們印象中,兩面派一直是一個貶義詞,也是形容人圓滑的表現。兩面派官方解釋為:暗示所搞的種種行動與公開的面目是不相容或者是相牴觸;有時表示背叛行為或是 耍兩面手法的人,也指對有矛盾的雙方都敷衍應付的人。

在我們大家的通俗理解中,兩面派也就是人前人後不一樣,讓人很擔心和這種人打交道。最近有一位朋友寶媽跟我說了這麼一件事:寶媽說自己家的孩子,在外面乖巧文靜,親戚朋友都誇獎孩子是個乖寶寶。但寶媽卻是有苦說不出。


孩子在家完全不是在外面的形象,就是個妥妥的「兩面派。」在家裡調皮搗蛋樣樣不落,還經常惹得寶媽生氣。一指責他一教訓他,他就十分委屈的樣子,讓人看著於心不忍。但一旦不教訓他,那可真是家底都要被孩子掀翻天。孩子的「兩面派」讓這位寶媽十分頭疼,卻又束手無策。

其實孩子兩面派,很有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像這位寶媽這樣的孩子的情況也並不少見,反而經常發生。鄰居家的孩子就是這樣。在我們這些外人的眼裡,鄰居夫妻倆可是撿到寶了,孩子又乖又聽話,簡直是個典型的乖寶寶。直到有一次我去鄰居家裡,才發現那孩子在家和平時完全不一樣。


那孩子在自己家裡就是個小霸王,也是個隨時會把家拆了的「炸彈」,一會搗鼓這樣一會搗鼓那樣,時刻停不下來。還經常給夫妻倆找麻煩,讓他們在自己屁股後面收拾。

孩子兩面派,一般來說與這幾種因素有關:


1,家長在家的寵愛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家長對孩子的寵愛往往就是孩子撒潑耍混的底氣。孩子明白家長對自己的愛,也知道自己的父母軟肋是什麼。他們在家長的寵愛之下肆無忌憚,任意妄為。


但他們都知道,只有自己的父母才會如此容忍自己,外人可就未必。他們在外人面前沒有了囂張的底氣,言行舉止自然就會隨之收斂許多。

2,安全感的缺失


或許有人會說,孩子在家那個樣子怎麼可能會缺乏安全感?但實際上,孩子安全感的缺失可能是在外對自己的不自信,對父母的不自信,他們不確定父母在外人面前會不會容忍自己,或者說外人會不會容忍自己。


他們沒有安全感,卻又迫切的想要得到安全感。這就導致了孩子可能會通過一些行為來獲取父母的關注。他們需要通過父母家長對自己的關注,對自己的容忍來獲得安全感。也就是說,某些孩子的這種「兩面派」行為,可以解釋為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既然找到了孩子的「病因」,那麼就需要掌握解決辦法,這樣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藥。


那麼家長面對孩子的「兩面派」行為,應該怎麼做呢?


1,制定規矩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一個小團體的維繫大到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規矩的約束。人的自律性是有限的,孩子們由於年紀小更是如此。所以家長們作為孩子成長的引路人,能夠做的就是制定好規矩約束孩子,讓孩子在正確的人生道路上成長。


規矩的制定可以有效減少孩子搗蛋的次數以及機率,也能讓孩子明白什麼是自己該做的什麼是自己的不該做的。規矩的制定不僅能有效減少家長的煩惱,讓家長少操點心,還能讓孩子成長道路更加順遂。

2,給予孩子安全感


前面我們說到,孩子可能是由於缺乏安全感才導致的兩面派行為。既然如此,那家長們平時就要給予孩子安全感。家長要多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多關注孩子,傾聽孩子的想法。在閒暇時間多陪陪孩子,陪孩子玩耍,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父母家人是愛他的。


家長要多鼓勵孩子,肯定孩子。不要在外人面前或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年紀雖小,但也懂得面子和尊嚴,作為家長,當然要好好守護。

3,適度的愛


凡事都得有個度,家長愛孩子,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更要注意界線和尺度。對孩子過度的愛就是溺愛,溺愛會對孩子產生不利的影響,也會讓孩子對家長頤指氣使。家長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愛他,但也要讓孩子知道即使愛他,也有著不可突破的原則和底線。


另外,家長想要孩子做到在外在內一致,家長自己就要做好榜樣。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記得給孩子做好表率。

總而言之,孩子「兩面派」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但家長們也要小心,要及時引導孩子改正,及時更改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忽視了這個問題給孩子帶來的危害,嚴重的情況可是會毀了孩子的未來哦。


你家孩子有這種情況嗎?(配圖來源網絡,侵刪)


育兒,有我為您保駕護航。關注我,做更好的媽媽。

相關焦點

  • 在家「小霸王」出門「膽小鬼」,孩子兩面派,原因或在家長身上
    文丨啵啵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兩面派這個詞並不難理解,就是說一個人有兩種處理事情的方式,並且轉換很快。其實兩面派的群體不止有成年人,還有孩子,很多家長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自己的孩子在家裡像個小霸王,我行我素,誰也管不住,但一出去就成了乖寶寶,不愛說話,也比較怕人。
  • 你的孩子是在學校乖乖仔,在家小霸王的「兩面派」嗎?
    小編的小侄女在家時是「無法無天」的小霸王,但是聽說到了學校,就變成可憐巴巴的「小鵪鶉」啦!現在很多小朋友,從小在家裡眾星捧月,成長過程中家長們都給予了極大的愛,在家多少有些「釋放天性」「格外自我」。有些家庭管束較松的,還可能出現「不餵不肯吃飯」「耍賴打滾」等等的行為。
  • 孩子在家是「小霸王」,在外是「慫包」,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窩裡橫」不單單指大人,還指孩子 。有的孩子在家是「小皇帝」、「小霸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全家三代人都圍著他一個人轉,孩子每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但是,一旦出去跟小朋友玩,或者到了學校跟同學玩,就唯唯諾諾,膽小怕事。
  • 孩子在家是「小霸王」,在學校卻是唯唯諾諾,這是為什麼?
    安安的媽媽去開家長會,老師要求安安的媽媽多給孩子一些自信。因為孩子在學校表現的有些膽怯,說話聲音小。安安的媽媽也感到有些納悶,孩子在家裡動不動就發脾氣,有什麼要求爸爸媽媽趕緊就滿足他,不然他就會哭鬧不止,不是一個讓人省心的孩子。
  • 「窩裡橫、外邊慫」,家長該如何防止孩子成為「性格兩面派」?
    孩子「窩裡橫、外邊慫」可以說是很多家長共同頭疼的問題了。別的孩子的性格各有千秋,有的性格開朗外向,有的內斂沉穩,但不論如何,這些性格都是正常性格的一種表現,有內向外向的差別,卻沒有好壞之分。但」內橫外慫「的孩子的兩面派性格卻可以實實在在的說是一種缺陷了。
  • 為什麼孩子在家小霸王,在外小白兔?原因竟在這兒!
    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孩子?在家天不怕地不怕,妥妥的小霸王,一旦家裡來了客人或到了幼兒園,就變成一個做事畏手畏腳的小白兔。想過嗎,在外面乖巧懂事的孩子怎麼一回家就難侍候了?其實,形成這樣結果,無非下面3步造成的。1.
  • 孩子性格是個"兩面派",心理學家,原因多半出在爸爸身上
    這是現在寶寶的一個通病。其實也不能說是兩面派,但這樣的性格其實真的不好。長此以往或許會使得寶寶在社交上受挫。孩子的這種兩面派性格說到底就是慫。我們爸媽一定是很關心這個問題的。擁有這種性格,孩子遇到問題,或者是稍微有不順心的事情,不想著自己解決,他們會進行&34;,向家裡人發火,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他們有事只會橫自己人,在別人面前又是唯唯諾諾。那麼如果男孩子擁有這種性格,真的是很可怕的。
  • 在家小霸王,在外小慫包,我家孩子怎麼是個「兩面派」?
    小王家的兒子樂樂今年四歲了,正是調皮搗蛋的年齡,在家就是個「小魔王」。家裡人怎麼說話都不聽。比方說去逛超市不給他買喜歡的玩具,那就別想出這個超市的門了。以至於家裡到處都是他亂扔的玩具;媽媽跟他講玩具不玩了要收好,也不聽,還和媽媽大喊大叫。早上去上幼兒園死活要賴床,遲到了又要哭鼻子。
  • 寶寶的這3種表現,很可能是發育遲緩,別以為是孩子「乖」
    中國的教育總覺得孩子越乖越招人喜歡,但並不是「乖」就一定好。有次幫媽帶寶寶去打針,聽到旁邊兩位寶媽在聊天,其中一個說這是他們的第一胎,全家人都很期待。孩子生下來後超級聽話,不愛哭鬧,大家都說有福氣,生了這麼乖的寶寶。
  • 寶寶的這3種表現,很可能是發育遲緩,別以為是孩子「乖」
    中國的教育總覺得孩子越乖越招人喜歡,但並不是「乖」就一定好。有次幫媽帶寶寶去打針,聽到旁邊兩位寶媽在聊天,其中一個說這是他們的第一胎,全家人都很期待。孩子生下來後超級聽話,不愛哭鬧,大家都說有福氣,生了這麼乖的寶寶。
  • 有的孩子在外面很慫,在家裡卻是小霸王,育兒師:家長作的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是家裡的第一位,小傢伙們享受著獨一份的特權,父母們對孩子身上的"小霸道""小任性"也並不反感,於是在父母的默認中孩子成了家裡的"小霸王"。可是在集體社交生活中,這些家裡的"小霸王"反倒表現得沒有那麼"恣意"了,他們身上更多時候表現出的是很"慫"的一面。孩子如此的"兩面派"也著實令父母們摸不著頭腦。
  • 為什麼孩子個個都是「磨娘精」?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孩子從小都是這位媽媽自己帶的,直到兩個月前她想要重新去工作,就把孩子交給了奶奶。但之後每次回去奶奶就會說:她不在家的時候孩子特別乖,只要她一回來孩子就特別不聽話。後來,帶孩子回娘家,孩子依然如此,只要媽媽一回去,孩子就特別煩人。
  • 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就「越壞越叛逆」,為何會這樣
    小時候越「乖」,長大後可能就越「壞越叛逆」,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常常發現,身邊那些被定義為「乖孩子」「聽話」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變得問題多多,甚至像《傷仲永》裡一樣「泯然眾人矣」。這是趟要坐20多小時的長途火車,一位40左右的媽媽,帶著一個12歲左右的女孩,還有兩個弟弟,1個7歲左右,另一個剛會走路。媽媽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一個大箱兩個大背包,這麼遠怎麼不坐飛機?網友問,結果孩子媽媽說,飛機貴行李還要託運,我家老大懂事會幫我照顧的。
  • 被愛泡大的孩子,才不需要乖
    那個同學曾經是個聽話懂事,從來不用父母操心的乖女兒。  小時候的她,每天早晨會自己起床,然後關掉鬧鐘喊弟弟起床。每天晚上,她會輔導弟弟完成作業。  上下學總是很準時,從來不會遲到早退,也不做任何出格的事。  沒想到,如此懂事的女孩,有一天會出現心理問題,並且在醫生的開導治療下才知是因為從小懂事留下的後遺症。
  • 孩子在家正常,一到學校就表現的差,別急,可能是觀眾效應作祟。
    她的孩子成績還不錯,但是每每家長會總會有單科的老師攔下她,告訴她孩子在課堂上種種不如意的表現。這樣的情況次數太多,別的家長都對姐姐報以異樣目光。於是每隔一段時間,都能聽到姐姐怒吼兒子的聲音:你怎麼回事啊,老師說一提問你你就啥都不會,連個話都說不出來。平時你不是挺話癆的嗎?你知道別的家長都是怎麼看我的嗎?丟死人了。孩子哭哭啼啼,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 孩子兩面派,原因很明確,父母應當擔起責任及時糾正
    這種情況已經成為一種很普遍的社會現象,讓很多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三五年都見不到父母一面。即使每天都與父母見上一面的孩子,也是很少與父母交流。這兩種情況的父母都是在其位不謀其政,當孩子已經接受了家裡長輩的教養方式和習慣後,就會很不習慣和不喜歡父母的教養方式,導致孩子形成兩面派的性格。
  • 孩子在家「小霸王」,出外「小綿羊」,怎麼辦?家長5招輕鬆搞定
    「樂樂真是好孩子,講文明、懂禮貌,儼然一個謙謙君子,你是怎麼教育的啊?」我看著樂樂彎著身子,拉著妹妹,禁不住地誇獎他。樂樂媽笑了笑,無奈地說:「他啊,在家裡可不是這樣,脾氣大得很呢,是個典型的『窩裡橫』!有時候,我都不知道拿他怎麼辦才好!」其實,很多家庭都有這個問題。
  • 孩子頻繁喘息、反覆咳嗽?警惕!這可能是哮喘在「作祟」
    眼下正是季節交替的時節,這個時候,有些孩子會出現頻繁喘息、反覆咳嗽。很多家長會認為這是因為孩子體質不好,比較難帶。實在上,孩子如果出現反覆咳嗽持續超一個月、以晨起或夜間咳嗽為主、乾咳無痰、運動後易咳等情況,家長需警惕,這可能是哮喘在「作祟」,需要找專科醫生就診。健康呼吸,全球關注。5月5日是第二十二個「世界防治哮喘日」。
  • 知愈心理:孩子「窩裡橫,外面慫」,背後暴露了家庭教育的真相
    關於孩子「窩裡橫」的問題,真的讓很多家長頭疼:在家就氣他的任性霸道、出了門擔心他的膽小畏縮,這孩子怎麼就不能平衡一下,在家乖一點、出門膽子大一點呢?前不久,接到粉絲劉女士的留言,說自己孩子是典型的「窩裡橫,外面慫」,一時不知道怎麼辦才好......01小知你好:我是一位3年級男孩的媽媽。
  • 為什麼你帶孩子累到崩潰?多半是這幾個因素作怪,扎心又現實
    文/冰糖媽育兒日記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不想要孩子,覺得有了孩子後,就沒有了自由,經濟壓力還會增大,尤其是當了媽媽後,更是感慨當初不如不要孩子,帶孩子經常累到崩潰,其實多半是這幾個因素作怪,才會讓寶媽們如此疲憊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