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兩面派是什麼意思?在我們印象中,兩面派一直是一個貶義詞,也是形容人圓滑的表現。兩面派官方解釋為:暗示所搞的種種行動與公開的面目是不相容或者是相牴觸;有時表示背叛行為或是 耍兩面手法的人,也指對有矛盾的雙方都敷衍應付的人。
在我們大家的通俗理解中,兩面派也就是人前人後不一樣,讓人很擔心和這種人打交道。最近有一位朋友寶媽跟我說了這麼一件事:寶媽說自己家的孩子,在外面乖巧文靜,親戚朋友都誇獎孩子是個乖寶寶。但寶媽卻是有苦說不出。
孩子在家完全不是在外面的形象,就是個妥妥的「兩面派。」在家裡調皮搗蛋樣樣不落,還經常惹得寶媽生氣。一指責他一教訓他,他就十分委屈的樣子,讓人看著於心不忍。但一旦不教訓他,那可真是家底都要被孩子掀翻天。孩子的「兩面派」讓這位寶媽十分頭疼,卻又束手無策。
其實孩子兩面派,很有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像這位寶媽這樣的孩子的情況也並不少見,反而經常發生。鄰居家的孩子就是這樣。在我們這些外人的眼裡,鄰居夫妻倆可是撿到寶了,孩子又乖又聽話,簡直是個典型的乖寶寶。直到有一次我去鄰居家裡,才發現那孩子在家和平時完全不一樣。
那孩子在自己家裡就是個小霸王,也是個隨時會把家拆了的「炸彈」,一會搗鼓這樣一會搗鼓那樣,時刻停不下來。還經常給夫妻倆找麻煩,讓他們在自己屁股後面收拾。
1,家長在家的寵愛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家長對孩子的寵愛往往就是孩子撒潑耍混的底氣。孩子明白家長對自己的愛,也知道自己的父母軟肋是什麼。他們在家長的寵愛之下肆無忌憚,任意妄為。
但他們都知道,只有自己的父母才會如此容忍自己,外人可就未必。他們在外人面前沒有了囂張的底氣,言行舉止自然就會隨之收斂許多。
2,安全感的缺失
或許有人會說,孩子在家那個樣子怎麼可能會缺乏安全感?但實際上,孩子安全感的缺失可能是在外對自己的不自信,對父母的不自信,他們不確定父母在外人面前會不會容忍自己,或者說外人會不會容忍自己。
他們沒有安全感,卻又迫切的想要得到安全感。這就導致了孩子可能會通過一些行為來獲取父母的關注。他們需要通過父母家長對自己的關注,對自己的容忍來獲得安全感。也就是說,某些孩子的這種「兩面派」行為,可以解釋為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既然找到了孩子的「病因」,那麼就需要掌握解決辦法,這樣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藥。
1,制定規矩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一個小團體的維繫大到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規矩的約束。人的自律性是有限的,孩子們由於年紀小更是如此。所以家長們作為孩子成長的引路人,能夠做的就是制定好規矩約束孩子,讓孩子在正確的人生道路上成長。
規矩的制定可以有效減少孩子搗蛋的次數以及機率,也能讓孩子明白什麼是自己該做的什麼是自己的不該做的。規矩的制定不僅能有效減少家長的煩惱,讓家長少操點心,還能讓孩子成長道路更加順遂。
2,給予孩子安全感
前面我們說到,孩子可能是由於缺乏安全感才導致的兩面派行為。既然如此,那家長們平時就要給予孩子安全感。家長要多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多關注孩子,傾聽孩子的想法。在閒暇時間多陪陪孩子,陪孩子玩耍,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父母家人是愛他的。
家長要多鼓勵孩子,肯定孩子。不要在外人面前或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年紀雖小,但也懂得面子和尊嚴,作為家長,當然要好好守護。
3,適度的愛
凡事都得有個度,家長愛孩子,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更要注意界線和尺度。對孩子過度的愛就是溺愛,溺愛會對孩子產生不利的影響,也會讓孩子對家長頤指氣使。家長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愛他,但也要讓孩子知道即使愛他,也有著不可突破的原則和底線。
另外,家長想要孩子做到在外在內一致,家長自己就要做好榜樣。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記得給孩子做好表率。
總而言之,孩子「兩面派」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但家長們也要小心,要及時引導孩子改正,及時更改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忽視了這個問題給孩子帶來的危害,嚴重的情況可是會毀了孩子的未來哦。
你家孩子有這種情況嗎?(配圖來源網絡,侵刪)
育兒,有我為您保駕護航。關注我,做更好的媽媽。